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依斜陽
-
2 # 汽車很聽話
現在,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國家所大力扶持的,被視為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而且,就是在全世界的其它的不少的國家和地區,新能源汽車也正在迅速的發展,被各國政府高度重視。
那麼,問題來了。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可以代替傳統汽車嗎?
可以說,雖然現在新能源汽車有了長足的發展比之過去,但是在可見的未來,新能源汽車還不可以完全取代傳統汽車。理由大概有如下幾點吧。
1、續航里程。現在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的一大障礙就是車輛的續航里程。畢竟,我們買車就是用來開的,如果開著開著,就不能走了,你說那有多麼尷尬。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大部分的續航里程還都是在300公里,甚至是更少。在城市裡面上下班的通勤跑跑還可以,可是,如果是去郊遊,或者是去更遠的地方,那就不大可以了,一定要考慮考慮了,畢竟開個空調神馬的,這續航里程也會隨之下降,還能不能讓人開心的玩耍了?
2、 充電時間。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時間短的來說有幾十分鐘,長的可能就要十幾個小時。現在是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工作的節奏都追求效率,你讓我等這麼長的時間,這個有意思嗎?
3、 充電設施。這個在一些大城市可能還好些,可是在一些小城市、鄉鎮或者農村什麼的就不用多說,你懂的。還有,整個電力資源的分配,也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的一大障礙。
總的來說,雖然新能源汽車會有大的發展,但完全取代傳統汽車不大可能。
-
3 # EV新視界
這不在剛剛開幕的北京車展上大家估計已經領教了一番新能源汽車的厲害,九大氣車新勢力帶來了幾十款純電動汽車,這還其中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以說今年的北京車展儼然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角了。
還有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政府的扶持,一些傳統汽車企業也將眼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製造之中,新能源汽車產品出現井噴之勢。這一點從各大網際網路大佬參與到造成的行列中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汽車電動化趨勢。最為典型的就是蔚來汽車,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等各大網際網路大佬和國內各大投資機構投資,可見新能源汽車的這塊大蛋糕的誘惑力。
蔚來資本合夥人朱巖表示:(1)目前中國電動車滲透率只有2.5%。雖然銷售佔比小,但已經是很大的市場,達到一千多億人民幣規模,並且滲透率還會迅速提升。
(2)蔚來汽車釋出的車證明了這點,不管加速、效能、車內空間,相比燃油車而言它有更好的體驗,所以這就是拐點到來的非常重要的標準。
(3)找到電動汽車的高頻使用場景。電動汽車算上補貼,用一個生命週期的成本來計算,電動汽車的成本會低於燃油車,因為充電會比加油更便宜。經濟賬可以算過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當拐點出現的時候,電動化的增速不是簡單線性增速,很多人預期幾年後電動汽車滲透率將達到10%、15%,但我們認為電動汽車會更迅速替代許多燃油車所控制的場景。
-
4 # 紅劍魚
未來新能源汽車全面代替傳統汽車是可行的,原因很簡單,地球上的石油總有開採完的那一天,但是沒有了石油以後怎麼辦?在已經全球化的今天,只要人類不滅亡,那麼大多數人們還是要出門去工作,各式各樣的商品還是需要貨運來運輸。
其實,為了防止溫室效應的進一步擴大,全球多數國家都已經承諾要逐步減排,中國的環保形式更加嚴峻,國家對新發售的內燃機車型的限制也越來越嚴格,同時也從政策上大力扶持新能源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寄希望以此來實現彎道超車。
從技術方面來講,全面代替依靠汽油作為主要動力的新技術已經有很多,主要還是因為成本太高,技術不很成熟,所以現在還沒有普及而已。比如,豐田的氫燃料汽車,比亞迪和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以及未來的核能汽車等等。
但相信隨著時間的向前推移,新能源技術一定會越來越成熟,且隨著未來新能源裝車量的增長,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成本,也會越來越低。等到每一輛新能源或者是純電動汽車的終端銷售價格,跟現在的內燃機車型差不多的時候,就是新能源汽車即將要全面代替傳統汽車的重要轉折點!
-
5 # 車問診
1,這個是必然的,去年我們的汽車銷量已經接近3000萬臺了,每一臺汽車都是一個汙染源,雖然說空氣汙染有很多因素,但汽車肯定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全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兩個多億了,我們的石油資源又不是十分的充裕,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發展的策略!
2,本次北京國際車展已經出現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場面,幾乎每一個傳統汽車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車型,而且造車新勢力基本都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特斯拉Model 3、別克VELITE 、榮威MARVEL X、威馬EX5,EX6,不管是外資品牌、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亦或是時下市場密切關注的造車“新勢力”,紛紛選擇在北京車展展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成果。
3,據不完全統計,本次車展展出新能源車超過170臺,造車“新勢力”威馬、蔚來,以及多家外資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紛紛亮相。雖然各家的技術路線、產品特點、量產時間表不盡相同,但亮相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數量之多,成為北京車展的一大亮點!
4,2018年已經進入4月,雙積分政策已然開始實施,今年只是預熱而已,明年將嚴格執行雙積分制度,傳統汽車廠家,內燃機汽車賣的越多,如果新能源汽車沒有量的話,將會有天價罰金!實際上政府在逼迫傳統汽車廠家轉型!
5,有幸這次也去了北京車展,威馬汽車是造成新勢力的獨角曾,號稱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普及者!展臺裡外人山人海,真沒想到北京人對新能源汽車這麼熱衷!
-
6 # 飛翔工程師
作為一個新能源汽車車主,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應該說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力度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是有其能依據的。首先未來人類能源應該是以核能為主。而核能將會直接變為電能。其次,新能源汽車的問題,現在解決的速度非常快。僅僅說電池的續航來講,普通鋰電池的價格已經在以每年30%的速度下跌。三年前買一個續航3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至少需要30萬塊錢。而在現在補貼已經減少70%的前提下,一臺續航3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價格只有10萬塊錢上下。而且最重要的是電池技術的突破性的發展應該很快。比如銀離子電池或是石墨烯電池。最後中國作為一個能源缺乏的國家,是急需擺脫對外的石油依賴。還有就是很多人在說新能源汽車的汙染問題,至少在今天這個問題雖然還被稱之為問題,但也被快速的解決。大家可以查一下中國的能源結構,過去的十年當中,火力發電的發電佔比從90%左右已經下降到60%左右。隨著核能和新能源發電技術的繼續快速發展。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下降。聽說鋰電池的回收技術,現在發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對於我來說,我是建議所有限號城市的民眾可以考慮入手新能源汽車。而對於非限號城市來說,我覺得可以再等等看。
-
7 # 天和Auto
電動汽車不能否認現在仍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人所共知的【續航里程】、其次就是高昂的換電費用。
續航里程首先與電池型別以及行業價格壟斷,在三元鋰電池仍是乘用車唯一選擇的前提下價格很難重合同級燃油車、真實續航也難有突破;但在補貼逐漸模糊的之後電池行業迴歸到良性(殘酷)競爭整車價格會逐漸回落,在可以預見的短時間內續航問題是能夠解決的,所以這一缺點會很快被攻破。
換電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一線品牌至少有兩家知名度很高的車企提供了電芯的終身質保,用車成本從車主轉嫁到廠商已經沒有負擔,當然原因為其他品牌多承擔風險是個人意願任誰也不能左右。
注:電芯的終身質保等於電池組,電池組包括數百枚電芯、電芯指單節動力電池,容量衰減之後更換電芯等於換新所以不用曲解。至於電池組殼體在不碰撞的前提下IP67級防護不會損壞,碰撞導致的損壞由商業險車損險買單,不投保的話後果自負。
那麼電池成本問題解決、續航里程在緩步提升,一線車型開始統一破500,這樣的電動汽車會逐漸顯現出優勢所在。能作為替代燃油車的全新能源車型原因也就很好判斷了,兩點原因分別為:
1、石油能源在逐步枯竭,不論是生物演化說還是可再生說,石油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學者能突破理論實現石油的可再生,所以沒有突破之前所有叫囂可再生論的群體都是YY,只有儲備的捉襟見肘才是現在的事實。面對石油價格的逐步上漲,勢必需要新能源作為替代。
那麼可以透過地熱、光伏、風能、核能、水電、生物能獲取電能的全新方式也就是最理想的選擇,也是是國內新能源發電突破30%、火力發電在逐步減少的原因。
2、電動汽車的存在能輔助調控用電,夜間用電量遠低於日間用電是事實,而風電夜間發電量更大、核電要求24小時恆定發電量,所以夜間的很多電能是被浪費的。電動汽車往往在夜間充電,這對電控峰谷電耗有重要的作用,很多被浪費的電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一種節能減排。其次電動汽車儲能電池在車用週期結束後會作為新能源發電的儲能電池,這也是促進新能源發電比例增長的重要原因。
兩者相輔相成決定了電動汽車最終會取代傳統燃油汽車,這是大方向的決定。對於車主而言電動汽車本身的優勢也很明顯,最明顯的優點是【沒有噪音】【沒有震動】【動力反饋直接】。
電機依靠磁場的作用推動轉子旋轉輸出動能,發動機依靠燃爆燃油做功輸出動能,兩種動力元電機是靜態、發動機是動態,靜態自然不會有震動和噪音,所以電機的執行狀態等於發動機配備N擋變速箱的極限優秀狀態,對NVH的提升是極其明顯的。
其次電機在磁場的作用下可以在瞬間爆發出峰值扭矩,而發動機自然進氣需要數千轉才能最強發力、渦輪增壓也要在1500轉左右才能體現效能,在駕駛體驗上同級電動汽車也要明顯優於燃油車。
有這兩點優勢隨著對用車體驗的要求逐步提升,電動汽車在解決了續航和成本問題之後理所當然會成為燃油車的替代品。
至於環保問題已經有完整的生產、使用、二次利用、回收再利用的迴圈,這也不是環保愛好者需要擔心的問題,對於普通車主來說有質疑的話整個緩解都能體現在賬面上,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學習,供參考。
-
8 # 左側後視鏡
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這是歷史的必然,是技術發展和理念進步的必然,一個東西再好,總有比他更好的出現,更適合環境適合客戶需求。
4.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會比燃油車更低,包括保養維修成本。未來電池成本電力成本也一定會降低成為比燃油車動力成本更有優勢。
所以,新能源汽車一定會取代燃油車,因為新能源的形式比較多樣化,作為電動動力也不侷限於三元鋰電,不侷限於氫燃料,不侷限於太陽能水能風能,甚至不侷限於電動。電動也只是新能源的動力模式之一。未來的能源材料還在繼續開發探索,技術進步,就是莫大潛力。
-
9 # 銳向鍛造輪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家家都開上了小汽車,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尾氣汙染和超多的汽油消耗,眾所周知汽油是由是由提取出來的,但是並不是無窮無盡的,隨著過量開採及儲量問題,以及大家對空氣汙染問題的持續關注,我們必須要將視線轉向新能源,那麼大趨勢下,新能源汽車能替代燃油汽車嗎?
與此同時,這些問題不僅是我們在關注而是整個世界都在關注,從一七年底開始有些國家已經採取“燃油車禁售”,並陸續傳出禁售的時間表,這讓我們不得不也密切的關注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也在九月份組左右的時候制定禁售的事情,直到後期工信部的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我們國家也已經開始研究這方面的一系列的具體事項。
既然有了這樣的打算,所以全世界的主要製作汽車的企業也開始了研究電動系列的計劃,從而加快了燃油車停售的腳步。就從我們國家的整體來說的話,我們雖然石油的資源比較緊張,但是煤礦還是可以的,而且各種藉助外部的能量發電都是有長期發展的。
據統計,千人中,美國汽車擁有量八百臺,日本六百臺,歐洲五百五十臺,而我們中國是一百四十臺,後期的增長量還是很大,並且汽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兩億臺,預計在二零三零年,我們能達到產量每年四千萬臺,那麼所有的石油加在一起都不夠!
開發、興起新能源的汽車是國策,而且就環保的問題,還有其他隱形的問題,無數個理由讓我們必須向新能源汽車過渡!不僅如此,對比來說它的零部件數量會大大減少,會間接降低對環境的汙染,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那就可以降低排放,可以說是不僅不汙染環境而且成本相比燃油的汽車低的不止一點點。
從現在的對比來看的話,使用純電的電動汽車代替的燃油汽車,是把原來的分散處理改變成了集中到電廠後的統一廢氣排放。而他們的廢氣排放可以放在一起集中處理,對比來說的話,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的處理方式方法都是好於普通汽車的尾氣排放的。
小編總結了一下它的六個優點。第一個就是節省燃油能源,它的使用並不需要用到燃油。第二個是減少廢氣的排放,有效的保護環境,因為是電力發電,也就不存在汙染去年空氣的尾氣。第三個是噪聲低,因為沒有發動機與變速器的運轉,聲音自然要小很多。第四個是能源效率高,來源多樣化。第五個構造簡單,使用維修更方便。最後一個是技術簡單,只要去有設立充電樁的地方就可以充電。
到這裡呢,小編就分析的差不多了,就總體來看的話,不管是國家的政策支援,還是考慮能源剩餘和環境的汙染問題,我們都應該推進這些有益於我們生活環境的事情,只不過可能現在替代還是比較緊張,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新能源車上路了,所以這件好事情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了。
小編今天就說到這了,畢竟是為大環境考慮的事情,環境好了,我們才能健康快樂的生活不是。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建議的話可以關注小編跟小編說,小編虛心受教,哈哈……你們的關注和鼓勵是我努力的指路標,往後小編也會及時為大家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內容,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下次見啦各位朋友們!
回覆列表
一定取代啊,這是趨勢 。國家已經禁止新成立純燃油車企,以後想投資汽車只能生產新能源車。
同時對純燃油車的油耗標準不斷降低,逼迫企業要麼提高油耗技術,要麼生產新能源車。如果兩個都做不到,就只能向新能源廠家去購買新能源積分,這等於讓純燃油車企去給新能源車廠家打工。
2022年將是個臨界點,預估這一年將是油電同價的原年,電池技術將會達到用油和用電一個價格,從這一年往後,隨著技術的提升,即使沒有國家補貼,用電也會比用油便宜。
所以不用懷疑,新能源車一定會取代純燃油車。歐洲已經有國家提出2030年禁止生產純燃油車,中國會延後多少年呢?我覺得可能不會延後,說不定還會提前。純燃油車還有15到20年的壽命,不會再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