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海67209162
-
2 # 三觀粉碎機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反問一個問題。趙括生活的年代是什麼時候?戰國時期,這很好回答。那中國發明紙是在什麼時候呢?即使算上沸沸揚揚的“灞橋紙”,最早也不過西漢。那麼問題來了,趙括紙上談兵?他怎麼談?拿什麼談?項少龍給他的麼?哦,不對,項少龍穿越過去的時候趙括已經死了。
所以看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了,紙上談兵實際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話 ,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說過趙括紙上談兵,而“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最早最早也是在清朝出現的,而和趙括聯合起來,那就完全是近當代的事了。換句話說,趙括可以排進被黑的歷史人物前十了。
但是不管如何,趙括還是輸了啊,這是事實。不過還有一個事實就是,實際上當時趙國良相藺相如已經去世,大將廉頗垂老,只知固守而不攻,甚至包括整個趙軍都已經是一支新兵和老弱病殘所拼湊起來的隊伍。在這種情況下,趙括臨危受命,想為趙國尋得一線生機,最終發動長平之戰。
可惜了,此時的趙國已經回天乏術,在完全不匹配的戰力下,趙括敗的非常慘烈,最終圍困被殺。所以你說,趙括是沒有軍事才能的蠢材麼?這似乎並不對。但是趙括是一位領軍卓越的將領麼?歷史並沒有給他機會去證明自己。那如何看待趙括,應該是每個人自有看法了。
-
3 # 盜帥夜留香YE
趙括有沒有軍事能力?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我認為趙括是有名將之資的,只不過運氣不太好。
當年在趙奢進攻齊國麥丘城的時候,久攻不下。
此時趙括隨軍出征,任參謀一類的職務,就為趙奢獻了一計。
先把俘虜放出來,好吃好喝好招待一番,然後放這些俘虜回去了。
當時趙軍已經圍城好久了,麥丘城內缺錢少糧,城中守軍缺糧好久了。
這些俘虜就說趙軍的好處,趙軍那裡有飯吃。
守將就以動搖軍心為名,把這些放回來的俘虜關起來了。
趙括就又命人把糧食拋進城裡。
守將又命人把糧食都扔到了城外。
這下守軍士兵不幹了,糧食都到門口了,居然還不讓吃。
於是士兵暴亂,麥丘城破。
這個事情是真的還是假,雖然還沒有定論。
即使這個事情是假的,那麼有一點,趙括深通兵法,這一點肯定是毫無異議吧。
這個時候的趙括,就相當於一個軍事高校畢業的高材生,還是專業第一的那種。
此時的趙括掌握了大量的軍事理論,但是卻沒有多少實戰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趙括卻一下子成為了趙軍大將軍,領導了一場決定國運的戰爭。
並且,對手還是秦國成名已經的殺神白起。
這就好比什麼?
這就好比現在某高階軍校畢業的高材生,剛一畢業,直接就唄任命為軍委主席,亦或是方面軍總司令,並且率領全國百分之九十的兵馬,與他國成名已久的將軍作戰。
你覺得結果會怎麼樣?
趙括缺少的不是資質,不是理論,不是品德,而是實戰經驗。
如果趙括先從百夫長、千夫長做起,多領導幾次小型戰爭,就算折損個幾萬人,相信趙括的用兵能力會得到恐怖的提升。
-
4 # 潛夫5
這個不是一兩句說得清,甚至是個學術問題,是學術就有爭論!(1)紙上談兵,主角說的是趙適,先秦乃至當時全世界最大的殲滅戰之負面統帥就是他了,不排除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記載他爹馬服君(唯一靠一戰成名封君的戰國八名將之一)臨死遺言他媽,大意:自己兒子兵法理論熟悉,但是毫無實戰經驗,且誇誇其談,一旦將來拜帥,一定要用這話去勸諫國君。果不其然,後面一切應驗了這個論點。所謂知子莫如父,更何況他爹乃馬服君啊。歷史記載基本可信,那趙適就是誇誇其談,紙上談兵!(2)長平之戰,是戰國中後期最關鍵的一戰,也是秦國東出必然一戰。這種實力相當的國與國之間,既考慮雙方統帥的軍事能力,但是更拼國力,所謂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古今中外,戰爭都是拼綜合國力!長平之戰打了4年,前三年多,一代殺神白起也沒討到便宜,可見戰神也是人,不可能手一指就平山開路,敵人乖乖就範!(3)其實,到最後,秦趙雙方國力都難支撐繼續維持長平戰,尤其秦國還面臨補給路線過長,但是但是秦國得巴蜀天府之力,趙國先於秦國力不能支了,此刻決定戰爭勝白的關鍵因素開始起主導作用了,趙國因國力不濟,改變戰爭策略,換下打持久戰的廉頗,讓毫無實戰經驗的趙適掛帥(他爹當年一戰成名前也只是個管糧小吏,那有啥戰爭經驗)……趙王不停催兵……趙適也知道他掛帥是國力不濟才有他的機會……趙適不敢不能不戰,趙國最後的結果就是長平之戰歷史近4年,以趙國失敗收尾,從此秦國東出爭鋒天下,六合諸侯!(4)細緻回味下歷史,固然趙國紙上談兵,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現實中懂理論的大有人在,如經濟學家,有幾人是靠自己懂經濟理論而發大財的?有幾個專家正確預測過中國房價??是什麼迫使趙國臨兵改策的?換了他爹馬服君(與廉頗齊名)就能勝利?首先是國家層面的戰爭策略轉變了,這是關鍵因素,而迫使國策轉變還是因為國力不支,試想國力強盛又何必改變打了三年多的持久戰!總之,國力難以支撐導致趙國改變打持久戰的策略,讓毫無實戰經驗的趙適掛帥頂多加速了戰爭程序!
-
5 # 領略非洲風情
趙括是戰國後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非常聰明,成年時喜讀兵書,常常在人們面前談論作戰用兵的事情,即使父親趙奢也難不住他。很多人認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親卻認為他誇誇其談,不能承擔重任。長平之戰,趙國老將廉頗採取了修築壁壘堅守,拒不交戰的戰略。秦國起用白起為主帥,派奸細潛入趙都謊說:廉頗老矣,不堪重用,畏縮不戰,為什麼不用趙括呢?趙王聽信了秦國散佈的流言,以為廉頗年老懦弱,不能抵擋敵軍,就改派趙括代替廉頗。趙括到了前線,死搬兵書上的教條,完全改變了廉頗持久抗戰的計劃。戰神之稱的白起,截斷了趙軍的運糧後路,把趙軍團團包圍。糧絕突圍,趙括被秦軍射死,40多萬趙軍盡被坑殺。“紙上談兵 ”這個故事說的主人公就是趙括。我個人認為,趙括並不是蠢才,庸才,只不過是急於立功,驕傲自滿,過於輕敵。“兵無長勢,水無長型”謀兵之事,千變萬化,按部就班,又無實戰經驗,趙括長平之戰能不失敗嗎?“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並不是出自戰國和《史記》那時還沒有發明紙呢。應該是後人總結出來的。
-
6 # 張峰149764346
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投入兵力最多,最慘烈,這場戰爭不管是規模還是傷亡的數量都是空前的,決定著戰國的命運,而參戰的秦國名將白起,趙國名將廉頗,紙上談兵的趙括,他們都盡其所能,各顯神通,為了各自的國家而拼命,無論是失敗者,還是成功者,都值得後人去借鑑。
那問題是趙括真的是一個沒有軍事才能的蠢材嗎?
一,作為一名要去承救國家命這的前線指揮官,能讓趙王扶到那個位子上去,肯定不是草苞,從他接替廉頗指揮戰爭以後,用自已從戰法,主動出擊,跟號稱虎獅之師的秦軍精銳,拼死混戰40多天,根據他在戰爭中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但也證明了另一點事實,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將軍,有勇無謀,只知道拼死撕殺,不是一個能在關鍵時刻出險招,怪招,以弱勝強起死回生的超能將軍。
-
7 # 我的團
這個提問很有意思,本來快意恩仇的我提筆就寫了:他自己不但死了還連累了四十萬趙國計程車兵一同殉命,這種人不是蠢才難道還是人才?
然而回過頭仔細一想,他的對手是滅掉六國的名將白起。做為一個年輕的將軍,輸給這樣老將似乎沒有什麼不正常。就像龐涓,假如對手不是孫臏他還是能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耀武揚威的,而且如果孫臏不是悄悄的參戰,設計殺死龐涓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然而這就是戰爭,你死我活摻不得半點虛假。
當然,作為一個領導者卻不能因此而無視自己的輕率而錯誤。領導者的上級更不能以年輕總會犯錯誤去原諒那些犯錯誤的下級,因為有些錯誤可以犯,有些錯誤不能犯。更不能以多做多錯,犯了錯就要被處罰,那以後誰還敢幹事情來原諒。
和平時期很多做錯了事產生後果不像戰爭那麼殘酷,就拿趙括來說他根本沒有任何被原諒的機會,但是很多事情所產生的後果並不見得比趙括輕。
當年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滿目戰爭瘡痍、百廢待興,物質條件極度貧乏。那個時候卻無法阻擋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和海外學子的回國之路,而今天物質生活大幅度的提高以後卻有一大批大批的人移居海外。
那個年代沒有先進的儀器裝置,缺乏訓練有素的治安力量,但是美蔣特務不管是偷渡也好、空投也罷最終都無一例外的落入法網。而今天卻有上至高官下至平民,竟然主動的在為敵特提供情報。
-
8 # 釣魚倌
長平之戰,趙國不是輸在將領的任用上,而是輸在國力上。
趙括,趙奢之獨子。趙奢,趙國大將軍,成名前為趙國稅務官,後經趙國貴族平原君推薦給趙王,遂進入趙國軍界高層,在閼與解圍戰中以少勝多大敗秦軍而一戰成名,成為戰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大名將之一。
趙括從小受父親影響而熟讀兵書,他本身也喜歡鑽研軍事,經常和父親進行模擬的軍事推演,父親多次敗陣。
長平之戰,秦國發舉國之兵對戰趙軍,主帥廉頗善守,同時想用堅守不出的戰法來消耗秦軍,但趙王基於逐漸捉襟見肘的後勤供應以及秦軍的離間而以趙括換掉廉頗為大軍主帥。
那麼問題就來了,趙國軍事實力僅次於秦國,且將才濟濟,趙王為什麼會在危急的時刻把幾十萬大軍交給趙括來保衛國門。太多的疑問千百年來使得學者們還在紛紜,但有一點請注意:秦軍的成功離間!
長平之戰,秦趙都把自己最精銳的軍隊投入其中,趙軍堅守不出,秦軍為了速戰速決因而使用離間計,離間計的主角為什麼只是趙括,就是因為趙括的善攻和名氣大,這個名氣肯定是在和秦軍的戰爭中獲得的,而且還是讓秦軍吃過虧的。而此時趙國因連年征戰國力消耗嚴重,趙王怕久拖不利,遂以曾經讓秦軍忌憚而且善攻的趙括掛帥出擊決戰。
趙括按趙王的意思領兵出擊,被優勢兵力的秦軍截斷了後勤供應線而重重包圍,秦王就此緊急強徵大軍投入到長平圍殲戰中,即便如此,秦軍也沒有吃掉趙軍,趙括指揮被圍之軍多次打退進攻的秦軍,在無糧草的情況下苦撐了46天,後在強行突圍中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因主帥陣亡失去指揮而全部投降。
長平之戰趙軍全軍覆沒,秦軍死傷過半。
趙括若無軍事才能,趙王又如何會把幾十萬大軍和趙國的命運交給他;趙括若無軍事才能,又如何在重重包圍缺糧斷草中重創敵軍且堅守46天。
-
9 # 夏日255
最簡單直接的解釋就是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趙括)跟一個在社會打拼多年的老油條(白起),在職場競爭的問題。
-
10 # 黃諮人
趙括是帥才。秦國用兵六十萬,是罕見的,其目的是滅趙。趙括以氣壯山河之勢,高超的指揮大決戰,就是死戰。保住了趙,就是贏了。秦對楚之滅國戰,開始只用二十萬輸了。第二次用六十萬才贏。對趙興兵六十萬但未達成目的。嚇得戰神白起自殺而不敢掛帥再伐趙。
回覆列表
歷史真相是趙括把四十萬猛卒帶入四絕之地,白起困而不攻,最後逼降趙軍。那麼,你認為這事是有軍事才能的人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