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發歷史

    我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熱衷於奇奇怪怪的歷史故事。

    宮裡的取暖方式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很有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宮裡取暖的方式。

    首先就是火炕和火牆,這種取暖的方式有點像是北方的火炕,或者是比較流行的地暖。地或者牆內都有火道,有專門燒火的地方,熱氣流通從而讓屋子裡溫度上升。這種取暖方式在坤寧宮還留存遺址。

    其次就是火盆,也被成為熏籠,這種火盆很大,基本上是固定的,製作也非常精美,在一些大型的宮殿,比如乾清宮,太和殿都是可以看到的。

    再次就是手爐和腳爐,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小型可以攜帶的火爐,腳爐還稍微大一點,手爐就非常小且精緻了,就比如那種怎麼動也不會灑的手爐。這種裝置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才能用的,最差也是個妃嬪位,當然得寵的貴人答應也有可能有。

    最後就是衣服了,厚厚的棉襖,精緻的皮草,都是保暖必備的,畢竟皇帝有錢,貧窮不會限制他們的想象力。

  • 2 # ZOTYE皮尺部運營總監

    在那個沒有暖氣、沒有電熱毯、沒有暖寶寶的時代,生活在紫禁城裡的皇上嬪妃、皇子皇孫以及宮女太監們是靠什麼度過這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呢? 北京一場大雪,故宮“白雪鑲紅牆,碎碎墜瓊芳”的美景,讓網友們感念,如果能漫步其中,該多美妙。一組“穿越照”《陪哀家看雪》瞬間將時間拉回到了鑲黃時代,大讚其美的時候,你可知道,明清時,一年內北京約有一百五十餘天都是寒冷的天氣,最冷時氣溫可達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在那個沒有暖氣、沒有電熱毯、沒有暖寶寶的時代,生活在紫禁城裡的皇上嬪妃、皇子皇孫以及宮女太監們是靠什麼度過這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呢? 紫禁城抗寒第一道防線——火牆 明清兩代定都北京,所以禦寒也成了一大問題。但是中國古代的建築師們堪稱絕對的能工巧匠,他們在建築上施展“魔法”,利用牆壁為紫禁城“供暖”,抵禦數九寒天。紫禁城內的建築,通常以院落為單位,每個院落都有單獨的圍牆,這一道道的圍牆,除了能分隔空間外,還能防火禦寒。 此外,故宮內的大部分宮殿都坐北朝南,這種設計本身就有利於依靠太陽取暖。而最令人驚歎的設計就是皇宮內的牆壁其實都是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宮殿外的廊簷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整個大殿,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沒有菸灰汙染,多用於生活起居的宮殿。為使熱力擴散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臺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溫暖如春。 其實火牆在中國早已誕生。漢武帝時就建立了一座溫室殿,位於前殿之北,冬天時供皇帝居住,在殿內設有各種防寒保暖的特殊裝置,《西京雜記》記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而皇后的宮殿則主要透過花椒和泥塗抹來取暖,被稱為“椒房殿”。就這樣各朝各代的皇上無論是上早朝還是夜下休息,都不必擔心冬季刺骨的西北風了!火牆既乾淨衛生又經濟實惠地解決了皇室在寒冬的取暖問題。 故宮早就用上了地採暖——暖閣和火炕 紫禁城內的宮殿大多設有火炕,炕下有火道,與如今北方農村中的火炕相似。 另外,清朝的皇宮中還設有暖閣,其實就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宮女談往錄》中,慈禧太后身邊的宮女就曾回憶道:“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像現在的樓房有地下室一樣。冬天用鐵製的轆轤車,燒好了的炭,推進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裡像在暖炕上一樣。”火炕內設有爐膛,並與殿內火道連通,由專門負責司爐的太監在此點燃火炭,殿內迴圈的火道就會產生熱流,烘熱地面,殿內溫度隨之逐漸上升,以達禦寒目的。坤寧宮東暖閣,如今還能看到這種取暖設施。晚明太監劉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宮大殿……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創造地炕於此,恆臨御之。”“十月……是時夜已漸長,內臣始燒地炕。”可見在明朝宮中就有此設施了。 由於火炕、排煙道均在室外,既可避免燒煙火汙染室內空氣,又能防止煤氣中毒,既安全、衛生,又經濟、實用。其實這種取暖方式並不是明清人的發明,早在魏晉時代就已出現。那時的東北地區已有“火炕取暖”的記錄,從北京故宮到瀋陽故宮,明清皇家都在使用這一古老實用的取暖方式。這兩處故宮,當年建的火炕、煙囪等現在都還能看到。 手爐 帝后妃嬪們才能使用的取暖利器——炭爐和手爐 冬季紫禁城的宮殿內還會陳設炭爐用來取暖,稱作熏籠。熏籠的製作十分精美,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銅鎦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琅的,十分華美。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內,都可以見到當時陳設的熏籠。除了大的熏籠,還有一種小的炭爐,隨手可以提動,放在腳下暖腳的叫腳爐,用來暖手的叫手爐,它們的製作更加精美講究。當然,這種小的炭爐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嬪們才能使用。手爐通常是放置在火炕上或炕桌上的,手爐上端設有提樑,根據主人的意願,可以由太監或宮女隨時移到適宜之處。 到清朝時手爐已經是工藝品,輕便小巧,可以隨身裝到袖子裡。《紅樓夢》裡就曾提到,林黛玉拿手爐調笑薛寶釵。薛寶釵剛勸賈寶玉別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頭特意給她送手爐來,指東打西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她費心,哪裡就冷死了我?” 分配到的木炭數量彰顯地位尊卑 皇宮內無論是炭爐還是手爐腳爐,裡面承載的木炭都是最優質的“紅羅炭”。這種炭是由涿州、通州、薊州、易州以及順天府所轄的宛平、大興兩縣用硬實木材燒製的。 成炭以後,運送到西安門外存貯,按尺寸鋸裁,盛入塗有紅土的小圓荊筐內,再送進宮裡使用,所以名為“紅羅炭”。 在如今的西皇城根大街,有一條名為紅羅廠的衚衕,其名由來,就是因為明清時此處有供應紅羅炭的衙門而得名,這裡其實是皇家木炭的包裝廠兼庫房。每年入冬之前,紅羅廠都要從外地十幾家炭廠收集木炭。這種“紅羅炭”烏黑髮亮,燃燒持久,無煙無味,灰白而不爆,不會汙染室內的空氣。 清乾隆年間,宮內按份例供應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地位不同,長幼尊卑有別,給予的溫暖也就有所不同。 看來即便是為了最基本的冬季不挨凍,妃嬪們也要將爭寵進行到底! 冬季成立皇宮“供暖領導小組”——營造司 明清兩代的皇宮,冬季大多都是燒炭取暖。為此,宮裡專門設定了負責冬季“供暖”事務的機構,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 惜薪司下共設三個機構:一為熱火處,設八品首領太監3名、太監50人,專管安裝火爐,運送柴炭;二為柴炭處,有首領太監2名、太監25人,專管柴炭的儲存和分發;三為燒炕處,有首領太監2名、太監25人,專管點火燒炕。另外,各宮殿還有若干名太監聽差,專管宮內的火爐、打更和守夜。 此外皇宮裡有許多大型的防火水缸,冬季為了防止水缸裡的水結冰,水缸底下,還要設定炭火盆加熱保溫。這個職位的官員雖然職權較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為這些官員要送貨上門直抵內廷,可以在御前侍候,有著“近侍牌子”之稱。 這個部門在康熙後改稱為營造司,隸屬內務府。營造司的太監冬季裡的活兒可不輕鬆,就拿柴炭處管柴炭的儲存和分發的太監來說,紫禁城內人數眾多,整個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也不少。 科技進步使玻璃和電暖爐成為取暖“新寵”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清代宮廷的取暖設施也得到了改進。康熙年間,玻璃傳到了中國,於是玻璃代替了傳統的窗戶紙被安裝在皇宮內的窗戶上,在更美更亮的同時,也一改窗紙漏風的缺陷,使紫禁城變得更加溫暖。而到了宣統帝時期,在裕隆太后居住的延禧宮中還安裝了更加先進的現代化取暖裝置——電暖爐,但是電暖爐確實是件奢侈的物件,花費極多。據記載,購買這些電器取暖裝置及發電機、變壓器等,花費了白銀9000兩。這些裝置的耗電量也是相當驚人,冬季每月耗用電費竟達白銀1680兩。(文/安暢)

  • 3 # 東家APP

    最原始以火取暖:燎爐

    春秋時期,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新增木炭。

    漢代簡易版:用花椒塗牆來保溫

    漢代的皇宮設有溫室殿,用花椒搗成的泥塗在四周牆壁保溫,再掛上錦繡毯、羽毛幔帳鋪上豪華西域毛毯,這就是“椒房殿”。後來,“椒房”還演變為皇后的代稱,成為後宮女權的象徵。

    唐代荒唐版:妓圍禦寒

    “寄語長安眾年少,妓圍不似獵圍豪。”此詩句出自南宋著名詞人陸游的筆下,詩中提到了“妓圍”一詞其實是古人的一種群暖方法。而且還是唐朝王室的“智慧結晶”!

    李撝不僅是一個著名的“吃貨”,而且是一個著名的嫖客,因此,他發明了“妓圍”這種奇葩取暖法。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申王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這說的是,李撝每到冬天特別怕冷,便招來許多美豔妓女將其座位團團圍住,以抵禦風寒。

    宋朝新產物:燻爐和湯婆子

    △湯婆子

    宋朝有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湯婆子”,有,又稱“錫夫人”、“湯媼”、“腳婆”,類似於熱水袋。一般是由錫或者銅製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有帽子,從這個口子裡灌進去熱水,臨睡前放在被子裡。

    燻爐是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貯火器具,宮裡使用的一般為銅質,做工精緻,民間多用陶土、鐵製作。燻爐又被稱為暖爐、紅爐,專門用來供室內使用。

    △熏籠

    明清:創造火牆,讓整個宮殿都暖如春天

    明清兩代定都北京,所以禦寒也成了一大問題。但是中國古代的建築師們堪稱絕對的能工巧匠,他們在建築上施展“魔法”,利用牆壁為紫禁城“供暖”,抵禦數九寒天。

    故宮內的大部分宮殿都坐北朝南,這種設計本身就有利於依靠太陽取暖。而最令人驚歎的設計就是皇宮內的牆壁其實都是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

    火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簷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為使熱力迴圈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臺基下出氣口排出。

    去故宮遊覽時,若是你足夠細心的話,會注意到很多建築臺基上的地炕口和排煙口。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也都直通火道,形成一個個的“暖炕”與“暖閣”,使得整個故宮冬日裡也都溫暖如春。

    在更早的秦代咸陽宮遺址,也出現了同樣的火牆結構。

    帝后妃嬪們的取暖利器——炭爐和手爐

    △手爐

    宋代的熏籠到了明清時期,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銅鎦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琅的,十分華美。

    到清朝時手爐已經是工藝品,輕便小巧,可以隨身裝到袖子裡。

    供暖領導小分隊:營造司

    明清兩代的皇宮,冬季大多都是燒炭取暖。為此,宮裡專門設定了負責冬季“供暖”事務的機構,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據記載每個月皇太后的木炭供應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妃、貴妃、公主、皇子遞減。而據《宛署雜記》記載,明代萬曆十八年,僅一次殿試就用木炭1000多斤。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飛機時,單反相機和平板電腦用不用算在隨身行李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