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掌心記

    怎麼稱呼皇帝,在古代是非常有講究的,搞得不對就是大不敬的殺頭之罪,兒戲不得,根據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後世怎麼稱以前皇帝的問題,即皇帝死後人們對皇帝的常用叫法或者今天人們談歷史對歷朝皇帝的常用稱呼。

    掌心盤點了一下,稱呼歷任皇帝一般有稱廟號的,也有稱年號的,各朝各代都有不同,因為皇帝一詞是秦始皇發明,也就是到了秦朝才的,所以我們就從秦朝講起:

    一、秦用主要世系稱呼。後人對秦朝對皇帝的習慣稱呼是按世系來的,因為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所以我們稱之為秦始皇(開始的皇帝,第一皇帝),其子胡亥,則稱為秦二世,往後由稱三世,四世,等等,直至萬世(制度設計是好的,可惜只傳了二世)。

    二、漢至隋用諡號或廟號稱呼。諡號是繼任皇帝對前任皇帝死後的評價,這個制度在周朝就存在。後人對歷任周王都用諡號來稱呼,比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諡號,到漢朝又恢復。並一直存續下去,比如,高皇帝劉邦、孝文皇帝劉恆、孝武皇帝劉徹、孝宣皇帝劉詢,光武皇帝劉秀等,都是諡號。當然,個別帝王除了諡號外,也有習慣稱呼廟號的(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中被祭祀時用的代稱,原則上只有功績高的皇帝才配享有)。漢朝皇帝裡真正有廟號的只有五個: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世祖劉秀,所以我們一般不用廟號去稱呼漢朝皇帝,而是採用幾乎所有皇帝都有諡號。一般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在習慣上,我們對漢至隋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而不稱廟號。

    三、唐至元主要用廟號稱呼。從唐朝開始,廟號取代諡號,成為皇帝的習慣稱呼。比如,李世民我們習慣稱作唐太宗,趙匡胤我們習慣稱作宋太祖。這一時期,廟號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太祖、高祖開國皇帝獨享,世祖、太宗是第二代,世宗、高宗是有所作為的皇帝,這都是美號,仁宗、宣宗、孝宗、成宗、睿宗、哲宗等都是有中興的好皇帝,光宗、熹宗、哀宗、思宗則不是昏君,就是亡國之君了。

    四、明朝一般用廟號或年號稱號。從明朝開始,除明英宗有兩個年號(即“正統”和“天順”)外,其他所有的明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因此稱呼起這些皇帝來通常都用年號代替。但也有用廟號稱呼,由於年號比較順口,又不象“太宗、高宗”似的諸朝皆有,年號也不會重複出現,一般說來,明朝習慣上稱其年號,如“永樂、嘉靖、祟禎”等,但也有年號、廟號都常用,比如稱呼朱元璋為明太祖,也稱洪武帝,朱翊均稱呼為明神宗,又稱作萬曆皇帝。

     

    五、清朝主要用年號稱呼。只是在書面場合也用廟號,比如,康熙有時也用他的廟號清聖祖稱呼,乾隆為清高宗。清朝皇帝從順治開始都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人們習慣上沿襲了明代的稱呼,稱年號而不稱諡號、廟號。比如稱乾隆皇帝而很少稱清高宗,稱咸豐皇帝不習慣稱清文宗等等。

  • 2 # 平沙趣說歷史

    稱號這種東西向來是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很難有什麼稱呼千古不變,就以對皇帝的稱呼,有叫陛下的,有稱官家的,有叫皇上的,這只是一類,還有一類稱呼用以稱呼之前的皇帝,這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這一類稱呼,無外乎在世系、諡號、廟號、總結以及年號之間流轉,這些稱呼相互之間有很長的重疊時期,只是盛行的時期不同。

    世系

    世系的盛行時間最短,只有一個秦朝,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秦三世都不知道是不是皇帝。諡號和廟號的盛行則最長,幾乎涵蓋了整個帝制時代,年號也橫跨兩千餘年。

    諡號

    諡號是周朝流傳下來的正式說法,其本來功能是用簡短的數字概括一個人的一生,分美諡、平諡和惡諡,本來就是讓人稱呼的。諡號在秦朝被廢除,漢初重新使用,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漢朝對諡法的公正還是很看重的,有美諡,也有惡諡,以示褒貶。此外漢朝皇帝除了漢高祖和漢光武帝以外,諡號都冠一個孝字,表示漢朝以孝立國,之後的就是漢朝皇帝的諡號,如漢武帝,其實是孝武皇帝。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皇帝的諡號逐漸氾濫,美諡大幅度增加,即便君主是個昏君,也很可能混上一個美諡,到唐朝時期,諡號徹底炸鍋了,不僅全是美諡,而且越來越長。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最初的諡號是“文皇帝”,很正常,結果他兒子李治加諡“文武聖皇帝”,到唐玄宗時期更離譜,先後兩次加諡,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皇帝諡號太長了,再像從前以諡號稱呼已經不太現實,而與諡號氾濫相適應的是廟號的泛濫,從前的稀缺貨廟號現在幾乎是人手一個,於是廟號就成為皇帝新的稱呼。

    廟號

    廟號的起源比諡號還早,在商朝就已經出現,但周朝將之廢棄,到了漢朝又重新啟用。

    廟號跟諡號性質不同,開始主要用在宗廟上,沒有廟號的皇帝,其祀廟過了幾代就要“親盡宜毀”,只有功勞大的皇帝,擁有廟號,他的祀廟才可以一代一代保留著,直至王朝滅亡,甚至有時候王朝滅亡了祀廟還在。

    漢朝對廟號的議定很謹慎,西漢只有四位皇帝混上了廟號,文景之治的景帝都沒有資格獲得廟號。但漢朝開始,廟號氾濫的苗頭已現,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甚至出現了兩位祖(太祖曹操不算)。

    唐朝開始,廟號基本成為皇帝的標配,幾乎每一個皇帝都獲得了廟號,於是就以廟號稱呼皇帝,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徽宗等等。

    年號

    年號由漢武帝始創,是用來紀年的,就跟現在的公元一個概念,但最初的年號更改很隨意,皇帝心情不好,改;有流星出現,改;地震了,改。

    一個皇帝有多個年號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元朝,以年號狂人武則天為例,在她獨自掌握實權的6年時間裡,她用了3個年號;在她稱帝的15年時間裡,她使用了多達16個年號,共計19個年號,傲視所有皇帝。

    到元朝,估計是皇帝不想折騰了,逐漸形成一個皇帝一個年號的慣例,到明朝徹底定型。明清時期,除了明英宗兩次即位有兩個年號以及皇太極改國號有兩個年號以外,其他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這為以年號稱呼皇帝成為可能。

    延續舊制,元朝幾乎都以廟號稱呼皇帝;明朝則廟號、年號兼而有之,如永樂帝、明成祖,都很常用;清朝則幾乎都是用年號了,乾隆帝的出現頻率完爆清高宗。

    綜合

    這個是最沒有時代特色的方式,幾乎每個時代都有,一般用來代稱那些諡號、廟號皆無,但是朝代又不實行世系和年號稱呼的,一般這種皇帝都是被廢或者被殺後沒人管的,如漢少帝、漢廢帝等等。

  • 3 # 蝦吃

    皇帝的稱謂有很多種類,舉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 用諡號的:稱劉徹為漢武帝,稱楊堅為隋文帝;用廟號的:稱李世民為唐太宗,稱趙匡胤為宋太祖;用年號的,稱朱元璋為洪武,稱朱由檢為崇禎,稱玄燁為康熙,等等。同樣都是皇帝,為什麼會不一樣呢?

    其實,無論是用諡號、年號還是廟號,都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我們可以用不同時期來劃分皇帝的稱謂。

    諡號時期,以漢代到隋代為主。諡號基本概括了皇上的各種行為與功勞,因此多用諡號稱呼他們。到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複的諡號越來越多,人們不得不考慮用另一種稱謂來代替諡號。

    廟號時期,以唐代至元代為主。這個時候,諡號比較長,如唐太宗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大孝皇帝”,難以概括其言行與功績,於是不用諡號而用廟號,比如某宗、某祖。當然,經過長時間使用,高祖、太宗的廟號也不斷增多,為了避免混亂,人們又不得不用另一種稱謂來代替廟號。

    年號時期,以明清兩代為主。這個時候,皇帝的諡號更長,比如朱元璋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離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又因為廟號重複,遂採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 4 # 對話歷史

    其實許多歷史愛好者會發現這一規律,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稱為XX帝,唐朝以後的皇帝稱為XX宗,而明清的皇帝一般用年號代替。

    在唐朝以前,皇帝的諡號一般是一個字或兩個字,如漢武帝劉徹,諡號是“武”,由於漢朝是以孝治天下,所以也會稱“孝武”,而劉秀諡號是兩個字,即“光武”。南北朝時期,皇帝諡號兩個字很常見,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晉簡文帝司馬昱等。

    到了唐朝,以前兩個皇帝為例,唐高宗李淵諡號“高”,即高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諡號為“文”,即文皇帝,但是唐朝崇尚道教,到了唐玄宗時,就把前代皇帝的諡號的字數增加了,唐高祖不再是高皇帝,而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不再是文皇帝,而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由於諡號字數太多,比如稱呼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不麻煩麼,所以才習慣於叫做唐太宗。而且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字數更是越來越多,簡直上天,如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諡號是: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足足29個字。所以為了方便,唐朝以後的皇帝,史書就開始用廟號代替諡號,因為廟號就一個字,很方便。

    而明清皇帝為什麼習慣於用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呢?因為明朝以前,一個皇帝的年號不止一個,如武則天當皇帝時,總共用了17個年號,而明清皇帝,除了皇太極(皇太極用了兩個年號,一是天聰,是國號仍為後金時,他作為大汗的年號;二是崇德,是他改國號為大清之後,正式登基稱帝,宣佈與明王朝平起平坐後的年號),都是隻有一個年號,所以皇帝和年號一一對應,而古代以年號紀元,如康熙某某年,所以逐漸習慣於用年號代指皇帝。民國引進公元紀年以後,才有了公元某某年。

  • 5 # 浮沉於史

    皇帝一稱,始於嬴政,秦王嬴政殲滅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為了彰顯自己無上的功績,他選擇了創立這個新的稱號。

    秦始皇之前,多稱王或者公,也有侯伯之說,始皇之後,始有帝、宗之分。

    如漢代之漢武帝、漢宣帝,唐代之唐高宗、唐玄宗。

    出現這樣的差別,還要追溯到廟號與諡號上來,廟號源於商,諡號源於周。

    無論諡號或者廟號,都是作為皇帝一生的評定,都是在皇帝死去之後才有。

    開疆拓土之君,多諡之武,修文治事之君,多諡之文、惠等。

    諡號一般皇帝都會有,廟號就不一定了,其條件要苛刻許多。

    如漢朝二十四帝,擁有廟號的,只有四位。

    南北朝之後,臣下多恭維,廟號開始氾濫,誇張到了幾乎無帝不宗的地步。

    而除了廟號的普及,諡號也是越來越長,舉個例子,乾隆帝的廟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唐代一朝,除了末代皇帝唐哀帝之外,其餘全都是宗,宋、明、清三朝,除了成為平民的溥儀,其他也都是以宗呼之。

    也許有人會疑惑,清朝我們都是用年號來稱呼的,比如康熙帝、乾隆帝,這些是一種習慣性的稱謂罷了,康熙廟號為聖祖,乾隆則是高宗。

    至於清末的宣統皇帝,他死的時候,新中國已經成立,封建制度也成為過去,自然就不會給他追諡什麼稱號。

    所以要說區別,也就在於廟號和諡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馳億維的第一款車什麼時候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