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里潭水

    如果你家主子不是行業領袖,這年代招人真難啊!

    不是沒有人,而是找不到合適的人。作為HR,該如何填滿員工跳槽留下的空白?

    老闆正在那兒數落,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別怪我了,這不是人生常態麼?

    好吧,應急大招馬上就來!

    這是最容易想到的主意。

    招數二:呼叫獵頭

    作為HR,就算你沒找過獵頭,也一定被獵頭騷擾過。我自己就是在被獵頭勸跳槽的時候一邊義正辭嚴的拒絕一邊留下他老人家的電話應急。如果你真沒有,就隨便在網上什麼地方喊一嗓子“我要獵頭”,準保找來一大堆。

    前提是,你的那個坑要夠大,獵頭才有興趣。

    招數三:翻翻我的小賬本

    從你以前面試過的人中找找,挑一些合適的電話打打,如果人家有工作,就請他幫忙介紹同事朋友同學啥的,這年頭誰沒有個關係網?而且能來你這兒應聘,他的圈子裡一定有你所要的人。

    不過要準備好被人家噴,你面試人家又不要,現在還想找他幫忙,被噴一下也是應該的。如果你面子薄,找個公司裡的銷售大哥讓他幫你打這個電話。

    招數四:傳說中的七大姑八大姨

    沒辦法了,老闆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請平時一團和氣打得火熱的親戚朋友們幫幫忙吧。我有次遇到一個棘手問題,結果被二叔女婿的一個戰友輕鬆解決,這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的能量。

    招數五:賣保險的比獵頭更牛

    肯定有人找你買過保險,這是讓人家幫個忙的好時候了。這些保險業務員有一個龐大的關係網,讓她們幫你網羅一下。

    招數六:把那個坑賣出去

    最後,實在不行了,還有萬能的服務外包,工作外包呢,把那個崗位的工作在網上釋出下,看誰能接活;把要乾的活在淘寶上拍賣也行。

    辦法總比困難多,你還有別的招嗎?

  • 2 # 上啥班App

    說到跳槽,是每一家公司或者是企業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因為每個公司或企業培養一個新人不是那麼容易的,在人力、時間和物力的投資上是很大的,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員工跳槽離職,真的很讓上司頭痛,當然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有人離職就會有崗位員工的空缺,那麼在年中跳槽狂熱季中,作為公司當中的HR如何才能招聘到新的員工來替代離職員工呢?

    大型人才招聘會

    對於新人的招聘,透過參加人才招聘會是一種很不錯的途徑,參加招聘會招聘新人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員工的補充,來把空崗補充起來,並且招聘會上能招到的新人會有很多,公司的HR可以有更多的選取的機會。

    公司內推

    公司內部積極響應內推政策,透過老員工來推薦新員工,並給予一定的獎勵措施,相信在獎勵的誘惑下有很多老員工是很願意來推薦周邊朋友來公司面試的。

    發傳單,投放廣告

    公司可以列印一些招聘單頁,在高校門口或者是人流動量比較大的地方分發一下,有找工作意向的同學或者是社會上的人會很注重此方面資訊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在電腦、電視或者是手機上投放招聘廣告,現在的網際網路這麼的發達,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像現在做的比較不錯的上啥班招聘APP、傳統的58同城上等等。

    在當今社會,還是會有很多的人徘徊在找工作的邊緣的,只要招聘資訊宣傳力度大點,都是可以看到的,不愁找不到面試的人員,當然不是任何來的都可以要的,還是要按照公司的用人要求來面試,優中選優,選擇最合適的新員工。

  • 3 # 微憩

    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經常跟甲方的人力資源部門打交道,經常能夠聽到負責招聘的HR盆友在抱怨,明明很花心思去通知候選人過來面試了,經常會被求職者放鴿子,心不是一般的累。

    其實很多HR都會遇到被放鴿子的情況發生,往往約好了時間經常有不來的,也不給招聘HR打招呼,還得HR自己追去電話, 電話追到後也會遇到各種奇葩的拒絕理由,而且似乎你越怕他不來,給他考慮的細緻入微,他越不來,好像做招聘的時候,“人品”會變得特別差。

    建立招聘流程

    相信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招聘流程,每個HR也會有一套自己的招聘套路。在做招聘工作之前,我們需要先好好把招聘的流程先理一遍。

    在這裡我只提在釋出招聘資訊後,收到求職者簡歷;我們自己主動下載求職者簡歷後,還有就是使用智聯招聘的約聊功能後,如何透過電話邀約,讓求職者到場面試的流程。

    ① 第一步:最好使用座機給候選人打電話,在跟候選人打第1通電話時,我們要知道第一通電話需要跟求職者說清楚哪些內容,比如瞭解對方現在的求職意向,告訴對方公司情況,崗位情況,然後預約面試的時間。

    ② 第二步:簡訊和郵件通知候選人。現在用郵件的求職者不多,但在找工作的時候,郵件是很好使用的一個工具,郵件可以有公司的介紹、崗位資訊,面試資訊、公司地址、HR聯絡人等,有利於候選人提前瞭解公司。簡訊提醒也需要傳送,可以簡章把面試資訊發給候選人,以便候選人直接聯絡到HR。

    ③ 第三步:前面已經跟候選人確定好面試時間了,在面試時間之前,需要再次跟候選人確認,以便HR心裡對到場的人員有數,例如,如果約好候選人在第二天下午3點鐘的時候面試,那在第二天早上的時候,HR可以透過郵件或者簡訊的方式提醒下求職者面試時間;在中午或者下午2點左右,再次給求職者電話做最後的面試確認。

    相信看到這裡,已經有一部份HR會覺得做個招聘,何必搞得這麼複雜,第一通電話邀約後,愛來不來。其實這就是為什麼人家做招聘的到場率會高於你的原因所在之一。你試想下,你邀約了10個求職者,只有了2個,那就意味著有8個工作是無效的;你設立好招聘的流程,10個求職者來6個,大大減輕了你的招聘工作量,也體現了你的招聘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單純設立招聘流程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其他的一步,也是一個大的框架。想要把招聘做好,需要把第一步再做細化。

    電話上應該聊些什麼?

    企業的招聘很急,會造成HR心裡更急,心裡想著早點招人招到崗,完成招聘需求,難免會出現急於求成的狀態,在打通求職者電話之後,沒有確認候選人是否有意向,也還問候選人有沒有時間,更沒有對公司和崗位做說明,就用通知的方式告訴求職者在什麼時間過來面試。

    相信HR自己也接到這樣的招聘電話,不但顯得特別不專業,也會讓求職者頭霧水,從而產生反感。當然如果你公司是標杆企業,僱主品牌很好,很多求職者都知道的情況下,這樣做也會有效果,但如果你的企業不是標杆,那就一定不能這樣操作,因為一個標杆企業的HR,他會在做招聘時做得比你還要專業。

    HR先不要急於求職,在第一通電話中,我們需要先告訴對方,我們是誰,打這通電話的原因。先讓求職者有個反應的時間,同時能也判斷他是否處在方便通話的狀態。

    如果求職者方便溝通,你可以先把公司能夠提供的職位名稱告訴求職者,從而去了解他的求職意向是否跟你招聘的崗位匹配,在這裡需要提醒HR,千萬不要告訴求職者我們可以提供N個崗位,這樣做很不專業,也很LOW。相信求職者在投遞簡歷時,或者你在下載簡歷時,在簡歷上都會有做以往的工作經驗,和他的求職意向,至少在這個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在求職意向上沒有問題的時候,HR要把公司介紹給求職者,然後溝通職位相關情況。溝通職位相關情況時,又需要分成2種情況,一種是有經驗的,那麼HR可以大概以他過往工作經驗相關的崗位職責上聊起,從側面告訴他能勝任這份崗位,增加他的意向度。另一種是沒有經驗的,就只需要把大概的職責告訴求職者,如有有意向,需要面談詳聊。

    很多HR會擔心在電話上跟求職者聊得越多,會讓求職者覺得公司小,需要追著求職者不放。其實HR們大可不必擔心,我們在電話上做第一通篩選,雖然我們在第一通電話上花費多了10分鐘的時間,但我們的專業度可以影響到優質候選人,同時還可以在第一通電話裡篩選掉不合適的候選人,反而是節省去了後面面談的時間。

    在電話邀約上,我們一定要懂得:重質量,輕數量。打100通電話邀約不來2個人,不如打10通電話邀約來5個有質量的候選人。千萬不要擔心在電話上跟求職者聊得越多越得不到求職者的重視,只會有你越不專業,讓求職者覺得不靠譜。

    處理好求職者問題

    電話上跟求職者溝通公司情況,崗位情況,這個需要要求HR對公司和招聘的崗位有一定的瞭解,這就是HRBP的重要性。求職者在有疑問的時候,很多HR只管到場率,只要把人招過來,卻不管求職者的疑問,只為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工作,在面試過後,用人部門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就是原因所在。

    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當你越對商品挑剔,說明意向會更大,處理好求職者的異議很重要,HR要懂得該說的要說,不該說的不說。適當包裝公司沒有問題,但千萬在把握好度,不然只是徒增工作量罷了。

    HR可以把公司的福利情況,企業發展的情況,行業發展情況等給求職者溝通,就像畫餅一樣。如果對業務上不懂的事情,可以告訴他,到時候會有部門負責人在面試的時候去溝通。一定要把握好尺寸,千萬不能一問三不知,只想把求職者邀約過來。

    在電話邀約中,還需要注意很多的細節,比如語速、語氣,在對話中給求職者反應的時間,把第一關做好,而不要單純為了到場而到場,還是前面講的寧可重質量,也不是重數量。

  • 4 # 傑傑職場

    金三銀四是招聘的好時節,也是跳槽的好時機。

    不止是公司的老員工不管公司挽留悄然離職,還有新員工懷著希望加入公司之後帶著失望辭職。

    只留下HR無盡的嘆息。

    作為公司的HR,我覺得招聘不是難事,留住新員工才是重中之重。

    大部分的新員工,打電話或者透過招聘網站,讓他到公司來面試或者上班試用期是和容易的。但是留住新員工卻很難。

    1對新員工不夠重視。新員工進入企業之後,發現所從事的工作,與自己的想象相差太遠,內心一糾結就離職了。

    2工作上的問題。員工入職之後,在工作中有兩種情況會離職,一種是工作過於枯燥,比如整天重複的打電話,發信息。還有一種是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工作,沒業績賺不到錢自己就走了。

    3沒辦法融入公司的文化。公司的大小會議,條條框框,沒辦法深入的融進企業文化中,也是導致新人過不了試用期的原因。

    4薪資的問題。新人來了,兩三個月做不出業績,那就沒有錢。往往薪資水平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時候,員工就離職了。

    5新員工溝通不暢。上下級的溝通,同事間的溝通,高層與基礎,管理與一線之間的溝通不暢,往往會產生矛盾,對於新人來說,一旦有矛盾,很容易就走了。

    6薪資績效的問題。記得之前招到一個新員工,人家聽了公司的績效制度,就扭頭走了,原因很簡單,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其他公司的績效合理,這家公司的績效和明顯有問題,付出了沒回報,誰也不會留下。

    去千方百計的想著去找人,不如做好留人,因為只有留下新人,才算真正的招到了人。

    不然來再多的人,留不住也是白費勁。

    可以說說你的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黨員六有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