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充
-
2 # 雙千童叟對不起條友們
因華人受孔子思想灌輸,視“中"為國之代名詞,把國視為在中,四方賓服,而漢族自視為華夏,近代就以中和華夏取義為中華。
-
3 # 嚴師說字
中(眾或擬聲)甲骨文畫直立的一面旗,在旗杆的中間加一圓圈。用以表示位置的中心與長度的中間。隸變楷化後,用“口”和“丨”會意而成的“中”字。“口”表示圓,表示方圓範圍;“丨”表示縱立,垂直之意,這裡表示矗立於中央。借“眾”聲表示居中應四方,以寡御眾;擬聲(讀四聲)像箭貫穿物之聲。物之當正之處為中,中者,不偏倚居中以應四方,以寡御眾;居中而受圍者曰央,央借“仰”聲表示四方景仰。所以,中的本義為當正,不偏不倚的位置。
作為華夏子孫,應該明白華夏二字的本義,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中“華”是表示什麼?依據《中華字通》分析下華夏二字,供大家參考!漢字隱含無數有價值的文化資訊。漢字有透過字形、字音進行“自定義”的功能,這種“自定義”是透過造字的原始表象定格下來的。因此漢字成了“活化石”,隱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許多文獻資料中查不到的歷史懸案,可從漢字中尋找他的脈絡,華夏二字究竟是記錄人物特徵,還是記錄時代特徵,可以從二字的本義去得到答案。
華華崋(化huá huā huà)是花的本字,華是由華簡化而來。繁體華是由草的省形“艹”和垂的省形變化為“”會意而成的字。草“艹”表示草木;垂“”表示草木花朵兒下垂,開花授粉,是花的意象寫照。借“化”聲表示花變化快,花樣多,完善“華”的意義。1965年簡化為“華”,是由“十”和“化”會意而成。“十”表示我們中華十全十美,或者說花樣多,繁花似錦;“化”表示我們中華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如美麗的花兒是草木的精華生化而成,化即標音又會意。崋是由“山”和垂的省形變化“”會意而成的字。“山”作為歸類符號,表示山峰;垂“”表示華山陡峭險峻,垂直縱立的山峰。崋因山頂有“蓮花池”而得名“華”,後崋和華二字合一,均有華美花美之意。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因繅絲織綢需要潮溼溫暖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這個季節屬於溫暖潮溼季節,適合繅絲織綢,所以稱“夏季”。紡織織工最明白,織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不明白可以去紡織車間去體驗下,就知道為什麼夏和織布有關聯了!
-
4 # 風過無痕攝有痕
大約在5000多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的時候,這個族就稱“華”了。直到漢朝以後,開始出現了“中華”的族稱,這是“中華民族”族稱的內部成因。
到了19世界末,作為近代名族學專業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這個詞彙也就應運而生,這是“中華民族”族稱的外部成因。
從“華”到“中華”再到“中華民族”的演變,族稱雖有細微變化,但內涵一致,即包括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也包括對“華”的含義。
對“華”的解釋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古代中原地區的民族,自認為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地區。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周朝人喜歡紅色,而“華”是花的本字,“華夏”、“中華”用於表示光彩、文采、繁盛、精華、青春、美麗、富貴等含義不變。
-
5 # 靈澈散人
四千三百多年前,東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黃帝與炎帝領導的兩大部落聯盟形成一個偉大民族,稱為“華”,意即花與美。公元前二十一世紀,治水英雄大禹之子啟建立華族的第一王朝,以國土之廣大而稱“夏”,以處天下之中央而稱“中國”。從此,華族又稱為“夏”,合稱“華夏”。春秋時代,齊國管仲力倡“尊王攘夷”,確立“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華夏大義。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帝國建立。西方人稱中國為“China”,即“秦”之變音。公元前三世紀末,漢帝國建立。漢武帝時代,漢軍縱橫馳騁於東亞與中亞的廣袤土地上,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它民族因而敬稱華夏為“漢”。從此,華夏人又稱漢人,正如古希臘自稱Hellas,而羅馬帝國卻稱之為Greece。
-
6 # 青陽帝君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夏即是華。“中華”又稱“中夏”。孔子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華與夏互文同義,即此。
夏后氏起於嵩山周邊,所在都邑傳說與活動範圍也多在這裡。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也是中國歷史的開始。故以夏代指最早的中國,也就是嵩山周邊。
西周時有封國~華國就位於嵩山東邊,今日還有華陽故城遺留(華陽故城南古有華水流過《水經注》)。而在先秦某一早期,嵩山也曾得華山之名(《爾雅·釋山》)。故也以華代指昔日夏后氏之所居。
華與夏,早期當皆指有夏之居,也就是嵩山周邊~最早的中國。中華,中夏,即此所指。其後,華夏一詞意擴大,才慢慢代指全國。
首先華山周邊無夏后氏的傳說,同時也和夏的意義(夏朝或夏后氏)等同不起來。華山、夏水之說,或華山、夏陽之說也一樣不等同,難以令人信服。
也有人把中華的華附會到華胥氏上。華胥氏最早見於《列子·黃帝》,其他先秦典籍無載,同時也晚於華夏一詞的出現時間。早期中國創世神話中只有伏羲女媧(參考《楚帛書甲篇》),並沒有記載他們的父母是誰。而有“華胥氏履大跡而生伏羲”的說法,則是漢代之後才出現的說法。
注:伏羲女媧最早出現於先秦文獻,華胥氏是後世文獻才出現的,因此伏羲女媧是否是華胥氏兒女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一般認為華胥氏兒女的“伏羲女媧”人屬性高於神屬性,而楚帛書中的伏羲為創世神,是最早誕生的生靈,與華胥氏和雷神毫無關係。女媧最早記載在先秦的《楚辭》,也和華胥沒有關係。
“華胥氏履大跡而生伏羲”最早見於王符《潛夫論·五德論》: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號太曎。都於陳。其德木,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作八卦,結繩為網以漁。
《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唐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註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
7 # 至樂無如讀書
中華一詞源自華夏。什麼是華夏?華源自華山,那麼華山之華源自哪裡?華山之華源於仰韶文化。在華山腳下的元君廟—泉護村遺址陶器上,考古學家發現了玫瑰花圖案。考古學泰斗蘇秉琦教授分析認為,這是仰韶先民的圖騰崇拜,民族自稱華(華與花同,花是後起字),山稱華山。國學大師顧炎武說,華源自華山,因為華夏先民最初生活在華山腳下。顧的觀點被後來的考古所證實。這是華的來源。
那個什麼是夏?
西漢•楊雄《方言》“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史記•吳泰伯世家》“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等義。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東方齊魯衛等大國諸侯本是從西方(陝西)遷來,所以稱東夏,東西合稱諸夏”。《說文》夏,中國之人也。朱駿聲“就全地而言,中國在西北一小隅”。
以上引證,證明華與夏都源於陝西。其實在唐以前,中國的中心在西北,再第二臺地、在長安。中國、華族、夏族、華夏、華山、中華山都與這裡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
8 # 關河南望
“中華”一詞,源遠流長,寓意頗深。
《辭海》詮釋:中國者時多就黃河流域建都,因稱其曰中華。中者,言居四方之中;華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華美也。其後,疆域日廣,凡其所屬,皆稱中華,亦稱中國。後來,中華逐漸成為中國的稱號。
《現代漢語詞典》說:古代稱黃河流域一帶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來,經過中華民族的不斷融合,“中華”也就借指“中國”了。
追溯起來,它是公元300年前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華”裡的“中”側重地理與自然(亦即“天”),寓意天下之中;“中華”裡的“華”側重民族與人(亦即“人”),寓意為華夏族群(漢族的前身)。
因此,“中華”是一個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偉大實體,寓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美好心願。在悠悠的歷史中,“中華”歷經不斷髮展,屹立於世界之林,成為今天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傳承著具有悠久歷史而又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與中華文化。
-
9 # 原來秦春月
中華民族主義是神主義,是神兒女,是神國度,是天國入場,為了中華兒女。是耶和華子民,又是耶穌基督新約,解挽一新真理到位各人自由接納到位。
回覆列表
分清“華夏”、“中國”、“漢族”、“中華民族”這四個詞的含義和來源。而且,“中華”這個詞也並不是秦始皇給取的。中華民族要把“中華”和“中華民族”分開來講。“中”的本義為當中、中間。古代華夏民族在黃河流域一帶建立國家,以為居天下之中,是位於中心的國家,故稱中國,又稱中華、中原、中土。後來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的地區都稱作中華或中國。而“中華民族”則是一個晚近的詞。它是1902年,由梁啟超先生首次提出來的。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了說明:“立於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為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五四文化運動後,“中華民族”這個詞變得家喻戶曉。華夏漢族的前身是華夏,“華夏”它不是部落概念,也不是宗族國家概念,也非朝代概念,它是一個民族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概念。“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華夏族是以炎黃二帝兩族為主的族民,因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華山為中心而得名“華族”。後來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發生了劇烈的衝突和戰爭,逐漸融合為“華夏民族”。華夏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地域上的概念,一個是文化上的概念。地域上來說,就是黃河流域的“河洛地區”;文化上的概念,《春秋左傳正義》有云:“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華的由來野史關於“中華”兩字的由來,民間有傳或者說野史有記載,“中華”二字是秦始皇發明的。據說秦始皇統一七國以後,把國號定為了“秦”。“秦”代表著當時的中國,但是秦始皇覺得這個稱號不符合自己的豐功偉績,就跟他創了“皇帝”一詞來展現自己的功德一樣。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了將“中”和“華”兩字合併創“中華”一詞來代指自己廣大的國土。漸漸地“中華”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其實這多是民間野史,“中華”兩字不是秦始皇發明的,秦朝還沒有出現這個詞。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