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如下:
1、鋪好場地:
首先,建立一個豎版的檔案(檔案大小根據需要自行決定,建議300dpi);並將要用到的照片置入到檔案中;新建圖層1(用來勾畫多邊形) 。
2、選到下筆:
在工具箱選擇可勾三角形選區的工具:鋼筆工具或多邊形套索工具,然後在新建的“圖層1”中工作,建議從頭部開始勾畫,分析頭部結構,用鋼筆工具定下三個點直至密封這個區域。
3、轉化選區:
鋼筆的三個點扣合後,按下Ctrl + Enter將其轉化為選區。
4、踩點取色:
選擇工具箱中的吸管工具,在選區的中間區域吸取能夠概括這個面的顏色。
5、填充顏色:
選擇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工具,使用剛剛吸取的顏色填充這個選區。
6、重複流程:
在這一階段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了,每當歸納好一個面的區域,就用相應區域的顏色進行單色均勻填充。
這裡還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素描造型基本功,如何去在五官中解構、分佈三角形、以及如何搭配三角形的大小和繁簡。這些都需要取捨和實驗,甚至有些地方的三角形填色不能簡單的依據對應地區的顏色,需要主觀處理,以至於才能夠更好地做好面的銜接關係。
7、區域性雕琢:
對於結構比較複雜的五官,需要分析如何以最少的面表現出比較到位的效果。
8、逐步完善:
將剩下的五官以及脖子勾畫完成,並隨時按下Ctrl + 0 看整體效果。與此同時,應反覆關閉作為底的照片圖層,檢查是否有漏畫的塊面。
9、畫龍點睛:
待主體刻畫較為完善的時候,給畫面加上合適的背景,並且適當加上一些文字和動感的流線,表現自己想要表達的感覺。檢查畫面,錦上添花。
10、大功告成:
透過這個過程,會發現其實畫面中有很多地方還是需要主觀處理的,絕非單純而機械地重複一個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你不斷思考、判斷、取捨。
這就是和自動化處理軟體的根本區別,這個過程做出來的東西是靈活而有生命的,特別是對於人物邊緣的處理以及鼻子的立體造型。
方法步驟如下:
1、鋪好場地:
首先,建立一個豎版的檔案(檔案大小根據需要自行決定,建議300dpi);並將要用到的照片置入到檔案中;新建圖層1(用來勾畫多邊形) 。
2、選到下筆:
在工具箱選擇可勾三角形選區的工具:鋼筆工具或多邊形套索工具,然後在新建的“圖層1”中工作,建議從頭部開始勾畫,分析頭部結構,用鋼筆工具定下三個點直至密封這個區域。
3、轉化選區:
鋼筆的三個點扣合後,按下Ctrl + Enter將其轉化為選區。
4、踩點取色:
選擇工具箱中的吸管工具,在選區的中間區域吸取能夠概括這個面的顏色。
5、填充顏色:
選擇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工具,使用剛剛吸取的顏色填充這個選區。
6、重複流程:
在這一階段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了,每當歸納好一個面的區域,就用相應區域的顏色進行單色均勻填充。
這裡還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素描造型基本功,如何去在五官中解構、分佈三角形、以及如何搭配三角形的大小和繁簡。這些都需要取捨和實驗,甚至有些地方的三角形填色不能簡單的依據對應地區的顏色,需要主觀處理,以至於才能夠更好地做好面的銜接關係。
7、區域性雕琢:
對於結構比較複雜的五官,需要分析如何以最少的面表現出比較到位的效果。
8、逐步完善:
將剩下的五官以及脖子勾畫完成,並隨時按下Ctrl + 0 看整體效果。與此同時,應反覆關閉作為底的照片圖層,檢查是否有漏畫的塊面。
9、畫龍點睛:
待主體刻畫較為完善的時候,給畫面加上合適的背景,並且適當加上一些文字和動感的流線,表現自己想要表達的感覺。檢查畫面,錦上添花。
10、大功告成:
透過這個過程,會發現其實畫面中有很多地方還是需要主觀處理的,絕非單純而機械地重複一個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你不斷思考、判斷、取捨。
這就是和自動化處理軟體的根本區別,這個過程做出來的東西是靈活而有生命的,特別是對於人物邊緣的處理以及鼻子的立體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