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字谷主
-
2 # 小漢字見大歷史
【立春】乃中國二十四節氣之首,此時大地漸回暖,人間萬開始更新。
其實二十四節氣完全對應太陽曆(迴歸年),不對應以月相計日的陰曆。中國古人透過測量圭表影子的長度,得到「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個基準點,再將太陽黃道每隔15度作為一個節氣。我們的祖先透過「天圓地方」的模型,依然逼近了客觀世界,這就是智慧。用今天物理學的說法就是:運動是相對的,選取的參照系不同罷了。立春,對於華人這個古老的農業民族來說,其重要性是無需贅言的。所以,華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都是在立春前後不遠。
春節,顧名思義,是華夏農耕文明迎接春天的節日,漢字「過年」之「年」,像「人頂禾穀」之形:
目前有兩種解釋:
一是,以「人收割穀物」之形,會「穀物成熟收割一次為一年」之義。
二是,「人頂禾穀」之形,是上古的一種舞蹈,是年底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的儀式。
無論那一種說法,都與農業息息相關。
而對農業來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代表著播種、溫暖的生機、豐收的希望。所以,「春」不但在漢語中,恐怕在人類大部分語言中都有「希望、生機、新的開始、溫暖舒適」等等美好的寓意,甚至跟「美女、性」都相關聯,在語言學上這叫做「隱喻共性」。因為人類有相同的認知模式和生活經驗,對北半球亞歐大陸上大部分民族來說,都是從原始氏族社會,進入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社會。不用「像、如」等比喻詞的修飾,不言而喻就叫「隱喻」,如「激烈的辯論」叫「論戰」;「hot」和「辣」和「美女」相關聯,都是「隱喻」。跟漢語一樣,英文「spring」代表「希望」是不言而喻:hope of spring——希望之春。雪萊的詩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如果說「一葉知秋」,那麼漢字【春】就是「一草報春」:以「Sunny下草芽萌發」之形,會「春天」之義。也即由「艹、屯、日」三個部件構成的古文字【萅】字:那麼,也就是說【萅】就是【春】的古字的【隸定】(或【楷定】):也就是將籀篆古文字隨體詰詘的彎曲線條,改寫為橫平豎直的今文字:隸楷書,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辨認、分析古文字。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將這個圖引用過來:
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萅】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屯」像「植物芽孢萌發」之形,但「屯」也是【萅】字中標音的聲符:《說文》說得非常清楚:
萅,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屯聲。「古無舌上音」,漢代以前,漢語中沒有【ch】這種捲舌音,「春」在上古的讀音跟「屯」一樣,這種音變有點類似漢語音譯「特朗普」的「特朗」,也可以音譯成「川」,也即「川普」。另外,要注意的是「萅」的甲骨文字形,有多種異構字:有的部件位置安排不一樣,
有的沒有「日」部,從「木」從「屯」:
因為在古文字同意偏旁是可以互相通用的。
【萅】在字形上比【春】複雜,筆畫也多,當然可以說是【萅】是【春】的「繁體」,或者叫做「繁構」。
「繁體」的概念不是說港澳臺用的漢字就叫「繁體」,只要兩個漢字相比,一個比另一個部件、筆畫多,就可以叫「繁體」,較少的則叫「簡體」,或者「省文」。當然,【萅】也是【春】的【異體字】,【異體字】的概念是:音、義完全一樣,但字形不同。
漢字的訛變大多數時候也伴隨著簡化,而訛變簡化最為劇烈就是隸書,從目前出土文物來看,這個變化上限大約發生在戰國,下限在秦漢時代。戰國、秦漢時代,禮崩樂壞,文化下移,越來越多的「泥腿子」掌握了讀寫能力,特別是秦漢時代,封建食邑制度瓦解,政府職位不能世襲,開始向平民階層開放,漢字使用人群規模變大。
像漢高祖劉邦就是秦朝的一個亭長,是要履行一些收稅、報戶口、編制等等工作的,所以,這些泥腿子、刀筆吏,平常要處理大量的文書,為了偷懶,沒文化的泥腿子不管漢字造字有什麼「六書」,對漢字進行了劇烈的簡化,怎麼簡單怎麼寫,即便寫錯了,只要大家都這麼寫,也就積非成是。
所以,隸書是先秦的一種日常應用的快寫俗體字,有點像醫生寫的字:只要同行能看懂,怎麼快速怎麼寫。
出土文物上的漢代刀筆小吏那麼,最後總結一下:1、漢字籀篆演變成隸書,有大量的「訛變」現象,大多數時候伴隨簡化,這其實也就是將錯就錯,約定俗成的一個過程。篆書【萅】訛變簡化後的俗體字就是「春」。2、某一個時期不入流的俗體字,往往會成為下一個時期的標準正體字。篆書【萅】在先秦是正體字,後來到漢代,它的俗體字【春】成為正體字。隸書其實就是篆書的俗體,楷書就是隸書的俗體,而今天的簡化字,其實大部分是宋元以來形成的俗體字,少部分是一些古字。極少一部分是新造字,我記得好像大概不到十個是49年以後的新造字。
-
3 # 秋空彩練
這個寫法是從篆書來的,是春的異體字。
考生文化較高的,故意寫繁複的異體字答卷,文化低的抄襲者,往往字都認不清,抄錯了,錄取機會就會少很多,是反對抄襲而形成的習慣。
如,故意將“前”寫成“歬”,而“歬”是上“止”下“舟”,這是篆書中“前”的寫法,直接“翻譯”成楷書。
把春寫成“旾”或“萅”,也是一種“好古”的“雅習”。凡事以“古”為好,固執的迂腐,會寫別人不容易認識的字,顯示自己有學問,與孔乙己“回字有四種寫法”,是同一種心理。
書畫題款,一般用傳統紀年法,這種歷史形成的習慣,也影響一些人喜歡寫古字。
-
4 # 鮑爾金vs巴特爾
中國文字乃世界獨有,是人類最重要的歷史文化,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多形很常見,現在就讓我們先看看春字的十種異體字吧。
再來看看我們和鄰國,還有港、臺地區如何寫春字的吧。
南韓
日本
香港特別行政區
臺灣省
中國大陸
我們也可以再來研究一下春字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書
舊體字
回覆列表
萅 談不上是繁體, 是春 異體字,萅 和 春 兩字是可以通用。
【春】=【萅】=【艹+ 屯+ 日】
春日草(艹)屯初生,春生,四季之初。
【春】形聲會意合體字,【春】=【萅】=【艹+ 屯+ 日】,春日草(艹)屯初生。
本字:萅,合併異體字(芚、旾)。“春”字中獨體文“艹、屯”是核心。
【屯】
【屯】- 初生植物,屈曲之者、未能申也。屯集聚在一起,團
在一起,胚芽- 尚未長開,聚集團起,物未長開而渾沌不清。
胚芽突破種子的皮後發育成葉和莖。位於胚軸的頂端,突破種子的皮後發育成葉和莖。
【春 本義】
-1、春生,生機;春日草(艹)屯初生;-【春有“屯”】
-2、春日,春天;-【春有“日”】
-3、春草。-【春有“艹、屯”】
-4、初生,初春;春夏秋冬從“春”開始;-【春中有“屯”,“屯”有初生】
-5、春心,春困;-【春有“屯”生,“屯”聚集團在一起未散開、懵懂不清,初生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