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減水書生
-
2 # 遙望燕園
在太史公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中,經常動不動就來一句,“高祖為布衣時”,毫無疑問,舉事前的劉邦,不過是布衣之身,身無尺寸之地,也無累世的名望。
同樣地,在介紹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時,太史公司馬遷開篇就來了這麼一句,“始為布衣時”,毫無疑問,淮陰侯韓信根本就不是網傳的沒落貴族,只是跟劉邦一樣的布衣之身,身無尺寸之地,更無累世的名望。
但是,明明都只是布衣的他們,在耕種上沒什麼建樹,反而在軍事上有很突出的成就,好像都精通兵法似的,這是為何?
雖然《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韓信、劉邦兩個人學習過兵法,但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來看,應當都學過的。
先說淮陰侯韓信。
韓信率兵破趙時,跟麾下的將軍們說,咱今天拿下趙國,一起吃飯。
韓信說得很肯定,但韓信麾下的將軍見韓信的佈陣卻不以為然,認為韓信在吹牛,但為了不掃韓信的面子,紛紛表示,好,一起吃飯。
結果,韓信並沒有吹牛,韓信率領的漢軍果然當天就拿下了趙國,漢軍擊殺了趙國的實權人物陳餘,擒獲了趙國的國王趙歇。
吃飯慶功時,將軍們拿兵法中的條款來問韓信,說韓信的佈陣和兵法中的說法正好相反,為何漢軍竟然能贏?韓大將軍是不是有什麼特異功能,是不是會什麼妖法。
韓信當場指出,不是我韓信有什麼特異功能,也不是我韓信會什麼妖法,我韓信的佈陣也沒有兵法中提到的原理,不但沒有違反兵法中提到的原理,反而是按照兵法中的原理來的,只是你們學兵法時學得不夠深入,所以你們沒法像我這樣創造性地搞出背水一戰來。
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有的網友認為,韓信之所以能搞出背水一戰,是因為韓信曾參與了鉅鹿之戰,親見了項羽搞出的破釜沉舟。
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非常幼稚的,項羽之所以會搞出破釜沉舟,是因為項羽要帶著楚軍進鉅鹿城吃趙國的糧食,楚軍早在安陽鎮的時候,就沒什麼糧食了,如果再不攻破秦軍救了趙國,只能活活地餓死,與其餓死,不如放手一搏,或許會有所轉機。
但韓信的背水一戰不同,首先,在軍隊素質上,韓信所率領的漢軍沒有項羽所率領的楚軍那樣訓練有素且身經百戰;其次,在後勤補給上,韓信所率領的漢軍其實擁有極好的後勤補給,根本沒有餓肚子的可能;再次,韓信也不像項羽那樣放手一搏而是胸有成竹;最後,項羽的鉅鹿之戰其實是一次冒險,而韓信的背水一戰是計劃周詳且有理論依據。
雖然背水一戰不如破釜沉舟那樣輝煌,但背水一戰有著非常精深的理論依據,完全可以復刻,而破釜沉舟則是天才的操作,無法復刻。
雖然也沒有明確記載提到劉邦學習過兵法,但有記載顯示,在張良第一次給劉邦講解《太公兵法》時,劉邦就表現出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特性出來。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與劉邦的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相對應的,是其他人的聽不明白。
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我們現在已經無法考證,這段記載中的“他人”到底是劉邦的其他將領還是張良以前遇到過的其他首領。
但劉邦與其他人的巨大差距,可不能用一句“沛公殆天授”來解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天賦?如果一個人沒有相應的學術背景,怎麼可能直接聽懂該學術領域博士講的課?
所以,根據這段記載推斷,劉邦一定是在舉事之前就係統地學習過兵法,而劉邦的多數將領應當是在舉事之後邊學邊打,所以劉邦才能在第一次接觸《太公兵法》時就表現出相當高的天賦,所謂天賦,不過是平時的積累罷了。
另外,我們還能注意到,劉邦少時,曾和發小盧綰一起學習過《尚書》。
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但在奪了天下之後,劉邦卻很鄙夷《尚書》,說自己是在馬上得的天下,《尚書》根本就幫不上自己。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所謂“居馬上而得之”,當然不是簡單的“騎在馬上打下了天下”,而是說,他劉邦是靠軍事知識打下了天下,僅僅這一句,便明確透露了,劉邦在鄙夷《尚書》的同時,其實是高看了兵法的。
對比劉邦對《太公兵法》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情形,我們有理由相信,劉邦絕對在舉事之前就學過兵法。
綜上,劉邦韓信雖然都是布衣出身,但肯定都深入地鑽研過兵法,再加上戰場的實踐,自然會表現出精通兵法的樣子,因為二人都懂兵法,又有強大的保障,所以自然而然地先誅暴秦後伐項羽了。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
3 # 帝國烽火
最好的軍事學院是戰場,劉邦、朱元璋他們就是在戰場上學習,最後成為軍事統帥和政治家。
劉邦是一個亭長出生,從小遊手好閒,到劉邦40時多歲的是,他捲入了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在沛縣起義。由於蕭何和曹參都不敢在叛亂之後站出來,劉邦主動的擔任起起義軍的領袖,開始了他反抗秦朝統一天下的人生。
劉邦此時已經是40多歲了,之前沒有接觸過正規的軍事的教育,但是他就憑藉出色的號召力,籠絡了一幫人在自己的身邊。隨著起義軍的不斷壯大,劉邦統兵能力也在加強,而張良的加入,讓劉邦開始接受系統的帝王教育。
張良是一個具有極高才學的人,應該是受到過軍事和政治教育,但是每次單獨領兵打仗,張良就不行,這也是說明受到教育不一定就能統領軍隊。張良在遇到劉邦之後,根據兵法上的內容,講解給劉幫聽,他發現劉邦一聽就懂,這說明了兩點;第一、劉邦悟性高,自學能力強;第二、劉邦有統帥軍隊的天分,這樣才能聽懂張良所講解的兵法。
當然劉邦軍事能力比不過韓信、項羽,但是其政治能力超群,這一定除了劉邦本身的悟性高,張良的教育也是分不開,張良一直擔任帝師的角色,這也是劉邦很敬重張良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就更牛了,開局全靠一個碗,最後打下了大明朝的江山,而且朱元璋是當時軍事才能極高的人物,也正是因為朱元璋的軍事能力突出,他才能打敗各路強敵,最後建立大明江山。
朱元璋能成長為優秀的統帥,首先是因為他本身就是行伍出身,瞭解軍隊,再加上他取了馬皇后之後,有很多機會接觸到郭子興,有學習的受教的機會,以至於最後他超越了郭子興,成就一代偉業。
劉邦和朱元璋有兩個特點,第一他們都是下層人民出生,瞭解下層人民的生活情況,在制定國家政策的時候,會兼顧更多下層人民, 這樣政治上的優勢會比較明顯,因為中國大多數還是農民,有農民的支援,政治上會更加有利。
第二個特點,也是最重要的特點,劉邦和朱元璋都是一幫兄弟的老大。這種老大地位,會促使他們更加具有領袖精神,就如同我們現在說“孩子王“會更加容易成為管理者一樣。而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帶著自己的這幫兄弟打天下,劉邦有樊噲、夏侯嬰,朱元璋有徐達、湯和等等。
劉邦和朱元璋從小在兄弟中做老大的地位,奠定了他們領導能力的基礎,而他們在戰爭中學習,也是他們成長為一代帝王重要的 原因。
回覆列表
有兩種認知學習模式:
一種是外顯學習,適用於有明確規則的學習,比如一般的算術和駕駛的技術。
一種是內隱學習,適用於沒有明確規則的複雜學習,比如學習語言和揣摩人情。
而戰爭,就是內隱學習勝過外顯學習的複雜知識。
1.戰爭是個複雜遊戲戰爭,是一門藝術而不是某種技術。
因為裡面涉及了太多要素和複雜內容。
曾經問過一位退休軍官:現代戰爭是不是就看誰的武器裝備更牛?
這位軍官的回答則是:沒有這麼簡單,這個問題也沒法回答。
原因就是戰爭是一個系統,要牽涉到方方面面。
而任何一種看得見的武器,其背後往往都是一個複雜系統。
而好武器只能在好系統的支撐下才能發揮它的最大效果。
古代戰爭也是如此。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就是一種高度簡化的抽象模型。
而在此之外,還會有士氣、戰心、後勤、人才等數不清的關聯要素,構成了龐大的系統。
所以,必須得是這些要素被恰到好處的聚合起來,武器和軍隊的威力才能夠被充分發揮出來。
而更關鍵的是:戰爭是個博弈。
你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實力和想法,還得考慮對手的想法和行動。
所以,戰爭更是一個沒有明確規則的內隱學習,軍事教科書上寫的東西,往往不如真正的實踐來得乾脆。
2.精不精通兵法不重要上嘗欲教之吳孫兵法,對曰: “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要親自栽培霍去病,傳授給他孫、吳兵法。
而霍去病的回答則是:主要還得看具體的戰場形勢和方略得當,那些抽象的古代兵法原則,沒啥用。
霍去病不學兵法,而且如此狂傲,卻是一代戰神。
而其原因就是戰爭不是一個簡單規則的遊戲,而是一個沒有規則、極為複雜的遊戲。
那些抽象而來的簡化模型,就是所謂的兵法原則,在真刀真槍的流血殺戮中,沒啥用。
劉邦當過亭長,而且上過學,還能認字。
但是,他那個時候,知識太貴,他撈不到兵書看,所以只能摸索著打。
遇到張良,才知道還有什麼太公兵法。
朱元璋要飯出身,可能連字都不認識,後來是自學成才。
所以,就是有兵法,他也看不懂,打仗就得摸著石頭過河。
但是,即便摸著石頭過河,他們也不比那些韜略滿腹的人差。
原因就是戰爭是個內隱學習,實踐最重要、實踐出真知,名將都是打出來的,而不是學校教出來的。
3.平民比貴族更接地氣貴族精英,有文化、也見過世面。
但是,他們也有不足,就是不瞭解底層百姓的想法。
而劉邦和朱元璋,雖然沒文化、雖然沒見過世面,但是他們最懂底層老百姓的想法。
所以,在執政上,他們會更接地氣;在打仗上,他們更懂士兵、更為務實。
有這些,也就足夠了。
因為戰爭不需要那些風花雪月的抽象原則,要得就是這種接地氣的務實。
劉邦是搞關係的高手。
他也能打仗,但更善於搞關係,知道啥時候該跟誰合作,知道啥時候該用什麼人才。
這一點,是項羽所不能比的。
而朱元璋就要更直接一點,他有著極為強悍的預測能力和直覺意識,多次力排眾議而做出了最恰當的決策。
這兩個平民皇帝,都是內隱學習的高手,最擅長應對各種複雜局面。
而且,他們沒有各種抽象知識的束縛,所以在戰爭實踐和權力鬥爭中,也就更為遊刃有餘。
真實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所以那種適合明確規則的外顯學習並非獨步天下。
而更接地氣、更為務實、更善於實踐的平民精英,能夠把自己的內隱學習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