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吾文化
-
2 # 中州耕牛堂主
我認為,過年,凡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俗都應該保留。
過年,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已有幾千年歷史,現在,除了一些地方禁放鞭炮外,其它的習俗都保特著呢,比如:臘八節喝臘月粥;臘月二十三小年(積灶,吃鍋灰,兒女認乾親)貼春聯;除夕家人團聚,吃餃子,守歲: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發壓歲錢;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帶著新女婿走孃家,以及親戚間的互相走動;大年初五(破五)接財神回民間,解除禁忌;正月十五看花燈,鬧元宵,走高翹表演,等等。
以上的過年習俗,除了禁放煙花爆竹外,都是人們已經習慣並接受了的,已流傳數千年。過年習俗的存在,有利於活躍過年的氣氛,會進一步加深親戚之間的聯絡,增進親戚間的感情,促進和諧家庭建議,等等。
過年習俗的保留,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把過年的習俗從傳統的年俗文化中抹掉或淡化掉。
建議,在大氣汙染被“消滅”掉之後,過年期間,應恢復煙花爆竹的燃放,以增強過年的氣氛,增加傳統的“年味”。
-
3 # 朱八戒CC
過年應該保留那些習俗?這個提問很廣泛,難以把所有應該保留的回答出來。這個提問很有必要,因為年俗活動如何與時俱進,這是我們應該共同探討的話題。
吃臘八,殺年豬,打年糕,過小年,掃衛生,包餃子,掛燈籠,貼春聯,邊看春晚邊守歲,還有許多數不清應該保留的年俗,那就不可能進行全部回答。我現在要回答的是,有許多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並且是原汁原味的年俗活動,正在消失,我們必須是有搶救性地把它保留下。因為這是老祖宗給子孫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就應該好好地傳承和發揚。
近二十年的新春正月正,在農村地區很少看到舞龍舞獅。正月裡來玩龍獅,這是幾千年最傳統的年俗和年味,這是正月裡來鬧新春的重頭戲和文化大餐。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標緻,獅是炎黃子孫頑強拼搏發奮向上的象徵。龍獅隊每到一處,各家各戶放著煙花禮炮迎接,有的農戶還設香案祭拜龍王。鑼鼓聲,鎖吶聲,喝彩聲,鞭炮聲,聲聲響亮銳耳,熱鬧非鬧,激動人心。
舞龍並不是簡單的玩玩而已,而是有著莊嚴的儀式。大年初一的請龍,正月十五的送龍,最為莊嚴而神聖。年前把龍紮好之後,龍頭要披上紅布,初一早上從主家出來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好的吉時,在主家門口所設的香案桌子上,還必須蓋著紅布,再擺放各種祭祀用品。龍出來的時候,鼓樂齊鳴,燃放鞭炮,眾位鄉親開始祭拜,有的行磕頭禮,有的行鞠躬禮。隨後由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老,進行領頭喝彩併為龍點睛。元宵節下午送龍,儀式同樣,只是在河邊的沙灘上舉行,完畢之後將龍火化歸西。
中華龍的騰空飛舞,舞出了萬家歡樂的新氣象,舞出了華廈盛世的好時光。這是四海同春天下炎黃是一家的家和萬事興,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所在。
大中城市的春節禁鞭,對於春節期間的安全環保很有必要。但是吃年飯再好的佳淆,如果沒有鞭炮,就沒有年味。零點迎春接福,沒有鞭炮,就沒有新春的歡樂。初一早上的開門大吉,沒有鞭炮,哪還有年的習俗。在我的認為是無鞭不成年,怎樣做到兩全其美,很容易。那就是使用電子鞭炮,電扭一按,劈里爬拉地響個不停,比傳統的鞭炮更加喜慶有餘,何樂而不為。
有關需要保留的年俗還有很多,因我的上班時間已到,明天再續寫回答。
-
4 # 至尊陸少
我覺得最應該保留的是放鞭炮和放煙花這個習俗。現在很多地方都實行禁放煙花炮竹了,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就這一兩天是年連放煙花炮竹這個習俗都禁了。這就一點年味都沒有了,都不像過年了,現在的年感覺真是越來越不像年了。
-
5 # 凡人細語
我們老家年前都要給逝去的祖先上墳。就是將煮熟的豬頭肉或豆腐用籃子裝著,帶上燒酒提到祖先墳前,然後點上冥錢,叫上祖先們的名字來享用。祖先們享用完後才能拿回家,活著的後輩們才能食用。我覺得這一習俗必須得保留下來,並一代代傳下去。
-
6 # 等等7780
我覺得一些必要的形式都不能少
春節這一傳統節日,一開始的慶祝方式也較為簡單,漢朝以來,官方有祭天、祭祖、朝賀天子的活動,民間則看起來更熱鬧,他們聚在一起用餐,如同今天的團圓飯一般。漸漸的,歷經朝代的變更、時間的沉澱,春節也漸漸熱鬧起來。“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宴。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夜色已至,燭光爍爍,洗聽舊曲,歡飲柏酒,孟浩然將盛唐時春節守歲熱鬧之景躍然紙上,但與貿易興起、資金雄厚的宋朝相比,這點熱鬧卻尤為不及,人們先是“淨庭戶、畫門神、掛鐘馗、釘桃符”,到守歲之夜,小孩子們則“相守夜歡譁”,大人們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除此之外,到南宋時還有放煙火,賞燈會等活動。
但是
如今,隨著一些城市霧霾的嚴重升級,一些城市停了放煙花和炮等東西,煙花爆竹產生的二氧化碳,金屬微粒物,等物質會造成空氣汙染指數嚴重超標。這樣汙染的空氣,人們長時間的呼吸,回到氣管炎,肺炎,肺氣腫,等疾病發生。另外一些大型鞭炮和大型禮花會發出巨大的噪音,會損害人的身心,但我認為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年本就是象徵著紅紅火火,煙花炮等東西不僅可以讓人欣賞到絢麗的煙火,更可以活躍塵世的氣氛,雖然治理環境的汙染急不可待,但我覺得這些形式還是得有。
-
7 # 高興295577
我們這過年那天早上要給祖先去燒紙送錢,回家後貼春聯,中午飯錢放鞭炮,晚上包餃子,初一早上吃,包完餃子看春晚,半夜時煮些餃子放些麵條,吃完後守歲,等著十二點鐘聲響起。十二點前幾分鐘開始放鞭炮。睡覺了不拉電燈,初一早上早起煮餃子,吃完飯去村裡親戚長輩家拜年。然後就可以約幾個伴打牌玩了。我覺得這都是幾百上千年留下的習俗,應該保留。
-
8 # 生活百態百味
認為過年的習俗都應該留下來,習俗透過儀式感程式感讓習俗印留在人的腦海中,使人感到過年有滋有味,有幸福感有快樂感。
-
9 # 小妞子nana生活日記
大年初一一大早拜年
在我老家,至今還保留著給村裡長輩磕頭拜年的傳統。
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到過年,三十晚上睡覺前,媽媽總會把新衣服放在我們枕頭邊上。初一早上4點,爸媽就把我們小孩們叫起來,一家人先去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之後我們小孩就會留在奶奶家,爸爸媽媽就會跟叔叔大伯們一起到村裡各個長輩家裡去磕頭拜年。在小時候的印象裡,初一奶奶家裡八仙桌上擺著瓜子、花生、糖和香菸,給來拜年的小輩們準備的,來拜年的小輩兒往往是七、八個人成群結隊走著來拜年,嘴裡說著:嬸子、叔兒,給您磕這兒了,祝您新年好……有的人家輩分小,往往得走大半個村裡去給長輩拜年,但是必須在天亮前把所有的長輩家都走完了,我們那叫“走節”,所以有的小輩兒真的是半夜就開始磕頭拜年了。等媽媽拜年回來,我們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餃子了。爸爸回來吃完飯,一大早還要趕緊去給逝去的長輩上墳……
現在回老家,發現磕頭的人越來越少了,年輕人已經遺忘了這個古老的拜年傳統了。可是還是會有村裡上點年紀的人繼續堅持這個習俗。不同的是,現在是媽媽每年初一一大早準備好瓜子果盤和香菸,等著別人來走節拜年了!
-
10 # 老兵221772921
老師好:
這個題太小了,過年時應該繼承下來的太多了。例如:貼春聯、貼窗花、掛燈籠、鬧社火、守年夜、看春晚、……太多了。我取一點“走親戚”談一點我的看法。
因為婚姻關係聯結的親戚,使人類生生息息綿延不斷,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造就了今天現代化的燦爛輝煌。
親情一一時刻牽動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心。年老的在家沒年沒月的期盼;年青的在崗位上沒頭沒緒的牽掛;年少的在沒完沒了的思念。
親情一一牽動人們走親訪友數千年綿延不斷。平日裡天南海北各自奔忙,難有閒暇相逢。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歌是好歌,唱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慢慢傲吧。
過年了,難得小憩一些時日,都‘回家看看’。藉此機會走親訪友、慰老撫幼、互訴衷腸、各舒己見、相互挽勵、豈不快哉!這一風俗應該繼承下來吧!朋友你說呢?
回覆列表
過年的時候貼門神,放鞭炮,年夜飯等吉慶的習俗應該保留下來。
過年又稱“春節”,是中國自古至今幾千年來最為隆重的節日,同時春節時有很多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些習俗;
一、“貼門神”貼門神畫像的習俗是用來去除妖魔鬼怪的,那麼為什麼古人會想到妖魔鬼怪都怕門神呢?這都源於一個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的遠古時期,在西方遼闊無邊的大海上,有一座叫做度朔山的高山突出海面,山上有一棵巨大的大桃樹。這棵桃樹的樹幹蜿蜒盤旋,漫山遍野的遮蓋了3000裡。而這棵桃樹的東北角,就是傳說中的鬼門,所有的鬼都從這個門來到人間。有的鬼是善良的,來到人間只是遊玩,並不幹壞事;但是有的鬼怪卻趁機來到人間為非作歹。
好在當時有兩位大神守在度朔山,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據說是皇帝手下的兩個大神,專門負責鎮壓與統帥所有的鬼,還要處置在人間為非作歹的鬼。任何在人間幹了壞事的鬼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他們把那些危害人間幹壞事的鬼怪用蘆葦繩子綁起來,然後拿去喂老虎。所以後來那些個鬼怪看到神荼、鬱壘就不敢幹壞事了
黃帝在知道了神茶,鬱壘在人間盡忠盡職捉拿鬼怪之後,又將神茶,鬱壘封為門神,專門驅趕那些來家裡為非作歹的鬼怪。從此以後只要在門戶上貼著神茶,鬱壘的畫像,就一定可以保家宅平安。因為神茶,鬱壘捉拿鬼怪的方法是用蘆葦繩子綁起來,然後拿去喂老虎。所以門神的畫像是兩位大神與老虎,這樣的風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年了,當然應該保留下來。
二、“放鞭炮”春節放鞭炮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放鞭炮的傳統,放鞭炮能讓春節更加熱鬧,有濃濃的年味,還寓意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古人過年放鞭炮的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有一種叫“年”的猛獸,“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每逢春節,便會出來傷害人畜,糟蹋莊家,百姓叫苦連天。有一年它又跑到部落裡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於是人們想到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於是就利用“年”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紅燈,院子裡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聲音。所以過年大家都要放鞭炮。從那時起春節也被稱為過“年”。連過年的名字都是這個因為這個習俗而來,當然應該保留下來。在我們老家吃年夜飯之前一定會放鞭炮。
三、“年夜飯”年夜飯是過年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又稱“團圓飯”一般吃團圓飯的都是一大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過年的重頭戲,桌上的菜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然後正式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蠔豉(寓好市)、髮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華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在我們老家年夜飯的主食一般是餃子,而且會把硬幣包在餃子裡,如果誰吃到硬幣會有一年的好運氣。記得小時候弟弟因為吃不到硬幣而哭鬧,我就趁著弟弟不注意,把自己吃到的硬幣吐出來從底下塞進別的餃子裡然後夾給弟弟吃,然後他就不哭了,現在回想起來,有點溫馨稍微帶點噁心,哈哈!不過年夜飯這種習俗也應該保留下來。
綜上所述:過年的時候貼門神,放鞭炮,年夜飯等吉慶的習俗應該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