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牛人m
-
2 # 馬克觀察
阿富汗因其地理位置被成為亞洲心臟,而美國與北約持續在阿富汗保持軍事存在,也是由於其地理位置和美國地緣戰略決定的。
自波斯帝國後,阿富汗地區因其地理位置屢屢成為亞洲東西方強國的中繼跳板,自怛羅斯之戰後,東方強國對阿富汗以西再無戰略影響,從而導致整個西亞和中亞伊斯蘭化。而自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沙俄帝國開始向西伯利亞地區和中亞擴張,與殖民印度的英國在阿富汗地區產生勢力摩擦,由於雙方勢均力敵互有建樹,最終以阿富汗保持獨立為由,雙方妥協。而20世紀70年代,親蘇的坎大哈政權被推翻後,蘇聯礙於國際影響介入阿富汗局勢,但並未取得任何成果。由於擊敗過大英帝國和前蘇聯,阿富汗又被人們稱為“帝國墳場”。
那麼美國在這個貧瘠荒蕪的阿富汗不撤軍反而增兵為什麼呢?原因是借阿富汗反恐在此保持威懾,以圖對中亞、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國保持威脅。對中國而言,阿富汗地區可以有效威懾中巴經濟走廊和邊境地區,製造各種爭端和伺機遏制能源線路,而巴基斯坦的經濟走廊對於中國的一帶一路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對伊朗而言,可以便於制裁和滲透,面對封閉的伊朗社會,只有邊境接壤是最好的滲透手段。對中亞而言,適當的軍事威懾可以迫使他們遠離俄羅斯並且便於顏色革命,中亞受到俄羅斯的影響還是很深的,而且對美國也是頗聚警惕。對於巴基斯坦而言,可以有效使其失去戰略縱深,並且透過加強印度合作達到遏制巴基斯坦的目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儘管一再強調要撤出阿富汗,但始終在阿富汗保持軍事存在的原因。
-
3 # 第一軍情
這個問題首先從地理上來看,阿富汗東接中國,西接中東地區,北靠俄羅斯,南臨南亞,是連線亞歐和中東地區的關鍵性的戰略要點。另外,阿富汗本身蘊藏著豐富的礦藏,主要包括金礦、銀礦、銅礦、鋅礦以及鐵礦和寶石礦等資源,而且阿富汗北部潛藏著驚人的石油資源和煤炭資源。這些都足以證明阿富汗的戰略價值。
也就是說,美國進軍阿富汗不僅可以將影響力深入到中亞,還可以挖掘大量礦產資源,在戰略上對俄羅斯和東方大國形成鉗制作用,對中東地區隨時可以保持監控。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現在既控制了伊拉克,又控制了阿富汗,一旦和伊朗發生擦槍走火的話,那麼完全可以從這兩個地方東西夾擊,令伊朗首尾不能相顧。如此一來的話,美國就能永久的徹底清除伊朗這個釘子戶,完全掌控中東。這也是美國為什麼不從阿富汗撤軍的原因之一。
-
4 # 古姿觀察
根據麥金德陸權論的解釋,“誰控制了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帶;誰控制了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誰就控制了世界。”東歐主要指的是烏克蘭,其是由伏爾加流域到中國長江流域呈現一個弧形的新月地帶區域內自然條件最優越的區域。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烏克蘭並非心臟地帶的核心區域,心臟地帶的核心其實也就是亞洲的心臟區域,大致就在今天的中亞、阿富汗一帶,其事通往亞洲各個區域的十字路口,其東接中國新疆,西鄰西亞,北上可深入中亞復地,南下可達印度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崇拜陸權的蘇聯曾經憑藉其近水樓臺之利,在1979年大舉入侵阿富汗,然而深陷阿富汗的蘇聯,並未成功控制這一區域,卻葬送了自己的國運。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信奉海權論,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不重視陸權,對於戰略區域的爭奪一直是美國對外戰爭的主要目的。美國借9·11反恐雷霆之勢,將勢力深入到了中亞、阿富汗,
一方面圍堵俄羅斯戰略南下;另一方面完成對中國的戰略包圍,這可謂一舉兩得。如今,阿富汗戰爭結束已經接近20年,阿富汗政局已經平穩,塔利班當中的溫和派一直尋求與阿富汗政府和談,以結束國內動亂,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軍一直沒有放棄對塔利班的圍剿,破壞和平程序,為持續駐紮尋找理由,在2016年7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暫緩了美軍的撤離計劃,如今在阿富汗仍然駐紮著8400名美軍。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對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潛在威脅,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
-
5 # 聯合防務
謝謝邀請。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正好位於中亞與南亞交匯之地,而這裡又是分割亞洲大陸的帕米爾高原的要害。所以,阿富汗就像是城市大街上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揮台,對任何一個路口都可以實現俯瞰。歷史上,各個大國無論是西進東出,還是北上南下,都要經過阿富汗。中國漢朝國力最盛時期就控制了阿富汗北部興都庫什山北麓的費爾干納谷地,也就是歷史上的大宛和汗血寶馬的出產地,控扼住了沿興都庫什山向東北方向翻越帕米爾高原的入口。盛唐時更是幾乎把帕米爾高原以西能夠爬上高原的入口盡收入自己的勢力範圍。無論是漢還是唐,這樣做的目的都一樣,只有控制了地理上的制高點,才能守住整個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
19世紀,沙俄為了獲得到阿拉伯海-印度洋的出海口,試圖染指阿富汗,實現進入溫水海洋的目的。海權意識濃厚的英國自然對沙俄的目的自然一清二楚,於是在1839-1919年曾經三次出兵入侵阿富汗,以阻止沙俄南下印度洋,同時伺機向中亞擴張。但是阿富汗的高原山地地形、山地民族的強悍民風令英華人吃了很大苦頭,最終鎩羽而歸。
冷戰時期,蘇聯繼續想實現沙俄進入印度洋的未竟夢想,並從東面對海灣石油產區構成巨大威脅,迂迴對歐洲實現包圍,發起了侵略阿富汗的戰爭。但是與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英國一樣,蘇軍的機械化裝備優勢在阿富汗的地形上難以發揮,後勤補給的困難使得蘇軍兵力也始終難以擴大,一直在10萬左右。這樣,阿富汗就成了蘇聯的潰瘍,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國軍事打擊阿富汗以及派兵入侵阿富汗,不只是為了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進行所謂的反恐,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控制中亞、削弱俄羅斯對中亞的影響和控制力,向西威懾伊朗,向東威懾中國。此外,美國還要把設想中的裡海石油南下通道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想而知,阿富汗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意義如此之大,美國又怎麼可能輕易從阿富汗撤軍。
-
6 # 瑪雅娛樂
麥金德《陸權論》:“誰控制了東歐誰就控制了世界心臟地帶;誰控制了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
從地理位置來看,阿富汗 北靠俄羅斯,南臨南亞;東接中國,西接中東!是連線亞歐和中東地區的關鍵性的戰略要點。連當年日本以及德國在二戰的推演也是打通兩大法西斯的戰略通道!
-
7 # 外向星辰9
首先,關於第一個問題,阿富汗之所以被稱為亞洲心臟,主要源自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環境。從地理上看,阿富汗雖然屬於南亞,但與中亞相鄰,西接西亞,實際是中亞,南亞和西亞的結合部。向東,就是從屬於東亞的中國。可以說,單從地理位置看,阿富汗處於亞洲的中心地帶。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阿富汗北接中亞,再向北是俄羅斯,向東是中國,南方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鄰伊朗,可以說處於歐亞大陸幾個關鍵國家的結合部,屬於四通八達的戰略要衝。因此,進入近代後,不僅英國與沙俄在此角逐,美蘇20世紀80年代也圍繞阿富汗進行過角力。從理論上講,依據麥金德的世界島學說,中亞是歐亞大陸世界島的心臟,阿富汗緊鄰中亞,可以說是世界島心臟地帶的一部分。
第二個問題,美國不是不想撤軍,而是不敢撤。眾所周知,奧巴馬時期,美國於2014年結束了駐阿美軍的作戰任務,並開始了撤軍程序,目標是在2017年初奧巴馬任期結束前,將駐阿美軍減少到保衛使領館的水平,約1000人的樣子。然而,此後阿富汗安全形勢的惡化態勢明顯超出了美華人的想象,導致奧巴馬政府不得不多次延緩撤軍,最終將這個棘手的問題留給了特朗普。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批評過奧巴馬的阿富汗政策,宣稱一旦上臺就立馬從阿富汗撤軍。在去年8月的涉阿富汗及南亞戰略講話中,特朗普也說過,我的本能是從阿富汗撤軍,我也喜歡跟著本能走。然而,特朗普明白,如果美軍過快地從阿富汗撤軍,會導致可以預見但無法接受的後果,即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會迅速填補美軍留下的真空,阿富汗將再次淪為恐怖分子的避風港。美軍2011年撤出伊拉克,導致伊斯蘭國趁亂崛起的教訓讓美華人認識到,保住阿富汗戰爭的果實,防止阿富汗再次淪為恐怖分子的避風港,是美國的必修課。這在美國內已經成為一個基本共識。
因此,美國雖然在阿富汗呆夠了,呆倦了,明白阿富汗是大國的墳墓,但還是不能離開,也不敢輕易離開。
-
8 # 無所謂213478592
就是因為是心臟,所以才不會輕易撤軍。美國藉口打擊恐怖分子,佔著阿富汗不走了,用軍事手段控制著亞洲的心臟,南下控制印度洋,北上威脅俄羅斯,東進頂著中國的新疆,西出中東產油區。美國會離開阿富汗嗎?不會!
-
9 # 狼煙一九三一
下棋者下先手,大國之間的博弈無疑也是在下一盤世界級的大棋。
正如網友所說,阿富汗地處中亞核心地帶,又是大國間較量的薄弱地區,誰都想控制該地區,此地乃世界交際的支點地區,是中,印,俄,中東,東歐的交叉點,佔領這個地區就可以不管那個方向需要支援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前蘇聯不惜血夲,投入十萬兵力,雖然最後失敗,但也使美國看到了甜頭,這等於在世界棋盤中做了一個活眼,雖然美國在阿富汗一佔二十年,投入了無數精力和金錢,但他還牢牢地掌控這個主動權,一旦美國從這個地區撤出,就標誌著美國實力的削弱,這是美國政要不願看到的,奧巴馬時期為了所謂的亞洲再平衡曾有意想從阿富汗撤軍,但美國傳統主流還是有不同意見,在美國軍費的捉襟見肘,又使美國十分頭痛,因此才有了逐步撤軍計劃,特郎普上臺後,經濟問題,軍費問題並沒有解決,美國軍方堅守阿富汗的勢力並未削弱,因此阿富汗成為了美國的雞肋,但為了美國利益又不願放棄,因此我們今天看到,伊朗的動盪,巴基斯坦的被削援助,以色列與阿拉伯關於耶魯撒冷的爭奪,支援印度插手阿富汗,敲日韓的竹槓,澳洲的不自信,這一系列問題的背後,都是美國不自信的表現,在阿富汗問題上尤其能看出端倪!
回覆列表
美國主動撤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花了近二十年光景佔領阿富汗,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說撤就撤的,而且媒體傳出來的所謂撤軍,大家聽聽當笑話就可以了,沒有強大的外部干擾,美國就沒有撤出阿富汗的理由,塔利班展示的各種威脅不過是疥癬之疾,根本無法傷害到美軍的根本,要說美軍佔領阿富汗最大的危機乃是軍費開支和無休止的後勤補給,至於說戰爭帶來的傷害更多的只是士兵心目中的厭戰和反戰情緒,戰爭初期勝利帶來的喜悅早就被無休止的治安戰役消耗殆盡了,漫長的佔領卻沒有出頭之日才是對軍心最大的挫敗。阿富汗存在著數額巨大的偽軍,雖然戰鬥力低下,好在了勝於無,有這些偽軍的存在,美軍控制阿富汗基本政局是問題不大的,但是呢,養兵就得花錢,多養一個偽軍就多一份花銷,這都是美軍不得不面對的考驗。
美國如果沒有爆發次貸危機,嚴重削弱了美國的綜合國力,恐怕,現在的美伊戰爭早就打起來,並且完全控制伊朗了,要知道,美軍一旦佔領伊朗,開啟中東地區地圖就會發現,從以色列到阿富汗這條曾經路徑就完全打通,阿富汗曾經作為一枚雞肋的閒棋就完全激活了,再看中國的一帶一路,彷彿圍棋中的世界,一天大龍橫亙其中,中歐之間建立起一道圍牆,我們和巴鐵之間建立起來的中巴經濟走廊時刻處於美軍的監控之下,這麼一看美軍不撤出阿富汗和撤出阿富汗之間的選擇一目瞭然。現在各種說法不是心理戰就是煙幕彈!
阿富汗關乎美國在亞歐大陸島的政治影響力,關乎美國霸權的核心,這麼大的利益,區區塔利班的風險怎麼能夠引起他們的忌憚,他們忌憚的是既要維護霸權,又不能過分刺激周圍的強國,既要探路又要保證輿論的主動,畢竟塔利班早就被妖魔化的嚴重,但是塔利班在當地很得民心,這就是紮根人民的好處。
要說撤軍,沒有主動的可能,只有被動的應對,世事如此的時候,才不得不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