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吹向只若清茶

    前面是諸葛亮,後面是文天祥。《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梁父吟應該是指他老兄當年隱居隆中時志懷天下。關於梁父的來意,呵呵,看看《三國》(是書,不是電影哈)。而下面那一聯,正氣應該是指文天祥寫的正氣歌。後面的“丹青照古今”,呵呵,看看他的《過伶仃洋》就知道了。

  • 2 # 使用者2062070693800

    是郭沫若先生若為讚揚諸葛亮的寫的。意思是諸葛亮的志向體現在出師表,平時喜歡吟唱梁甫吟。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他平生的志向抱負都體現在裡面。

    梁父是指梁父山,在泰山下,為死人聚葬之處《梁父吟》為輓歌,曲調悲涼慷慨。傳說諸葛亮也曾寫過一首《梁父吟》的歌詞,裡面有感慨不平的意思。

    擴充套件資料 :

    創作背景: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

    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建興五年(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這篇《出師表》。

    《出師表》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聖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此文的語言最顯著的特點是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前人特別指出在六百餘字的篇幅裡,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後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

    全文既不借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清朝丘維屏說“武侯在國,目睹後主聽用嬖暱小人,或難於進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師時叮嚀痛切言之。”屈原是在遭讒毀、被放逐的處境中寫出《離騷》的,因而採取幽隱詭幻的表現手法。

    諸葛亮處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師表》感情充沛的特點和所表達的忠君愛國之情卻是一脈相通的,率直質樸的語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內容統一的。

    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整齊工穩的排比對偶句式,如“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開始興起的時代風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關尊師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