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才是為人、處世之道。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詳細談談這個問題。
用“中庸”智慧來為人處世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知識是社會的,智慧才是個人的。
我們人生的結果出現差別,主要是我們在解決人生諸多問題時方法出現差別,而方法的差別來自於對一個問題的認知和理念的不同,認知和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主導著每個人的行為。而認知和理念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智慧。
談到智慧,我們不得不談中國智慧,而中國智慧的的確確又是一個大題目。«周易»、先秦諸子、魏晉玄學、和禪學,我認為是中國智慧的精華中之精華。而"中庸"智慧就是中國智慧精華之核心。
我們知道,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現在我們談到的中庸智慧主要出自於其中的«中庸»。
下面談談«中庸»這本書的來歷。一般認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叫子思。子思的父親孔鯉在孔子在世時就去世了。作為孔子的孫子子思自然獲得了經常與孔子交流的機會。孔子去世後,子思又拜曾子為師,成為儒家八派中的一個代表。他將他所得到的傳給了孟子,這便是«中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論述了人性、社會、政治、哲學,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中庸之道。
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要掌握中庸智慧,這是因為中庸,其實是一種處事方法,這種方式融入人的行為方式,就自然成為一種道德素養。如果融入國家管理,就成為政治管理原則。我們這裡著重談的是這種處事方法的理論和運用。
中庸智慧如何對人的命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主要是它能把控一個人的人生狀態。我們先說什麼是命運,命是一個人出生時所有關係的總和。比如出生地、父母、長相、社會地位等等,這些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一個人的運可以發生變化,因為對事情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就產生了人運氣的不同。中庸智慧是透過達到制衡來把控運氣。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我們很多人都要駕車去北京。每個人的出發地不同,與北京的距離不同,這恰恰就是人的命各不相同。每個人從自己的地方出發,遇到的路況不同,路上遇到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每個人都需要把方向盤把住,向左打或向右打都要保持方向準確,行車平穩。這種平穩駕駛就是中庸智慧。最後在目的地發現,有的人快速到達了,有的人把車開到溝裡了,有的人發生了車禍。這就是人生結果不同。
之所以說命運好的人有中庸智慧,就是這些人不走極端,對一切事情都能很好的把握"度",就好像開車把方向盤總是打到平穩駕駛的狀態。他們不解決問題,而是化解問題。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會次生很多問題。他們對一切問題能做到執兩用中,這裡的用中,不是半斤八兩的靜態結構,而是事物發展中兩種極端可能性之間的動態均衡。
下面具體談談中庸智慧。
什麼是中庸? 關於中庸的解釋,我們發現各種說法都有。«論語»、«禮記»的«中庸»裡面的註解也很多,學術界講得更是各執一詞。所有解釋中宋朝程朱學說對中庸的解釋最為精確,他們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談到中庸,因為文化大革命時期人人都有一種鬥爭的理念,所以整個社會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思維陷入極端模式。"中庸"也就被誤認為是:和稀泥、老好人、折中、不講原則、牆頭草、兩邊倒的代名詞。顯而易見,這是對中庸智慧產生了誤判。我們之所以說中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智慧,就是因為它代表了儒家的經典智慧。宋代朱熹說,«中庸»是"孔門"的傳授心法。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所以代表儒家的中庸智慧成了華人處事的基本法則。正因為中華民族運用了這種智慧,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一脈傳承至今,而埃及、巴比倫、印度三大古文明現今已是消亡殆盡。
接下來把中庸分開來談。先說什麼是"中"? 簡單來講,就是不走極端。
為了談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結合歷史人物和事件來做進一步解釋。
孟子把聖人稱為"人倫之至",也就是道德品質最優秀、最高尚的人。他把殷商的忠臣伯夷稱為"聖之清者",也就是說是聖人當中最清高的。但是,孟子要求世人對伯夷這位聖人的態度是"君子不由也",什麼意思?就是君子不應該向伯夷學習,為什麼?因為他走極端。下面看看他如何走極端。
伯夷是殷商王朝的忠臣,周武王伐紂時,他極力反對,說殷商是君,周是臣,這是犯上做亂。周武王沒有聽他的,還是把殷紂王滅了。於是伯夷跑到首陽山住著,說是餓死不吃周朝的米。結果有一天,來了一個人對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吃的山上野菜難道不是周天子的嗎?伯夷聽後就不吃野菜了,結果餓死在山上。
再談一個孔子的事例。
我們說"中"是不走極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過頭,也不掉隊。有一次,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說學生子張和子夏哪一個更優秀?孔子回答:"師也過,商也不及"。(這裡的"師"就是子張,"商"就是子夏。"子張"和"子夏"是他們的"字"。)孔子的意思就是子張這個人走過頭,子夏這個人跟不上。於是子貢問孔子,是不是子張比子夏強一點,孔子就說了一句名言:過猶不及。
我們看什麼是"中",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最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人生不要走中線,走中線就陷入折衷的誤區。人生要守中線,事事把握分寸和度,追求平衡狀態。
接下來談談什麼是"庸"。
一般來講,"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平常和普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庸的庸。另一個意思是"用"。合在一起就是"常用"。概括起來用一句話解釋"庸",就是:常用普通之道。
理解了"庸"是常用之道,就不難理解孔子在德和怨相報問題的態度了。«論語•憲問»上記載,一次孔子與一些人談論德和怨問題,有人問:"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反對"以德報怨",他要求人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為什麼反對"以德報怨",並不是孔子不要道德境界,而是他運用了中庸智慧。不是嗎?庸是常用普通之道。孔子知道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以德報怨",所以他索性不提這個過高要求,因為他一旦提出來,可能出現很多偽君子。康有為對德怨相報問題說過這樣幾句話: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籍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孔子談"以直報怨",意思是說別人對你不好,你該怎麼著,就怎麼著,這裡不是不講原則,這裡的"直"強調的就是做人的道德原則。所以說這樣做就接地氣,也就是"庸"的意思,不唱高調,普通常用之道。
在搞明白什麼是"中"和"庸"後,我們就要切入正題,談中庸智慧。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具有中庸智慧?先看以下四點:
1、有中庸智慧的人能掌控好情緒。中庸認為,有情是正常的,過於情緒化,就會損害身體。«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2、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心態是最好的。心態好就有平穩的情緒,有了平穩的情緒,才能在應對紛至沓來的萬事中減少昏聵的機率。
3、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做出的決策是最佳的。
4、人到了兩難境地,這樣不對,那樣又不行,才會動腦筋,才會不斷地增長智慧。運用中庸智慧,會兼顧兩面,對兩面都會認真思考,最後能做到面面俱到,做出此時此刻合理的決策。
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庸智慧的三個特點:
1、中庸智慧的"中"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偏不倚,不走極端。但只有"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沒有"適","中"就沒有了意義。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東西,只有最合適的東西。所以說"中"的目的也是為了"適"。概括成一句話,"適中"就是中庸智慧。
2、中庸智慧就是普通人常用之道。儒家思想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面向大眾的,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因為社會上聖人和惡人畢竟是少數,大多還是普通人。如果用"高標準"來要求人,就成了"唱高調","唱高調"必然走極端,走極端,就違反了中庸智慧的法則。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夏問什麼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孔子的意思是說對父母做到真誠、和顏悅色是比較難的,並不是說老人有事,替老人做了,就是孝。我們看儒家對人們的要求只要你想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3、可,是中庸的原則。這裡我們強調中庸智慧第一做事情應該,第二是能夠。孔子之所以提倡常人之道,就是為了"可行"。也就是"非不能為高言也",只因為"非人能共行",所以孔子"不言之矣"。由此可見,儒家思想是介於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的,並在兩者之間不走極端,注重可行性。
接下來我們談談中庸智慧的一個核心智慧點,命運好的人都不僅掌握,而且都運用自如,這個智慧點就是孔子三個最高境界中之一:做事的最高境界:"權"。
我們知道,孔子有三個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學的最高境界是:"樂",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權"。
什麼是權?先看«論語•子罕»裡孔子的一段話,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可以共學,未可與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可以與同學一起學習,但未必走同一條道路。也就是未必是同道中人。如果"適道",也就是說即便是同道中人,為一共同目標奮鬥,也"未可與立",意思是說也未必堅持到底。這裡的"立"可以解釋成:有成就,能堅持,有原則。如果能堅持,就是說"可與立",也未必能"權"。這裡"權"的意思就是"權變",靈活運用。我們看中庸智慧的核心點找到了,就是"權",或者說"權變"。正因為"權變",構成了中庸的陰陽智慧。我們看,"經"是不變的,"權"是靈活多變的。最後達到一陰一陽之平衡。因此可以說"有經有權"才是中庸,也就是說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談完了"權",我們再談一箇中庸智慧點:和。
毋庸置疑,"和"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從"和"的角度表達了中庸智慧。
西周時期有一個思想家史伯說過這樣一句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說"和"就能產生新的生命,"同"就難以為繼,沒有前途。如果以婚姻為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男女異性結合,才能孕育生命,同性兩男或兩女顯然不能生育。近親繁殖往往孩子有問題,遠親繁殖往往孩子優秀,因為遠親就是"和"。而近親裡面就有了"同"的成分。我們看中庸智慧裡"中"很重要,它反對走極端。但陰陽的另一面"和"同樣重要。因為"和"反對無差異。所以可以這樣說,不片面就是"中",不單一就是"和"。
中庸智慧博大精深,本文也只是涉及到了冰山之角。如果想表達出中庸的要旨,還得藉助孔子的一句話:"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的意思是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現在人們缺乏這種道德很久了。不難看出,孔子認為很少有人能達到中庸的境界。
其實我們談中庸智慧,最後就要落實在修身和踐行上,命運好的人其實就是運用中庸智慧悟出天道之人,並且他們以道馭術駕馭了命運,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要知道,天人合一就是中庸之道,符合這種道法就能實現人生的目標:至誠、至善,最後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之道”才是為人、處世之道。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詳細談談這個問題。
用“中庸”智慧來為人處世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知識是社會的,智慧才是個人的。
我們人生的結果出現差別,主要是我們在解決人生諸多問題時方法出現差別,而方法的差別來自於對一個問題的認知和理念的不同,認知和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主導著每個人的行為。而認知和理念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智慧。
談到智慧,我們不得不談中國智慧,而中國智慧的的確確又是一個大題目。«周易»、先秦諸子、魏晉玄學、和禪學,我認為是中國智慧的精華中之精華。而"中庸"智慧就是中國智慧精華之核心。
我們知道,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現在我們談到的中庸智慧主要出自於其中的«中庸»。
下面談談«中庸»這本書的來歷。一般認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叫子思。子思的父親孔鯉在孔子在世時就去世了。作為孔子的孫子子思自然獲得了經常與孔子交流的機會。孔子去世後,子思又拜曾子為師,成為儒家八派中的一個代表。他將他所得到的傳給了孟子,這便是«中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論述了人性、社會、政治、哲學,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中庸之道。
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要掌握中庸智慧,這是因為中庸,其實是一種處事方法,這種方式融入人的行為方式,就自然成為一種道德素養。如果融入國家管理,就成為政治管理原則。我們這裡著重談的是這種處事方法的理論和運用。
中庸智慧如何對人的命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主要是它能把控一個人的人生狀態。我們先說什麼是命運,命是一個人出生時所有關係的總和。比如出生地、父母、長相、社會地位等等,這些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一個人的運可以發生變化,因為對事情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就產生了人運氣的不同。中庸智慧是透過達到制衡來把控運氣。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我們很多人都要駕車去北京。每個人的出發地不同,與北京的距離不同,這恰恰就是人的命各不相同。每個人從自己的地方出發,遇到的路況不同,路上遇到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每個人都需要把方向盤把住,向左打或向右打都要保持方向準確,行車平穩。這種平穩駕駛就是中庸智慧。最後在目的地發現,有的人快速到達了,有的人把車開到溝裡了,有的人發生了車禍。這就是人生結果不同。
之所以說命運好的人有中庸智慧,就是這些人不走極端,對一切事情都能很好的把握"度",就好像開車把方向盤總是打到平穩駕駛的狀態。他們不解決問題,而是化解問題。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會次生很多問題。他們對一切問題能做到執兩用中,這裡的用中,不是半斤八兩的靜態結構,而是事物發展中兩種極端可能性之間的動態均衡。
下面具體談談中庸智慧。
什麼是中庸? 關於中庸的解釋,我們發現各種說法都有。«論語»、«禮記»的«中庸»裡面的註解也很多,學術界講得更是各執一詞。所有解釋中宋朝程朱學說對中庸的解釋最為精確,他們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談到中庸,因為文化大革命時期人人都有一種鬥爭的理念,所以整個社會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思維陷入極端模式。"中庸"也就被誤認為是:和稀泥、老好人、折中、不講原則、牆頭草、兩邊倒的代名詞。顯而易見,這是對中庸智慧產生了誤判。我們之所以說中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智慧,就是因為它代表了儒家的經典智慧。宋代朱熹說,«中庸»是"孔門"的傳授心法。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所以代表儒家的中庸智慧成了華人處事的基本法則。正因為中華民族運用了這種智慧,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一脈傳承至今,而埃及、巴比倫、印度三大古文明現今已是消亡殆盡。
接下來把中庸分開來談。先說什麼是"中"? 簡單來講,就是不走極端。
為了談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結合歷史人物和事件來做進一步解釋。
孟子把聖人稱為"人倫之至",也就是道德品質最優秀、最高尚的人。他把殷商的忠臣伯夷稱為"聖之清者",也就是說是聖人當中最清高的。但是,孟子要求世人對伯夷這位聖人的態度是"君子不由也",什麼意思?就是君子不應該向伯夷學習,為什麼?因為他走極端。下面看看他如何走極端。
伯夷是殷商王朝的忠臣,周武王伐紂時,他極力反對,說殷商是君,周是臣,這是犯上做亂。周武王沒有聽他的,還是把殷紂王滅了。於是伯夷跑到首陽山住著,說是餓死不吃周朝的米。結果有一天,來了一個人對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吃的山上野菜難道不是周天子的嗎?伯夷聽後就不吃野菜了,結果餓死在山上。
再談一個孔子的事例。
我們說"中"是不走極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過頭,也不掉隊。有一次,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說學生子張和子夏哪一個更優秀?孔子回答:"師也過,商也不及"。(這裡的"師"就是子張,"商"就是子夏。"子張"和"子夏"是他們的"字"。)孔子的意思就是子張這個人走過頭,子夏這個人跟不上。於是子貢問孔子,是不是子張比子夏強一點,孔子就說了一句名言:過猶不及。
我們看什麼是"中",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最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人生不要走中線,走中線就陷入折衷的誤區。人生要守中線,事事把握分寸和度,追求平衡狀態。
接下來談談什麼是"庸"。
一般來講,"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平常和普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庸的庸。另一個意思是"用"。合在一起就是"常用"。概括起來用一句話解釋"庸",就是:常用普通之道。
理解了"庸"是常用之道,就不難理解孔子在德和怨相報問題的態度了。«論語•憲問»上記載,一次孔子與一些人談論德和怨問題,有人問:"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反對"以德報怨",他要求人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為什麼反對"以德報怨",並不是孔子不要道德境界,而是他運用了中庸智慧。不是嗎?庸是常用普通之道。孔子知道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以德報怨",所以他索性不提這個過高要求,因為他一旦提出來,可能出現很多偽君子。康有為對德怨相報問題說過這樣幾句話: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籍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孔子談"以直報怨",意思是說別人對你不好,你該怎麼著,就怎麼著,這裡不是不講原則,這裡的"直"強調的就是做人的道德原則。所以說這樣做就接地氣,也就是"庸"的意思,不唱高調,普通常用之道。
在搞明白什麼是"中"和"庸"後,我們就要切入正題,談中庸智慧。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具有中庸智慧?先看以下四點:
1、有中庸智慧的人能掌控好情緒。中庸認為,有情是正常的,過於情緒化,就會損害身體。«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2、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心態是最好的。心態好就有平穩的情緒,有了平穩的情緒,才能在應對紛至沓來的萬事中減少昏聵的機率。
3、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做出的決策是最佳的。
4、人到了兩難境地,這樣不對,那樣又不行,才會動腦筋,才會不斷地增長智慧。運用中庸智慧,會兼顧兩面,對兩面都會認真思考,最後能做到面面俱到,做出此時此刻合理的決策。
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庸智慧的三個特點:
1、中庸智慧的"中"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偏不倚,不走極端。但只有"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沒有"適","中"就沒有了意義。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東西,只有最合適的東西。所以說"中"的目的也是為了"適"。概括成一句話,"適中"就是中庸智慧。
2、中庸智慧就是普通人常用之道。儒家思想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面向大眾的,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因為社會上聖人和惡人畢竟是少數,大多還是普通人。如果用"高標準"來要求人,就成了"唱高調","唱高調"必然走極端,走極端,就違反了中庸智慧的法則。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夏問什麼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孔子的意思是說對父母做到真誠、和顏悅色是比較難的,並不是說老人有事,替老人做了,就是孝。我們看儒家對人們的要求只要你想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3、可,是中庸的原則。這裡我們強調中庸智慧第一做事情應該,第二是能夠。孔子之所以提倡常人之道,就是為了"可行"。也就是"非不能為高言也",只因為"非人能共行",所以孔子"不言之矣"。由此可見,儒家思想是介於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的,並在兩者之間不走極端,注重可行性。
接下來我們談談中庸智慧的一個核心智慧點,命運好的人都不僅掌握,而且都運用自如,這個智慧點就是孔子三個最高境界中之一:做事的最高境界:"權"。
我們知道,孔子有三個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學的最高境界是:"樂",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權"。
什麼是權?先看«論語•子罕»裡孔子的一段話,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可以共學,未可與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可以與同學一起學習,但未必走同一條道路。也就是未必是同道中人。如果"適道",也就是說即便是同道中人,為一共同目標奮鬥,也"未可與立",意思是說也未必堅持到底。這裡的"立"可以解釋成:有成就,能堅持,有原則。如果能堅持,就是說"可與立",也未必能"權"。這裡"權"的意思就是"權變",靈活運用。我們看中庸智慧的核心點找到了,就是"權",或者說"權變"。正因為"權變",構成了中庸的陰陽智慧。我們看,"經"是不變的,"權"是靈活多變的。最後達到一陰一陽之平衡。因此可以說"有經有權"才是中庸,也就是說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談完了"權",我們再談一箇中庸智慧點:和。
毋庸置疑,"和"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從"和"的角度表達了中庸智慧。
西周時期有一個思想家史伯說過這樣一句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說"和"就能產生新的生命,"同"就難以為繼,沒有前途。如果以婚姻為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男女異性結合,才能孕育生命,同性兩男或兩女顯然不能生育。近親繁殖往往孩子有問題,遠親繁殖往往孩子優秀,因為遠親就是"和"。而近親裡面就有了"同"的成分。我們看中庸智慧裡"中"很重要,它反對走極端。但陰陽的另一面"和"同樣重要。因為"和"反對無差異。所以可以這樣說,不片面就是"中",不單一就是"和"。
中庸智慧博大精深,本文也只是涉及到了冰山之角。如果想表達出中庸的要旨,還得藉助孔子的一句話:"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的意思是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現在人們缺乏這種道德很久了。不難看出,孔子認為很少有人能達到中庸的境界。
其實我們談中庸智慧,最後就要落實在修身和踐行上,命運好的人其實就是運用中庸智慧悟出天道之人,並且他們以道馭術駕馭了命運,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要知道,天人合一就是中庸之道,符合這種道法就能實現人生的目標:至誠、至善,最後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