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宴
-
2 # 香茗史館
所謂恩恩怨怨,歸根結底不過利益爾。在春秋時期,秦晉兩國因利益而形成聯盟,結成“秦晉之好”;而同樣也因為利益,兩國最終又分道揚鑣,從而“秦晉生怨”。秦晉聯盟期間,兩國相互扶持共謀發展,獲得了極大利益;而秦晉生怨後,秦國轉而與楚國眉來眼去,從南方和西方共抗晉國,晉國則透過扶持吳國威脅楚國後方。
秦晉兩國之間的恩恩怨怨在晉武公時期,晉武公娶了齊桓公的女兒齊姜,但齊姜此後卻與當時的太子姬詭諸有私情。
公元前676年,晉武公之子姬詭諸繼承君位,即晉獻公。姬詭諸繼位後,便將庶母齊姜娶為了夫人,下兒子申生和女兒伯姬。
後來,秦穆公主動向晉國示好,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便將女兒伯姬嫁給了秦穆公。
再後來,晉獻公晚年時因為寵愛驪姬,便想立其子奚齊為繼承人,並因此殺死了當時的太子申生,其另外兩子夷吾和重耳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只得出逃,分別逃亡了梁國和翟國。
夷吾後來以割讓黃河以西之地為條件獲取了秦穆公的支援,最終返回晉國做了國君,但夷吾卻拒絕履行先前的承諾,晉獻公大為惱火。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求助於秦國。秦國不念舊惡,賣給晉國大批糧食。公元前646年,秦國發生饑荒,向晉國求糧,卻遭晉國拒絕。於是乎,在秦國渡過饑荒後,秦晉雙方爆發韓原之戰,結果晉國戰敗。於是晉公子圉被質於秦國,兩國這才重修於好。
為了繼續鞏固兩國的姻親關係,秦穆公又將女兒懷贏嫁給了公子圉。後來,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害怕丟掉國君位置,於是私自跑回晉國。秦穆公大為惱火,將逃到楚國的重耳接到秦國,並將女兒懷贏改嫁於他。
次年,公子圉繼位繼位成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懷公,卻跟秦國老死不相往來。於是,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耳返回了晉國,並推翻了公子圉的統治,成為了晉國新的統治者,是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此後兩國便一直維持了較為融洽的關係,一直到晉襄公時期,秦晉因為地緣關係的問題,雙方再次決裂。
所謂秦晉之好,只是兩國結成的利益共同體罷了春秋中後期,晉國雖然是首屈一指的大國,但實際上它的擴張仍然受限。此時秦國雖然仍舊較為弱小,但卻嚴重威脅著晉國後方;而強大的晉國同樣也給秦國造成了極大壓力,使得秦國難以肆意向外擴張。
正因為這種原因,從秦穆公時期開始,秦晉兩國開始逐漸走到了一起,兩國互為姻親,期間雖有夷吾與秦國失和等恩怨,但總體來說,從晉惠公時期的斷斷續續的十多年,到晉文公短暫的幾年,又到晉襄公反反覆覆的幾年,兩國的關係還是較為融洽的。
而在此過程中,在兩國互不攻伐的情況下,晉國後院無憂,於是討伐東周的叛亂,得到了東周河內肥沃的土地;之後又從衛國等諸侯手中奪取了不少土地。而秦國則在晉國的默許之下,佔據了河西之地,並政府了許多西戎部落。
由此可見,所謂的秦晉之好,不過是兩國為了各自利益,從而結成的利益共同體罷了。
從秦晉之好到秦晉生怨,均是利益的驅使獲得擴張後的秦晉兩國,由於在河西各佔一半土地,地緣衝突越來越明顯,而此時的秦國根本不是強大的晉國的對手,加上晉襄公又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這使秦國認識到,必須再尋找一位強大的盟友,共同對抗晉國。
此時,敢於挑戰晉國霸主地位的只有南方的楚國,但楚國顯然處在劣勢,尤其是晉襄公在打敗秦國後,又在汦水之戰中擊敗強楚,這同樣使楚國認識到,必須要找個盟友,牽扯一下晉國的精力。
於是乎,各有所需的秦國和楚國還是眉來眼去,並逐漸越走越近,秦國將宗室女嫁到了楚國,最終形成“秦楚之好”,從而在南面和西面同時對晉國形成壓力。兩面受敵的晉國有些吃不消,於是又轉而將目標瞄向了楚國東部的吳國,意圖透過扶持吳國來威脅楚國後方。
晉國不僅向吳國提供戰車,還派遣能工巧匠教導吳人造戰車,教吳人作戰陣法和技巧,訓練吳國士兵。在晉國源源不斷的支援下,吳國發展迅速,國土面積大增,國力蒸蒸日上。再加上伍子胥的到來,吳國終於對看似強大的楚國形成了巨大威脅。
之後,吳楚之戰爆發,吳國先後取得了柏舉之戰、清發之戰的勝利,歷經五戰五勝,一句攻破楚國郢都,楚昭王倉皇出逃。後來,再秦哀公的支援下,楚國這才成功擊敗吳國復國。
此後,秦楚之間一直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盟關係,直到戰國中期。
-
3 # 君山話史
在歷史上,秦國與晉國的關係非常複雜,我大略說一下。
史書所記秦晉的第一次戰爭,爆發於公元前672年,當時秦國君主是秦宣公,晉國君主是晉獻公。兩國戰於河陽,兇狠的秦人佔了上風。這是兩國的第一次交鋒,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裡,兩國還有無數次的兵戎相見。
秦穆公上臺後,為了緩和與晉國的關係,於公元前656年迎娶晉獻公的女兒。這個政治婚姻讓秦穆公有意外的收穫,在晉國公主的陪嫁奴僕中,竟然有一個大政治家,這個人便是百里傒。
秦國地處西隅,向東之路被晉國所阻。秦晉兩國,受周邊蠻族的影響很深,與中原諸國相比,軍國主義思想非常鼎盛,崇尚武力,民風勇悍,是棋逢對手的兩個國家。如何處理與晉國的關係,成為秦穆公最關心的問題。雄心勃勃的秦穆公,不想去招惹這個強大的鄰居,他積極改善與晉國的外交關係。
晉獻公死後,晉國爆發內亂。
逃亡在外的晉國公子夷吾希望得到秦國的相助,他與秦穆公達成一項秘密協定。該協定的核心內容是:秦穆公幫助夷吾返回晉國當上國君,晉國將割讓五座城邑給秦國作為酬謝。對秦國來說,這可真是太划算的買賣了。
在秦國的支援下,公子夷吾順利返回晉國,登上國君寶座,史稱晉惠公。誰知晉惠公上臺後,翻臉不認賬,拒絕割讓土地。這一刻,秦穆公感覺自己成了冤大頭。
晉國與秦國的關係迅速惡化。
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大規模的饑荒。晉惠公厚著臉皮派人到秦國,請求秦穆公將糧食賣給晉國。秦穆公認為晉惠公雖然可惡,但是晉華人民是無罪的,遂透過水路,把救急的糧食源源不斷地從秦國運輸到晉國災區。這次大規模的糧食運輸,又被稱為“泛舟之役”。
第二年,輪到秦國鬧饑荒了。秦穆公派人趕往晉國,請求晉惠公提供糧食援助。晉惠公是十足的地痞無賴,拒絕賣糧。晉惠公的忘恩負義,終於激怒了秦穆公。
穆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秦國大舉發兵,越過邊界,殺入晉國,三戰三勝,渡過黃河,兵臨韓原。在韓原之戰中,晉師大敗,晉惠公淪為階下之囚。為了換回晉惠公,晉華人開出條件:割讓河西之地,以及部分河東之地,同意遣太子入質秦國。
晉國太子圉被送到秦國當人質,秦穆公把女兒嫁給他。六年後,太子圉得悉老爹病重,遂秘密逃出秦國,返回晉國。幾個月後,晉惠公病逝,太子圉即位,史稱晉懷公。
人質就這麼一聲不吭逃跑了,秦穆公非常生氣,決定扶植流亡在外的晉國公子重耳。他把重耳以及追隨者請到秦國,以武力推翻晉懷公,將重耳送上晉國君主的寶座,此即為晉文公。
政治是利益的博弈。秦穆公費盡心思把晉文公扶上臺,不是因為他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不是,根本不是。
他捲入晉國政治,只是為秦國尋找一條通往東方的道路。中國政治的重心在中原,秦國地處西陲,雖稱得上是軍事強國,在政治上影響力遠遠與其大國地位不相匹配。雄才大略的秦穆公要在中原有所作為,必定要跨越晉國的阻隔。鼎力支助晉文公,換取秦國通往中原之路,在秦穆公看來,值。
只是秦國要向東擴張,晉國同樣也要向東擴張。
近水樓臺先得月,晉國終究佔了地緣上的便宜。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再起內亂。周襄王被弟弟王子帶打得落荒而逃,只得號召諸侯勤王。
早對中原虎視眈眈的秦穆公自然不肯放過“尊天子而令諸侯”的難得機會,他馬上率軍隊東進到黃河,準備渡河,開赴中原勤王。只是黃河的那岸,卻是晉國的地盤。以秦穆公對晉國的恩惠,難道晉文公不會讓他渡河嗎?
確實,秦、晉兩國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樣親近。但這種親近並非是無間,磨擦還是存在的。事實證明,晉華人是有厚黑的傳統。
晉文公一面謝絕秦軍東渡黃河,一面親自率軍勤王。叛軍豈是精銳晉軍的對手,很快被打得大敗,王子帶被俘虜並處死。晉文公把周襄王迎回首都洛邑,立下再造王室的偉大功業,掌握了“王令”這張王牌。晉國的霸業已呼之欲出了。
這個揚名立萬機會,竟然被晉文公給搶走了。秦穆公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無論是晉文公或秦穆公,都曉得現在不是翻臉的時機,蜜月之旅還要繼續。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國,不是晉國,也不是秦國,而是南方霸主楚國。楚國連續幾代出明君,雄踞江漢之地,公開自稱為“王”,與周王室分庭抗禮,可謂狂妄之極。晉文公與秦穆公都有霸主雄心,他們兩人後來都被列入“春秋五霸”。要當霸主,首先得打敗強大的楚國,否則就是空話。
城濮之戰是春秋劃時代的戰役,是晉國走向霸業的起點。在這場中原大戰中,秦穆公也派出精銳部隊參戰,但真正的主角卻是晉國兵團。
在晉國名將先軫的指揮下,晉軍大破楚軍於城濮,改寫了中原政治版圖,奠定了晉國百年霸業的基礎。秦國作為晉國的盟友,儘管成為勝利的一方,秦穆公非但沒有興奮,反倒有一種挫敗感。他一手扶植起來的晉文公在這場關鍵的戰爭中出盡風頭,還被周天子任命為諸侯盟主(侯伯),地位已在他之上。
不過,在晉文公生前,晉國並沒有與秦國撕破臉皮。
晉文公去世後,晉、秦的關係急轉直下。繼任者晉襄公剛剛上任,便迅速調整對秦的政策。山雨欲來風滿樓,晉與秦這兩大強國,將兵鋒再起,究竟誰才是強者中的強者呢?
秦穆公渴望在中原一展拳腳,為此,他居然搞了一次軍事大冒險,派出一支遠征軍,越境發動對鄭國的進攻。這次進攻鄭國的行動並沒有成功,在回師途中,秦軍遭到晉軍的伏擊,全軍覆沒,三員大將全部被俘。
這一戰,徹底斷絕了秦晉之好。此後數百年的時間裡,秦與晉就是死對頭,直到晉國分裂為魏/趙/韓三國後,仍舊是死對頭。直到秦滅六國,一統天下,這樁幾百年的恩怨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回覆列表
春秋時代,秦晉之間有著十分糾結的相愛相殺的關係。
秦國是一個地位很低的國家,本來是為周室養馬的小封臣,到西周末年才取得諸侯的地位,跟西周初年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國晉國相比,是非常自卑的,所以那時秦國以能跟晉國聯姻為榮。
到秦穆公時,秦國真的跟晉國聯姻,秦穆公娶了晉獻公的妹妹,又把女兒嫁給了晉懷公,秦國想透過晉國介入中原事務,但遭到晉國多次算計,最後秦穆公宰了晉懷公,改立晉文公為君,把晉懷公之妻懷嬴改嫁晉文公。不料晉文公死後,晉軍又在崤山設伏,全殲秦國伐鄭回來的軍隊。秦穆公後來雖然報了仇,但是始終被晉國封堵在黃河以西,只能向西獨霸西戎,無法當中原霸主。
另一方面,晉國是古典軍國主義的誕生地,這又直接催生了戰國時的法家,法家大師多出於晉國,或者學成於晉國。而秦國成了三家分晉後法家最佳的試驗田,於是法家在秦國得到了完美的貫徹,秦國成了晉國青出於藍的後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