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長空

    公元643年,一位唐朝的開國元勳,戰功赫赫的大將軍因謀反罪被誅殺。當案情告破後,唐太宗李世民含淚對這位將軍說:“吾為卿,不復上凌煙閣矣。”在古代,謀反幾乎是十惡不赦之罪,還能得到帝王如此抬愛,可見此人非同一般。

    一、文武兼修,戰功卓著

    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侯君集的名字十分不起眼,畢竟在唐朝初年,唐太宗平李世民平南掃北、海清河晏、四夷臣服、萬國來朝,社會得到空前進步和發展,李靖、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名將輩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名相輔佐,能在這樣的豪華陣容中脫穎而出,還敢造反,沒兩把刷子肯定不行。

    侯君集是李世民早年打天下時的心腹智將之一,是文武兼備的全面型人才。翻開侯君集的個人經歷,主要立了三大功。

    一是謀劃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上位。史籍記載:“建成、元吉之誅,君集之策居多。”在與太子李建成、三弟李元吉明爭暗鬥中,侯君集始終陪伴在李世民左右,出謀劃策。

    侯君集積極勸說李世民發動政變,促使李世民下定決心,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奪取帝位。事變成功後,侯君集深得李世民信任,官拜右衛大將軍,封潞國公,賜邑千戶。

    二是協助李靖將軍,擊敗吐谷渾。貞觀年間,吐谷渾王慕容伏允拒絕朝貢。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名將李靖為主帥,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為副將率軍征討吐谷渾。次年,吐谷渾敗逃青藏高原,許多將領勸退,侯君集堅決主張繼續打擊吐谷渾。

    後李靖採納了侯君集的計策,兵分兩路,奔襲二千多里,南北兩線均取得勝利。伏允被殺,吐谷渾投降,成為唐朝的屬國。公元637年,侯君集獲封陳州刺史、陳國公,次年,又官拜吏部尚書、光祿大夫。

    三是攻滅高昌國,打通絲綢之路。高昌位於吐魯番盆地,絲綢之路交通樞紐,當時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高昌國王鞠文泰投靠西突厥,拒絕對唐朝的朝貢,還攻打唐朝屬國伊吾、焉耆等,並扣留西域各國向唐朝進貢的使者。

    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率領數萬兵馬攻打高昌。侯君集率軍克服艱難險阻,很快攻滅高昌國。

    唐朝在高昌舊地設定西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設定安西都護府。唐朝再一次向西域各國展示了國威,絲綢之路重新暢通,西域各國拍手稱快。侯君集的聲譽到達了人生的頂峰。

    二、貪贓枉法,目無君上

    侯君集攻滅高昌後,在沒有請示唐太宗的情況下,擅自將無辜的百姓充作官奴。他還把高昌財寶據為已有,因為害怕手下軍士揭發自己的罪行,任由官兵劫掠財物,這極大地損害了唐朝軍隊的國際形象。

    侯君集遭到彈劾下獄後,很多大臣為其求情。李世民念其往日功勳,法外開恩,赦免了侯君集。可出獄後的侯君集,並沒有感激李世民的寬容,也沒有反省自己過失,反而積下了一肚子怨氣,並向李道宗、張亮等公開表明對皇帝的不滿,儘管和多人向李世民揭發侯君集有不臣之心,但李世民愛其才能,感其舊恩,依舊沒有追究,任其宣洩不滿。

    三、蠱惑太子,圖謀造反

    李世民的放縱,並沒有讓侯君集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把手伸向了皇儲大選,這讓李世民無法原諒。當時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受到了魏王李泰的挑戰,侯君集慫恿李承乾學習老子李世民早日起事,成就帝業。公元643年,李承乾東窗事發,侯君集被女媳賀蘭楚石告發謀反,再次被投入牢獄。李世民親自參與審理,在證據面前,侯君集無言以對,甘願受死,但請求免其家人死罪。

    李世民召叢集臣,商議對侯君集的處理意見。原本李世民還想救侯君集一命,沒想到群臣一致表示:“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請誅之以明大法。”李世民無奈處死了侯君集,其家人流放嶺南。

    古語道:天要讓其亡,必先讓其狂!侯君集與歷史上明朝的藍玉、清朝的年羹饒等一樣,本來應該是彪炳史冊的英雄,可惜化為身死而名滅的歷史塵埃。

    參考文獻:《舊唐書》《資治通鑑》

  • 2 # 尚宮女史

    侯君集在唐初確實算不上特別優秀,武比不上尉遲敬德,文不如房玄齡、杜如晦。但他的綜合實力也不算弱,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十七位,比程咬金和秦叔寶都要靠前。但是,倘若凌煙閣功臣圖再晚兩個月往裡放的話,就沒有侯君集什麼事了,因為他竟參與到李承乾謀反案中,讓李世民心痛不已。可以說是辜負了李世民對他的厚愛。

    侯君集年輕的時候不怎麼靠譜,沒什麼本事,但卻認為自己非常勇武,後來就進了秦王府,跟隨李世民平定天下,戰功頗多,但在當時的眾多猛將中也不算很突出,不過,侯君集比較得李世民信任,能夠參預謀議。讓侯君集迅速脫穎而出的是玄武門之變,侯君集也在勸說李世民起事的功臣名單裡。在團隊謀劃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中,侯君集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成為玄武門之變五個最大功臣之一。李世民繼位後,侯君集就成為左衛將軍、潞國公,食實封1000戶。

    之後的侯君集,仕途順遂,在630年成為兵部尚書,之後跟隨李靖攻打土谷渾,在638年成為吏部尚書和光祿大夫,這時候的侯君集也開始讀書學習,真正融入到官場中去,稱得上是出將入相。但之後的攻滅高昌國把侯君集推上了風口浪尖。

    639年,侯君集被任命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討伐不聽話的高昌國,結果大軍還在路上,高昌王就去世了,其子倉促繼位迎接暴風雨的到來。可以說侯君集在最初所做的決定都是非常正確的,比如並沒有在高昌國舉行墓葬的時候偷襲,而是堅持光明正大的興師問罪;當侯君集勸降不成的時候才下令攻城,後來逼得高昌王的投降。

    但在高昌國滅亡後,侯君集卻犯了錯,他自恃功高,在沒有請示李世民的情況下就私自把一些沒有罪的人發配,而且,侯君集眼見高昌國財物眾多,竟起了貪心,以至於部下也有樣學樣搶掠高昌國的金銀財寶。

    侯君集班師回朝後,有司請求治侯君集的罪,於是侯君集就被下獄,當時岑文字上書請求李世民釋放侯君集,理由是侯君集有功於國家,不能輕易的讓他受到屈辱,李世民也覺得沒必要對他這麼嚴厲,畢竟功大於過,於是就赦免了侯君集。但侯君集還是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心裡總有不痛苦。

    後來侯君集還攛掇張亮造反,張亮接著就告訴了李世民,只是當時李世民不願意相信侯君集會造反,也沒有證據,所以待侯君集一如從前。其實在張亮之前,李靖也在李世民面前表示過侯君集會造反。原先侯君集跟著李靖學習兵法,李靖並沒有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拿出來,侯君集很不高興遂對李世民說李靖會謀反。李世民找到李靖,質問李靖為何要藏一手,李靖則表示教給侯君集的兵法完全能夠壓制四夷,而侯君集貪得無厭,正是有異志的表現,李世民也沒放在心上。

    到了643年,侯君集的畫像就進了凌煙閣,但是李祐謀反案扯出了李承乾,原來李承乾也要謀反,證據確鑿,李世民不能不信,而侯君集正是勸說李承乾謀反的人。

    當時李承乾自己有足疾又害怕魏王李泰會取代他,於是心中很是不安,當他知道侯君集對李世民有怨言之後,就透過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讓侯君集進東宮來商談要事。李承乾問侯君集如何自安,侯君集就攛掇李承乾造反,並表示自己會效犬馬之勞。然後,就制定了計劃,只是計劃還沒有實行就讓李世民知道了。

    侯君集實際上在李承乾謀反案中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李承乾想謀反也不是侯君集勸說的結果,相反的,是太子李承乾用財寶拉攏侯君集,希望侯君集加入到他的隊伍中,而侯君集對李世民的怨氣可以說是非常重了,就這麼答應了李承乾,結果就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事發後,李世民親自審問侯君集,剛開始侯君集並不承認,他始終認為自己並沒有錯,實在是太委屈了所以才會如此,但後來李世民讓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來對峙,侯君集就全部都說了。在當時來說,李世民並不想要侯君集的命,但是架不住群臣實在是不喜歡侯君集,不僅沒有替他說情,反而認為侯君集犯的罪天理難容。

    侯君集最終還是被處斬,將死之時,侯君集請求李世民給他留一個兒子祭祀,於是李世民將侯君集的妻子和其中一個兒子流放到了嶺南,其他的全部殺死。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排在唐朝“凌煙閣”開國功臣第十七位的侯君集,雖然他在造反被處死時候,年齡有多大,並不確定(因為他小時候是個混混,出生時間不確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經處於生命的暮年。既然已經處於生命的暮年,他為什麼還要謀反呢?

    (侯君集劇照)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李世民對他的縱容。

    侯君集在造反之前,其實已經有不少人告訴李世民,他會造反。但是李世民並沒有處理他。

    比如侯君集打下高昌國回來後,因為搜刮高昌的珠寶據為己有,因此受到司法官的查處。這事讓侯君集很不爽,覺得自己立了大功,還受到排擠,於是勸與他關係好的另外一個開國功臣張亮一起造反。張亮把這事告訴了李世民,可是李世民卻對張亮說,這事他就告訴過你一個,如果他到時候不承認怎麼辦?因此不予追究。

    接著,侯君集讓李靖教他兵法,李靖沒有全交給他,留了一手。於是侯君集說李靖留著是想謀反的。而李靖卻對李世民說,侯君集才有反相,教給他,那是縱容他謀反。後來,侯君集做了一些超越規矩的事情。李靖提醒李世民,但李世民並沒有處理侯君集。

    再後來,侯君集透過他的女婿賀蘭楚石,攛掇太子李承乾謀反。李承乾謀反的事暴露後,賀蘭楚石落井下石、六親不認,在李世民面前告侯君集的狀。但李世民還是不想處理侯君集。

    李世民不處理侯君集,當然有他不想落得個“殺戮功臣”惡名的考慮,同時也有他能夠完全掌控侯君集,不害怕他造反的原因。不過,這樣一來,對沒有什麼文化,又沒有什麼自律性的侯君集來說,卻助長了他的歪風邪氣。

    (李世民劇照)

    第二,加入太子集團的底氣。

    侯君集雖然年紀大了,造反也享受不了幾年了。但是在他看來,造反卻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因為他是攛掇太子造反。

    只要太子造反成功了,那他一定就是開國重臣,可以在朝廷上有絕對的話語權。再說了,太子李承乾本來也沒有什麼能力和魄力,要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甚至實現“改朝換代”,也是有希望辦到的。

    而攛掇太子造反,成功率非常高。畢竟李世民的江山,都是從他爹那裡篡奪過來的。而且,李世民篡奪江山以後,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既然有這個先例,因此侯君集也可以效仿,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也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李承乾劇照)

    第三,打造侯家江山的慾望。

    古代是王朝社會,是家天下的社會。江山是皇帝的,是皇帝家族的。只要一個人當了皇帝,這個江山就可以透過子孫,一代代地傳下去。所以,就算侯君集年紀大了,獲得江山也坐不了幾年了。但是,可以把這份基業傳給自己的子孫,一代一代長遠地傳下去。

    我們看後來安祿山造反。安祿山其實身體已經相當糟糕,造反成功也沒有多大意思,但他依然要鞍馬勞頓地幹。還有吳三桂造反。造反的時候,吳三桂也已經是生命的暮年,但他還是要起事。就是這個江山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就是這個江山可以作為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孫們。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中秋節為話題寫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