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 劇種 中國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紀200年間在中國南方最早興起的戲曲劇種,中國戲劇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戲有多種異名,南方稱之為戲文,又有溫州雜劇、永嘉雜劇、鶻伶聲嗽、南曲戲文等名稱,明清間亦稱為傳奇,就其音樂——南曲來說,則是一種重要的戲曲聲腔系統。為其後的許多聲腔劇種,如海鹽腔、餘姚腔、崑山腔、弋陽腔的興起和發展的基礎,為明清以來多種地方戲的繁榮,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在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南戲的產生和發展 宋政權南渡,政治經濟中心南移,藝人和作家集中於宋行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等城市,遂使產生在溫州的南戲,盛行於臨安以及浙、閩等地區。一般以《張協狀元》為現存最早的南戲劇本,可能是南宋晚期流傳下來的作品。 南戲的題材內容,多為反映當時在階級和民族壓迫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背景,因此現實性較強,並富於鬥爭性。如《王煥》、《蔡伯喈》、《王魁》等。 元統一中國後,南戲在和元雜劇的交流中,在藝術上有很大發展。元中期以後,南戲逐漸流傳至北方大都(今北京)等地。元末,四大傳奇:《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勸夫》以及《琵琶記》等名作一時競出,呈現了新的局面。其中,前3劇仍富南戲原有現實主義傳統,除《琵琶記》在思想上投合統治者的口味而以藝術性知名、流傳者外,南戲的許多民間指令碼常遭宋、元統治者禁止,因此傳者甚少。 明中葉以後,又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傳世之作,如梁伯龍的《浣紗記》、湯顯祖的《牡丹亭》、以及清初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這些用明代以來盛行的崑腔和其它聲腔演唱的作品,一直傳唱至今。 南戲的戲劇音樂形式與聲腔 南戲的戲劇音樂結構在總體上依據於劇本,以主要角色的上下場來分場,每場自成起迄,稱為出,或稱折;一本戲可長達幾十出,曲牌和套數的運用較為靈活自由。首出由末色介紹劇情大意,稱為“副末開場”。自第2出起,正戲開始,主要和次要角色次第出場,各種大小冷熱場次互相配搭,戲劇矛盾逐漸展開,直到形成高潮。最末一出終場時,則有評述全劇性質的下場詩以為終結。 南戲產生於民間,在其初期階段,結構簡單、形式活潑自由,角色不過3、4人,進入城市後,劇本增長,角色可多達幾十人;角色分行亦漸細緻明確,基本行當有生、旦、淨、醜、外、末、貼7種,並廣泛吸收諸宮調、唱賺、詞調、宋雜劇、元雜劇的腔調、形式、表現方法和演出技巧。如唱腔和曲牌之吸收詞調;抒情性與敘事性唱腔的結合以及曲牌的聯綴方法之吸收諸宮調和唱賺;唸白、歌唱、滑稽、科諢之吸收參軍戲、雜劇和院本;歌舞表演之吸收耍鮑老、跳竹等。它的歌唱、唸白、科泛、舞蹈等表演藝術手段又受到雜劇和其它藝術的影響,逐漸發展至成熟階段,既有整體性的和諧一致,又能各自發揮其所長,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藝術體系和程式。 南戲的聲腔開始是在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最初的南戲是載歌載舞的民間小戲,連線若干首民歌加以歌唱,進入城市之後,才“使村坊小技進與古法部相參”(徐渭語,古法部指唐、宋大麴之類),廣泛吸收傳統音樂的有益成分,迄於成熟。王國維統計南戲的260餘首曲牌,出於唐宋詞者190首,出於大麴者24首,出於金諸宮調者13首,出於南宋唱賺者10首,與元雜劇相同者13首,其它17首,可見詞調在南戲中所佔的重要地位。這些曲牌流傳到現在的不少,崑腔、高腔、梨園戲等一些比較古老的聲腔和劇種中,都存留有南戲音樂的遺響。 南戲音樂有如下一些特點: ①南戲唱腔稱南曲,曲調屬五聲音階,多平穩進行,有其慣用的特性音調,形成南曲唱腔綿密柔麗的特色。唱詞用韻基本上以南方江浙一帶語音為標準,有平上去入之別,每套曲牌不限一韻。節奏規整舒長,字少腔多。其節拍形式,除散板、慢板、快板與北曲相同外,還應用了一種更慢的節拍——贈板(8/4拍或4/2拍)。表達人物內心情感更為深刻細膩。另外,初期的南曲如徐渭所說,是“亦罕節奏”的“隨心令”一類,明代中、後期才對板式的講求嚴格起來,形成板數和下板位置均有定製的固定板式。 ②音樂結構形式原系民歌體,形式活潑、自由,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曲牌聯套結構。每套曲牌可以分為引子、過曲(中間主體部分)和尾聲 3部分。它雖有一定的聯套程式,但在實際運用時相當靈活,並創造出集曲和南北合套等新的處理曲牌形式及套曲結構的方法,豐富、擴充套件了原有曲牌的表現力。 ③南曲對宮調的運用雖較自由;但作為套曲結構,仍須考慮曲牌的前後連線在調高、音域及曲調方面的和諧統一。因此,各種曲牌需要有一定的歸屬和類別,為編制新腔和演員的演唱提供方便。因此,南曲的用宮調比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種宮調,這在戲曲音樂發展過程中是一種進步。 ④南戲的各種角色均可演唱;除獨唱外,還有對唱、同唱及“合唱”。獨唱用以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對唱、同唱用以交流人物間的思想情感和促進戲劇矛盾的發展,“合唱”用以突出語意。烘托氣氛和渲染環境,這些都是增強戲劇性的重要手法。在南北曲交流中,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一些演唱技巧,在演唱藝術上有很大提高。 ⑤前期,南戲的演唱以徒歌為主。這種徒歌常以板來控制節奏和襯托唱腔。後來,以笛、鼓、板為主要伴奏樂器,如明代沈德符《顧曲雜言》所說:“南曲不仗絃索為節奏。”至於加用笙、琵琶、三絃等為唱腔伴奏,可能是明代以後的情況。 南戲角色 南戲的腳色,通常為生、旦、淨、醜、末、外、貼等七種。其中以生、旦為主,展開劇情,其他腳色皆為配角。 生:戲中的男主角,一般扮演書生、秀才、狀無之類的人物。 旦:戲中的女主角,所扮演的人物一般都為青年女子。 淨:淨本有正淨和副淨之分,南戲中只有副淨。副淨出於唐代參軍戲中的參軍這一角色,故他所扮演的人物一般也都具有滑稽打諢的特徵。 醜:在戲中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淨所扮人物相同,也是插科打諢一類的人物。 末:末也有正末和副末之分,而南戲也只有副末。副末在戲中一是用以開場,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物。副末與副淨相對,蓋源於唐代參軍戲中的蒼鶻,故也帶有插科打諢的特徵。 外:南戲中的外,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婦女。 南戲劇目 自宋元以來,有名目留存的南戲共238種,有殘文佚曲流傳的約為130多種,但現有完整劇本流傳的僅19種。 早期南戲作品以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為主,主要有《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包括三本戲文∶《張協狀元》、《小孫屠》和《宦門子弟錯立身》。其中《張協狀元》是現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戲劇本,創於八百年前南宋時期的溫州“九山書會”,其開場的《滿庭芳》詞中寫道∶“這番書會,要奪魁名。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來因”。 元末明初流行的《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合稱“四大南戲”,是南戲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記》是南戲發展的頂峰,由溫州瑞安人高則誠於元朝至正年間,依南宋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戲文編撰而成。《琵琶記》在中國戲劇史上被稱為“詞曲之祖”,是南戲時代與傳奇時代間的橋樑,對明代戲曲創作的影響非常深遠。 其餘有完整留本的南戲∶《東窗記》、《破窯記》、《劉希必金釵記》。 一 概念:南戲,就是宋元時代流行在中國南方地區的用南曲演唱的戲曲藝術。民間俗稱戲文,或稱為南曲戲文,簡稱南戲文。因起源於浙江溫州(永嘉)地區,故又名溫州雜劇或永嘉雜劇。 二 南戲產生的時間,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猥談》,“出於宣和(1119-1125)之後,南渡(1127)之際”; (二)《南詞敘錄》,“始於宋光宗朝(1190-1194)”。 (三)根據近代人考證,南戲當產生於北宋宣和年間,盛於南渡之後的南宋時代。這是比較可信的,因為,南宋王朝偏安臨安(杭州),給南戲興盛提供了種種條件。 三 為什麼起源於溫州地區: (一) 北宋末年,政治極為腐敗,外則金兵屢屢進犯,內則農民紛紛起義,到處慌亂,人民流離,而溫州僻處浙江東南海隅,未遭兵戮。 (二) 溫州“控山帶海,利兼水陸”,稱為對外貿易的通商口岸,設有市舶司,窯業、造船業、銅器業、綢業,尤為著名。 (三) 隨著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就日益壯大,越來越需要文化和娛樂。溫州地區長期以來就有著“尚歌舞”(《隋書•地理志》)的傳統,民間又流傳著“俗曲俚詞”,“社火”更盛。凡此種種,都稱為南戲產生的土壤。 四 南戲如何發展起來: (一) 宋室南渡,建都臨安,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僅兩浙地區,頓時人口增加三分之一。臨安和東南沿海城市,商業飛躍發展,聚集了大批官吏、紳商、手工業者和小商販等,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生活提出了更為廣泛的要求。 (二) 這時,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此起彼伏,錯綜複雜,所以,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有更好的戲曲形式,反映現實生活,表達他們的願望。各大城市,尤其是臨安,出現了眾多的瓦子勾欄,作為固定的遊藝場所,還有很多“路歧”藝人,隨時隨地流動演出,也就為南北各種表演藝術,創造了爭勝和交流的機會。 (三) 隨著瓦舍技藝的繁榮,一些下層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藝人,就成立了書會,如武林書會、古杭書會等,專門為戲班編寫劇本。“專工南戲”的演員也活躍在舞臺上。 (四) 因此,南戲從溫州地區傳入臨安和其他城市,不斷多方面地吸收各種藝術的養料,充實自己,湧現了很多好的或者比較好的新戲,適應了當時群眾的要求,也就日益成熟和發展起來了。 五 南戲的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 大約在北宋末年,南戲初為民間歌舞的小戲。 (二) 南宋時代,南戲進入臨安和其他城市,吸收各種藝術的養料,如宋雜劇、諸宮調、唱賺、大影戲等,發展成為大戲。今存《張協狀元》就是這個階段的南戲作品。 (三) 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戲文與北雜劇相互交流,相互影響,使得南戲又獲得比較完美的提高。今存《宦門子弟錯立身》和《小孫屠》,都是這個階段的南戲作品。 (四) 1元末明初,南戲更有了突出的發展,而北雜劇卻出現了衰落的趨勢。《琵琶記》和“荊、劉、拜、殺”等南戲名劇,相繼出現。 2這種新發展為後來明代南戲系統的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 根據近人輯錄,可考的南戲劇目,大約180個左右,但是傳世的南戲劇本,還不到已知南戲劇目總數的十分之一。它們取材廣泛,包括時事、歷史、民間傳說、佛道故事等。 (一)就其思想內容而言: 1宣揚民族氣節,有《東窗記》; 2揭露邪惡勢力的罪惡,有《祖傑》; 3控訴封建壓迫,有《酷寒亭》; 4歌頌堅貞愛情,有《拜月亭》; 5描寫變亂中家庭變故,有《白兔記》。 (二)其中以“負心”戲和“亂離”戲最為突出。因為,宋元時代,戰亂頻仍,造成了骨肉離散,引起了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社會矛盾,也就為當時很多南戲作家所關注。 (三)此外還有一些宣傳封建道德、宿命論的南戲作品,如《三元記》、《黃孝子》之類。 七 南戲的藝術形式,其主要特點是: (一)篇幅較長,以“場”為基本組織單位,一場連一場,直到劇終。 (二)劇本開頭,都有題目正名和副末開場。 (三)以南曲為主,間用北曲、南北合套。 (四)每場戲,曲牌不限一個宮調,唱詞也不限於通押一韻。 (五)凡登場的各門腳色,都可唱,有獨唱、對唱、輪唱、合唱。 (六)腳色分為生、旦、淨、末、醜、貼、外七色,以生、旦為主。 (七)伴奏樂器,至少有鼓、笛、拍板。 由此可知,南戲藝術形式,乃是中國戲曲早期比較成熟的藝術形式。
南戲 劇種 中國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紀200年間在中國南方最早興起的戲曲劇種,中國戲劇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戲有多種異名,南方稱之為戲文,又有溫州雜劇、永嘉雜劇、鶻伶聲嗽、南曲戲文等名稱,明清間亦稱為傳奇,就其音樂——南曲來說,則是一種重要的戲曲聲腔系統。為其後的許多聲腔劇種,如海鹽腔、餘姚腔、崑山腔、弋陽腔的興起和發展的基礎,為明清以來多種地方戲的繁榮,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在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南戲的產生和發展 宋政權南渡,政治經濟中心南移,藝人和作家集中於宋行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等城市,遂使產生在溫州的南戲,盛行於臨安以及浙、閩等地區。一般以《張協狀元》為現存最早的南戲劇本,可能是南宋晚期流傳下來的作品。 南戲的題材內容,多為反映當時在階級和民族壓迫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背景,因此現實性較強,並富於鬥爭性。如《王煥》、《蔡伯喈》、《王魁》等。 元統一中國後,南戲在和元雜劇的交流中,在藝術上有很大發展。元中期以後,南戲逐漸流傳至北方大都(今北京)等地。元末,四大傳奇:《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殺狗勸夫》以及《琵琶記》等名作一時競出,呈現了新的局面。其中,前3劇仍富南戲原有現實主義傳統,除《琵琶記》在思想上投合統治者的口味而以藝術性知名、流傳者外,南戲的許多民間指令碼常遭宋、元統治者禁止,因此傳者甚少。 明中葉以後,又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傳世之作,如梁伯龍的《浣紗記》、湯顯祖的《牡丹亭》、以及清初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這些用明代以來盛行的崑腔和其它聲腔演唱的作品,一直傳唱至今。 南戲的戲劇音樂形式與聲腔 南戲的戲劇音樂結構在總體上依據於劇本,以主要角色的上下場來分場,每場自成起迄,稱為出,或稱折;一本戲可長達幾十出,曲牌和套數的運用較為靈活自由。首出由末色介紹劇情大意,稱為“副末開場”。自第2出起,正戲開始,主要和次要角色次第出場,各種大小冷熱場次互相配搭,戲劇矛盾逐漸展開,直到形成高潮。最末一出終場時,則有評述全劇性質的下場詩以為終結。 南戲產生於民間,在其初期階段,結構簡單、形式活潑自由,角色不過3、4人,進入城市後,劇本增長,角色可多達幾十人;角色分行亦漸細緻明確,基本行當有生、旦、淨、醜、外、末、貼7種,並廣泛吸收諸宮調、唱賺、詞調、宋雜劇、元雜劇的腔調、形式、表現方法和演出技巧。如唱腔和曲牌之吸收詞調;抒情性與敘事性唱腔的結合以及曲牌的聯綴方法之吸收諸宮調和唱賺;唸白、歌唱、滑稽、科諢之吸收參軍戲、雜劇和院本;歌舞表演之吸收耍鮑老、跳竹等。它的歌唱、唸白、科泛、舞蹈等表演藝術手段又受到雜劇和其它藝術的影響,逐漸發展至成熟階段,既有整體性的和諧一致,又能各自發揮其所長,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藝術體系和程式。 南戲的聲腔開始是在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最初的南戲是載歌載舞的民間小戲,連線若干首民歌加以歌唱,進入城市之後,才“使村坊小技進與古法部相參”(徐渭語,古法部指唐、宋大麴之類),廣泛吸收傳統音樂的有益成分,迄於成熟。王國維統計南戲的260餘首曲牌,出於唐宋詞者190首,出於大麴者24首,出於金諸宮調者13首,出於南宋唱賺者10首,與元雜劇相同者13首,其它17首,可見詞調在南戲中所佔的重要地位。這些曲牌流傳到現在的不少,崑腔、高腔、梨園戲等一些比較古老的聲腔和劇種中,都存留有南戲音樂的遺響。 南戲音樂有如下一些特點: ①南戲唱腔稱南曲,曲調屬五聲音階,多平穩進行,有其慣用的特性音調,形成南曲唱腔綿密柔麗的特色。唱詞用韻基本上以南方江浙一帶語音為標準,有平上去入之別,每套曲牌不限一韻。節奏規整舒長,字少腔多。其節拍形式,除散板、慢板、快板與北曲相同外,還應用了一種更慢的節拍——贈板(8/4拍或4/2拍)。表達人物內心情感更為深刻細膩。另外,初期的南曲如徐渭所說,是“亦罕節奏”的“隨心令”一類,明代中、後期才對板式的講求嚴格起來,形成板數和下板位置均有定製的固定板式。 ②音樂結構形式原系民歌體,形式活潑、自由,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曲牌聯套結構。每套曲牌可以分為引子、過曲(中間主體部分)和尾聲 3部分。它雖有一定的聯套程式,但在實際運用時相當靈活,並創造出集曲和南北合套等新的處理曲牌形式及套曲結構的方法,豐富、擴充套件了原有曲牌的表現力。 ③南曲對宮調的運用雖較自由;但作為套曲結構,仍須考慮曲牌的前後連線在調高、音域及曲調方面的和諧統一。因此,各種曲牌需要有一定的歸屬和類別,為編制新腔和演員的演唱提供方便。因此,南曲的用宮調比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種宮調,這在戲曲音樂發展過程中是一種進步。 ④南戲的各種角色均可演唱;除獨唱外,還有對唱、同唱及“合唱”。獨唱用以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對唱、同唱用以交流人物間的思想情感和促進戲劇矛盾的發展,“合唱”用以突出語意。烘托氣氛和渲染環境,這些都是增強戲劇性的重要手法。在南北曲交流中,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一些演唱技巧,在演唱藝術上有很大提高。 ⑤前期,南戲的演唱以徒歌為主。這種徒歌常以板來控制節奏和襯托唱腔。後來,以笛、鼓、板為主要伴奏樂器,如明代沈德符《顧曲雜言》所說:“南曲不仗絃索為節奏。”至於加用笙、琵琶、三絃等為唱腔伴奏,可能是明代以後的情況。 南戲角色 南戲的腳色,通常為生、旦、淨、醜、末、外、貼等七種。其中以生、旦為主,展開劇情,其他腳色皆為配角。 生:戲中的男主角,一般扮演書生、秀才、狀無之類的人物。 旦:戲中的女主角,所扮演的人物一般都為青年女子。 淨:淨本有正淨和副淨之分,南戲中只有副淨。副淨出於唐代參軍戲中的參軍這一角色,故他所扮演的人物一般也都具有滑稽打諢的特徵。 醜:在戲中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淨所扮人物相同,也是插科打諢一類的人物。 末:末也有正末和副末之分,而南戲也只有副末。副末在戲中一是用以開場,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物。副末與副淨相對,蓋源於唐代參軍戲中的蒼鶻,故也帶有插科打諢的特徵。 外:南戲中的外,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婦女。 南戲劇目 自宋元以來,有名目留存的南戲共238種,有殘文佚曲流傳的約為130多種,但現有完整劇本流傳的僅19種。 早期南戲作品以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為主,主要有《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包括三本戲文∶《張協狀元》、《小孫屠》和《宦門子弟錯立身》。其中《張協狀元》是現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戲劇本,創於八百年前南宋時期的溫州“九山書會”,其開場的《滿庭芳》詞中寫道∶“這番書會,要奪魁名。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來因”。 元末明初流行的《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合稱“四大南戲”,是南戲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記》是南戲發展的頂峰,由溫州瑞安人高則誠於元朝至正年間,依南宋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戲文編撰而成。《琵琶記》在中國戲劇史上被稱為“詞曲之祖”,是南戲時代與傳奇時代間的橋樑,對明代戲曲創作的影響非常深遠。 其餘有完整留本的南戲∶《東窗記》、《破窯記》、《劉希必金釵記》。 一 概念:南戲,就是宋元時代流行在中國南方地區的用南曲演唱的戲曲藝術。民間俗稱戲文,或稱為南曲戲文,簡稱南戲文。因起源於浙江溫州(永嘉)地區,故又名溫州雜劇或永嘉雜劇。 二 南戲產生的時間,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猥談》,“出於宣和(1119-1125)之後,南渡(1127)之際”; (二)《南詞敘錄》,“始於宋光宗朝(1190-1194)”。 (三)根據近代人考證,南戲當產生於北宋宣和年間,盛於南渡之後的南宋時代。這是比較可信的,因為,南宋王朝偏安臨安(杭州),給南戲興盛提供了種種條件。 三 為什麼起源於溫州地區: (一) 北宋末年,政治極為腐敗,外則金兵屢屢進犯,內則農民紛紛起義,到處慌亂,人民流離,而溫州僻處浙江東南海隅,未遭兵戮。 (二) 溫州“控山帶海,利兼水陸”,稱為對外貿易的通商口岸,設有市舶司,窯業、造船業、銅器業、綢業,尤為著名。 (三) 隨著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就日益壯大,越來越需要文化和娛樂。溫州地區長期以來就有著“尚歌舞”(《隋書•地理志》)的傳統,民間又流傳著“俗曲俚詞”,“社火”更盛。凡此種種,都稱為南戲產生的土壤。 四 南戲如何發展起來: (一) 宋室南渡,建都臨安,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僅兩浙地區,頓時人口增加三分之一。臨安和東南沿海城市,商業飛躍發展,聚集了大批官吏、紳商、手工業者和小商販等,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生活提出了更為廣泛的要求。 (二) 這時,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此起彼伏,錯綜複雜,所以,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有更好的戲曲形式,反映現實生活,表達他們的願望。各大城市,尤其是臨安,出現了眾多的瓦子勾欄,作為固定的遊藝場所,還有很多“路歧”藝人,隨時隨地流動演出,也就為南北各種表演藝術,創造了爭勝和交流的機會。 (三) 隨著瓦舍技藝的繁榮,一些下層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藝人,就成立了書會,如武林書會、古杭書會等,專門為戲班編寫劇本。“專工南戲”的演員也活躍在舞臺上。 (四) 因此,南戲從溫州地區傳入臨安和其他城市,不斷多方面地吸收各種藝術的養料,充實自己,湧現了很多好的或者比較好的新戲,適應了當時群眾的要求,也就日益成熟和發展起來了。 五 南戲的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 大約在北宋末年,南戲初為民間歌舞的小戲。 (二) 南宋時代,南戲進入臨安和其他城市,吸收各種藝術的養料,如宋雜劇、諸宮調、唱賺、大影戲等,發展成為大戲。今存《張協狀元》就是這個階段的南戲作品。 (三) 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戲文與北雜劇相互交流,相互影響,使得南戲又獲得比較完美的提高。今存《宦門子弟錯立身》和《小孫屠》,都是這個階段的南戲作品。 (四) 1元末明初,南戲更有了突出的發展,而北雜劇卻出現了衰落的趨勢。《琵琶記》和“荊、劉、拜、殺”等南戲名劇,相繼出現。 2這種新發展為後來明代南戲系統的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的興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 根據近人輯錄,可考的南戲劇目,大約180個左右,但是傳世的南戲劇本,還不到已知南戲劇目總數的十分之一。它們取材廣泛,包括時事、歷史、民間傳說、佛道故事等。 (一)就其思想內容而言: 1宣揚民族氣節,有《東窗記》; 2揭露邪惡勢力的罪惡,有《祖傑》; 3控訴封建壓迫,有《酷寒亭》; 4歌頌堅貞愛情,有《拜月亭》; 5描寫變亂中家庭變故,有《白兔記》。 (二)其中以“負心”戲和“亂離”戲最為突出。因為,宋元時代,戰亂頻仍,造成了骨肉離散,引起了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社會矛盾,也就為當時很多南戲作家所關注。 (三)此外還有一些宣傳封建道德、宿命論的南戲作品,如《三元記》、《黃孝子》之類。 七 南戲的藝術形式,其主要特點是: (一)篇幅較長,以“場”為基本組織單位,一場連一場,直到劇終。 (二)劇本開頭,都有題目正名和副末開場。 (三)以南曲為主,間用北曲、南北合套。 (四)每場戲,曲牌不限一個宮調,唱詞也不限於通押一韻。 (五)凡登場的各門腳色,都可唱,有獨唱、對唱、輪唱、合唱。 (六)腳色分為生、旦、淨、末、醜、貼、外七色,以生、旦為主。 (七)伴奏樂器,至少有鼓、笛、拍板。 由此可知,南戲藝術形式,乃是中國戲曲早期比較成熟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