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坡跟奎米蘭

      1、在不能確定為何種蛇咬傷的情況下,不能以為無明顯症狀就判斷是無毒蛇。在多數情況下傷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情況下,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無毒蛇咬傷常見四排細小的牙痕,毒蛇咬傷通常見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兩排毒牙。  2、看傷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斷在你肉裡,把它拔出來。  3、燒灼:被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區域性的蛇毒。  4、沖洗:蛇毒在1-3分鐘內是不會蔓延,這時擠出或沖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沖洗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鹽水或冷開水、肥皂、尿,最好將傷肢置於4~7℃冰水中(冷水內放入冰塊),在傷處周圍放置碎冰維持24小時,亦可噴氯乙烷(降溫時注意全身保暖)。切記:千萬不要在傷口處塗酒精。  5、紮結肢體:在近心端,用綁帶像打綁腿一樣螺旋型大面積緊縛肢體,延緩毒液蔓延。譬如腳踝被咬,就在膝蓋下包紮。蛇毒是透過靜脈傳遞的,靜脈分佈在人體表。用粗布條大面積壓迫體表的靜脈,可以有效防治蛇毒蔓延,同時又不會因為區域性紮結過緊而阻斷血液流通。這樣可以儘可能阻止毒液的擴散,防止毒素進入淋巴系統。結紮之後,趕緊赴醫治療,急救處理結束後,一般不要超過2小時。沒有綁帶時,也可用繩子、布帶、鞋帶、稻草等,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釐米處作環形結紮,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完成,此後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液迴圈受阻而壞死。到鄰近的醫院注射抗毒血清後,可去掉結紮。  6、擴創排毒:經過沖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面板,同時在傷口附近的面板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鐵頭蛇、蝰蛇、咬傷,不要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的蛇毒中有一種溶血酶,可以導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對傷口再做切開處理,只能加速人體失血。因為普通人無從分辨毒蛇,所以,治療蛇傷時傷口切開的做法就不能予以推廣。  7、針刺或拔火罐:但對於血循毒(如蝰蛇、鉻鐵頭、竹葉青、五步蛇)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如傷口周圍腫脹過甚時,可在腫脹處下端每隔1~2寸處,用消毒鈍頭粗針平刺直入2公分;如手足部腫脹時,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個手指指縫之間),下肢者穿刺八風穴(四個足趾趾縫之間),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腫。針刺排毒。  8、如引發中風應積極治療,同樣在必要時應進行人工呼吸,時刻關注患者的呼吸情況。銀環蛇、金環蛇咬傷後昏迷的重病人可採取人工呼吸維持。  9、解毒藥的應用:被毒蛇咬傷後應儘早用藥,南通蛇藥(季德蛇藥)、上海蛇藥、新鮮半邊蓮(蛇疔草)、內服半邊蓮,半邊蓮和雄黃一起搗爛,製成漿狀外敷,每日換一次。別以為有藥就沒事了,藥只能緩解,趕快找醫院去  10、做好這些後還要避免劇烈走動或活動,保持受傷部位下垂,相對固定。如條件許可應由他人運送。運送傷員到醫院的路上,傷員儘量少活動,減少血液的迴圈,注意保暖。  11、無毒蛇咬後無須特殊處理,只需對傷口清洗、止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如果上山打獵的話就不適宜帶有重味東西、只能穿好點的鞋或帶上蛇藥、如「季德勝」就是不錯的好蛇藥、本人上山打獵的重要裝備之一。  (一)一般理化性質  蛇毒為粘稠、透明或淡黃色的液體,是多種毒蛋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約為65~80%左右,有特殊腥味,易起泡沫,加熱可以破壞,常溫下易變腐而失活,冰箱內儲存新鮮蛇毒也會部分失去毒力,然經真空低溫乾燥後,可儲存原毒力數十年不變,蛇毒具有蛋白質、多肽之共性,凡有強酸、強鹼、氧化劑、還原劑、蛋白水解酶均能使之變質,破壞。  (二)有毒成份及毒理  蛇毒的生物學功能主要是幫助蛇本身捕食和消化食物,就其有毒成份主要是神經毒素、心臟毒素、細胞毒素、出血毒素、促凝、抗凝組份和一些酶等,各含多少或有無,隨蛇種而異。  1. 神經毒素:  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為兩種型別:  一種是作用於運動神經與骨骼肌接頭處的突觸後膜,與後膜的膽鹼能受體相結合,使運動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醯膽鹼對該受體不起作用,從而導致骨骼肌鬆弛,稱突觸後神經毒素,其作用特點似箭毒,又稱擬箭毒樣神經毒素。與箭毒相比,突觸後神經毒素與乙醯膽鹼受體的結合強度較大,對骨骼肌鬆弛作用亦較強。例如眼鏡蛇的神經毒素,銀環蛇毒的α-神經毒素,海蛇的神經毒素等都屬於這種型別。在蝰蛇科和響尾蛇科蛇毒中有極個別種蛇毒也含有突觸後毒素。中國江浙產的蝮蛇毒中就含有突觸後神經毒素。  另一種是作用於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前膜,抑制突觸前膜乙醯膽鹼的釋放過程,例如銀環蛇毒的β-神經毒素、從江浙蝮蛇中分離出來的具有PLA2活性的突觸前神經毒素。在這兩種神經毒素的共同作用下,雙重地阻斷了神經-肌肉接頭的傳遞,引起骨骼肌呈弛緩性麻痺。由於呼吸肌的麻痺,導致外周性呼吸衰竭,若能及時的合理的搶救,這種呼吸衰竭是有可能被恢復的。海蛇毒引起的呼吸麻痺,主要是該蛇毒中的神經毒素與突觸後膜的膽鹼能受體結合,阻斷神經-肌肉接頭所致。並且海蛇毒能選擇性地損壞骨骼,使肌纖維變性、壞死,臨床上常見肌紅蛋白尿和急性腎衰竭,故有人把海蛇毒中的神經毒素稱之為肌毒素。  神經毒素引起的骨骼肌弛緩性麻痺,以頭頸部為先,到胸部,最後到膈肌,反方向恢復。  神經毒素的這些症狀,相當於中醫風邪侵襲所致的臨床表現,故稱為"風毒"。  2. 血循毒  血循毒的種類多,成份複雜,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統為主,產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臨床表現相當於中醫的火熱毒症狀,故稱“火毒”。  (1).膜毒素:一般存在於眼鏡蛇科蛇毒中,亦存在於響尾蛇科蛇毒。因該毒素對心臟有毒性,亦稱心肌毒素。膜毒素系強鹼性蛋白,其毒性比神經毒素弱,可損害心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蛇傷後,隨著血迴圈中蛇毒濃度的升高,可發生短暫興奮後轉入抑制,心搏障礙,心室纖顫,甚至心肌壞死,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若有PLA2(磷脂酶A2)  存在,該毒素可大量溶血,這將加速休克動物的死亡。  (2).細胞毒素:這種毒素可作用在細胞膜上,導致膜結構改變而釋放細胞內容物,  也能直接溶解某些動物的紅細胞。因此被蝰蛇或眼鏡蛇咬傷,可引起肢體組織溶解,血尿,嚴重者可致腎小管損壞。 3:AU 2YM  (3).出血毒素:能引起動物水腫、出血和組織壞死,這種毒素廣泛存在於蝰蛇、五步蛇、蝮蛇和竹葉青,這種毒素的區域性效應迅速,可使區域性通透性增加,產生廣泛的血液外滲,導致多個臟器出血。  (4).促凝與抗凝組份:二者常同時存在,見於蝰亞科,蝮亞科,眼鏡蛇科中的某些蛇毒,如蝰蛇,五步蛇及眼鏡王蛇蛇毒中均有這些組份。  抗凝組份:包括抗凝血活酶作用和纖維蛋白溶解作用,蝮蛇毒、五步蛇毒具有這兩種作用,眼鏡王蛇毒中也含有抗凝血活酶作用的物質,因而出現抗凝性。  促凝組份:亦有兩種作用的物質。  (I)  凝血酶樣作用:主要存在於蝮亞科(包括五步蛇)蛇毒中,這些凝血酶樣物質與凝血酶有所不同,它的促凝活性不被肝素抑制,且它對纖維蛋白原的作用方式也與凝血酶不盡相同,由凝血酶樣物質所形成的纖維蛋白凝膠很不穩定,易被血液中的纖溶酶所溶解,以致在人體內可引起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出現血液失凝。  蛇傷早期處理有誤區  近年來,中國蛇傷危重症的搶救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於毒蛇咬傷多發生在野外作業,而一些地方仍採用原始、落後的治療方法,對毒蛇咬傷的早期處理也存在誤區,值得臨床注意。  患肢結紮 不宜過緊或時間過長  對毒蛇咬傷的早期處理,不少人認為應結紮,一些基層醫務人員甚至認為結紮時間越長越好,“一旦結紮帶放鬆,蛇毒就會攻心”。以至於有些病人因結紮過緊或結紮時間過長造成肢體缺血壞死,甚至被截肢。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血管能透過的分子量為5000左右,而蛇毒的分子量均大於這一數字。蛇毒是一種成分複雜的毒性蛋白質,人被毒蛇咬傷後,由於蛇毒的毒性作用造成區域性組織腫脹,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蛇毒吸收入血。實驗表明,被毒蛇咬傷後,蛇毒在3~5分鐘就可進入血液迴圈,30分鐘左右在血液中就可達到最高濃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行肢體結紮,可使區域性腫脹加重,血管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從而促進了蛇毒的吸收,加快中毒。  結紮過緊或結紮時間過長,還可因靜脈血迴流受阻而使靜脈壓升高。在蛇毒的區域性作用下(尤其蝰蛇、五步蛇等出血毒素的作用),可助長傷口出血,  加重區域性組織壞死,使潰瘍面加深、擴大。還可能因結紮鬆開後蛇毒突然間大量進入體內而造成中毒性休克,甚至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人為的結紮不當,可致肢體缺血、缺氧,細胞變性、壞死。蛇毒高濃度侷限在一定範圍,勢必加重區域性組織損害而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改變。  廣西等地的研究人員在臨床觀察中發現,在同等的條件下,凡是綁紮而來的病例,區域性腫脹消除慢,尤其是眼鏡蛇咬傷綁紮了數小時以上的病例,其潰瘍的發生幾乎不可避免。如果傷肢不結紮,則很少發生傷口潰爛。由此,他們認為結紮不能有效地阻止和減緩蛇毒的吸收,不能減少危型病例的發生。相反,因為結紮而使蛇毒從血液吸收使之擴散加快,導致腫脹疼痛加重,壞死潰瘍率增高、消腫時間慢、治療時間延長等。  切開排毒 操作要適當  被眼鏡蛇、眼鏡王蛇、銀環蛇等毒蛇咬傷後,正確的切開沖洗排毒仍是有效的方法。但對於血循毒蛇咬傷,如果在傷口出血不止的情況下,強行切開排毒,可能會引起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導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有些醫生甚至把患者的正常面板及皮下組織一起切除,這均屬誤治。其實,銀環蛇、竹葉青等蛇的毒牙較短,牙痕較淺,毒液早期多集中在皮下或肌肉的淺層。如果切開過深,不但將毒液帶入深部組織,引起骨組織和肌腱壞死,還可能會誤傷神經和血管,引起大出血和肢體功能障礙。  正確的做法是:在區域性消毒後,注意先將可能斷留在傷口內的毒牙清除,然後用消過毒的利器或利刀沿牙痕的方向縱切開。如毒牙痕模糊不清,則在咬傷部位作“十”字形切口,長0.8~1.5釐米,切開深度應與牙痕的深度平齊。切開排毒時,同樣要注意無菌操作,避免傷及神經、血管。但是,對血循毒蛇(如五步蛇、蝰蛇等)的咬傷,一般不宜切開傷口,以免出血不止。  擠壓排毒 已不主張  不少人誤以為被蛇咬傷後,可以把傷口內的毒素擠出來。實際上,已經進入人體內的蛇毒是擠不出來的,尤其是被血循毒蛇咬傷。由於該類蛇的毒牙長,毒液刺入組織較深,用手擠壓不僅不能擠出毒液,反而促使、加速毒液的吸收。還易引起周圍組織損傷,加上蛇毒的作用使細胞變性壞死,給患者後期康復帶來極大困難。目前,已不主張擠壓排毒。  清除區域性毒素的最好辦法是立即用身邊的淨水、飲料或其他無害液體,甚至用尿液沖洗傷口內外的唾液、毒液和汙血,並用手紙或手帕吸乾傷口的滲液。如有條件,可用碘酒塗上,或用食鹽、硫黃等直接敷到傷口上,能清除傷口內的蛇毒。如果身邊沒有可用的液體或吸溼物,先用口吸出一些汙血也是可行的,毒蛇咬傷“可吸不可擠”是有道理的。當然,已明確是劇毒蛇咬傷,還必須儘快到醫院接受急救處理。  傷口冷敷 易誘發組織壞死  一些書籍主張毒蛇咬傷後,可區域性冷敷或冰敷,認為這樣可以阻止或減慢蛇毒吸收。殊不知,蛇毒在常溫下24小時即可失去毒性,但在低溫的條件下,可以儲存20年以上,其活性不受影響。蛇傷後因肢體腫脹,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冷敷可使區域性血液迴圈更差,因而更易誘發或加重組織壞死,甚至需要截肢。在美國就有一位蛇傷病人,因醫生用冰敷區域性導致區域性組織壞死而被截肢,病人把醫院告上法庭,要求鉅額賠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肺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