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莊稼小醫生
康熙、雍正、乾隆爺仨統治長達134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頂盛,社會穩定,國力最強,疆域最遼闊,最最重要的是人口增長迅速,那問題來了,吃什麼呢?
你想,中國才擺脫了飢餓多少年?康乾時候又木有化肥,作物產量才有多少斤呢?蜀黍滴畝產百把十斤吧,這就數著地瓜了,它滴產量高啊!現在有肥有藥滴紅薯畝產過萬斤,那時你就當它產量是現在的五分之一,也得兩千斤吧!
相當年,福建華僑-~陳振龍同志於明朝萬曆年間從呂宋(今菲律賓)引種而來,看重的就是它的高產,它可生、熟皆可,還易鋤存,挖個窖子放進去,別凍了就可儲存到開春,切成幹最好儲存。老話說滴好,“存錢不如存糧”,“家有存糧不慌慌”,毛主席還說過“以糧為綱”來。你想,有了吃滴喝滴,老百姓還反什麼?社會不就長治久安了嗎?!
所以,在他爺仨的大力號召和推廣之下,紅薯在康乾時期得以盛栽,解決了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可能那個時候空氣汙染的厲害,畢竟吃多了腸胃難受,放“炮”滴多!知道了嗎?康乾盛世因為地瓜解決了溫飽問題才又稱作“紅薯盛世”!
嗨!康、雍、乾仨乾巴老頭,同意不?
我先燒上三柱香再說!
-
3 # 讀歷見聞
所謂“兩薯”指的是紅薯和馬鈴薯,這個對康乾盛世的戲謔說法,實際上說到了封建社會執行的本質。民以食為天,那時候老百姓的最廣泛追求就是食能果腹。只要解決了吃飯問題,其他問題也就都解決了,其它問題也就都好辦了。
至於飽暖後其他方面的追求,總歸還需要相當的時間積累。所以,只要能一定程度地解決吃飯問題,而統治者又不瞎搞胡搞,那麼鐵定能開盛世,這是封建時期的鐵律。
具體到康乾盛世的吃飯問題,紅薯和馬鈴薯功不可沒。
現在人以小麥麵粉和水稻大米為主食,但這只是近幾十年才形成的局面。往前數幾十年,麵粉和大米根本不是大眾化食物,而是非常高檔的食物。
為什麼?這兩種植物太嬌貴了,就算是現在袁隆平、李振聲等人開發出了優良水稻和小麥品種,種植起來也依然需要農藥化肥精心呵護。所以在幾十年前,水稻小麥的產量極低,在兩三百年前的康乾時期就更低了。
康熙初年的全華人口約為一億人,到乾隆末年則超過三億人口,這種在大基數下的翻倍增長,必然是以民有所食為前提的。
中國不是紅薯和馬鈴薯的原產地,紅薯大約是在1593年引入中國,馬鈴薯也是在此前後進入中國。
相比於水稻和小麥,紅薯和馬鈴薯的最大特點就是適應能力強,對生長環境沒有沒什麼特殊的要求,非常適合大面積種植。在近乎野生的條件下有著非常可觀的產量,一年能兩熟、三熟,能源源不斷地為老百姓提供食物。
等到1662年康熙即位時,紅薯和馬鈴薯在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傳播和種植,成為了重要的農產品物種,在很大程度上填飽了老百姓的肚子,安定了人心。
-
4 # k笑笑生
首先解釋下兩薯,兩薯就是指紅薯和馬鈴薯,再說白了就是土豆和地瓜。這兩樣可是高澱粉的食物,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飽腹感極強啊。在中國古代以人口為主要生產力的時候,這可就是神器!
不過這兩樣食物可不是中國大地上土生土長的,而是在明朝的時候從西方傳來的。經過長時間的種植和最佳化培育,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種植紅薯和馬鈴薯的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三位清朝皇帝又大力普及和推廣種植技術,這就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
我們都知道清朝有著名的“康乾盛世”,這個盛世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以人口來作為標準的,因為在這個時期的清朝無論從政治、軍事還是經濟實力上來說,這個盛世都有點勉強。但是因為康雍乾三帝大力推廣普及紅薯、馬鈴薯的種植技術,解決了溫飽問題,使得人口得以爆發式增長,甚至一度達到了三億人口,這可是不折不扣一個人口大國。所以單純以生產力作為評價標準,那“康乾盛世”名副其實。不過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是盛世的朝代,在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實力都是超強的。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使得唐朝一度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帝國!相比之下“康乾盛世”的水分就大了許多。
而滿清的衰退也是從乾隆末期開始,因為乾隆皇帝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國庫的錢早讓他幾次下江南就敗光了,所以清政府在乾隆晚年就已經入不敷出了,到了嘉慶手裡早就是個虧空的大殼子,屬於實力“坑兒”。
總而言之呢,”康乾盛世”的水分過大,主要就是靠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才勉強稱為盛世的,所以也有很多人會把這個盛世的功臣——紅薯、馬鈴薯用來戲稱這個盛世,“兩薯盛世”或者“紅薯盛世”
-
5 # 澹奕
“康乾盛世”時期,清朝疆域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人口在乾隆晚年超過了3億大關,是當時全球面積第二大國,人口占據全球三分之一。依靠龐大的人口基數而發展的傳統手工業經濟,使得當時的清朝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清朝經濟的發展依賴於人口的驟增,而清朝人口能在不到兩百年時間裡,從明末清初的數千萬爆增到乾隆晚年的3億,與一種美洲作物密不可分,那就是番薯。
番薯原產於大小安地列斯群島、中南美洲地區,隨著新航路的開始與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班牙殖民美洲以後,將這種高產、成活率高而且美味的作物帶到了很多地方,其中就包括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群島。
明朝末年,在呂宋經商的福建商人陳振龍父子,將番薯藤偷藏船舶的繩子上帶回家鄉進行種植。因為番薯適應力強成活率很高,而且產量巨大,很快就得到了廣泛傳播。清朝康熙年間,陳振龍的後代,將番薯傳到了浙江、河南、河北等眾多省份。成為了僅次於水稻、小麥與另一種美洲作物玉米的第四大農作物。
中國屬於農耕文明,農業的興旺與人口的增加是經濟的基礎,由於番薯的傳入,使得很多原本不適合糧食生產,不適合養活大量人口的地區,條件得以改善,清朝擁有了養活更多人口的農業基礎。
番薯的傳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清朝人口驟增,清朝人口的爆炸保證了清朝統治的安定與經濟的繁榮,所以康乾盛世被戲稱為“番薯盛世”。
-
6 # 泗水風雲
如果說一個小紅薯成就了一個帝國的康乾盛世,青史留名,這誰都不相信,這就像蘇東坡是靠東坡肉留名一樣,禁不起推敲……其實紅薯於康乾盛世的作用是錦上添花,不妨來看看什麼是錦,什麼是花?
1.康熙一統華夏,天下歸心
明朝末年,生逢亂世,時逢歷史記載最後一次的小冰河時期。天氣異常寒冷,風不調雨不順,這樣可就害慘了以農業為主的封建帝國大明朝代……加之王朝腐敗不堪,吃不飽飯的農民因此揭竿而起,各地起義打仗十幾年戰火不斷,直到李自成打下北京城,清軍趁此入關收付吳三桂,大敗李自成,傳檄天下方有大清王朝!
接下來康熙智擒鰲拜,平定三藩,收付臺灣,親征準格爾,在位六十年,勤政愛民,疏通漕運,治理河工,學漢文,用漢人,終獲天下士子歸心,疆域太平……在贏得穩定的生存空間後,接下來就是經濟建設了
2.大清薪火相傳,紅薯高產化危機
在歷史王朝中,雖說各朝各代都難免有昏君,但是終清朝近300年曆史,皇帝的總體質量還是很高的,和其它王朝相比是最高的,這可能和清朝嚴厲的皇子教育制度和實際上的擇優而取有關…
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他們的優秀史書多有記載,可是這樣的太平盛世裡面卻隱藏著一個重大的危機,馬爾薩斯陷阱!
舉個例子,100個人中,畝產100斤,他生了兒子,兒子生了孫子,三代15口人還是種植100畝地,畝產300斤最高產!(古代農業技術有限,六十年代300斤實際畝產算好的了)…隨著人口的增加,糧食越來越不夠吃,而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農業時代,開荒屯田有限的很。
長此下去,隨著土地被地主豪紳以及官府兼併越來越多,農民人口多又沒飯吃,揭竿起義再所難免,其實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最後失敗的墳墓,明朝就是如此
而紅薯這種植物耐旱,田地路邊山坡上什麼樣的地理都能生長,而且產量還很好,(現在小麥畝產1000斤高產,紅薯畝產7000斤高產)生熟皆可以食用,因此極大的緩解了貧苦老百姓的壓力,有口飯吃,又有多少人願意造反呢!因此到了乾隆時期,國家人口有三億左右,是其他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
3.斗轉星移大航海,開放還是鎖國
紅薯這麼好,為何沒有早點種植呢?因為紅薯是遠洋而來的。這種遠產於南美洲的塊根植物先是到了菲律賓,後有中國商人偷偷的在明朝萬曆年間從菲律賓帶回來………
萬曆年間1572-1620,都是十七世紀初期了,而15-16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用三桅帆船早就環遊地球,用堅船利炮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可以說康乾盛世得益於的紅薯其實只不過是世界貿易的一個小紅利罷了!
現如今世界重新站在了一個風口,以中國提倡和領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認同,我們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她將會是世界的新潮流……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希望你我皆不負此生!
-
7 # 戴老師講歷史
因為明末由於天災人禍,整個華夏大地死了相當多的人,這就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人多地少 的矛盾,在滿清入關之後,大肆圈地卻又激起了民眾的不滿和抗議,但是滿清並沒有採取懷柔策略,不斷持續圈地和抓奴,甚至制定了針對漢人逃奴的嚴苛法令,在這種情況下,壯勞力和良田進一步削減。
等到康熙在位的時候,眼看就要開始鬧饑荒,這種時候由於萬曆年間引進的番薯和玉米終於在華夏生根發芽發展壯大,這種農產品對耕地的要求非常賤,很快就吸引了大量貧苦農民的目光,加上這種農產品產量非常高,於是饑荒相對來說少了很多,人口迎來了又一次的大發展,即所謂康乾盛世。
-
8 # 生猛歷史
在今天的中學歷史課本中,清代的康乾盛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且歷史最久的盛世。然而今日,許多人將這一盛世稱為“紅薯盛世”。那麼,這個長達一百餘年的古代盛世究竟與紅薯有何關係呢?
人口盛世明朝以前的古代中國,以麥、粟、稻為主的糧食作物佔據了華人的餐桌,這些糧食作物的產量雖然隨著中國古代耕作技術的提升與耕地面積的增加而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有所提升,但是由於物種本身的限制,這些糧食作物所能供養的人口量始終有限。因此,在明朝末年之前,中國的人口峰值基本維持在一億人左右。
圖/中國古代人口變化
然而,隨著清王朝的建立,華人口開始了井噴式的增長,在戰亂仍頻的順治十二年(1655年)全華人口為7000萬,到了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之時達到1億人;在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之前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華人口已經超過3億。在中國古代這個以“人丁興旺”為盛世標準的話語導向下,康乾盛世毫無疑問是最為恢弘的盛世,而這些人口的瘋狂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當時的舶來產品-番薯(紅薯)。
瘋狂的番薯番薯原產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明代中後期傳入中國 。番薯傳入中國以後 , 名稱很快和 中國原有的薯類結合起來 , 於是就有了甘薯 、地瓜 、紅薯、白薯等等的稱呼。
由於番薯甜美可口, 適應性強(可以在山丘荒地之上種植)、產量高,“種之利勝種穀,在國內傳播很快,不久就以其獨特的優勢壓倒傳統薯類, 在糧食作物中躍居重要地位。
以當時的河南為例,乾隆時期河南旱災嚴重 , 連年歉收 , 為了救災 , 乾隆命閩浙總督雅 德 “ 將番薯藤種採寄河南 ” , 乾隆五十年元月 , 又命河南巡撫勸諭河南民人仿照豫北懷 慶府的辦法 , 廣為栽種紅薯,用以接濟民食。正是因為番薯的存在,中國曆朝政府最為頭痛的旱災所造成的人口損失也就大為減少。
番薯來華之後,大大改變了中國的農業種植佈局,也改變了人民的飲食結構,為清朝時期人口盛世的到來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參考文獻:1.馬雪芹:明清時期玉米、番薯在河南的栽種與推廣
回覆列表
之所以將康乾盛世稱之為“番薯盛世”,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之所以能達到這個所謂的盛世,是靠番薯養活的人。
中國的土地雖然廣袤,人口也還算眾多,但是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瓶頸,那就是人口。“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人口不過6000萬,而最多是宋朝和明朝中期也不過1億,萬曆年間也不過一億五千萬左右。而且人口一旦突破一億,農民起義幾乎就接踵而至。原因很簡單,隨著土地兼併以及糧食產量的不足,養不活那麼多人了。
而萬曆年間引進的番薯和玉米,改變了這種情況。明人沒有享受到這種福利,卻讓清人摘了桃子。
有資料顯示,清朝的耕地面積是前代的四倍。這並不是前人懶惰,而是中國的傳統作物尤其是水稻對耕地的要求非常嚴格,而番薯和玉米就沒有這種問題,連西伯利亞都可以種植。同時番薯的種植,反過來改良了土地的土壤,使原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小麥與水稻可耕種的土地。這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和小麥的耕地面積。
實際上,歷代糧食人均佔有量,康乾時期是最低的:秦漢為985斤,隋唐988斤,宋朝1457斤,明朝1192斤,而乾隆時期,不好意思,只有780斤。
張宏傑先生將“康乾盛世”成為飢餓的盛世,誠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