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伯樂公
-
2 # 猛哥厲史
孔子生活的時代,東西方文化沒有什麼交流,他的主張也沒被採用,給一些官迷辦培訓班,算是普及了點教育(說是弟子三千,其實也就百餘),對人類文明沒什麼貢獻;後來中國閉關鎖國,除了周邊幾個小國,儒家思想並未傳播多遠,說是對西方思想家有什麼貢獻,就和說算盤是電子計算機的先驅一樣,止增笑耳。
其實孔子的功都是別有用心的信徒們吹出來了。就拿儒家普遍宣揚自己的優點仁義禮智信忠孝等來說吧,其實這些是人類甚至動物界共有的美德,沒有哪個國家、哪思想提倡缺德不孝的,這些不是說孔子提倡才有的,只是蠕家信徒貪天功為己功,不要臉地說成是孔子的功勞了。
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算是孔子為中國教育貢獻的兩個詞。但
一、孔子毀了中國早期的平民教育。
子產不毀鄉校之事可以證明,孔子之前有正腐創辦的各級義務教育制學校,連傅說、百里奚這樣的農民工、奴隸都能學知識當上宰相。
但孔子辦高價培訓班,開了教育產業化的先例之後,教育成了收費專案,平民再也上不起學了(舊中國的文盲率能說明一切)。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掃盲三億多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才有了普惠人民的教育!毛澤東才是真正的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如果人們不把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叫偉大,因材施教就稱不上偉大。因材施教不是孔子的創意。中國古代男耕女織本身就是因材施教,還沒看到過哪個歷史故事中的父母讓男孩學針線,女孩學耕田。孔子的有教無類也不包括女性!這能算真正的有教無類嗎?!
二、孔子的所作所為不配為人師表。
說的一套,做的一套;當面不說,背後罵人,這樣的人配作老師嗎?
宰予晝寢本是小事,孔子不反思自己的課為什麼不吸引人,反而罵人家“朽木糞土”。這樣的老師合格嗎?
在《論語·陽貨》中,孔子提出:“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水平高低不能透過學習轉換嗎?那要你這樣的老師幹嗎?
三、孔子的最大影響不在他本人和他本人的學問,在於他的後人、他的弟子和信徒,對他學問的引深和發展,特別是自漢武帝時期的大神棍董仲舒開始的發展,而這些發展都是圍繞,為封建王權統治服務而進行的。而孔子推崇的周禮,也主要變成了對於“三綱五常”宣傳和鞏固。“三綱五常”的核心就是等級和約束。
在三綱五常的教義下,上對下是俯視訓導和管理;下對上是仰視聽從和服從。這樣就形成了對下頤指氣使,對上阿諛奉承的官場風氣,至今陰魂不散。層層的尊嚴都來自於自己的下層,最有尊嚴的一定是皇帝,最沒有尊嚴的是普通百姓,下層婦女。
以致於中國兩千餘年的人文氣息越來越虛情假義、政治制度越來越專制腐朽……當美國實現總統競選、民主、法制、人權、自由,歐洲與日本實現“君主立憲”的時候,華人還在甩著豬尾巴辮子山呼韃虜萬歲
孔子一生跑官要官,尤如娼婦處子,無人願用。好在有董仲舒用《天人三策》把他閹割之後,他就如同嶽不群自宮練劍,獨尊儒術、一統五嶽。朱熹用理學把他徹底"去勢"之後,他就成了東方不敗,中國無敵了。近現代中國及周邊國家紛紛拋棄孔儒,尤其日本棄儒早,就成了強國,差點實現“大東亞共榮”
-
3 # 擺渡天堂
子曰: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沒有憂愁只有快樂,那便是人間天堂。何謂君子?用孔子的話說,君子是:弘"天地人"之道的人 ,能做到"盡人事以聽天命"的人。
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成為君子,君子思想行為是立在了"小人"之上的,其本質等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
因為人性相同,君子透過修身看透人性,看透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是極致的"盡人事"。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奴役、掠奪。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下面的叫師說孔子偽仁、假義、不孝、無信、不忠、無法、禮教殺人。叫師找出來這麼多東西,除了證明自己無知外,無一是處!面對這樣的叫師,孔子是怎麼做的呢?
子曰:六十而耳順。我以前一直不太明白,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人生總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需要耳順呢?我來問答不過十幾天,看到太多的反孔言論,而跟風點讚的人很多。從他們YY的話來看,我才明白,反對孔子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在孔子的當代就很流行。
什麼樣的人才會反對孔子呢?"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權貴的紈絝子弟,因為孔子的政令讓百姓安居樂業,對他們形成了約束,他們因此不能為所欲為,便詆譭孔子。而普通百姓呢,又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只能從眾心態。於是到處都是叫師,吠聲一片。孔子因聽到太多的逆耳之言,才有耳順的境界。
什麼是耳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這些人的風言風雨、洶洶之口沒有壓倒孔子的思想行為,反而造就了千古名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至此,我腦海裡不僅看到了孔子被世俗包圍如喪家犬一樣的落魄,更看到了"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偉大。
-
4 # 使用者1158134898603
1實行仁政,以德服人。2其正名的思想符合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3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對後世行為道德準則影響深遠。3中庸思想要求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這是他的保守性與落後性。4提出是古非今,要求以史為鑑5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教育上最大的貢獻
回覆列表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東南)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時(夏曆八月二十七日,即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時)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逝世,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墓於文革時期被剷平挖掘,其內孔子遺物與骨駭示眾後焚燬,“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大碑被毀。廟碑被毀,孔廟的泥胎塑像被毀。
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刪定《詩》、《書》、《禮》、《樂》、《易》、《春秋》,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至聖、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黃老之術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
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宋儒朱熹曾嘆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子學說在中國周邊地區,如:北韓半島、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遠的影響,形成了東亞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思想也對世界其它地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西方,儒家學說推動了歐洲近代啟蒙運動,以伏爾泰、狄德羅、魯索、洛克、霍爾巴赫、萊布尼茨、休謨、魁奈等人為代表的西方近代啟蒙先驅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歐洲封建世襲和神學統治,催生髮展了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人權觀、博愛觀、理性觀、自然神論觀及無神論觀等現代觀念,促進了人文、政治、經濟、社會乃至科學等方面學說的發展。“美國文明之父”埃默森說:“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孔子,位於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為什麼羅馬帝國覆滅之後歐洲沒法實現統一,而中國經過漢、唐之後的大分裂,仍然能實現大一統?文化和文字使然。
為什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無論如何艱難險阻,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都沒有斷代?也是文化和文字使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孔子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入到每一個華人的血液之中,這是中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已經成為華人統一全球、建立大一統社會的源泉所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已經成為同化異族的強有力的武器。……
看將來的全球必將是海納百川、相容幷蓄的中華文化的天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華文化傳統肯定也要復興。現在需要真正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包括教材、理念。要讓華人真正瞭解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將一切不該接受的外來文化的糟粕清出去,同時將中華文化好的東西介紹出去,讓世界接受中華文化,並崇拜信仰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