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嚮往的紅色星球:火星上的日落、風暴和生命跡象2019年5月2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日落景象。這張照片拍攝於2019年4月25日18時30分,記錄了“洞察”號度過的第145個火星日的日落。火星上的一晝夜比地球長39分鐘35秒,一個火星日等於1.027個地球日。由於火星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日距離的1.5倍,因此火星上看到的太陽大小隻有地球上的三分之二。2019年4月24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新照片,展現已部署的地震監測儀。4月6日,“洞察”號第一次探測並記錄到微弱的火星地震訊號,震級約為1至2級。由於訊號強度較弱,無法確定地震起因,推測由火星內部的地裂或外部隕石撞擊引發。“洞察”號於2018年11月在火星表面著陸,主要任務是記錄火星地震資料,從而研究火星內部結構。“洞察”號是一顆用於研究火星行星內部結構的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著陸器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洞察”號名字來自其全名“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簡稱InSight)的首字母縮寫。其任務是將一個裝載有地震儀及熱流偵測器的固定式登陸載具發射到火星表面。圖為“洞察”號即將著陸火星概念圖。圖為2018年3月29日,NASA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洞察”號(InSight)火星登陸器的發射前測試,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洞察”號火星登陸器專案於2012年正式啟動,目的是登陸火星地表,藉助地震儀和熱流偵測器研究火星地核、地幔和地殼構造,記錄火星地震或流星撞擊產生的地震波,從而探究早期火星的地質演變過程。“洞察”號計劃在2018年5月發射升空,預計將在太空飛行7個月,於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執行為期2年的探測任務。圖為2018年5月4日,NASA“洞察”號火星登陸器被安裝在“Atlas-V”運載火箭頂端,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這是 NASA 首次在美國西海岸進行星際發射(Interplanetary Launch)任務。“洞察”號火星登陸器專案於2014年開始建造,登陸器高1.4米,重694公斤,配備地震儀、熱流偵測器和太陽能電池板,電池板展開最大寬度為6米。“洞察”號計劃在接近火星赤道的位置登陸,以確保整年充足的Sunny供太陽能板發電。圖為美東時間2018年5月5日4時05分,“Atlas-V”運載火箭搭載“洞察”號(InSight)火星登陸器,於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2018年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傳回在火星上拍攝的第一張照片。美東時間11月26日14時47分,“洞察”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火星大氣層,在7分鐘內完成減速、降落和著陸過程,14時54分左右在預定登陸點—火星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成功著陸,正式開啟為期2年的火星探測任務。它是迄今第8個登陸火星表面的 NASA 航天器,配備鑽孔機和地震儀,可向地下鑽探至多5米,將第一次對火星表層地質展開探測。圖為2018年11月27日,“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後拍攝的第一張高畫質照片,呈現火星地表空曠的景色和遠處的地平線。這張照片由探測器機械臂上搭載的“儀器部署成像相機”(IDC)拍攝,這臺裝置將協助“洞察”號觀察記錄周圍地形,從而將地震實驗儀和熱感測器等實驗裝置部署到火星表面。按照計劃,“洞察”號的儀器部署過程將耗時約2個月,隨後正式開展鑽探和勘測任務。2018年12月6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拍攝的新照片,機械臂正在嘗試進行伸展和移動實驗裝置。“洞察”號於11月26日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著陸,目前正在記錄和評估登陸點周圍地形,以判斷是否能部署地震實驗儀和熱感測器等裝置。2018年12月8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的新照片,2.2米直徑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完全展開。根據 NASA 公佈資料,“洞察”號登陸第一天透過太陽能電池板生成了4588Wh電能,是迄今單日造電量最高的火星探測器。探測器的著陸點為少岩石的沙地地形,更容易部署儀器和開啟鑽探作業。圖為2018年12月11日,NASA 公佈“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第一張完整自拍照。“洞察”號探測器總重358公斤,中間的科學儀器裝載平臺寬約1.56米,搭載著天氣及環境感測器、鐳射測距儀、地震實驗儀、高頻通訊天線、攝像頭等裝置;兩側安裝有可摺疊太陽能電池板,每塊直徑約2.2米,每個火星日的發電量約為4.6千瓦時。圖為2019年4月9日,歐空局公佈一張新拍攝的火星南半球區域性地貌,辛梅利亞高地表面出現多個風暴撞擊坑。歐空局表示,這些坑洞由旋轉上升的柱狀旋風“塵捲風”(Dust devil)造成,證明火星稀薄的大氣層中也會發生風暴現象。這張照片由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拍攝,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火星大氣中佔比低於1%的微量氣體,如甲烷、水蒸氣、二氧化氮等。圖為2019年3月30日,歐空局“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衛星拍攝火星南半球區域性地貌,沙塵暴和風力作用形成黑色沙丘和燈絲狀的沙丘網。這種沙丘地貌遍佈火星表面,由於火星地表重力僅為地球的38%,且沒有液態水吸附沙塵,因此沙塵更易被風捲起形成沙塵暴。這張照片由衛星搭載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HRSC)拍攝,中心區域位於火星東經23°、南緯53°,地面解析度為13米/畫素。圖為2018年10月28日,歐空局公佈一張“火星快車”號探測器拍攝的新照片,火星南部高地佈滿了隕石撞擊形成的撞擊坑。這張照片的拍攝點為火星南緯31.5°至43.5°、西經2°至東經9°區域,是火星上最古老的地貌區之一。火星表面存在上萬個直徑超過1公里的隕石撞擊坑,1970年代至今已有1092個火星撞擊坑獲得正式命名並被記錄在火星地圖中。2018年11月22日,歐空局“火星快車”號軌道探測器拍攝的新合成照片,展現出火星北半球斷層區域“尼利槽溝”(Nili Fossae)的地貌。尼利槽溝是歐空局新一代火星車“ExoMars”的候選登陸點之一,這裡平均高度低於火星地表約600米,岩石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鹽、水合氧化矽、鐵氧化物等礦物質,被認為是火星大氣中甲烷的來源地之一,可能存在火星生命跡象。這張照片的中心區域位於火星北緯28°、東經78°,地面解析度為18米/畫素。2019年4月24日,NASA 公佈一張“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新照片,火星北半球埃律西昂火山裂谷中發生山體滑坡,淺藍色的石塊從陡坡上墜落。埃律西昂山(Elysium Mons)是位於火星東半球的一座盾狀火山,海拔14.1千米,是火星上第三高山。這座火山所在區域是火星上最年輕的火山區,大約形成於30億至40億年前,最近一次熔岩活動發生在約300萬年前。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是NASA的2005年火星探測計劃之一。這項計劃主要目的是將一枚偵察衛星送往火星,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火星這顆紅色行星進行詳細考察,並且為往後的火星地表任務尋找適合的登陸地點,同時為這些任務提供高速的通訊傳遞功能。它是火星的第三個正在使用中的人造衛星(前二個為“火星快車”號、“2001ODYSSEY”號),與第五個正在使用中的火星探測器(三個衛星加上兩臺火星探測漫遊者)。圖為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縮寫MRO)的高解析度科學成像裝置拍攝的高解析度“火星人臉”影像,右下角為“海盜”號太空飛船拍攝的影像。圖為2018年1月29日,NASA 公佈一張“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沙爾巴塔納山谷”(Shalbatana Valles)區域性照片。研究人員曾在一張“沙爾巴塔納山谷”高解析度影象中發現一條遠古湖岸線,這被認為是第一個證實火星表面曾存在湖泊的確鑿證據。據估計這片已經乾涸的湖泊大約存在於30億年前,佔地210平方公里,水深460米,相當於美國與加拿大邊界的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圖為2018年6月7日,NASA 宣佈“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首次在火星岩石中發現有機顆粒,成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新線索。“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鑽探分析了一塊形成於35億年前的湖床沉積岩樣本,發現噻吩、苯、甲苯等至少3種不同型別的有機分子,證明遠古火星的湖水中可能存在過生命。圖為2018年6月21日,火星上發生全球性沙塵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沙塵中自拍。根據 NASA 報告,火星自5月30日開始遭遇大規模沙塵暴,目前風暴覆蓋面積已超過32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火星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尚無法預估沙暴將持續多久。這是“好奇”號探測車自2012年登陸火星迄今遭遇的最大沙塵暴,由於沙塵遮蔽Sunny導致太陽能電池板運轉效率降低,“好奇”號目前主要依靠核電池供電。“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美東時間2011年11月26日10:02,於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併成功於2012年8月6日協調世界時05:17在伊奧利亞沼著陸。“好奇”號經過56,300萬公里的旅程,登陸時離預定著陸點布萊德伯利只相差2.4千米。由兒童和青少年命名火星車是NASA的慣例。2008年11月18日,一項面向全美五歲至十八歲學生的為火星車命名的比賽開始。2009年5月27日,NASA宣佈六年級的華裔女生馬天琪的“好奇”最終贏得了勝利。2018年11月12日,由地球24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利用延遲15分鐘指令傳送,控制與駕駛距地球約1億2,600萬公里的“好奇”號,駛往預定位置。“好奇”號的任務包括:探測火星氣候與地質;探測蓋爾撞擊坑內的環境是否曾經能夠支援生命;探測火星上的水,及研究日後人類探索的可行性。“好奇”號的設計將是MASA規劃中的“火星2020探測器”設計基礎。2012年12月,“好奇”號原本執行2年的探測任務被無限期延長。圖中這枚印有美國前總統林肯頭像的1美分古董硬幣,是“好奇號”火星手持透鏡成像儀(MAHLI)的一個重要零件。MAHLI位於“好奇號”機械臂末端,功能相當於一個超級放大鏡,可以拍攝火星表面岩石、土壤的詳細影象。地理學家拍照時常使用硬幣作為校準器來確保照片比例精準。雖然“好奇號”上裝有其它更為複雜精緻的校準器,但NASA還是決定把這枚由MAHLI工程師肯恩.埃迪特捐贈的硬幣帶上火星,以示對傳統科學的尊重。“好奇”號在測試行駛中用輪胎以莫爾斯電碼形式在火星上留下了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標誌。NASA稱,在火星表面缺乏明顯地標的情況下,“好奇”號的視覺測距系統可利用這些標記測量距離。輪胎花紋不是普通的直線,而是點綴了對應莫爾斯電碼中的點和破折號,每個輪子印有三個字元• – – – / • – – • / • – • •,翻譯成英語是JPL,即負責火星探測器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名字縮寫。圖為“好奇”號找到火星上存在水的科學證據。“好奇”號帶往火星的裝置是迄今為止人類送往火星的最為專業和先進的儀器。如其攜帶的動態中子返照率裝置(DAN),早先在地球上是用於石油勘探的,它發射出中子,然後透過觀察中子與氫原子核相互作用後發生的能量變化來確定氫的存在。DNA主要被用於火星上查詢水分子的研究。
人類最嚮往的紅色星球:火星上的日落、風暴和生命跡象2019年5月2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日落景象。這張照片拍攝於2019年4月25日18時30分,記錄了“洞察”號度過的第145個火星日的日落。火星上的一晝夜比地球長39分鐘35秒,一個火星日等於1.027個地球日。由於火星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日距離的1.5倍,因此火星上看到的太陽大小隻有地球上的三分之二。2019年4月24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新照片,展現已部署的地震監測儀。4月6日,“洞察”號第一次探測並記錄到微弱的火星地震訊號,震級約為1至2級。由於訊號強度較弱,無法確定地震起因,推測由火星內部的地裂或外部隕石撞擊引發。“洞察”號於2018年11月在火星表面著陸,主要任務是記錄火星地震資料,從而研究火星內部結構。“洞察”號是一顆用於研究火星行星內部結構的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著陸器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洞察”號名字來自其全名“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簡稱InSight)的首字母縮寫。其任務是將一個裝載有地震儀及熱流偵測器的固定式登陸載具發射到火星表面。圖為“洞察”號即將著陸火星概念圖。圖為2018年3月29日,NASA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洞察”號(InSight)火星登陸器的發射前測試,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洞察”號火星登陸器專案於2012年正式啟動,目的是登陸火星地表,藉助地震儀和熱流偵測器研究火星地核、地幔和地殼構造,記錄火星地震或流星撞擊產生的地震波,從而探究早期火星的地質演變過程。“洞察”號計劃在2018年5月發射升空,預計將在太空飛行7個月,於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執行為期2年的探測任務。圖為2018年5月4日,NASA“洞察”號火星登陸器被安裝在“Atlas-V”運載火箭頂端,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這是 NASA 首次在美國西海岸進行星際發射(Interplanetary Launch)任務。“洞察”號火星登陸器專案於2014年開始建造,登陸器高1.4米,重694公斤,配備地震儀、熱流偵測器和太陽能電池板,電池板展開最大寬度為6米。“洞察”號計劃在接近火星赤道的位置登陸,以確保整年充足的Sunny供太陽能板發電。圖為美東時間2018年5月5日4時05分,“Atlas-V”運載火箭搭載“洞察”號(InSight)火星登陸器,於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2018年11月26日,“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傳回在火星上拍攝的第一張照片。美東時間11月26日14時47分,“洞察”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火星大氣層,在7分鐘內完成減速、降落和著陸過程,14時54分左右在預定登陸點—火星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成功著陸,正式開啟為期2年的火星探測任務。它是迄今第8個登陸火星表面的 NASA 航天器,配備鑽孔機和地震儀,可向地下鑽探至多5米,將第一次對火星表層地質展開探測。圖為2018年11月27日,“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後拍攝的第一張高畫質照片,呈現火星地表空曠的景色和遠處的地平線。這張照片由探測器機械臂上搭載的“儀器部署成像相機”(IDC)拍攝,這臺裝置將協助“洞察”號觀察記錄周圍地形,從而將地震實驗儀和熱感測器等實驗裝置部署到火星表面。按照計劃,“洞察”號的儀器部署過程將耗時約2個月,隨後正式開展鑽探和勘測任務。2018年12月6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拍攝的新照片,機械臂正在嘗試進行伸展和移動實驗裝置。“洞察”號於11月26日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著陸,目前正在記錄和評估登陸點周圍地形,以判斷是否能部署地震實驗儀和熱感測器等裝置。2018年12月8日,NASA 公佈一張“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的新照片,2.2米直徑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完全展開。根據 NASA 公佈資料,“洞察”號登陸第一天透過太陽能電池板生成了4588Wh電能,是迄今單日造電量最高的火星探測器。探測器的著陸點為少岩石的沙地地形,更容易部署儀器和開啟鑽探作業。圖為2018年12月11日,NASA 公佈“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第一張完整自拍照。“洞察”號探測器總重358公斤,中間的科學儀器裝載平臺寬約1.56米,搭載著天氣及環境感測器、鐳射測距儀、地震實驗儀、高頻通訊天線、攝像頭等裝置;兩側安裝有可摺疊太陽能電池板,每塊直徑約2.2米,每個火星日的發電量約為4.6千瓦時。圖為2019年4月9日,歐空局公佈一張新拍攝的火星南半球區域性地貌,辛梅利亞高地表面出現多個風暴撞擊坑。歐空局表示,這些坑洞由旋轉上升的柱狀旋風“塵捲風”(Dust devil)造成,證明火星稀薄的大氣層中也會發生風暴現象。這張照片由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拍攝,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火星大氣中佔比低於1%的微量氣體,如甲烷、水蒸氣、二氧化氮等。圖為2019年3月30日,歐空局“火星快車”號(Mars Express)衛星拍攝火星南半球區域性地貌,沙塵暴和風力作用形成黑色沙丘和燈絲狀的沙丘網。這種沙丘地貌遍佈火星表面,由於火星地表重力僅為地球的38%,且沒有液態水吸附沙塵,因此沙塵更易被風捲起形成沙塵暴。這張照片由衛星搭載的高解析度立體相機(HRSC)拍攝,中心區域位於火星東經23°、南緯53°,地面解析度為13米/畫素。圖為2018年10月28日,歐空局公佈一張“火星快車”號探測器拍攝的新照片,火星南部高地佈滿了隕石撞擊形成的撞擊坑。這張照片的拍攝點為火星南緯31.5°至43.5°、西經2°至東經9°區域,是火星上最古老的地貌區之一。火星表面存在上萬個直徑超過1公里的隕石撞擊坑,1970年代至今已有1092個火星撞擊坑獲得正式命名並被記錄在火星地圖中。2018年11月22日,歐空局“火星快車”號軌道探測器拍攝的新合成照片,展現出火星北半球斷層區域“尼利槽溝”(Nili Fossae)的地貌。尼利槽溝是歐空局新一代火星車“ExoMars”的候選登陸點之一,這裡平均高度低於火星地表約600米,岩石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鹽、水合氧化矽、鐵氧化物等礦物質,被認為是火星大氣中甲烷的來源地之一,可能存在火星生命跡象。這張照片的中心區域位於火星北緯28°、東經78°,地面解析度為18米/畫素。2019年4月24日,NASA 公佈一張“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新照片,火星北半球埃律西昂火山裂谷中發生山體滑坡,淺藍色的石塊從陡坡上墜落。埃律西昂山(Elysium Mons)是位於火星東半球的一座盾狀火山,海拔14.1千米,是火星上第三高山。這座火山所在區域是火星上最年輕的火山區,大約形成於30億至40億年前,最近一次熔岩活動發生在約300萬年前。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是NASA的2005年火星探測計劃之一。這項計劃主要目的是將一枚偵察衛星送往火星,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火星這顆紅色行星進行詳細考察,並且為往後的火星地表任務尋找適合的登陸地點,同時為這些任務提供高速的通訊傳遞功能。它是火星的第三個正在使用中的人造衛星(前二個為“火星快車”號、“2001ODYSSEY”號),與第五個正在使用中的火星探測器(三個衛星加上兩臺火星探測漫遊者)。圖為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縮寫MRO)的高解析度科學成像裝置拍攝的高解析度“火星人臉”影像,右下角為“海盜”號太空飛船拍攝的影像。圖為2018年1月29日,NASA 公佈一張“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沙爾巴塔納山谷”(Shalbatana Valles)區域性照片。研究人員曾在一張“沙爾巴塔納山谷”高解析度影象中發現一條遠古湖岸線,這被認為是第一個證實火星表面曾存在湖泊的確鑿證據。據估計這片已經乾涸的湖泊大約存在於30億年前,佔地210平方公里,水深460米,相當於美國與加拿大邊界的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圖為2018年6月7日,NASA 宣佈“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首次在火星岩石中發現有機顆粒,成為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新線索。“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鑽探分析了一塊形成於35億年前的湖床沉積岩樣本,發現噻吩、苯、甲苯等至少3種不同型別的有機分子,證明遠古火星的湖水中可能存在過生命。圖為2018年6月21日,火星上發生全球性沙塵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沙塵中自拍。根據 NASA 報告,火星自5月30日開始遭遇大規模沙塵暴,目前風暴覆蓋面積已超過32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火星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尚無法預估沙暴將持續多久。這是“好奇”號探測車自2012年登陸火星迄今遭遇的最大沙塵暴,由於沙塵遮蔽Sunny導致太陽能電池板運轉效率降低,“好奇”號目前主要依靠核電池供電。“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美東時間2011年11月26日10:02,於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併成功於2012年8月6日協調世界時05:17在伊奧利亞沼著陸。“好奇”號經過56,300萬公里的旅程,登陸時離預定著陸點布萊德伯利只相差2.4千米。由兒童和青少年命名火星車是NASA的慣例。2008年11月18日,一項面向全美五歲至十八歲學生的為火星車命名的比賽開始。2009年5月27日,NASA宣佈六年級的華裔女生馬天琪的“好奇”最終贏得了勝利。2018年11月12日,由地球24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利用延遲15分鐘指令傳送,控制與駕駛距地球約1億2,600萬公里的“好奇”號,駛往預定位置。“好奇”號的任務包括:探測火星氣候與地質;探測蓋爾撞擊坑內的環境是否曾經能夠支援生命;探測火星上的水,及研究日後人類探索的可行性。“好奇”號的設計將是MASA規劃中的“火星2020探測器”設計基礎。2012年12月,“好奇”號原本執行2年的探測任務被無限期延長。圖中這枚印有美國前總統林肯頭像的1美分古董硬幣,是“好奇號”火星手持透鏡成像儀(MAHLI)的一個重要零件。MAHLI位於“好奇號”機械臂末端,功能相當於一個超級放大鏡,可以拍攝火星表面岩石、土壤的詳細影象。地理學家拍照時常使用硬幣作為校準器來確保照片比例精準。雖然“好奇號”上裝有其它更為複雜精緻的校準器,但NASA還是決定把這枚由MAHLI工程師肯恩.埃迪特捐贈的硬幣帶上火星,以示對傳統科學的尊重。“好奇”號在測試行駛中用輪胎以莫爾斯電碼形式在火星上留下了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標誌。NASA稱,在火星表面缺乏明顯地標的情況下,“好奇”號的視覺測距系統可利用這些標記測量距離。輪胎花紋不是普通的直線,而是點綴了對應莫爾斯電碼中的點和破折號,每個輪子印有三個字元• – – – / • – – • / • – • •,翻譯成英語是JPL,即負責火星探測器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名字縮寫。圖為“好奇”號找到火星上存在水的科學證據。“好奇”號帶往火星的裝置是迄今為止人類送往火星的最為專業和先進的儀器。如其攜帶的動態中子返照率裝置(DAN),早先在地球上是用於石油勘探的,它發射出中子,然後透過觀察中子與氫原子核相互作用後發生的能量變化來確定氫的存在。DNA主要被用於火星上查詢水分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