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無疑是海洋巨獸般的存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鯨魚種類有90多種,總體分為鬚鯨類和齒鯨類,鬚鯨體型較大,如藍鯨就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但它們以浮游生物為食。齒鯨一般體型相對較小,以海豹、魚為食物。下面我們即將介紹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十種鯨魚。
分別是:藍鯨、北太平洋露脊鯨、南露脊鯨、長鬚鯨、北大西洋露脊鯨、弓頭鯨、抹香鯨、座頭鯨、塞鯨、灰鯨
在已知的二十幾萬海洋物種中,那麼這現存十大鯨魚大小排名,到底長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的鯨魚:藍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屬於鬚鯨小目的海洋哺乳動物。是目前發現的海洋中最大的生物,同時也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長超過33米,重達200公噸以上。
天敵:虎鯨
研究報告顯示25%的成年藍鯨都有虎鯨攻擊留下的傷痕,但是攻擊造成的死亡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
生命週期: 80 ndash; 110 年
潛水時間:最長的潛水時間記錄則是36分鐘,一般是10分鐘。
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叄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北藍鯨;生活在南極海的南藍鯨、印度洋與南太平洋被發現的侏儒藍鯨。
藍鯨屬於鬚鯨科,與長鬚鯨在野外雜交而誕生的成鯨至少有11項文獻記載。阿倫遜(Arnason)和格爾伯格(Gullberg)認為藍鯨和鰭鯨的差別類似於人類和大猩猩之間的差異。目前也已知有藍鯨與大翅鯨之間的雜交種。
世界第二大鯨魚:長鬚鯨
長鬚鯨又稱脊鰭鯨、真鬚鯨、剃刀鯨、鯡鯨或鰭鯨,最大重量達到120噸,最小的也有57噸,平均總長度可達19.5米,是藍鯨之下第二大鯨魚。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曾被大量捕撈,現時仍屬瀕危物種。
特徵
長鬚鯨的身軀長而苗條,雄性和雌性的體長分別為19及20米,而居於北半球的亞種最多可達24米長,而南極洲的亞種則可長達26.8米。雖然暫未曾有人為一頭成年的長鬚鯨量度體重,但據估計一頭長約25米的長鬚鯨的體重可超於70,000公斤。一頭長鬚鯨到了25至30歲時才真正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而長鬚鯨最長可活到94歲。
長鬚鯨的游泳速度可達時速37公里,而現時錄得最高記錄為時速40公里,為其取得深海格雷伊獵犬的美譽。長鬚鯨比其他鯨類都要來得合群,通常都以6至10只鯨為一群,共出行動,但在攝食區,一群長鬚鯨的數目就更多,更曾錄得一群100頭長鬚鯨的記錄。
分佈範圍:
長鬚鯨分部範圍相當廣泛。從極區至熱帶海域,長鬚鯨只會避開接近南北極點、充滿浮冰的海域與範圍相對較小的海域,例如紅海、波斯灣、地中海東部與波羅的海。長鬚鯨密度最高的地區則是在溫暖與寒冷的水域,它們很少會聚集在炎熱的赤道海域,而且比起淺水域,它們更喜歡比大陸棚還深的海域。
北太平洋露脊鯨
北太平洋露脊鯨(Eubalaena japonica)是露脊鯨的一種,屬於真露脊鯨屬,它們身體可長達18米,重100公噸。壽命大約在70 年左右,目前估計約有100-300只生活在北太平洋。雖然自從1935年起就禁止獵捕北太平洋露脊。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資料顯示,它們已經處於滅絕邊緣,而且是無法恢復的底部,滅絕只是時間問題。是最危急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之一。
睪丸最大的鯨魚:南露脊鯨
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又名黑露脊鯨,是真露脊鯨屬3種中的一種,目前大約有7,500條南露脊鯨生活在南半球的南部海域。
南露脊鯨平均體重達到了58噸,最大的超過110噸,僅睪丸就重達500公斤,平均總長度達到15.25米,是現存十大鯨魚大小排名中丁丁最大的。
雄性動物經常靠搏鬥取得交配權,繁衍下一代;不過雄鯨,沒這麼暴力。雄南露脊鯨靠著500公斤重睪丸,提升精子數量和品質,和不同雌性交配繁衍。
不過,僅有5%南露脊鯨出生時是白色,一年內會轉為黑色。南露脊鯨基本生活在南半球海洋,在夏天時會遊近南極洲,冬季時向北遷移。
北大西洋露脊鯨
英文名: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
學名:Eubalaena glacialis。
體長:全長13-16米
體重:約70噸
壽命:50-80歲
食性:主食磷蝦
繁殖:每胎產1仔
分佈:北大西洋海域
北大西洋露脊鯨,生活在北大西洋的海域,目前大約有300條。主要以主橈足類、其它小無脊椎動物如磷蝦、翼足類動物為食。北大西洋露脊鯨壽命50-80歲,有些會活的更久。
世界上最長壽的鯨魚:弓頭鯨
弓頭鯨,舊稱北極鯨,又稱格陵蘭露脊鯨、格陵蘭鯨、巨極地鯨、北極露脊鯨。1758年首次見於林奈的《自然分類》。
英文名:Bowhead whale;
學名:Balaena mysticetus。
體長: 全長17-20米
體重:54.5~120噸
生命: 150-200歲
食性: 主食磷蝦和浮游動物
繁殖: 每3年會誕下一頭幼鯨
分佈: 北極及附近水域
在所有鬚鯨中只有弓頭鯨一生都在北極及附近水域渡過的。弓頭鯨擁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遷移、進食、和社交時用以互相溝通。其中一些長而重複的鯨歌可能是交配的訊號。部分個體是可以活到150-200歲。
自古以來弓頭鯨因為其脂肪、肉、油、骨和鯨鬚而被人類捕獵。1990年其數量仍維持在7,800頭,大約是大規模捕鯨前的41%。其他族群的情況資料較少,但估計數目已經很少,大概只有數百頭。故全球數目約為8,000至9,000頭。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抹香鯨
抹香鯨,又稱巨抹香鯨、卡切拉特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它們在所有鯨類中潛得最深、最久,因此號稱為動物王國中的潛水冠軍。除了過去被視為頭號目標的捕鯨時期以外,抹香鯨可能是大型鯨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種名 macrocephalus 源自希臘文,意為大頭。抹香鯨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兩極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抹香鯨資料
體長: 8-20米
體重: 25-45噸
生命: 70年
肉食:大型烏賊、章魚、魚類
繁殖: 胎生,每胎1仔
習性: 群居、擅潛水、遊速快
分佈: 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
另據資料顯示,抹香鯨為瀕危鯨魚,於溫帶及熱帶的深水海域出沒,由於抹香鯨最愛吃魷魚,故在其腸內的魷魚喙骨,會與分泌物凝結成重達100公斤的固體龍涎香,為製造高階香水的塬料。
座頭鯨
又名大翅鯨、駝背鯨、巨臂鯨,俗稱海崎(閩南語),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前翅與複雜的叫聲而聞名。全世界各大海洋都有座頭鯨的蹤跡,是賞鯨者的最愛之一。
座頭鯨資料
體長: 11.5 - 15米
體重: 25 - 30噸
生命: 60-70年
食性: 磷蝦,小魚,貝類
繁殖: 孕期約10個月,每胎產1仔
習性: 成對活動,性情溫順
分佈: 太平洋、大西洋及其邊緣海域。
座頭鯨(humpback whale)是須鯨的一種,成年鯨魚的體長通常在11.5米到16米之間,人類捕獲的最大座頭鯨標本為一頭雌鯨,體長19米,而座頭鯨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鯨魚體長29米,體重接近90噸。
成年的座頭鯨可以比一輛公共汽車更大、更重。這種哺乳動物雖然體型巨大,在水裡遊動和轉彎時卻十分靈敏。為甚麼呢?原因之一是它的鰭肢上長了一排凸塊。
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鯨魚:塞鯨
塞鯨最早是由法國自然學家雷納-普里莫弗勒拉森(Reneacute;-Primevegrave;re Lesson)在1828年所描述的,但是進一步的敘述則是由德裔的自然學家卡爾魯道費(Karl Rudolphi)所完成的。所以塞鯨有時又稱為魯道費鯨、盧氏鬚鯨(Rudolphi#39;s Rorqual)、波拉克鯨(Pollack Whale)、鱈鯨(Coalfish Whale)、沙丁魚鯨(Sardine Whale)與日本脊鰭鯨(Japan Finner)。
由於它的體型細長,像是海豚一樣,因此遊起來速度驚人,可達每小時65公里,成了鯨魚中游最快的游泳高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鬚鯨。
塞鯨資料:
英文名:Sei whale;
學名:Balaenoptera borealis。
體長: 12-20米
體重: 20-45噸
生命: 65歲左右
食性: 肉食:磷蝦,小魚、軟體動物
繁殖: 胎生,通常每胎1仔
分佈: 世界海洋均有分佈
遷徙距離最長的的鯨魚:灰鯨
灰鯨每年遷徙的總里程達10000-22000公里,是哺乳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長的。灰鯨夏季在北極附近活動,冬天沿海岸線到低緯度海域過冬。由人類捕殺等原因,太平洋西海岸的灰鯨已經非常稀少,目前大部分灰鯨從太平洋東海岸沿北美洲大陸,從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英屬哥倫比亞,美國俄勒岡州,沿著海岸線到達加里弗尼亞及墨西哥附近海域。
灰鯨資料:
英文名:Gray Whale
拉丁名:Eschrichtius robustus
生物分類: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鯨目 鬚鯨亞目 灰鯨科 灰鯨屬
中文俗名:加州灰鯨、魔鬼魚
體長:成鯨12-15米 幼鯨4-5米
體重:成鯨體重30噸左右
分佈地區:北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北極圈內的淺海海域都曾有分佈,但由於人為捕殺等原因,目前幾乎只在東北太平洋出現,沿著北美洲西岸遷至墨西哥附近海域繁殖。
食物:灰鯨主要以浮游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他群游魚類為食,也吃海膽、海星、海螺、寄居蟹、海參以及海藻等。
在鯨類中也許不算最漂亮的,但卻是對人類最友好的。它們不但會主動靠近觀鯨的遊船,甚至會把巨大的頭顱伸出海面,接受人們的撫摸
鯨魚無疑是海洋巨獸般的存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鯨魚種類有90多種,總體分為鬚鯨類和齒鯨類,鬚鯨體型較大,如藍鯨就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但它們以浮游生物為食。齒鯨一般體型相對較小,以海豹、魚為食物。下面我們即將介紹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十種鯨魚。
分別是:藍鯨、北太平洋露脊鯨、南露脊鯨、長鬚鯨、北大西洋露脊鯨、弓頭鯨、抹香鯨、座頭鯨、塞鯨、灰鯨
在已知的二十幾萬海洋物種中,那麼這現存十大鯨魚大小排名,到底長什麼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的鯨魚:藍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屬於鬚鯨小目的海洋哺乳動物。是目前發現的海洋中最大的生物,同時也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動物,長超過33米,重達200公噸以上。
天敵:虎鯨
研究報告顯示25%的成年藍鯨都有虎鯨攻擊留下的傷痕,但是攻擊造成的死亡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
生命週期: 80 ndash; 110 年
潛水時間:最長的潛水時間記錄則是36分鐘,一般是10分鐘。
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叄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北藍鯨;生活在南極海的南藍鯨、印度洋與南太平洋被發現的侏儒藍鯨。
藍鯨屬於鬚鯨科,與長鬚鯨在野外雜交而誕生的成鯨至少有11項文獻記載。阿倫遜(Arnason)和格爾伯格(Gullberg)認為藍鯨和鰭鯨的差別類似於人類和大猩猩之間的差異。目前也已知有藍鯨與大翅鯨之間的雜交種。
世界第二大鯨魚:長鬚鯨
長鬚鯨又稱脊鰭鯨、真鬚鯨、剃刀鯨、鯡鯨或鰭鯨,最大重量達到120噸,最小的也有57噸,平均總長度可達19.5米,是藍鯨之下第二大鯨魚。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曾被大量捕撈,現時仍屬瀕危物種。
特徵
長鬚鯨的身軀長而苗條,雄性和雌性的體長分別為19及20米,而居於北半球的亞種最多可達24米長,而南極洲的亞種則可長達26.8米。雖然暫未曾有人為一頭成年的長鬚鯨量度體重,但據估計一頭長約25米的長鬚鯨的體重可超於70,000公斤。一頭長鬚鯨到了25至30歲時才真正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而長鬚鯨最長可活到94歲。
長鬚鯨的游泳速度可達時速37公里,而現時錄得最高記錄為時速40公里,為其取得深海格雷伊獵犬的美譽。長鬚鯨比其他鯨類都要來得合群,通常都以6至10只鯨為一群,共出行動,但在攝食區,一群長鬚鯨的數目就更多,更曾錄得一群100頭長鬚鯨的記錄。
分佈範圍:
長鬚鯨分部範圍相當廣泛。從極區至熱帶海域,長鬚鯨只會避開接近南北極點、充滿浮冰的海域與範圍相對較小的海域,例如紅海、波斯灣、地中海東部與波羅的海。長鬚鯨密度最高的地區則是在溫暖與寒冷的水域,它們很少會聚集在炎熱的赤道海域,而且比起淺水域,它們更喜歡比大陸棚還深的海域。
北太平洋露脊鯨
北太平洋露脊鯨(Eubalaena japonica)是露脊鯨的一種,屬於真露脊鯨屬,它們身體可長達18米,重100公噸。壽命大約在70 年左右,目前估計約有100-300只生活在北太平洋。雖然自從1935年起就禁止獵捕北太平洋露脊。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資料顯示,它們已經處於滅絕邊緣,而且是無法恢復的底部,滅絕只是時間問題。是最危急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之一。
睪丸最大的鯨魚:南露脊鯨
南露脊鯨(Eubalaena australis),又名黑露脊鯨,是真露脊鯨屬3種中的一種,目前大約有7,500條南露脊鯨生活在南半球的南部海域。
南露脊鯨平均體重達到了58噸,最大的超過110噸,僅睪丸就重達500公斤,平均總長度達到15.25米,是現存十大鯨魚大小排名中丁丁最大的。
雄性動物經常靠搏鬥取得交配權,繁衍下一代;不過雄鯨,沒這麼暴力。雄南露脊鯨靠著500公斤重睪丸,提升精子數量和品質,和不同雌性交配繁衍。
不過,僅有5%南露脊鯨出生時是白色,一年內會轉為黑色。南露脊鯨基本生活在南半球海洋,在夏天時會遊近南極洲,冬季時向北遷移。
北大西洋露脊鯨
英文名: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
學名:Eubalaena glacialis。
體長:全長13-16米
體重:約70噸
壽命:50-80歲
食性:主食磷蝦
繁殖:每胎產1仔
分佈:北大西洋海域
北大西洋露脊鯨,生活在北大西洋的海域,目前大約有300條。主要以主橈足類、其它小無脊椎動物如磷蝦、翼足類動物為食。北大西洋露脊鯨壽命50-80歲,有些會活的更久。
世界上最長壽的鯨魚:弓頭鯨
弓頭鯨,舊稱北極鯨,又稱格陵蘭露脊鯨、格陵蘭鯨、巨極地鯨、北極露脊鯨。1758年首次見於林奈的《自然分類》。
英文名:Bowhead whale;
學名:Balaena mysticetus。
體長: 全長17-20米
體重:54.5~120噸
生命: 150-200歲
食性: 主食磷蝦和浮游動物
繁殖: 每3年會誕下一頭幼鯨
分佈: 北極及附近水域
在所有鬚鯨中只有弓頭鯨一生都在北極及附近水域渡過的。弓頭鯨擁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遷移、進食、和社交時用以互相溝通。其中一些長而重複的鯨歌可能是交配的訊號。部分個體是可以活到150-200歲。
自古以來弓頭鯨因為其脂肪、肉、油、骨和鯨鬚而被人類捕獵。1990年其數量仍維持在7,800頭,大約是大規模捕鯨前的41%。其他族群的情況資料較少,但估計數目已經很少,大概只有數百頭。故全球數目約為8,000至9,000頭。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抹香鯨
抹香鯨,又稱巨抹香鯨、卡切拉特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它們在所有鯨類中潛得最深、最久,因此號稱為動物王國中的潛水冠軍。除了過去被視為頭號目標的捕鯨時期以外,抹香鯨可能是大型鯨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種名 macrocephalus 源自希臘文,意為大頭。抹香鯨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兩極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抹香鯨資料
體長: 8-20米
體重: 25-45噸
生命: 70年
肉食:大型烏賊、章魚、魚類
繁殖: 胎生,每胎1仔
習性: 群居、擅潛水、遊速快
分佈: 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
另據資料顯示,抹香鯨為瀕危鯨魚,於溫帶及熱帶的深水海域出沒,由於抹香鯨最愛吃魷魚,故在其腸內的魷魚喙骨,會與分泌物凝結成重達100公斤的固體龍涎香,為製造高階香水的塬料。
座頭鯨
又名大翅鯨、駝背鯨、巨臂鯨,俗稱海崎(閩南語),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姿勢、超長的前翅與複雜的叫聲而聞名。全世界各大海洋都有座頭鯨的蹤跡,是賞鯨者的最愛之一。
座頭鯨資料
體長: 11.5 - 15米
體重: 25 - 30噸
生命: 60-70年
食性: 磷蝦,小魚,貝類
繁殖: 孕期約10個月,每胎產1仔
習性: 成對活動,性情溫順
分佈: 太平洋、大西洋及其邊緣海域。
座頭鯨(humpback whale)是須鯨的一種,成年鯨魚的體長通常在11.5米到16米之間,人類捕獲的最大座頭鯨標本為一頭雌鯨,體長19米,而座頭鯨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鯨魚體長29米,體重接近90噸。
成年的座頭鯨可以比一輛公共汽車更大、更重。這種哺乳動物雖然體型巨大,在水裡遊動和轉彎時卻十分靈敏。為甚麼呢?原因之一是它的鰭肢上長了一排凸塊。
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鯨魚:塞鯨
塞鯨最早是由法國自然學家雷納-普里莫弗勒拉森(Reneacute;-Primevegrave;re Lesson)在1828年所描述的,但是進一步的敘述則是由德裔的自然學家卡爾魯道費(Karl Rudolphi)所完成的。所以塞鯨有時又稱為魯道費鯨、盧氏鬚鯨(Rudolphi#39;s Rorqual)、波拉克鯨(Pollack Whale)、鱈鯨(Coalfish Whale)、沙丁魚鯨(Sardine Whale)與日本脊鰭鯨(Japan Finner)。
由於它的體型細長,像是海豚一樣,因此遊起來速度驚人,可達每小時65公里,成了鯨魚中游最快的游泳高手,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鬚鯨。
塞鯨資料:
英文名:Sei whale;
學名:Balaenoptera borealis。
體長: 12-20米
體重: 20-45噸
生命: 65歲左右
食性: 肉食:磷蝦,小魚、軟體動物
繁殖: 胎生,通常每胎1仔
分佈: 世界海洋均有分佈
遷徙距離最長的的鯨魚:灰鯨
灰鯨每年遷徙的總里程達10000-22000公里,是哺乳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長的。灰鯨夏季在北極附近活動,冬天沿海岸線到低緯度海域過冬。由人類捕殺等原因,太平洋西海岸的灰鯨已經非常稀少,目前大部分灰鯨從太平洋東海岸沿北美洲大陸,從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英屬哥倫比亞,美國俄勒岡州,沿著海岸線到達加里弗尼亞及墨西哥附近海域。
灰鯨資料:
英文名:Gray Whale
拉丁名:Eschrichtius robustus
生物分類: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鯨目 鬚鯨亞目 灰鯨科 灰鯨屬
中文俗名:加州灰鯨、魔鬼魚
體長:成鯨12-15米 幼鯨4-5米
體重:成鯨體重30噸左右
分佈地區:北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北極圈內的淺海海域都曾有分佈,但由於人為捕殺等原因,目前幾乎只在東北太平洋出現,沿著北美洲西岸遷至墨西哥附近海域繁殖。
食物:灰鯨主要以浮游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他群游魚類為食,也吃海膽、海星、海螺、寄居蟹、海參以及海藻等。
在鯨類中也許不算最漂亮的,但卻是對人類最友好的。它們不但會主動靠近觀鯨的遊船,甚至會把巨大的頭顱伸出海面,接受人們的撫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