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文說史
-
2 # sunjin6278
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要想成功統治中原地區,就必須接受中原地區先進的經濟文化制度,不然就很難在中原立足。北魏是鮮俾貴族建立的朝代,從386年建立,到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統治時間長達近150年,這在南北朝十六國時期,是很少見的。
北魏之所以能在中原立足這麼長時間,並統一中國北方,與他們的君主不斷接受漢文化、推進漢化有很大關係。北方少數民族要想長期統治中原地區,就需要得到中原地區漢族地主階層的普遍認可和擁護支援,北魏統治者正是借鑑吸取了後趙、前秦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迅速走向滅亡的教訓,才推進漢化改革,保持了北魏的一百多年的國祚。北魏的建國者拓跋部落,是鮮俾貴族的一支,起於今天黑龍江流域的一支遊牧民族,開始還屬於部落聯盟制,拓跋珪成為部落聯盟盟主後,逐漸南擴西征,最終到達山西、甘肅一帶,在那裡建立“代”國,自稱國君。398年拓跋濤繼承君位,將“代”改“魏”,史稱北魏、拓跋魏或元魏,以與三國曹魏相區別。拓跋濤雄才大略,四方征伐,在統治管理上接受了漢經濟文化的統治制度,部落聯盟的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最終完成了對中國北方的統一。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時期,全面推行了漢化,不僅在制度上,而且在語言、服飾等方面都進行漢化,相互通婚,讓鮮俾族等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進行了充分的民族融合。北魏統治者的漢化改革,得到了北方漢族豪門地主的支援配合,使北魏政權避免了短時間內滅亡的命運。但是,由於後來北魏貴族的奢侈浮華,對下層各族人民的殘酷壓榨盤剝,形成了尖銳的階級矛盾,造成了底層人民的不斷起義反抗。再加北方六鎮軍民隨著北方柔然民族的被打垮,軍事政治意義不再受朝廷的重視,造成待遇上的不公平,引起北方六鎮軍民的叛亂,雖然經過多年被鎮壓下去,但卻嚴重損壞了北魏的元氣,最終在內憂外患下走向分裂。
因此,北魏的漢化改革,沒有加速北魏滅亡,反而更加鞏固了它的統治,使其成了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權最持久的一個。北魏的漢化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為以後隋唐大一統打下了基礎,也為以後的遼、金、元、清諸少數民族統治中原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
3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北魏孝文帝的遷都和漢化改革確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的改革措施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使北魏的國力迅速提升。另一方面由於孝文帝去世較早,改革沒有徹底完成。遷都造成統治中心催生了新興的南遷貴族集團,與北方傳統保守的鮮卑貴族集團徹底割裂。這是造成北魏中後期的社會動盪和政權滅亡的主要原因。從遷都漢化改革到北魏滅亡僅僅過了四十多年,可見新舊勢力鬥爭之殘酷。所以說漢化政策具有鮮明的兩面性。故都平城北魏歷史上的重大作用:
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大同在北魏歷史上作為龍興祖地的政治中心長達百餘年。北魏政權在這裡得到孕育和發展。可以說整個北魏時期絕大部分時間的國都都在北方平城。平城介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文化結合部。此地宜耕宜牧,地處南北要衝,東西核心。在中原戰亂頻仍的時代,匈奴漢國、前趙、後趙、前、後燕等政權相繼交替的時候,平城可以攻守自如:憑藉精銳騎兵向北可遁入草原儲存實力;向南隨時可以渡過黃河高屋建瓴虎視中原。
當年拓跋珪與後燕慕容寶的就是這樣進行的,先遁入草原隔著黃河對峙;當後燕退卻的時候才輕裝追擊在參合陂一戰中全殲後燕主力,造成後燕元氣大傷。平城地處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匯處,既可以吸收中原文明,也不會失去尚武善戰民族的野性。因此北魏逐漸以此為基地透過太武帝拓跋燾征戰一統北國。
因此鮮卑貴族把平城作為福地,並且在此地累積數代經營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盤根錯節的官吏關係大網都對皇權和政策的執行造成了掣肘和阻礙。因此到孝文帝時期才決定遷都。
改革背景包括五胡在內的各個政權基本上都是從落後的奴隸制透過吸收中原文明逐漸向封建帝制進行轉化。北魏帝國依然沒有逃脫出這個規律。北魏政權具備奴隸制和封建制雙重屬性。這種政權形式施政方針除了受皇室的直接頒佈外,還會受到原始鮮卑宗族勢力的影響。這個很好理解,歷史上的遊牧政權遼、金國甚至大清王朝早期都曾面臨皇權和部族傳統勢力的碰撞。滿清就曾從八王議政過渡到皇帝親領八旗中的上三旗,為的就是奠定皇權獨一無二的地位和權威。
如果北魏拓跋皇室想獨攬大權,在重大國策上乾綱獨斷那就得清除部落長老或者鮮卑部族的勢力並且代以漢文化。因為在漢文化發達的中原,皇權至高無上這是應該的也是必須遵從的原則。
但是在古都平城鮮卑保守勢力盤根錯節,即使是皇室也無法在保證穩定的情況下徹底清除。怎麼辦?只能遷都跳出這個保守的鮮卑勢力範圍再輔助以漢化政策,打造新的利益集團鞏固統治根基才能實現。
遷都改革孝文帝被迫採用哄騙的方式來進行這次遷都。孝文帝以討伐南朝為名帶著宗族親貴到洛陽完成了遷都的歷史使命。安撫好隨從遷都的貴族後,拓跋珪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內容包括:一,推行均田制。二,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汙。三,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改革穩固了統治基礎,促進了民族融合,加強了對黃河流域的控制等積極的作用。
但是由於孝文帝去世的比較早,很多政策沒有得到穩定、緩和的執行。從遷都到魏孝文帝去世只有短短五年時間。五年時間這麼大的改革措施所誕生的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根本來不及消除。五年時間對北部保守鮮卑勢力來不及進行有效的安撫和補償,一系列穩定北部邊疆的政策和安撫措施沒有到位。所以造成了南北貴族集團的對立和割裂,嚴重動搖了北魏王朝的統治基礎。為後來的國家分裂和逐步的消亡埋下了伏筆。
遷都改革帶來的巨大的弊端跟隨孝文帝南遷的鮮卑貴族成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無論從官職的晉升還是財富的增長。北魏的統治中心遷移到了洛陽,由於對北部貴族集團和重鎮的安撫、保障措施沒有到位造成了對北部貴族和駐守北方的將士待遇那是直線下降。咱們來看一下遷都前北部貴族和六鎮的地位和作用,如下圖所示:
原來北方六鎮是抵抗柔然的前線,是保衛首都平城的生死防線。所以是六鎮作為鮮卑人的起家祖地,在這裡駐守計程車兵和貴族待遇好,戰鬥力強,也成為貴族子弟鍍金的渠道。遷都改革後,隨著都城和國防政策重點的轉變,北方歸罪和六鎮的將士無論從晉升還是從待遇都變的異常的艱難。
其實無數先例證明強烈的尚武精神加上中原文明先進的軍事裝備和戰術戰法會讓國家變得驍勇善戰,無堅不摧。這是國家強大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南遷鮮卑貴族被繁華矇蔽了雙眼,拋棄了艱苦樸素的傳統迅速陷入奢侈腐化當中。這也許是孝文帝所沒有想到的吧。
鮮卑南遷貴族集團作為遷都最大的受益者過著奢侈腐敗的生活,北方同族的鮮卑戰士和貴族待遇低下並且基本沒有升遷的可能。長此以往心裡能平衡嗎?僅僅20多年後,這種矛盾越積越深,終於到達臨界點。北方大起義爆發了,北魏這個披著鮮卑外衣的政權其實已經被祖地鮮卑人逐漸主動拋棄了。
北魏亡國的誘因出現伴隨著六鎮起義,軍閥爾朱榮走上了歷史舞臺。發動了河陰政變,屠殺北魏皇族大臣幾千人。另立新君,當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軍閥都打著忠君的旗號互相攻殺,直到東西魏分裂北魏消亡。
小結:這些嚴重的結果都是孝文帝遷都改革後的後遺症。沒有對北方貴族做出補償和安撫而一味的橫徵暴斂,曾經龐大的北魏帝國逐步走入深淵。如果輔助良好的安撫措施和有效避免南遷貴族的奢侈之風的形成,北魏未必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
4 # 靈石蘊
北魏漢化改革,當然是延長國祚,延緩衰亡
北魏漢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由歷代帝王持續進行,到孝文帝全面改革時,漢化其實已經進行將近百年
孝文帝的漢化雖然名氣大,最早開始漢化的其時是北魏開國君主道武帝拓跋珪386年,拓跋珪依靠母族賀蘭氏等諸多部落支援下復國成功,建立了代國,此後帶著部族南征北站,擊敗柔然、高車、匈奴鐵弗部等多方勢力,並在戰爭中,逐漸引進漢朝官制,把多部落聯合的代國,改成封建王朝
398年,代國正式更名為魏國,拓跋珪登基
登基後的拓跋珪對於內部改革更是大刀闊斧,在吏部尚書崔宏建議下,早先依靠的部落勢力,包括其母族賀蘭氏,全部被打散重編、遷地開荒,部落屬性的遊牧民族變成了國家屬性的農耕人口,史稱離散部落編戶齊民
拓跋珪除了建立硬制框架,在399年,還徵集域內圖書設定太學機構,徵召學子,為國家未來培養接班人
可以說,北魏的漢化,開國皇帝拓跋珪開了一個好頭
在拓跋珪之後,繼任帝王如拓跋嗣、拓跋燾等,實權太后如馮太后扥繼續深化改革,比如拓跋燾重用漢家文人,數百名漢家官員分散四方教化四方;比如太學教育普及成了縣學,沒有經過縣學教育的貴族子弟不許為官;再比如馮太后實行的均田令、三長制、等進一步的封建化措施……
以上這些措施,誰能說是加速了北魏滅亡呢?
估計題主的意思是,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登基之後實行的全面漢化,諸如遷都洛陽、改漢姓、說漢話、寫漢字、穿漢服,廢除鮮卑姓、鮮卑話等硬性措施,是有利還是有悖於北魏統治吧
這個可真說不準,畢竟二十年後北魏大亂,進而亡國個人認為孝文帝手法太粗糙了,步子邁的有些大。北魏漢化基礎雖好,但習俗轉變還是潛移默化更為優秀,孝文帝的政令,促進北魏發展,但也加深了內部矛盾。若說這樣的內部矛盾導致北魏滅亡,那也不盡然,早期的離散部落編戶齊民都沒能叫北魏滅亡,何況這樣的有百年基礎的移風易俗
北魏滅亡原因是腐化、權貴對於普通百姓的加劇壓迫、以及外敵入侵,解決不了這幾樣問題,孝文帝就算不全面漢化,魏國也一樣要亡
北魏滅亡的導火索北方六鎮起義,說白了,就是六鎮軍民活不下去了,他們既要抵抗柔然入侵,又得交重賦稅,還得讓地方貴族階層使喚勞役,加上本來就是災荒年,他們不反誰反呢?這放誰身上,誰都受不了。就像誰說的,不反亦死,反亦是死,不如反了,說不得還能求條活路
說來好笑,對待北方六鎮起義,北魏官方鎮壓不了,竟然能請本就是入侵者的柔然出兵幫忙……唉,腐化如此,北魏也該滅了,不管其漢化於否
不過如果不遷都,還是把重心壓在北方,北魏國祚應該能延續更長一段時間
但如此以來,中國大一統時間,估計也要推遲
回覆列表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有得有失,得的是在傳統漢族士族眼裡,北魏拓拔氏也就是元氏成為了華夏的正統。三長制的實行和宗主督護制度的廢除,使得國家控制的人口大量增加,實力很快增長。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南北力量的對比發生了變化,過去北朝一直弱於南朝,改革之後北朝在經濟,軍事上都要高過南朝。此外,漢化還和使得鮮卑貴族徹底漢族士族化,官員選拔變得跟南朝一樣只看門第,與鮮卑百姓脫離開來。特別是為防備柔然,而駐守邊疆的鮮卑人和胡化的漢人,他們為朝廷流血,卻再也沒有升遷的機會,待遇也隨之下降,與朝廷之間的隔閡日子加深,終於爆發六鎮之亂,成為了埋葬北魏的導火索。
北魏漢化改革,為北周繼承下來,新生的關隴軍事集團終於一統天下,建立了隋唐統一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