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硯歌
-
2 # 尼古拉斯憶心
薩特是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薩特出生於巴黎一個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喪父,從小寄居外祖父家。父親是個海軍軍官,在薩特15個月大的時候在印度死於熱病。薩特12歲時母親改嫁,繼父是一名海軍工程師,迷信數理科學,主張薩特將來也學工程師,這使薩特十分反感,也加強了他從事人文學科的決心。他很小就開始讀大量的文學作品。中學時代接觸柏格森、叔本華、尼采等人的著作。
一般認為,在對待傳統哲學的問題上,Continental哲學不同於英美分析哲學,後者把傳統哲學問題一概視作無意義的"形而上學"問題,而把它完全排除出哲學之外。但"反形而上學"是整個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共同口號,存在主義同樣有反形而上學的特徵。它與分析哲學的不同在於,它並不把傳統的哲學問題一概排斥,而是在新視野、新方法中重新處理這些問題。存在主義所理解的"形而上學"是指那種抽象思辯的"理論"態度和方法,以及由此導致的使"形而上"的、終極性的、根本性的哲理思想與整個現象世界相脫離,與生活、人生相脫離,成了孤懸的、現成化的"形而上者"。存在主義把傳統哲學的一些根本問題,比如存在問題放到人的生活和人生當中,實現"存在"與生活的充分打通和交融,在原發的生活之中體驗存在,在原本的、本真的人生之中實現存在的意義。這就遠離了傳統的思辯的"形而上學",而明顯有著現象學的特徵,存在主義往往也被視為廣義的現象學運動的一部分。
薩特認為,存在主義必須把上帝不存在的後果一直推衍到底。以往有一種世俗道德論,它雖然否定上帝的存在,但同時又認為一切價值照樣存在,它們仍然寫在一個理性的天堂上。而存在主義與此相反,它認為隨著上帝的消失,一切能在理性天堂內找到價值的可能性都消失了,任何先天的價值都不再存在了。人不論在自己的內心裡還是在自身以外,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東西。如果存在先於本質,人就永遠不能參照一個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決定論是沒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41因此,存在主義不相信人在地球上能找到什麼天降的標誌來為他揮手指方向。人沒有任何支援或者幫助,卻必須隨時隨刻"發明"人。不管人現在是什麼樣子,他總有一個未來要形成,總有一個"童貞(virgin)" 的未來在等著他。 薩特認為,他已回答了若干對於存在主義的責難。存在主義並不是無所作為的哲學,因為它用行動來說明人的性質。它也不是悲觀主義,因為它把人類的命運交在他自己手裡。實際上,薩特哲學中的所謂"悲觀"、"消極"的東西是與積極的東西交織在一起的。一味的"積極向上"往往是已然落入一個現成框架的表現。而人的存在與自由是必須付出代價的。
回覆列表
開宗明義,薩特的存在主義文學一向以寓意性及哲理性見長,它的真實性,與存在主義哲學的非理性有關。
我將從存在主義文學真實性相關的哲學原理出發,結合薩特的具體作品,說說對這種真實性的理解。
01 存在主義文學真實性的哲學原理存在主義哲學的始祖克爾凱郭爾認為,人不是什麼理性的動物, 而是活著的人, 同時, 人不依據某種抽象的理性原則而活動, 人的活動是本能的, 非理性的激情能動。因此, 人是絕對自由的, 人生就是自己選擇自己和自己創造自己的過程。
薩特繼承了這一思想,他認為哲學的物件不是自然界,也不是抽象的思維,而是人,主要是個人。
他把存在主義歸納為人學,旨在探索人類生命的真正意義。他在著名的論文《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宣稱:
“存在主義乃是使人生成為可能的一種學說。”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簡而言之就是“人性哲學”、“自由哲學”。他哲學的中心問題是意識與存在,即人與世界的關係,自由則是貫串在這些關係中的主旋律。
而且,存在主義論證的自由、選擇、責任等論題,這實際上與被稱為“人學”的真實表現人類社會生活的文學殊途同歸。
如果把理性主義哲學叫做“本質論”哲學;那麼,以“反理性”為特點的存在主義哲學就可以稱為“反本質論”哲學。
因為傳統哲學家從“本質先於存在”的觀點出發,把體現本質的某種型別當作理想,把這種理想作為奮鬥目標,為它而奮鬥就是高尚行為,實現它就是做人的責任。
而薩特則恰恰相反,他從“存在先於本質”的觀點出發,否定任何理想,認為人只是在生活中,透過自由選擇,不斷進行自我改造,才能體現人的本質。
所以,如果說本質論哲學家各有各的“理想人物”;那麼,在存在主義者的心目中,就只有自己的“真實人物”。
因此,他認為,人們通常受傳統習慣和本質論哲學的影響,總不免因早已形成的某種理性的條條框框去看待人、衡量人,把活生生的具有個性的人,分成純潔型、醜惡型、激進型、消沉型、進步型、落後型等等,只看到共性,看不到個性,先入為主地按照固有觀念,把生動活潑的個人強行歸入傳統心理範圍和固定不變的框子之內,這就導致一個必然的結果:抹殺了人的真實性。
薩特就是要把這種“失實”狀況扭轉過來,努力排除先入為主的理性觀念,忠實地再現個人的內心生活,恢復其真實的精神面貌。
因此,他衝破了歷來經院哲學遠離人生具像樊籬的存在主義哲學,得以同表現人生的文學相溝通,也構成了存在主義文學真實性的原因。
02 薩特的存在主義文學對這一真實性的實踐薩特曾說:“小說必須是人的鏡子。”文學作品應該反映人生,揭示人存在的“本來面目”,給當代人繪一幅“肖像”。
所以,薩特在傳記式的作品《聖瑞內》中,給人們描繪了一個現實社會中的正面的“肖像”。
主人公讓·瑞內是個生活在罪惡的現實世界裡的一個無名作家,因被控告犯了偷竊罪而受審。法官誘使他承認因取樂而偷竊,以便開釋他,但他斷然拒絕。
作為被社會遺棄的人,他除了高昂頭顱,冷眼看世界外,別無所為,因為他面對可怕的不公正的世界,絕無半點幻想與希望,只有一顆永遠呻吟的心和無法擺脫的戰慄感。
薩特認為他筆下的瑞內就是我們每個人的鏡子,我們都像他一樣,在這邪惡的世界上只是孤獨、無聊、被拋棄的可憐蟲。很顯然,作品表現了薩特對二戰後的工業社會對摧殘人性的怨恨與抗議。
在薩特的許多作品裡,人的生存被描寫成荒謬的、令人厭惡的、毫價值的存在。長篇小說《噁心》就是極為典型的作品,這部小說並沒有什麼故事情節,而以主人公洛根丁的冗長的日記形式出現。
它記錄了主人公為收集一位侯爵的歷史資料,在布維勒生活三年中對人生、對自己和他人與世界的存在的感受以及哲理性思考,思考的結論是:
人自己把自己“從虛無中拉出來”,又必將“無聲無息地回到虛無中去”。因此人毫無存在的理由,也毫無存在的價值:
“我們所有這些人都在這裡又吃又喝來儲存我們寶貴的生命,而實際上我們並沒有,也絲毫沒有任何生存的理山。”人的存在只不過像一塊石頭、一株植物、一個細菌一樣,只不過是“一堆柔軟的、怪模怪樣的形體,亂七八糟,赤裸裸——一種可怕和猥褻的赤裸”。
人們看到這些,就為自己的存在感到“噁心”,感到自己不過是“多餘的存在”,儘管人們有時想消滅自己,可是連死亡“也是多餘的”,我們“永生永世都是多餘的”。
在薩特《噁心》這面鏡子中,人的存在竟是如此的淒涼、灰暗和百無聊賴。
可是,這的確反映了二次大戰後的歐洲社會,特別是一度亡國而倍受屈辱的法國社會中不少人的苦悶、仿徨、懷疑人生價值的思想狀況,寫出了飽經苦難的人們對生存無保障、人性受催殘的不滿心情。
《恭順的妓女》話劇劇照
《恭順的妓女》是薩特劇本中的頗具真實性的作品。這是他根據對美國社會中種族歧視的現實的觀察,編出的諷刺劇。
這部作品暴露和抨擊了美國白人社會對黑人的歧視和迫害。劇中的黑人說:
“當一些素不相識的白人在一起議論的時候,就意味著有一個黑人將要送命。”劇本高潮,是白人們不經任何法律許可,用槍追殺黑人。這是作者對現實情況的真實而又高度的概括與還原。
一般說來,傳記文學特別是自傳性文學因真實才能贏得讀者,而薩特的自傳《文字生涯》卻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讀者。
《文字生涯》篇幅並不長,不過十多萬字;它所追述的生活也很短,只是從他童年時期到1917年,也就是他才12歲時的生活。
縱觀其內容,與其說這部書是對自己童年時代的心理狀態與生活情況原原本本的追敘,不如說是對“我”的一種剖析。這是一種精神溯源。
在書中,他對於自己如何成為一個作家所應具備的那些精神因素和素質做了殘酷的精神分析。
這些因素與素質在書中,並不是被薩特寫得不同凡想、崇高神聖,而是相當平庸,甚至有點可笑。
在書中,薩特寫出了他童年時期裝腔作勢的表演慾;他的自命不凡感;他的“以天下為己任,扭轉乾坤以拯救人類”和“20億人都在躺著睡覺,只有我一個為他們站崗放哨”的使命感;他的因家族不顯榮且本身個子矮小而產生的遺憾和補償心理。
這就是薩特對自己進行定性分析後找出的四種自我元素,正是這幾種自我元素才使得他有可能走上寫作的道路。
至於他如何開始寫作,那又是一個漫長的幼稚可笑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被薩特真實地描寫在作品中。
他對那充滿了複雜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與價值標準的‘自我’進行了多角度、多方法的解剖,使他這本書既具有真實生活的科學性,又具有相當的心理深度。
03 存在主義文學真實性的特點根據以上對薩特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存在主義文學真實性有其獨特之處,它要求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實性”。
如在故事情節上:一般是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情,原原本本,樸實無華,不必去著意雕琢,讀出心裁地藝術加工,更不允許刻意追求曲折離奇。
環境描寫上:薩特稱其為“境遇描寫”,不同於傳統的批判現實主義的“環境描寫”。批判現實主義的環境描寫符合時代特徵,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揭露現實中具有典型性的醜惡和黑暗,對資本主義社會現象起了一定的批判作用。
而“境遇描寫”只求表現人的一種環境,作為“自由選擇”的依據,即只為存在主義的人物提供一個主觀感受和自由選擇的客觀條件。
雖然它也把世界的醜惡和黑暗,或多或少地展現於世人面前,但並無多少批判之意。
人物形象刻畫上:一般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人物,是具體環境中獨立存在的“真正的人”,但不允許集美或醜於一身,比現實中的人更美或更醜,以至於成為某種型別和理想的代表。
薩特認為那樣必然要歪曲人物,破壞事實真相,失去“真實感”。因此,他反對使用“渲染”、“誇張”、“集中”、“概括”等典型化藝術手法。
由此可見,存在主義的真實性,既不同於現實主義往往更強調生活的逼真性和對本質規律的揭示;也不同於浪漫主義按照理想的樣子反映生活,側重抒寫內心的真實;而是忽視外在實際,突破事物的表相表現所謂內心實質、內在靈魂、內在真理的最高真實。
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