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孓邡

    軍艦對付魚雷的方法不多,效果也不好。最好的手段是,在它發射前將它擊毀。

    手段1:發現魚雷航跡後,遠端用艦炮或火箭深彈阻攔射擊,用爆破彈,能毀掉魚雷最好,毀不掉干擾魚雷的導引頭,讓它偏離。

    其二,魚雷沒有被上面的手段破壞,攻擊過來,離軍艦較近了,使用速射炮,穿甲彈攻擊,擊毀它,當然因為魚雷有定深,可能效果不好,也可能擊毀。

    第三,艦船機動規避魚雷,魚雷航速有限,規避機動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用深彈干擾聲導。

    現在海戰魚雷射擊攻擊的,多是潛艇,找到潛艇,幹掉潛艇才是最好的手段。

  • 2 # 國平軍史

    除了反艦導彈以外,魚雷對水面艦艇包括對水下潛艇的殺傷力是最大的,二戰歷次海戰,已證明了魚雷可怕的爆炸力,不知道有多少艘數萬噸的戰列艦、重型巡洋艦和航空母艦,在重型魚雷的打擊下,徹底沉入大洋深處。

    儘管海戰已進入導彈化時代,各國海軍水面艦艇非常重視反艦導彈的打擊,但對水下魚雷的防禦,卻相對薄弱,也不如對反艦導彈來襲重視,都普遍裝備了多管近防炮,以及近程防空攔截滾體導彈。

    當下,魚雷發展比二戰時不可同日而語,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主要特點就是射程遠、航速快、智慧化、高爆彈頭等。

    除了主被動聯合制導的聲自導魚雷、線導魚雷以外,還出現了超高速魚雷、尾流自導魚雷、低頻被動聲自導魚雷等。

    其中,對尾流自導魚雷,目前的水面艦艇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和對抗方法,是困擾各強國海軍的一大難題,有待軍工破解。

    某國海軍指揮官曾嘆說,如果尾流自導魚雷向航空母艦駛來,只有一個辦法阻止它,在魚雷和航母之間安放一艘護衛艦。表示對尾流自導魚雷的無可奈何和絕望。

    目前,水面艦艇對來襲的魚雷攻擊採用的自保手段,主要有非殺傷防禦,也即提高水面艦艇隱身技術,抗沉設計等,此其一。

    其二,採用軟殺傷手段,主要有懸浮式聲誘餌、拖曳式聲誘餌、自航式聲誘餌、火箭助飛式聲對抗器材,包括氣幕彈等。

    其三,採用硬殺傷手段,即反魚雷深彈、引爆式聲誘餌、火箭助飛水雷等。

    現在,反魚雷裝備最先進的國家大概是美國,研製裝備了第二代反魚雷防禦系統SSTD,其核心是一臺被動式魚雷報警聲吶,10公里以外的距離上就能探測到發射而來的魚雷。

    系統能完成對魚雷的識別定位、發出警報訊號、計算並選擇最佳對抗方案、向對抗裝置下達作戰指令。

    現在,魚雷航速大都在100公里,俄羅斯超高速魚雷達到了驚人的300公里,留給水面艦艇對抗魚雷的時間越來越短了,水面艦艇要想在魚雷的打擊下生存下來,必須研製多功能的對抗裝置和設施,實現軟硬兼施。

  • 3 # 虹攝庫爾斯克

    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先開始使用被動聲自導魚雷,這就推動了針對魚雷被動聲自導頭的現代化魚雷防禦裝備投入實戰。

    TMK-4是美國海軍當時應用最廣泛的拖曳式魚雷防禦器材,其是在用於掃除聲引信水雷的管式噪聲發生器基礎發展而來,這些管式噪聲發生器在水面艦船拖曳時發出比螺旋槳空泡噪聲還強的高頻噪聲,吸引被動聲自導魚雷的跟蹤,從而保護了水面艦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開始研製更新型的拖曳式魚雷防禦器材,以解決拖曳式噪聲發生器工作壽命短、布放難度大和干擾本艦聲吶偵聽等缺陷。

    1961年,美國海軍開始測試拖曳反魚雷聲誘餌的原型機。1974年,AN/SLQ-25型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正式開始生產並且裝備美國海軍和北約海軍,該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採用2條光纖拖纜,每條拖纜各拖帶1個質量為25公斤的拖體TB-14A,可以發射預程式設計聲訊號對抗主、被動聲自導魚雷。

    英國皇家海軍也在1980年裝備了以G-738拖曳式聲誘餌為核心的水面艦船魚雷防禦系統“海妖”(Sea Siren),拖纜長度為411米,拖體質量為74公斤。雖然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可以模擬水面艦船的聲特性,對魚雷的欺騙能力強,並且可以重複使用。

    但是,水面艦船在拖曳反魚雷聲誘餌時會影響到機動性,並且干擾編隊內其他艦船的聲吶偵聽,同時拖曳反魚雷聲誘餌會把魚雷吸引到距離水面艦船尾部400-800米距離內,對艦船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危險。

    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以後,隨著魚雷的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傳統的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已經越來越難滿足水面艦船對現代魚雷的防禦需求。各主要海軍強國紛紛開始研發各種火箭助飛式、自航式、拋射式的消耗型反魚雷聲誘餌或者聲學假目標,既可以用於水面艦船,也可以用於潛艇,能夠有效對抗各種主、被動和主被動聯合聲自導魚雷。此外,可以從根本上消除來襲魚雷威脅的硬殺傷攔截手段也引起了重視,除了傳統的小口徑速射火炮攔阻射擊和火箭助飛深水炸彈攔截外,國際上還採用引爆式聲誘餌彈(又稱誘殺彈)和反魚雷魚雷(ATT)等手段。引爆式聲誘餌彈是利用火箭助飛或者自航到攔截來襲魚雷的位置,模擬水面艦船或者潛艇的聲學特徵誘騙聲自導魚雷接近,當聲自導魚雷逼近到一定距離內,引爆戰鬥部,從而摧毀來襲魚雷。

    反魚雷魚雷(ATT)將是未來最有發展價值的精確反魚雷硬殺傷手段,但是技術難度較高,不僅需要相當先進的主/被動水聲引導技術,而且還需要體積小質量輕的小型高效戰雷頭和先進引信技術。在魚雷攔截作戰過程中,首先由主/被動式魚雷告警聲吶利用魚雷主動聲自導和魚雷自輻射噪聲對魚雷進行探測、識別,以及長基線的定位技術對魚雷距離進行估算,能夠在較遠的距離上快速準確的探測、識別和定位來襲魚雷,並且及時進行預警;其次,將來襲魚雷的預警資訊、攻擊彈道形式、水中運動引數傳輸之魚雷防禦綜合火控系統,結合本艦運動狀態、反魚雷魚雷運動引數、攔截彈道等,經過綜合火控解算之後,將射擊諸元裝定給反魚雷魚雷,並且適時開火;最後,反魚雷魚雷發射入水之後,啟動推進系統,達到預定搜尋深度和初始航向之後,聲自導頭開機,自動搜尋來襲魚雷(覆蓋來襲魚雷航向的自導扇面),直接或者迎面攔截來襲魚雷,與來襲魚雷交會,起爆戰鬥部,對來襲魚雷進行毀傷,從而保護了本艦的安全。

    此外,由於尾流自導魚雷不同於其他型別的魚雷,其跟蹤的不是水面艦船本身,而是水面艦船在航行時產生的尾流,因此無法攻擊以較低航速航行或者處於靜止狀態的水面艦船。另外,尾流自導魚雷的典型彈道也不同於其他魚雷,主要是追擊彈道,大多是以一定角度進入水面艦船的尾流,在尾流內以蛇行彈道反覆穿越-進入,直至進入引信作用距離。

    對於尾流自導魚雷的作戰效能,西方海軍曾經進行過估算,為了確保魚雷進入水面艦船尾流的有效範圍,確保一定的命中機率,進入角度要達到30-150度;為了確保能夠有效追擊水面艦船,魚雷要始終保持近似16.8節的相對水面艦船航速優勢(如果水面艦船的航速是30節,那麼尾流自導魚雷的航速不能低於30+16.8=46.8節);在攻擊方式上還要採用多雷或者雙雷平行航向齊射以及2次轉角射擊等儘量提高命中機率。即使如此,由於尾流自導的自身侷限性,導致在攻擊以較高戰鬥航速航行的水面艦船時,將損失較多的動力航程,這就對潛艇的戰術機動和佔位射擊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水下航速和機動效能都較差的常規動力潛艇,這意味著射擊視窗更加狹窄),而且一次攻擊消耗的魚雷數量也較多,不利於潛艇的持續作戰能力。

    另外,隨著現代魚雷防禦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西方海軍對尾流自導魚雷剛剛出現之時的那種莫名恐懼(曾經有美國海軍高階將領說過,如果面對尾流自導魚雷的攻擊,準備犧牲一條佩裡級護衛艦去引開魚雷,以保護航空母艦的安全)已經是過去,各種對抗手段都已經裝備了各型水面戰鬥艦船和主要軍輔船,主要包括:

    模擬水面艦船真實尾流效果的氣泡發生器,主要採用50%碳酸氫鈉和50%酒石酸的顆粒狀混合物,以聚乙烯醇作為外覆層,從水面艦船尾部投擲到水中一定深度開始溶解,與海水反應產生大量氣泡,產生假尾流;

    反魚雷拖網,在水面艦船尾部使用同軸電纜拖曳一個裝有摺疊攔截網的流線型帶穩定鰭和舵面的拖體。拖體上裝有被動偵聽聲吶,一旦偵聽到魚雷逼近水面艦船的尾部,就根據指令,將拖體轉向進入來襲魚雷的航路,並且先後拉出傘狀引導網和主攔截網,尾流自導魚雷一旦觸網就將被引爆;

    另外,隨著現代軍用艦船設計和製造水平的進步,艦船隱身能力特別是水聲場、尾流場隱身和消除技術也逐步得到採用,尤其是尾流場隱身和消除技術,這將從根本上減小或者削弱水面艦船的尾流特徵,是對抗尾流自導魚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國外海軍的現代化魚雷防禦系統已經能夠實現對來襲魚雷從探測識別到軟硬殺傷的快速反應和綜合防禦,下面將對幾種有代表性的魚雷防禦系統做一簡單介紹。

    美國海軍SSTD系統,SSTD系統作為美國海軍最主要的魚雷防禦系統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SSTD系統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推出的以AN/SLQ-25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為核心的魚雷防禦系統,在艦殼聲吶探測到來襲魚雷之後,透過誘騙魚雷的聲自導系統來實現對魚雷的防禦,手段較為單一,已經不能有效應對現代魚雷的攻擊;第二代SSTD系統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由AN/SLR-24被動魚雷報警聲吶、AN/SLQ-36綜合顯控臺、AN/SLQ-25A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組成,主要裝備大中型水面艦船。AN/SLR-24被動魚雷告警聲吶的換能器基陣布放在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後面,可以在10千米以外的距離上探測到來襲魚雷。AN/SLQ-36綜合顯控臺可以完成對來襲魚雷的識別、威脅評估、定位和選擇最佳對抗方案,並向AN/SLQ-25A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下達指令;第三代SSTD系統是在美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於1988年聯合提出的“多層次魚雷防禦系統”計劃下發展的,在1998年完成系統演示驗證,可以有效攔截各種主、被動和主被動聯合聲自導魚雷。但是美國海軍評估後認為,還不能滿足對尾流自導魚雷的有效探測和防禦,隨後退出該計劃,獨立投資發展基於反魚雷魚雷(ATT)和水聲對抗的AN/WSQ-11魚雷防禦系統,能夠在距離水面艦船4500米的距離上有效對抗各種直航魚雷、聲自導魚雷和尾流自導魚雷的攻擊。

    法國、義大利SLAT魚雷防禦系統,該系統與美國海軍的SSTD系統有明顯的不同:一是特別強調利用專門的聲吶在遠距離上發現來襲魚雷,為此專門研製了一具短基陣拖曳聲吶,並且與艦殼聲吶相配合,完成對來襲魚雷的遠距離探測、識別和威脅評估;一是強調在安全距離上對來襲魚雷進行防禦,因此研製了火箭助飛式反魚雷聲誘餌、自航式反魚雷聲誘餌和引爆式誘餌彈,而沒有采用美國海軍常用的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SLAT魚雷防禦系統能夠在10千米以外距離發現來襲魚雷,在3000米距離上對魚雷進行軟硬殺傷,並且具有對抗尾流自導魚雷的能力。

    此外,以色列海軍也開發了包括拖曳式魚雷告警聲吶、拖曳式反魚雷聲誘餌、自航式反魚雷聲誘餌和火箭助飛式聲誘餌的ATDA水面艦船魚雷防禦系統。德國海軍則裝備了以緊湊型拖曳式魚雷告警聲吶和反魚雷魚雷(ATT)為核心的MTW反魚雷硬殺傷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年咳嗽、氣喘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