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保健師崔彬彬

    感謝邀請!多發性硬化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中最常見最主要的疾病。視神經脊髓炎和橫斷性脊髓炎兩個特殊綜合徵是多發性硬化病最典型的發病模式。此病多發於青壯年的慢性病。目前研究表明導致生病的原因有:1.遺傳,佔發病率的5%;2.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某種化學物品;3.免疫系統功能紊亂;4.感染。往往在多發性硬化病的後期易患維生素缺乏性周圍神經病,所以在發病初期就需要在治療的同時搭配保健品。我們為什麼要吃飯呢?我們是為了給細胞提供營養,每天就必須吃這麼多東西。《探索》節目講過,人的一生以78歲為例的話,一生總共要吃掉550噸食品,這些食品就為了給細胞提供充足全面的營養!  大家都知道,人體必須的七大營養素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水。人們必需全面、足量而均衡的攝取這些營養才會健康。 我們知道,細胞是構成人體的最小的基本單位。人體由60-75兆個細胞構成。人體和細胞的關係是整體和區域性的關係。 是什麼偷走了細胞的營養?1、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快餐、宵夜、垃圾食品 ;2、運輸和烹飪過程中的營養損失:洗、切、煮、炒、煎、炸; 3、食物本身營養的下降:精加工、大棚、轉基因、環境汙染4、外部毒素:水、空氣、輻射汙染等;5、內部毒素:新陳代謝,心理壓力等等讓我們身體裡的毒素超過了肝臟的解毒能力時就會破壞全身上下所有的細胞,導致細胞老化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什麼是細胞營養?簡單地說,就是讓你的每一個細胞都能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從而促進細胞的修復、活化、再生,使其達到最佳功能狀態。細胞營養產品與細胞營養輸送系統的關係:第一步:食物(營養補充品,富含全面均衡的營養素)第二步:消化系統(消化、分解、吸收營養素)第三步:迴圈系統(運輸營養)第四步:全身各組器官的每個細胞(利用營養)即:符合人體需求的營養素 +調理消化系統 + 促進血液迴圈 + 提高細胞活力 = 細胞營養產品。生病有時候不一定是缺藥而是缺乏營養素,所以在治療的同時合理搭配營養素是非常好的。

    每個人都應健康,每個人都能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幸福!

  • 2 # 溫州老年病醫院李醫生

    多發性硬化的治療包括急性發作期治療、緩解期治療即疾病調節治療和對症治療。急性期治療以減輕症狀、儘快減輕殘疾程度為主。疾病調節治療以減少復發、減少腦和脊髓病灶數、延緩殘疾累積及提高生存質量為主。

    1. 急性發作期治療

    大劑量甲潑尼龍衝擊治療是MS急性發作期的首選治療方案,短期內能促進急性發病MS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治療的原則為大劑量、短療程,不主張小劑量長時間應用。臨床上常用兩種方法:①對於病情較輕者,甲潑尼龍1g/d加入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3~4小時,共3~5天后停藥。②對於病情較嚴重者,從1g/d開始,共衝擊3~5天,以後劑量階梯依次減半,每個劑量使用2~3天,直至停藥,原則上總療程不超過3周。若在激素減量過程中病情再次加重或出現新的體徵和(或)出現新的MRI病灶,可再次使用甲潑尼龍1g/d衝擊治療。任何形式的延長糖皮質激素用藥對神經功能恢復無長期獲益,並且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對激素治療無效者和處於妊娠或產後階段的患者,可選擇血漿置換或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但療效尚不明確。IVIG用量為0.4g/(kg·d),連續用5天為1個療程,5天后如果沒有療效,則不建議患者繼續使用;如果有療效且療效明顯時,可繼續每週使用1天,連用3~4周。血漿置換對既往無殘疾的急性重症MS患者有一定治療效果。

    2. 疾病調節治療

    疾病調節治療主要針對不同時期的MS病理特點,應用疾病調節藥物進行長期治療。對復發型MS,目標在於抑制和調節免疫,控制炎症,減少復發;對進展型MS,一方面要控制復發,一方面神經保護和神經修復可能有效。

    (1)復發型MS:一線DMDs包括β-干擾素和醋酸格拉默;對疾病活動性較高或對一線DMDs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選用二線DMDs治療,包括那他珠單抗和米託蒽醌。芬戈莫德和特立氟胺是目前被美國FDA批准用於復發型MS患者的兩種口服藥物,口服DMDs能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其他藥物包括硫唑嘌呤和靜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

    1)β-干擾素:IFN-β能抑制T淋巴細胞的啟用,減少炎性細胞穿透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推薦用於用於治療RR-MS患者,在歐洲也被批准用於治療SPMS。包括IFN-β1a和IFN-β1b兩類重組製劑。IFN-β1a與人類生理性IFN-β結構基本無差異,IFN-β1b缺少一個糖基,17位上由絲氨酸取代了半胱氨酸。

    IFN-β1a有兩種規格,22μg(6MIU)和44μg(12MIU),用法:44μg皮下注射,3次/周,不能耐受高劑量的患者,22μg(6MIU)皮下注射,3次/周。IFN-β1b常用劑量為250μg皮下注射,隔日1次。IFN-β1a和IFN-β1b通常均需持續用藥2年以上,因MS患者使用干擾素-β治療能產生中和抗體,通常用藥3年後臨床療效下降。

    常見不良反應為流感樣症狀(疲倦、寒戰、發熱、肌肉疼痛、出汗)及注射部位紅腫、疼痛,大多數症狀可逐漸消失,採用逐漸增量的方法可減少流感樣症狀的發生,睡前注射或注射前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可減輕流感樣症狀。IFN-β禁用於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2)醋酸格拉默:一種結構類似於髓鞘鹼性蛋白的合成氨基酸聚合物,可能透過啟用其反應性Th2細胞,促進抗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誘導髓鞘反應性T細胞的免疫耐受而發揮抗炎作用。被批准用於治療RR-MS患者。用法:20mg皮下注射,1次/日。此藥耐受性較好,但可引起區域性注射反應,包括紅腫、硬結、壓痛、發熱、瘙癢。

    3)那他珠單抗:為重組α4-整合素(淋巴細胞表面的蛋白)單克隆抗體,α4-整合素與其在血腦屏障內皮細胞上的配體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結合後淋巴細胞方可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那他珠單抗能阻止啟用的T細胞透過血腦屏障。因其增加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發生的風險,通常被推薦用於對其他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用法:300mg靜脈注射,每4周1次。

    4)米託蒽醌:一種具有細胞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的蒽醌衍生物。透過減少B淋巴細胞,抑制輔助性T淋巴細胞功能,促進抑制性T細胞的活性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推薦用於SP-MS、PR-MS患者及重症RR-MS患者。對心臟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按12mg/m2給藥,靜脈滴注,每3個月一次,總累積劑量140mg/m2(大約為2~3年內8~12次給藥劑量)。常見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肝功能異常、脫髮、感染、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少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心臟毒性和白血病,治療期間需監測心臟功能、肝功能和血象。

    5)芬戈莫德:一種針對淋巴細胞鞘氨醇1-磷酸(s1P)受體的免疫調節劑,在體內經磷酸化後與淋巴細胞表面的s1P受體結合,改變淋巴細胞的遷移,促使細胞進入淋巴組織,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內淋巴細胞的浸潤。2010年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RR-MS患者。用法:0.5mg口服,1次/日。常見不良反應有頭痛、流感、腹瀉、背痛、肝轉氨酶升高和咳嗽等。

    6)特立氟胺:為來氟米特的活性產物,透過抑制線粒體內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而抑制嘧啶合成,進而抑制淋巴細胞增殖。用法:7mg或14mg口服,1次/日。兩種劑量均能降低複發率,高劑量能延緩殘疾進展。常見不良反應有腹瀉、肝功能損害、流感、噁心、脫髮。妊娠婦女和缺乏有效避孕措施的育齡期婦女禁用。

    7)硫唑嘌呤:具有細胞毒性及免疫抑制作用,對降低年複發率可能有效,但不能延緩殘疾進展。對無條件應用一、二線DMDs或治療無效的患者,在充分評估療效/風險比的前提下,可選擇硫唑嘌呤治療。推薦劑量為1~2mg(/kg·d)口服,l~2次/日,用藥期間需嚴密監測血常規及肝、腎功能,長期應用會增加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

    8)靜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對不能耐受一、二線DMDs不良反應或妊娠及產後階段的患者,可使用IVIG治療。間斷使用IVIG對降低RR-MS的年複發率可能有效,但是否能延緩疾病進展,目前仍缺乏循證醫學證據。可首次應用0.4g/(kg·d),共5天,以後每1~2個月給予0.4g/kg單次輸注,至少1年。

    (2)繼發進展型MS:米託蒽醌為目前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SP-MS的唯一藥物,能延緩殘疾進展。其他藥物如環孢素A、甲氨蝶呤、環磷醯胺可能有效。對不伴復發的SP-MS,目前治療手段較少。

    (3)原發進展型MS: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主要是對症治療和康復治療。β-干擾素及血漿置換治療無效。環孢素A、甲氨蝶呤、環磷醯胺可能有效。

    3.對症治療

    (1)疲勞:藥物治療常用金剛烷胺或莫達非尼,用量均為100~200mg/d,早晨服用。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心理干預及睡眠調節可能有一定作用。

    (2)行走困難:中樞性鉀通道拮抗劑達方吡啶,是一種能阻斷神經纖維表面的鉀離子通道的緩釋製劑,2010年被美國FDA批准用來改善各種型別MS患者的行走能力。推薦劑量為10mg(一片)口服,2次/日,間隔12小時服用,24小時劑量不應超過2片。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泌尿道感染、失眠、頭痛、噁心、背痛、灼熱感、消化不良、鼻部及喉部刺痛等。

    (3)膀胱功能障礙:可使用抗膽鹼藥物解除尿道痙攣、改善儲尿功能,如索利那新、托特羅定、非索羅定、奧昔布寧,此外,行為干預亦有一定效果。尿液排空功能障礙患者,可間斷導尿,3~4次/日。混合性膀胱功能障礙患者,除間斷導尿外,可聯合抗膽鹼藥物或抗痙攣藥物治療,如巴氯芬、多沙唑嗪、坦索羅辛等。

    (4)疼痛:對急性疼痛如Lhermitte sign,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可能有效。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可能有效。對慢性疼痛如痙攣性疼痛,可選用巴氯芬或替扎尼定治療。加巴噴丁和阿米替林對感覺異常如燒灼感、緊束感、瘙癢感可能有效。配穿加壓長襪或手套對緩解感覺異常可能也有一定效果。

    (5)認知障礙:目前仍缺乏療效肯定的治療方法。可應用膽鹼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和認知康復治療。

    (6)抑鬱:可應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藥物。心理治療也有一定效果。

    (7)其他症狀:如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礙可選用西地那非治療。眩暈症狀可選擇美克洛嗪、昂丹司瓊或東莨菪鹼治療。

    【預後】

    急性發作後患者至少可部分恢復,但復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難以預測。提示預後良好的因素包括女性、高加索人、40歲以前發病、單病灶起病、臨床表現視覺或感覺障礙、最初2~5年的低複發率等,出現錐體系或小腦功能障礙提示預後較差。儘管最終可能導致某種程度功能障礙,但大多數MS患者預後較樂觀,約半數患者發病後10年只遺留輕度或中度功能障礙,病後存活期可長達20~30年,但少數可於數年內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