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謀士說

    這個各佔一半的責任,當然公叔痤的責任相對來說要大一些。首先,公孫痤的嫉妒心很強,曾經排擠了吳起,迫使吳起逃到楚國。其次,公孫痤知道商鞅有能力,先不推薦商鞅,怕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先讓商鞅自己效勞,反正功勞是自己的。最後,公孫痤在病重的時候推薦商鞅,也是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自己要死了,讓別人做宰相還不如推薦自己的門生去。

    在《大秦帝國》當中商鞅一直稱公孫痤為老師,即便是自己的學生,公叔痤為了一己之私,才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向魏惠王推薦商鞅,顯然這是他的責任。為什麼不再自己健康的時候,推薦商鞅呢?不知道是不是司馬遷故意這麼寫,總之公孫痤這麼做,讓魏惠王有點想不明白。

    不過魏惠王也有責任,很多人才流失,就在他當政時期。比如吳起、孫臏、商鞅這三個人都被手底下的人排擠掉了。作為君主應該懂得賞識人才,即便公孫痤病種亂說,自己不知道辨別人才,只能怪他太昏庸。錯過了吳起和孫臏就不說了,連商鞅也錯過了,最後導致商鞅跑到秦國,後來商鞅帶兵攻擊魏國才知道商鞅是個人才。

    所以,說公孫痤有責任,做國君的也有責任,仔細想想做國君的責任更大,畢竟用誰是國君說了算,也不考量一下,到底這人有沒有才就妄下結論。總之,當時的魏國,幾乎找不到人才的容身之所,這怪誰呢?

  • 2 # 鄭太尉觀天下

    商鞅在魏國時曾經侍奉魏國丞相公叔痤,作他的中庶子。所謂的“中庶子”,是為諸侯卿大夫庶子教育及管理 工作的官員。教育的範圍包括文化、禮議、政治、軍事等諸方面。雖然商鞅有奇才,但是年紀太輕,而且公叔痤知道此人有才能,但沒有來得及進行全面考察,就已經病入膏肓。

    公叔痤臨終前向探望自己的魏王推薦商鞅,並說若其不能任用的話,就一定要殺掉商鞅。魏王走後公叔痤警告商鞅馬上離開魏國,告訴他魏王可能要殺了他。因為自己曾向魏王推薦商鞅並且勸告他若不重用就一定要殺掉,然而據他觀察魏王一定不會任用商鞅。商鞅卻答道,“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最終並沒有即刻離去。最後的事實證明,商鞅的判斷能力超過公叔痤。

    即便是在秦國,商鞅也不是愣頭青一樣直接找秦孝公毛遂自薦。而是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四次覲見秦孝公,採用以退為進的遊說手段,最重讓秦孝公欣賞自己的霸道和強國方略,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變法改革家。商鞅的經歷告訴我們,平頭百姓要像一展抱負,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更要注意藉助權力、尊重權力、研究權力。如果因為才能就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要想你折服,這是不可能的,早晚要撞得頭破血流。

    雖然商鞅是公認的法家,但錢穆先生認為,商鞅的學術淵源主要是來源於儒家。他的依據是,商鞅與吳起、李克有一定的政治淵源。商鞅在魏國曾經侍奉過魏相公叔痤,公叔痤推崇吳起,吳起施政又大為試法李克。吳起、李克曾經受業於儒門的經歷。郭沫若認為商鞅的政治出發點是國家主義為本位,而韓非子則是集權的王權主義者。商鞅是真正的法家,韓非子稱不上真正的法家,只能稱為“法術家”。

    郭沫若認為商鞅的政治出發點是國家主義為本位,而韓非子則是集權的王權主義者。商鞅抑制了私門與貴族的力量,變法出於國家的利益實行嚴刑酷法,不會把人民的利益完全抹殺。而韓非子完全出於君主權益的考慮,用法沒有嚴格的度量,注重權術,稱不上真正的法家,只能稱為“法術家”。

  • 3 # 大秦鐵鷹劍士

    衛鞅不被魏國重用,主要責任不再公叔痤。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二:其一、魏惠王無識人用人之眼,更無用人使人之能;其二、衛鞅不看好魏國,已經謀求去其它國家一展所學!

    公叔痤因為排擠吳起出走楚國,而保住魏國丞相高位;因妻子是魏武侯姐姐,而成為魏國宗親;因擁立魏惠王繼位,而成為三朝元老,高居丞相大位。公叔痤就算有妒賢前例,也不至於在白首之年來阻止自己事實上的徒弟衛鞅主政魏國。公叔痤就算平庸,但也是一代名臣,衷心為魏國謀劃,真心舉薦衛鞅,又說不用衛鞅則殺之!可見衛鞅不為魏國重用,責任不再公叔痤!

    魏惠王是第三代魏君,繼位後任用龐涓為將,奮二世之餘烈,橫行天下無阻,成就了魏國霸業。但是魏惠王用人看出生,看傳承,且妒賢。龐涓是鬼谷子高徒,受其重用;孫臏也是鬼谷子高徒,但是齊華人,故被魏惠王迫害。老而無斷的魏惠王拋棄了中庶子衛鞅,因為衛鞅出身不高貴,且無名師!就算公叔痤極力推薦衛鞅,魏惠王不用也是枉然!李白如此有才,唐玄宗為何不用?

    最後衛鞅也察覺到魏國廟堂的墮落腐化,作為法家名士是無法在魏國這樣天下第一的強國上有大的作為。同時也深知魏惠王不會鐵心支援他變法,因此衛鞅聽說了秦孝公的《求賢令》後,欣然前往秦國。因為衛鞅知道貧弱的秦國大有可為,秦孝公這樣的君主更值得追隨!

  • 4 # 晚自習

    主要原因在於不對口。魏惠王一心想稱霸稱王,好戰。他需要武將。魏惠王的父親和祖父都是侯,而他是王。

    魏國經過魏文侯、魏武侯的勵精圖治,經過李悝變法、吳起練兵…以後,到魏惠王時候已經很強大了。

    魏惠王在位時間很長,在他的祖父和父親統治下,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魏惠王東征西討,打秦、趙、韓、齊,楚。他需要武將,他重用了龐涓,卻錯失孫臏。

    而衛鞅的富國之才大於領兵之才,不是魏惠王需要的人才型別。

  • 5 # 君山話史

    魏惠王肉眼凡胎,毀人不倦,在他統治期間,魏國沒留住的人才太多了,包括商鞅、張儀、孫臏等,只要留住一個,魏國也不致於那個熊樣啊。

    衛鞅就是商鞅,就是是衛華人,又稱衛鞅。魏國宰相公叔痤倒是有伯樂之才,十分賞識商鞅的政治才華。可惜商鞅還沒來得及表現,公叔痤就死了。臨死前,公叔痤向魏惠王舉薦商鞅,說他雖然年紀輕輕,但有非凡的才能,希望主上能把國家大事交給他治理。

    相國在病重時居然推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魏惠王十分掃興。公叔痤又說:“主上如果不願意用公孫鞅,就殺了他吧,不要讓他到別的國家去。”在魏惠王看來,相國是神經失常了,被病魔折騰得糊塗了吧。不過,為了表示對老臣的尊重,他一口答應公叔痤的請求。

    魏惠王離去後,公叔痤喚來商鞅說:“你快逃吧。”商鞅莫名其妙,他又沒幹過什麼非法勾當,幹嘛逃跑?

    公叔痤道:“我向主上推薦你為相國,可是主上不會同意的。我要把國家、君主放在首位,把臣下放在次位,所以勸主上殺了你,你若去了別國,會成為魏國的心腹之患。我把意見先說給主上聽,盡到臣子的職責;可我愛惜你的才華,所以叫你趕緊逃跑。”

    商鞅感動了。但他並不逃:“主上如果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麼會聽您的話殺我呢?”

    果不其然。魏惠王回到宮中後,對左右的人說:“相國真是病得太厲害了。真可悲啊,他居然要寡人把國家交給公孫鞅治理,這不是太荒謬嗎?”

    過了不久,公叔痤死了,他說過的話很快被遺忘了。魏惠王既沒有給商鞅一個官職,當然也沒有空來殺他。商鞅被遺忘了。

    很多年後,魏惠王才能明白公叔痤臨死前那番話的深刻含義,只是悔之晚矣。

  • 6 # 三興771

    衛鞅乃入魏國,公孫屋為相國,座知鞅之賢,存為中庶子,每有大一書,必與計議。座深愛′之,欲引居大位未及,而座病。惠王親往問疾,乃問,公孫萬一不起,寡人將託國於何人,座曰,中庶子衛鞅,其年雖少,實當世奇才也。君舉國而聽之,勝座十倍矣。惠王默然。座又曰,君如不用鞅必殺之,勿令出境,恐見用於他國,必為魏害。惠王曰,諾。既上車嘆曰,甚矣,座之病也,乃使我託國於衛鞅,又曰不用必殺之,夫鞅何能為。惠王既去。公孫座召衛鞅至床頭,曰我適言於君如此,欲君用子,君不評,吾又言若不用必殺之。吾向先君而後臣,故先認告君,後以告子,子必速行,母及禍也。鞅曰君既不聽相國之言用臣,又怎能用相國之言殺臣子。競不去。大夫公子卬與鞅善,卬復薦於惠王,惠王競不能用。

    秦孝公下令求賢,衛鞅入奏,得孝公信任,創新立法。透過二次變法使秦國秦民大悅,路不拾遣,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鄉邑大治。財足以富民,足食足兵,有戰必勝,秦成為第一大強國。

  • 7 # 天天故史匯

    衛鞅在入秦之前,曾經在魏國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公叔痤曾經向魏王舉薦衛鞅,但最終魏王也沒有任用衛鞅,錯失了一個大才。

    公叔痤嫉賢妒能

    公叔痤在魏武侯時期就是重臣,魏武侯死後,魏惠王在公叔痤的輔助下擊敗了自己得兄弟魏緩,所以公叔痤在魏惠王心中的分量還是很重的,在公叔痤被秦軍俘虜後,魏王也沒有殺他,病重時還去看望他。

    衛鞅投奔公叔痤,公叔痤知曉衛鞅的才能,但他沒有立馬推薦衛鞅給魏惠王,這很大的原因是公叔痤犯了老毛病—嫉賢妒能。公叔痤在魏武侯時期因為嫉賢妒能設計趕跑了吳起,現在知曉了衛鞅的才能,為了保住相位他沒有推薦衛鞅,直至自己病入膏肓才向魏王推薦,但魏王因為當時的衛鞅地位低下,再加上公叔痤病重,以為公叔痤病的太厲害才會讓自己把國家大事交給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並沒有採信,而衛鞅此後也沒有機會再出現在魏惠王的視野中,直到去往秦國。如果公叔痤能夠早點向魏王推薦衛鞅,並且多次推薦,以公叔痤在魏王心中的分量想必魏王一定會考察衛鞅,進而任用他。

    魏惠王好虛名

    魏惠王的性格中有好虛名的一面,魏國在遭到周邊國家的圍攻後,尤其是齊國兩次擊敗魏國,魏國國力大損,魏惠王為了挽回魏國的霸業,沒有選擇發憤圖強,反而選擇了和齊威王相互稱王以提高魏國聲勢。在與齊威王會獵時,兩人比寶,魏惠王報的都是珍奇異物,而齊威王說的都是齊國的人才,可見魏王是比較好虛名的。

    在人才選拔上,魏王承襲了自己重虛名的特色,龐涓因為是鬼谷子的高徒,立馬招為上將軍,而衛鞅雖然有公叔痤的推薦,但當時的衛鞅並沒有什麼名聲,沒有引起魏王的注意,最終錯過了衛鞅。

    魏國朝堂風氣改變

    魏文侯建立魏國時,魏國朝堂上人才濟濟如李悝、吳起、翟璜、樂羊等等,魏文侯在佔領了秦國河西之地後,為了打擊秦國,邀請孔子弟子子夏前來,建立了西河學派,吸引了一大批人才。魏國的宗室在西河學派的教育下漸漸出現一批人才,而魏國原來的平民派官僚漸漸凋零,李悝、吳起、樂羊出身平民,一個去世,一個叛逃,一個被貶,朝堂上漸漸充滿了貴族官僚如公子昂、公叔痤等人,衛鞅一個平民想要入仕主政難度極大。

    公叔痤的嫉賢妒和魏惠王的重虛名,再加上魏國朝堂已經沒有了衛鞅這類平民官僚進身之階,使得魏國錯過了這個能夠讓魏國再度起飛的人才。

  • 8 # 跪射俑

    1、商鞅功高蓋主,秦惠文王剛剛繼位,很忌憚這個大權在握的權臣,而商鞅又不急流勇退、主動地交權。

    2、秦惠文王與商鞅關係不睦。商鞅變法初期,秦惠文王那時還是太子,他不理解他父親秦孝公欲變法圖強的主張,不喜歡變法,他觸犯了新法(極可能是在守舊派秦國大臣慫恿下故意觸犯的),具體觸犯了什麼新法,正史記載不明。商鞅對此處罰了秦惠文王的師傅(也是他的伯父)贏虔割鼻子的刑罰。秦惠文王剛繼位,贏虔就公報私仇舉報商鞅謀反。

    3、當時,新法實施已久,沒有商鞅這個首腦並不影響新法的成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使用php能新增linux使用者該怎麼做實現使用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