回覆列表
  • 1 # KE3FT5EhGT2p1

    【復調音樂】:在音樂中,能聽到兩條甚至兩條以上旋律,這些旋律之間地位幾乎平等,誰也不服從誰,這就是復調音樂了。

    【復調音樂的發展史】:起源於公元9世紀。到公元16、17世紀出現“嚴格復調”,以合唱為主。嚴格復調裡個聲部樂句起落不一,橫向連綿不斷,縱向效果清澈和諧。公元18世紀前後,就是巴赫生活的時代。復調音樂再次興起,但這是在主調音樂的基礎上構成的復調音樂,因此是主調、復調集合的織體。寫作上比16世紀的復調自由的多,所以稱為“自由復調時期”。表現為:橫向旋律多樣,邏輯嚴密;縱向和聲豐富,進行有力。加上聲樂與器樂的融會貫通,使音樂的表現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從18世紀到今日,主調音樂又一次佔了上風。其實很多人眼裡的主調音樂就是主旋律+伴奏而已。實際上,自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以來,只有流行的通俗音樂才是純粹的主調音樂。而專業作曲家的作品,一般都會摻和復調的技法。例如在肖邦圓舞曲的伴奏中,我們也能聽到隱藏在裡面的旋律。

    不僅復調音樂本身帶給人精神上美的陶冶,而且它是學習多聲部音樂的基礎。即使在19世紀的主調時代的作品裡,也能發現各聲部之間微妙的關係,發現大量的復調片段。

    復調音樂中,每個聲部都在歌唱。所以可以鍛鍊人對分析聲部、分析旋律線、樂曲結構的能力,而且還鍛鍊了演奏者對手的控制能力——平衡各聲部的層次關係。

    學習復調音樂有助於對秩序感的培養。因為復調音樂建立在多旋律結合基礎上,十分講究各聲部自身進行和相互的關係,所以形成了一系列邏輯和格律。這些內容的訓練,有助於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秩序感的提高。

    我們中國的民族樂曲一般都是單旋律的。那麼去了解西方的樂曲,就得先學習復調音樂,鍛鍊自己多聲部的思維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尼爾和金絲絨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