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影生活

    在2008年兩部積攢多年的作品同時爆發之後,漫威成功吸引到了全球影迷以及好萊塢的關注。對於系列電影未來的發展走向,已經不僅僅只是公司高層在關注了,全球無數翹首以盼的影迷和整個好萊塢都在等待。眼見著曾經瀕臨破產的漫威公司憑藉著自家發行的漫改新作起死回生,財大氣粗的迪士尼也蠢蠢欲動了。

    精彩紛呈的續作

    當年,在《鋼鐵俠》上映前後,作為原著漫畫忠實粉絲的小羅伯特·唐尼曾經表示,如果鋼鐵俠要拍15部續集,他也一定會堅持拍攝在所不辭。細細算來如果一部鋼鐵俠電影的製作週期是兩至三年的話,那麼15部續集至少需要四十年左右的時光,這樣的誓言終究只能是紙上談兵了。今天的唐尼以及無數次守候在電影院銀幕前作為觀眾的我們,顯然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歲月不饒人”。如果你看過2004年那部由馬丁·斯科塞斯老爺子導演,“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Aviator》,那麼你一定不會忘記影片所講述的那個美國傳奇人物霍華德·休斯。在美國,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你可以不關心當下的總統是誰,你可以不知道羅斯福是誰,但是你一定得知道霍華德·休斯是誰。作為一個自幼便繼承了億萬家產的富家子弟,霍華德·休斯卻有著普通富家子弟所沒有的驚人天分。他11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組裝收音機,還鼓搗出了屬於自家公司的無線電臺。到了14歲的時候,他已經學會開著飛機在天上亂晃。成年以後的他並沒有因為正式繼承父親的家業而揮霍無度、沉迷酒色,而是對新興的電影業和航空事業作出了巨大投資。在1929年,霍華德·休斯史無前例的斥資400萬美元,出動上百架戰機拍攝製作了赫赫有名的《地獄天使》。這部電影最終不僅榮獲奧斯卡提名,更取得了8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而這樣的奇蹟還是發生在處於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在航空領域,醫學領域,軍事領域霍華德·休斯都做出過卓越的貢獻,而他豐富的情感經歷更是使得他在數十年間一直是無數普通美國民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很好奇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篇幅去講述這樣一個看似和漫威電影毫無關聯的人呢?如果你仔細看這個人物,你就會發現這個人物非凡的人生和漫威的“鋼鐵俠”託尼·史塔克出奇的相似,並且準確來講是和“鋼鐵俠”託尼·史塔克以及他的父親霍華德·史塔克兩個人物出奇的相似。沒錯,鋼鐵俠的原著漫畫正是依據霍華德·休斯的人生經歷為藍本進行創作的。如果說在《鋼鐵俠1》中,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託尼·史塔克放浪形骸的前半生以及他自我覺醒後第一次去嘗試做英雄。那麼在《鋼鐵俠2》中,則為我們展現了他的成長經歷之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喪失父愛的童年、獨自成長的痛楚和徹夜狂歡中難以言說的孤獨,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更接近於普通人的英雄角色。第二集的故事如果用八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追尋自我,誰是英雄?”可能許多觀眾在看到《鋼鐵俠1》結尾,當託尼·史塔克當著全場媒體記者,兩眼發神的望著前方說出那句“我就是鋼鐵俠”的時候,想到的是從此以後只要託尼披上戰甲,他就是鋼鐵俠。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如果一個人因為穿上一套衣服,一套戰甲就能成為另外一個人,那麼是不是說壞蛋披上了和善的外衣,就不是罪犯了呢?顯然不是。在享受到英雄光環所給他帶來的榮耀與快感之後,現實的困境也如期而至。託尼·史塔克發現在面對政治與輿論的時候,他無法像打擊壞蛋一樣披上戰甲就能解決,而與採用相同技術的壞蛋對抗更讓他進一步迷失了自我,自己究竟是誰?是重獲新生的英雄?是瀕臨死亡的凡人?亦或是失去父愛的棄子?託尼·史塔克在一連串的疑問之下開始了重尋自我的探索之旅。而劇情故事的另一端,因為第一部鋼鐵戰甲的驚豔亮相,不僅吸引了全世界無數人的模仿,更引得史塔克工業競爭對手的眼紅,既然戰甲就是英雄的化身,身披鋼鐵戰衣就能成為英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製造屬於自己的英雄。鋼鐵軍團的製作計劃由此誕生,而電影最終的決戰證明了戰甲並不是成為英雄的前提條件,心中堅持不變的善意和正義才是英雄真正應該具備的。

    父子情深

    在《鋼鐵俠1》開頭,我們就看到了一個青年喪父,卻富可敵國的託尼·史塔克,他的父親僅僅只是在電影開頭印著車禍遇難的報紙上出現過短短的數秒。電影系列第一部主題更多是想展現託尼·史塔克創造戰甲,並在內心深處實現自我覺醒,逐漸擔負起拯救世界重任的過程。那麼到了第二部,對於父子關係和成長往事的刻畫和描摹就在所難免了,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陳年的錄影和託尼.史塔克回憶中的隻言片語,逐漸看到一個不怎麼會表達愛意的父親對自己孩子深沉的愛念。而影片之中,對託尼重獲新生、取得勝利有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新元素與其說是父親給他埋藏的線索,倒不如說是父子間重新認識的一個契機。即便此時的託尼已然失去了和父親面對面袒露心意的機會,但透過影片,我們依舊會選擇相信經歷了《鋼鐵俠2》中的成長曆練,託尼與父親間將不再只是充滿陌生和神秘。對於鋼鐵俠託尼·史塔克而言,父親的存在和離去永遠是他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因此這個情感故事線一直延續在漫威系列電影之中,從《美國隊長3:內戰》到《復仇者聯盟4》,父親成為了託尼做下一次又一次抉擇的最大推動力。如果從深層次的心理層面來解構的話,父親既是鋼鐵俠變得更為強大、勇敢的動力緣由,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他心中最為薄弱的一環。

    《鋼鐵俠2》與漫威電影宇宙

    《鋼鐵俠2》在漫威電影宇宙還有著另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由大眾向的型別電影向粉絲向電影的轉變。相比漫威電影宇宙的前兩部作品,《鋼鐵俠2》不僅在片尾埋下了關於續作電影的彩蛋,在電影故事之中也埋下了相當多的彩蛋和線索,多到什麼程度呢?以至於許多觀眾後來覺得這一整部電影都是在為不斷壯大大漫威電影宇宙和即將登場的復仇者聯盟打廣告。影片中不僅出現了美隊的盾牌、雷神的錘子、瓦坎達的地理標註,更出現了以尼克·弗瑞為首的神盾局以及黑寡婦。多年以後,片中那個帶著鋼鐵俠面具的小男孩更是被驗明正身,成為了人見人愛的好鄰居蜘蛛俠。目不暇接的彩蛋讓觀眾興致盎然的同時也對電影故事本身多了幾分寬容,讓漫威在電影製作上開闢了一條新道路:故事不行,彩蛋來湊。如果前兩部電影作品只是漫威向市場投放的試水之作,那麼投資更為巨大的《鋼鐵俠2》則代表了漫威進一步擴張的野心。今天的我們可能很難想象,曾幾何時的漫威電影宇宙也曾面臨著DC電影宇宙今天這般的票房失利。在整個第一階段上映的電影之中除了《復仇者聯盟》這臺超級票房收割機和酷炫的《鋼鐵俠》系列外,其他漫改電影都近乎是虧損狀態,但是漫威相比DC漫畫老東家華納今天縮頭縮尾、失敗一次就嚇的魂飛魄散的狀態,漫威顯然看的更長遠。漫威把每一部電影都看作是未來電影計劃的彩蛋,製作電影並不是為了電影本身所能帶來的巨大收益,而是因為電影所能帶來的附帶效益和價值。就好比一個環環相扣的手鐲,哪怕缺失一環這個手鐲都會失去原有的價值,反之,如果這個手鐲即便看似一般,但是隻要環環相扣、緊密有序就一定能夠賣出好價錢。對於漫威而言,在製作《鋼鐵俠2》時,他們眼中價值連城的手鐲就是整個第一階段的最終作品《復仇者聯盟》,其他的電影作品都僅僅只是一個鋪墊。只要《復仇者聯盟》最終能夠水到渠成的獲得成功,那麼反過來也一定會帶動之前上映的系列電影作品知名度和關注度,拉動類似於《雷神》、《美國隊長》這樣貌不驚人,首部作品就票房收益不佳的電影作品實現創收。簡而言之,“堅持就是勝利”。所以即便當年看過《鋼鐵俠2》出來的我們一定會對電影邋遢的敘事節奏和一團亂麻般的故事劇情吐槽不已,可多年以後當漫威系列電影間的聯動關係更為緊密,當一部有一部《復仇者聯盟》電影橫空出世,我們依舊會忍不住點開回味和重看當年那些曾經被自己罵的狗血噴頭的電影系列初作。

  • 2 # 閒說漫威

    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漫威確立了以鋼鐵俠為主打的復仇者聯盟,以及讓漫威堅持自己的想法來拍電影吧。

    如果說《鋼鐵俠》的意義在於推開了MCU的大門,為漫威打響開門紅這一炮的話,那麼《鋼鐵俠2》的意義無疑是為了漫威注入一劑強心針!因為在MCU第一階段,可以說除了鋼鐵俠兩部電影之外,其他的都沒怎麼賺錢。

    MCU電影,除了劇情和酷炫的特效之外,將各部電影串聯起來的彩蛋也是一大看點。

    哪怕是漫威11年史詩級大作《復仇者聯盟4》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部由彩蛋組成的電影。但是《復仇者聯盟4》的彩蛋,只是呼應了前面埋下的彩蛋而已。

    但是如果論及埋下的彩蛋之最,那麼非《鋼鐵俠2》莫屬,甚至有人將《鋼鐵俠2》稱為“漫威10年電影版圖導航”。

    從電影中出現的美國隊長盾牌,以及墨西哥的“迷宮仙境”雷神,再到瓦坎達的地圖和納摩的地點等等。

    可以說《鋼鐵俠2》的彩蛋,承載了MCU未來很多的資訊。這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看法。

    這是從劇情上來看,但是如果只是一部彩蛋製作,《鋼鐵俠2》的意義不僅如此,《鋼鐵俠2》的意義更在於,讓漫威確立了以鋼鐵俠為主打的電影宇宙,也堅定了漫威繼續拍攝和打造自己電影宇宙的想法。

    在影視圈中,大約有這樣一個公式,票房要在製作成本的三倍以上,製作方才開始盈利,因為不僅要算製作成本,還要算宣發、院線分成等等其他成本。

    而MCU第一階段的電影,除了讓MCU起飛的《復仇者聯盟》之外,幾乎都算是在賠本賺吆喝。尤其是《無敵浩克》算是連本都賠了進去。

    很多人都說小羅伯特唐尼和鋼鐵俠是漫威的救世主,但是,一開始漫威就這麼確信小羅伯特唐尼能夠拯救他們嗎?

    顯然不是的。

    小羅伯特唐尼當時由於吸毒,在好萊塢充其量只是個汙點藝人,要不是《鋼鐵俠》的導演喬恩費儒極力推薦,以及小羅伯特唐尼唐尼自降片酬——只有50萬美元,而當時演羅迪上校的泰倫斯霍華德,在片中算是二線角色,都有200萬美元的片酬;

    再加上小羅伯特唐尼唐尼雖然是汙點藝人,但演技畢竟線上,曾經靠著《卓別林》提名奧斯卡;

    再再再加上,小羅伯特唐尼的經歷,確實和鋼鐵俠有些相似等等。這些原因疊加,才讓漫威選擇了小羅伯特唐尼出演鋼鐵俠。

    但是,可以看出來,漫威當時明顯不是將寶壓在鋼鐵俠身上的,而是將寶壓在了由愛德華諾頓主演的《無敵浩克》身上。但是,最後的1.5億的製作成本,卻只取得2.6億的票房,可以說賠了個精光。

    一年間,兩部電影,一部賺了一部賠了,漫威也是有點不知所措,到底應該要怎麼拍。

    直到2010年推出的《鋼鐵俠2》又賺了,才讓漫威找回一點信心,並且,鋼鐵俠兩部電影的盈利,也讓漫威開始重視了鋼鐵俠這個,原本在漫畫中不過是二線角色的IP。鋼鐵俠還被華爾街的投行家稱為“鐵罐人”!

    就是這個“誰都不願意看的鐵罐人”給漫威注入一劑強心劑,只要能夠改編的好,也是能夠賺錢的,這也是正式確立了鋼鐵俠在MCU的主C地位。

    所以,《鋼鐵俠2》真正的意義除了是將MCU未來的規劃(彩蛋)展示之外,還有就是確立了以鋼鐵俠為主打的復仇者聯盟,並讓漫威堅持拍攝自己的想法和規劃的路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同一個蜂群內又有剛介入的新王又有沒囚起來的老王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