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知道點

    遊牧民族尚武,好戰其勢正盛。北宋建國不久其勢尚不具備和遼決戰,宋重文抑武缺乏力挽狂瀾的將領,軍隊戰鬥力不是很強

  • 2 # 春秋風雲

    宋太宗滅掉北漢以後,想一鼓作氣,乘勢收復被遼國佔領的幽雲16州。當時,將士連日作戰疲憊不堪,急待休整。按照慣例,每次戰役過後論功行賞,以鼓舞士氣。滅掉北漢過程中,將士浴血奮戰,居功至偉,都盼望封妻廕子,以慰血汗。可宋太宗不管這些,他覺得自己已經是戰無不勝,勢不可當的戰神。北漢都能攻下,小小契丹遼國,能奈我何?

    戰前大會上,大多數宋軍將領以糧草不足為由搪塞,意欲休整,待機再戰。只有殿前都虞侯崔翰恣意鼓吹:“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趁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此話正合太宗之意,太宗執意北伐,將士敢怒不敢言。宋太宗以為,三十萬大軍突襲幽州,必然打得他措手不及,不費吹灰之力,即可速戰速決。卻不知遼國早有防備:據守幽州的是足智多謀的大丞相、南京留守韓德讓,和大將軍耶律斜軫。遼國在隋唐薊城基礎上對幽州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形成了方圓36裡,城高3丈,寬1.5丈,人口達30萬的軍事重鎮。北漢告急時,遼國己派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將領蕭討古、乙室王撒合率兵鎮守燕地。另外,遼在幽州屯駐的漢兵,有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軍,共有18000餘騎。太平興國4年(979年)5月20日,宋軍開拔。大戰之初,進展順利,遼國易州剌史劉宇、涿州判官劉厚德獻城投降;清沙河一戰,殺敵甚眾,獲馬300匹;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率部投降。但是,幽州(今北京,遼稱南京)如銅牆鐵壁,久攻不下。城內遼軍據險而守,以待援軍。宋太宗多次督戰,搶攻、強攻、夜攻,皆不湊效,地道、工事也不濟事。

    6月30日,遼景宗耶律賢聞南京被圍,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救援,耶律休哥自動請纓,遼景宗讓他代替耶律奚底,統率五院軍之精銳,馳援南京。耶律沙率部扺達幽州,宋太宗命諸路軍殺之,遼軍不敵,倉惶敗退。宋軍追擊,由於近20天的連續作戰,將士疲乏至極,只追了10多里,便放了他們生路。夜晚,正欲休整之時,耶律休哥率騎持火把漫天遍野而來,宋軍不知人數多少,不敢迎戰,只以高梁河據守。耶律休哥收攏耶律沙敗兵,重整隊伍繼續迎戰,然後與耶律斜軫各率精銳騎兵,從耶律沙的左右兩翼挺進,乘夜夾攻宋軍。宋軍倉促應戰,雙方激烈撕殺,耶律休哥也多處負傷,仍堅持戰鬥。城中耶律學古見援軍已到,開門列陣,擂鼓吶喊,聲震天地。耶律休哥憑藉熟悉地形,率部左衝右殺,將宋軍團團包圍,宋軍摸不著虛實,處處捱打,只得紛紛後退。耶律沙掉頭追擊,宋軍大敗,死者萬餘。耶律休哥雖然身負重傷,仍叫右右輕車載他追擊,直追到涿州城下方住。宋軍潰退所遺糧草、兵器、符印、貨幣不計其數,俱為遼軍所得。宋太宗撤退時,與部隊走散,屁鼓上中了一箭,不能騎馬。左右找不到馬車,勉強找了一輛驢車,載他而逃。7月初7日天明之後,己達涿州城外,此時宋軍敗兵未到,他繞過涿州城,直奔金臺屯。到了金臺屯,見諸軍尚未到達,才敢停車觀望。更令他氣惱的是:諸軍將領找不到趙光義,以為大宋的皇帝被俘,或者被砍死了,國不可一日為主,便擁立宋太祖之子趙德昭為帝。基於趙光義親率30萬大軍征伐幽州,只落得丟盔御甲,狼狽逃竄的事實,網友幽默地諷刺他為“高梁河車神”。

    兵者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怠”,趙光義不知惜愛將士,不知幽州城堅,不知契丹驍勇善戰,不知調查研究,不知準備充足,不知應變方略,何愁不敗也。可惜,事後還不知悔悟,把氣全撒在趙德昭身上,令他拔劍自刎;把氣全撒在浴血奮戰的將士身上,不獎不恤,美其名曰“功過相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爾後,為了扺御遼國南侵,派幾路大軍分兵把守,臨行前不是賦予將領隨機應變指揮權,而是授予陣圖。讓將領按陣圖作戰,如果不按陣圖作戰,即使打贏了也要受罰。親親讀者,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具體的戰況要具體對待,豈能一概而定?趙光義的陣圖,把將領變成了傻子,把軍隊變成了捱打的靶子。

    我們必須承認趙光義是逃跑的天才,軍事上盲目自信的天才,一個跑了幾天還見不到自已部隊的“高梁河車神”。

  • 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宋太宗趁滅北漢餘威,率數十萬大軍一路疾進,圍攻幽州,卻慘遭大敗,未能實現恢復幽雲的夙願。

    今天,我們僅就太宗在指揮上的問題做探討,看看是否能對我們有所啟示。

    滅北漢氣勢正旺,趁勢進取卻大失軍心

    979年五月初六,宋滅北漢。

    後周世宗、宋太祖數次征討北漢,可謂費盡心機。此戰,宋軍又是圍攻數月,疲憊不堪,幸天佑大宋,漢主求降,宋終於大功告成!

    將士們無不歡欣鼓舞,都等著班師回朝,按功封賞時,得到了太宗新的指示:哥幾個準備好,我們去打遼國,收復了幽雲十六州,再一起封賞!

    喜悅之情散去,疲憊之心復來。將士敢怒不敢言。

    果然,在出徵一開始,扈從六軍就出現了遲到的現象。宋太宗強壓怒火,沒有處置。

    獎罰,貴在及時。即使太宗出於戰機考慮要迅速行動,也應當同時封賞,激勵三軍。不行賞賜,強行調遣,縱然能暫時壓住局面,遇到緊急情況時,恐怕這些不滿都會爆發出來!

    表面進軍神速,實則處境危險

    太宗北伐,宋軍沒想到,也出遼人意外。

    說遼人沒想到也不是,太宗攻北漢時,遼就加強了幽州的力量。可是,遼人應該是沒想到宋軍來得這麼快,這麼猛!

    太宗的計劃很明顯,一路疾馳,攻取幽州,然後北上控制古北口、野狐關等地,阻遏遼軍。如此,幽雲十六州可一舉而定!

    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太宗得兵要!

    宋軍也確實軍事素質不錯,在太行難行之地,也能日行百餘里。馬不停蹄,一路飛奔,沿途遼國城池紛紛投降,宋軍進展神速!

    可是,太宗此時卻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得勝口,幽州附近險要之地,宋軍企圖一舉拿下,耶律斜軫詐做耶律奚底(宋人所輕)的部隊,詐敗後側後打擊,擊敗了宋軍。隨後,耶律斜軫依託得勝口,與宋軍對峙。

    宋太宗不想浪費時間,只留下部隊對之對峙,主力圍攻幽州!

    遼是大國,幽州是遼的“南京”,攻幽州必須做好“圍城打援”的準備!要打援,必須控制險要,進退有據。

    唐太宗攻王世充洛陽時,竇建德來援,秦王依託虎牢關,才有相持破敵之機。都是太宗,宋太宗還是弱一點!

    宋不取幽州周圍險要,頓兵堅城,一旦受挫,哪裡有調整、相持的餘地呢?

    一心攻城,不察敵情

    前面說遼人應該沒預料到宋軍來的這麼快、這麼猛,證據是:當宋軍圍攻幽州時,遼一度想放棄幽州,被耶律休哥勸阻。

    顯然,面對如此強大的宋軍,即使遼傾舉國之力救援,也無取勝把握!

    因此,太宗如果在攻城時,控制預備隊,加強對遼援軍的防備、偵查,有機會拿下幽州!

    可是,太宗卻似乎篤定自己能迅速攻下幽州。地面上,大軍攀城而上,地面下,大軍穴地而進!其間,山後的耶律學古從宋軍包圍圈薄弱處接近幽州,居然“穴地而入”,入援幽州!

    這是一記警鐘,宋軍包圍圈的警戒何其混亂!

    隱患總爆發,太宗化身“驢車俠”。七月初六,正在攻城的宋軍發現了耶律沙,兩軍在高粱河畔激戰。由於宋軍人多,一陣廝殺,耶律沙不支,漸漸後退。

    正在宋軍準備一舉破敵時,忽見後方無數火把,人聲鼎沸,宋軍見如此多遼援軍到達,心生恐懼,停止了追擊!

    原來,這是耶律休哥間道急馳而來!為了迷惑宋軍,每人持兩個火把,以壯聲勢!

    敵人都打到眼前了,還不知道敵人是誰,有多少人!宋軍警戒部署之薄弱,可見一斑。

    隨後,耶律休哥會合遼軍,開始對宋反擊。

    耶律休哥看準了宋軍的命門:沒有調整空間!只要一敗,就會潰敗!而宋軍疲憊之師,快敗了!

    耶律休哥不打算讓宋軍休息,連夜發起反擊!

    耶律休哥先以耶律沙的部隊正面攻擊宋軍。宋軍雖然疲憊,但對耶律沙還是能打起精神打的!隨後,耶律休哥率精銳騎兵從耶律沙兩翼殺出,猛擊宋軍!宋軍漸不支。

    宋軍不乏勇士,拼死壓住陣腳,與耶律休哥激戰!休哥身披數傷!不行,就這一口氣,一定要打敗宋軍,宋軍敗不起!休哥奮力死戰!

    為了控制局面,宋軍撤圍,調攻城兵團開始支援作戰!

    城內的耶律學古見宋軍撤圍,也從城內殺出,兩面夾擊宋軍!

    宋軍遭遇多面進攻,敗退後又沒有緩衝的地形,一片大亂!

    為了防止宋軍整軍再戰,耶律休哥哥指揮精銳騎兵,實施“超越攻擊”,使宋軍一路散逃,完全沒有整頓的時間!宋軍,終於變成了潰散!

    眾將不知道宋太祖在哪裡,不過,就算知道了也沒用,因為他們計程車兵也不知道他們在哪裡!

    一片混亂下,宋太宗坐驢車跑了!

    太宗,敗了!

    1、突襲沒問題,但知己知彼,是必須的!

    太宗急切伐遼,未必註定就會失敗。突襲可以玩!問題是,突襲不突襲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知彼:太宗打太原,滅北漢,用的就是圍城打援,他對此應該是很熟悉的。可是,在幽州之戰中,警戒幾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只能說,在打幽州前,太宗對遼軍的認識非常模糊,對遼的情報非常有限!

    而遼軍來援,打到背後時,宋軍才開始迎戰,這完全不像是太原之戰時的宋軍!只能說明:宋軍對遼不但事先沒有足夠情報,甚至連獲取情報的渠道都沒有建立,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知己:打太原時,宋軍就圍城頗久,士卒疲勞。不做激勵就強行出征,遇到軍紀問題又不做糾正。難怪宋軍在幽州城下,警戒鬆弛!

    2、無預備隊,不搶險要,一遇挫折,全軍潰敗。

    此戰中,宋軍對各險要沒有攻取,也沒有留下預備隊以應付意外。

    結果,在平緩的高梁河拒敵。一遇挫折,無險可退,又無預備隊頂上,宋軍遭遇機動騎兵“超越攻擊”時連重新整頓的機會都沒有,只能一敗塗地!

    這些錯誤,都是基礎行錯誤。觀太宗平太原之戰的表現,他本不該犯下這些錯誤。只能說,在平定太原後,志得意滿,膨脹了!膨脹的時候,就只考慮好的,不考慮危險了!

    得意時,多想想危險,失意時,多想想機遇。平常心,才能不斷取勝!

    祝君勝利!

  • 4 # TonyDeng

    主要原因是滅北漢耗費了相當長時間,靠圍城打援的戰術,前後五個月,耗到對方投降的。此時宋軍已疲勞不堪,但是宋太宗力排眾議,執意乘勝攻遼,結果當然大敗。

    在宋太宗看來,滅北漢是重大勝利,理應士氣鼓舞,正宜進取,卻忘了人會疲勞,必須休整。其實當時眾將並非沒有反對,然而偏有個別馬屁精奉迎,人總會聽順耳的,強化了宋太宗的自信心,所以執意伐遼。

    在遼方面,援救北漢受阻,但畢竟不是拼死須救,然而對方來攻,那是切身大事,當然重視死戰,情勢又不同。此時遼國雖然處於衰弱期,但畢竟不是沒有良將,耶律休哥終身地位尊崇,正是因為他多次挽救國家的功勞,宋人來攻,是正面與他對敵。

    宋太宗顯然沒明白雙方形勢變化,以致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和覃是同一姓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