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剛子vlog
-
2 # 成吉三爺
開發商都是這樣的,比如一個平層300平,公共面積30平,套內面積270平。他們可以隔成兩梯三戶來賣。都是標榜120平,公攤25%。這樣就可以賣出360平的價格,多賺60平的錢,爽歪歪!
-
3 # 長歌行a
如果不是多層以及不含贈送面積的話,高層16%的公攤面積明顯偏小,我們這裡有開發商為了減少公攤把回遷房做到2梯8戶,14%的公攤,那個真是貧民窟的感受,所以公攤不是越小越好,16%的公攤應該是比較低檔次的小區,舒適度也應該不咋樣,不過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價格便宜也就不要要求高了,正常情況下,至少20%左右的高層才算湊合,大開發商的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
4 # 挑好房佛山肇慶
嗯,首先那你這個問題的涉及的是一個公攤的一個問題。
目前的在國內買到的商品房它涉及到的面積是為兩種:一種是建築面積一種是套內面積那麼大家日常所見到的購買都是以建築面積為單價計算房屋總價的,其中就包含了公攤面積。和最後得到的實際使用面積。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商品房大致的公攤在20%到25不等,這些的話,他主要涉及到整個商品房的一個設計,其中包含樓道電梯車庫以及走廊等等,物業用房這些都會計算在內。
所以你所說的105。然後實際得到88在目前來說,國內的一個平均值左右,他還算是屬於比較正常的範圍。
-
5 # 方建華
這樣公攤不算高,我142的使用110不過贈送五個陽臺,現在不良開發商都是做公攤的文章,89平做二房,120做三房就是吃公攤,有的達到了40%甚至50%的公攤,公攤就至少讓房子的面積少三分之一。
140平的房子110平,120平的90平,90平的60平。
-
6 # 鄭州碩哥說房
105平的房子使用面積88平,公攤16.2%,不知道你的房子是贈送面積多,還是小高層洋房之類的,這個得房率比較多的。
雖然公攤面積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大多數的公攤都是在25%左右,得房面積78.75平。
小高層基本上是在18-20%左右
高層公攤在25-35%左右
而洋房是在15%左右
-
7 # 陽光號飛俠
這個得按物業型別分析,高層和洋房還是有區別的。8F洋房的公攤一般為10%-15%,9-18F小高層公攤一般為12%-20%,高層公攤一般為15%-30%。公攤越小越好,實得面積越大,價效比也越高。
105平的房子,使用面積88平,公攤面積17平,公攤比16.19%;如果是高層和小高層,這個公攤面積還是比較合適的,不算大;如果是洋房,公攤面積就相對有點大了。所以,你得結合你買的是洋房還是高層來對應分析。
-
8 # W愛生活00
現在高層房子公攤大多在25%—27%"左右,大概105平米,套內面積就78平米,再減去陽臺面積,室內大概72平米左右。
回覆列表
我認為近幾年各個城市發展迅速,高樓大廈林立,高檔住宅小區也是越來越多,給想買房子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是大家買房子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會考慮房子的環境,地理位置,小區的物業是否合適,可是對於房子的公攤面積有沒有過考慮呢?公攤面積越大,房子是使用面積也就越小。而襄陽的某個小區的業主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前段時間,翟女士購買的小區的5號樓交房,可是收房時,業主們看完房子後都覺得非常憋屈。因為他們發現,房子的面積縮水嚴重。業主翟女士告訴記者說:“自己買的房子是105平米,也是按照這個交的房款。可是收到房子之後,能使用的房子面積僅僅只有70平米。公攤面積太大了。”
看到自己房子接近三分之一變成了公攤面積,導致業主所使用的面積大幅縮水,業主都表示買到這樣的房子很不划算。而開發商的售樓人員稱,這棟5號樓屬於商業性質的公寓公攤就是比較大。開發商銷售部的負責人說:“商業性的比住宅性的房子公攤本來就大,商業性住宅要多出很多的消防通道,電梯、樓梯都比普通住宅多,而且樓梯也比較寬。甚至電梯還有單獨的消防前室。”
負責人解釋正是以上原因導致公攤增多,套內業主使用面積減少。但是翟女士等業主們責怪開發商賣房時沒有講清楚。但是售樓部負責人表示業主買房時已經實地看過房子,並不存在隱瞞。但是業主們表示,開發商的售樓合同只是約定了建築面積沒有寫清楚公攤面積,就是故意模糊概念。
翟女士等業主覺得開發商是有意隱瞞公攤面積的問題,於是就找到媒體,希望媒體在曝光這件事情的同時,能夠幫助業主找到一個合理的說法。記者在銷售部門瞭解過情況之後,找到了當地的住建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對房屋的公攤面積的比例沒有明確的強制性規定。看來這個事情,只能說是業主在買房子的時候考慮疏忽了,忘記了明確公攤面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