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健身的北極熊
-
2 # 江千里2014
設定相機RAW格式,運用PS軟體處理,控制亮度、對比度,注意色溫——低檔鏡頭會出現很討厭的黃色。
人像攝影,可以偏暖(紅)一點;風光攝影,可以偏冷調(藍)一點。
-
3 # 光前裕後
第一,“還原真實色彩”,只能是相對的“真實”,不可能100%還原“真實”(這是唯物主義認識論問題);第二,依據目前攝影技術、器材效能(都已然非常先進了),還不可能直接“拍”出“還原真實”的色彩。
若直出,目前單反相機不說100%,起碼是極少能夠直接“拍出”“真實還原”色彩的。儘管現在數碼相機的感光原件效能已經非常先進(不同的原件可能有所差異),相機電子控制系統的效能設計也已經非常先進,但若僅靠相機自己去“拍”,幾乎不可能實現色彩的“真實還原”。當然,攝影師在拍攝前可憑藉經驗以及對所用相機效能特點的瞭解、對拍攝物件和拍攝環境條件的判斷,對相機進行若干設定,如白平衡、感光度,其他拍攝資料等,但也只能是減少誤差,相對地接近“真實”,而誤差依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通常靠相機自己拍,很難直接拍出“真實還原”的色彩,需要加上適度的後期技術處理(前期拍攝必須是RAW儲存格式,以保留影象全部原始資訊),使圖片的色彩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由此,我們可以理解數碼攝影之前期與後期的地位和作用,價值與意義。
-
4 # 我的鄉村影視
稍好點的單反有多種模式拍攝。其中有種是同時拍二種格式,後期同調出其中一種可重新調整暴光,光圈,色彩等多種引數,拍時只要你沒抖動一切都可救。
注意幾個方面:
1.白平衡準確;
2.曝光準確;這兩個因素都會影響最後的色彩.如果用raw格式儲存的話,後期有更大的調整空間(主要是調白平衡).但並不是說前期的工作就不需要了.事實上攝影的前期工作同樣重要.好的照片是拍出來的,不是P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