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名書簡介
型別:哲學論著
成書時間:春秋時期
《尚書》-背景搜尋
《尚書》原稱《書經》,也可單稱作《書》。它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歷史文獻,其中儲存了若干殷周時代的歷史檔案和原始材料。屬於“四書五經”中的“五經”。在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裡, 《尚書》是第一部用文字記載的中國上古史。《尚書》對於上古史的記載,分為虞、夏、商、週四書,共58篇,各有篇名。它記載了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歷史。可是整個《尚書》的歷史記載,除了最後一篇《秦誓》以外,都沒有年月可記。雖然如此,它還是從公元前21世紀的堯開始,依其時代先後,把這一部中國的上古史留給了後人。
古人“尚”與“上”通用,“書”原來就是史。上古時,史為記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由於這部書所記載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書》。《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 下所書, 故謂之《尚書》”。( 王充《論衡·正說篇》)
在上古的時候,自有文字以來,國家組織的雛形已經具備了。為了給君王記載言行,以及當時所發生的事件,由史官分門別類的記錄下來。《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所謂言與事分別言之,機械地說,左史記言,這個言就是指的《尚書》,右史記事,事為《春秋》。也有人將左、右二字顛倒起來,即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不管怎樣,這種把言與事截然分開的做法,過於拘泥。實際上,《尚書》不僅記言,也有史實。在唐朝劉知幾的《史通》裡,把史論分為六體,其中便有《尚書》,這也充分證明了《尚書》中言論和史實是並存的。
《尚書》的編定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被人們稱為“萬世師表”,與老子同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同時又是出色的教育家———首創私人辦學,公開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從而把教育的物件擴大到一定的社會範圍。並主張因材施教,重視發揮受教者的主動精神。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50多歲時,由中都宰擢任司寇,參與國政;3個月後終因政見不合,離開魯國,遊歷齊、魏、宋、陳、蔡、楚等國。晚年時返回魯國,繼續講學。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他的弟子多達3000人,其中得意門人有包括顏回、曾參、冉求等在內的72人。
《尚書》是五經中學術價值最高,但也是最為艱深難讀的,這部古籍素以文辭古奧難懂著稱。特別是從先秦到唐代,這部書的版本和內容經歷了多次的變化和曲折離奇的歷史,其中已摻入了不少偽造的篇章。諸多社會歷史原因,使之面目全非,越發難於整理。經過兩千多年不少學者的努力,雖然有了點頭緒,但距離徹底清楚之日,似乎還很遙遠。
《尚書》定本編成以後不久,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並實施了各項改革。在文化方面,規定用一種比較簡便的隸書作為日常通用文字。官方所用的《尚書》,應該是用隸書改寫過了;而民間所收藏的卻未必全用隸書改寫。因此,這個時期很可能使《尚書》產生了字型不同的版本。到了秦始皇晚年,下令焚書。經過這次焚燬,凡是先秦文字所寫的《尚書》原本差不多全部被銷燬。幸而當時的博士伏生將《尚書》藏於牆壁的縫隙之中,保留了完整無缺的29篇,其他篇章已佚失。
秦朝滅亡後,漢高祖明白了“不能馬上治天下”,為使國家長治久安、欣欣向榮,漢高祖下旨盡力尋求天下失亡之書。漢文孝帝時,尋求專門研究《尚書》的人,經多方打聽,最後才知道有位在民間傳授《尚書》的大師伏生還健在,想請他講學。
西漢初年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亡於晉朝,西漢中葉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亡於唐朝,只有劉宋時期出現的偽《孔傳古文尚書》保留到了今天。儘管我們明明知道這個本子包含了許多篇偽書,但還是不得不用它作為研究《尚書》的惟一藍本。
《尚書》-內容精要
撇開偽古文不說,介紹一下全書最重要部分———真古文33篇的內容精要。
《虞書》四篇記載的是中國上古唐、虞時代的歷史傳說,包括唐堯禪位給虞舜,虞舜和他的大臣禹、皋陶等人有關政治的談話等情節,這四篇都以虞舜為中心,所以稱為《虞書》。
《夏書》二篇中的《禹貢》記載了禹治水以後全國的地理面貌,另一篇《甘誓》記載禹的兒子啟征討諸侯有扈氏的誓師辭,都是夏朝初期的事情。據傳說,夏朝經歷了400多年,這兩篇所涉及的只是夏朝歷史的點滴而已。
目前學術界大多數人認為,上述《虞書》和《夏書》六篇都不是虞代和夏朝當時的歷史記錄,而是戰國時期,甚至晚至秦代的作品。其中只有《甘誓》一篇已出現於戰國前期學者墨子的著作中,文字和今本《尚書》大同小異。因此,這一篇的來源較早,至少在戰國時期以前即已存在。
《虞書》四篇中的個別詞句也曾被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引用過,但當時所見的篇文是否與今本相同,很有疑問。此外,從不同角度考察,這四篇似乎仍儲存了不少有關堯舜時代的可靠傳說,所以仍不失為研究中國上古歷史的重要資料。《禹貢》一篇的內容,未見徵引於前秦任何著作,可能出現的時間最晚,但它是中國古代對地理面貌做出綜述的第一部文獻,學術價值極為重要,人們現在普遍把它作為戰國晚期左右的地理文獻看待。
《商書》7 篇,除第一篇《湯誓》記載商湯伐桀的事情以外,其餘6篇都是商朝後半期的史料。其中《盤庚》三篇記載盤庚遷都於殷的時候告諭臣民的講話。其餘3篇都記載商朝末年的事,有兩篇與商紂王有關,和《周書》中前一部的內容是直接相連的。這7 篇中,只有《湯誓》被人們認為是後來追敘的歷史傳說,其餘6篇都是比較直接的檔案。
《周書》20篇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包括從《牧誓》到《立政》為止的十四篇,這十四篇內容最為豐富,是全部《尚書》的精華所在。它們集中地報導了周朝滅殷(即商朝)以及周人如何鞏固對殷人的統治等情況,主要情節內容以當時最重要的政治家周公旦為中心人物;後一部分包括《顧命》以下的六篇,其中《顧命》和《康王之誥》從性質和內容、文字來看,本是一篇,所以,也可以說是五篇。這五篇中,時代早的屬於西周前期,時代晚的屬於春秋中葉。前三篇是周朝中央王室的檔案,後兩篇則分屬於魯國和秦國。一般認為,《周書》二十篇大體都是可靠的真實檔案文獻,其中只有《洪範》一篇記載箕子對答武王的談話,內容全系五行學說,似乎應是戰國時期五行學家興起以後的作品。但也有人認為五行學說起源很早,《洪範》即其淵源。總之,拋開這一篇不說,其餘十九篇都是我們研究周代歷史的重要原始資料。
全部內容綜合起來,大致可分為三組。(一):關於堯、舜、禹、皋陶、啟等人的遠古歷史傳說;(二):關於周朝建國初年的重要文獻,尤其重點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動;(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檔案,所屬時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沒有直接的關聯。
《尚書》各篇的文體也不盡相同,大多數篇章是“記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記事”或“記言兼記事”。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中把《尚書》的文體分為十類,未免過於瑣碎。我們現在歸納一下,可以分為六類。
第一類是“典”,例如《堯典》。“典”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表示尊重的意思,所以,凡是受人尊重的書冊就稱為“典”。“經典”、“典範”這類意義都是由此而來的。《尚書》中的“典”即“經典”之意。屬於這種體裁的文獻在《尚書》中所佔的比例是極小的。
第二類是“謨”,比如《皋陶謨》。“謨”字讀音和字義都與“謀”字相通,“謨”的意思就是“謀議”。屬於這種體裁的文獻在《尚書》中也很少見。
第三類是“訓”,例如《伊訓》。“訓”就是“教訓”的意思。屬於這種體裁的文獻,現僅存《伊訓》一篇。
第四類是“誥”,例如《大誥》。還有一些雖不以“誥”為篇名,但實際上也是“誥”。如《盤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等。“誥”的意思就是“告諭”,無論從口頭上或用書面告諭別人都叫做“誥”。《尚書》中的“ 誥” 大多是上級對下級的指示或統治者對臣民群眾講話。“誥”體大多記錄講話者的口語,一來由於商、周時代的口語和近代口語距離很遠,二來由於口語本身不能像書面文字那麼有條理,往往重複瑣碎,所以“誥”體文獻特別生澀難懂,也是《尚書》中最難理解的部分。以致唐朝的大文學家韓愈也感覺“誥”體文章讀起來結結巴巴很不順口,故而評論道:“周誥殷盤,詰屈聱牙。”在這33篇中,屬於“誥”體的文獻佔了半數左右,是《尚書》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五類是“誓”,例如《湯誓》。“誓”一般指的是出兵征伐時或交戰前所宣佈的誓師詞。屬於“誓”體的文獻在《尚書》中所佔的比例僅次於“誥”體,是比較多見的。“誓”辭大多有節韻,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秦誓》,其中寫道:“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這裡的“揚”、“疆”、“張”、“光”押韻,字句整齊,韻律鮮明,猶如詩歌一樣。“誓”體力求簡捷明瞭,所以比較容易讀懂。
第六類是“命”,例如《文侯之命》。“命”本來就是“命令”的意思。《尚書》中的“命”是古代常見的一種“命辭”,它們大多數是君王獎勵或賞賜某個臣子時所宣佈的命令。《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對晉文侯所釋出的一道獎令。屬於“命”體的文獻在《尚書》中很少。
既然傳說中《尚書》是孔子編訂的,而孔子又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因此,《尚書》也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歸納起來,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實行仁的手段,這就是“以仁為本,以禮為用”。它反對苛政濫刑,主張“為政以德”,在做人修養上,注重發揚“仁”的品德。《尚書》開篇便體現了孔子這種主張以“仁政”治國的觀點,其中說道:“古時候的帝堯??光輝廣披四海,以至於天地上下、明察秋毫而賢才兼人;親近各族人民,各族人民既已和睦相處;使百姓明辨是非,百姓所視明白;能團結天下萬國,隨著堯的德行的感化,風俗大和。”
《尚書》中還記載:堯在位已70年了,想選擇賢能之人以便禪位。當時想推舉四嶽為繼承人,四嶽說自己德薄,不能有辱帝位。於是推選純孝之人的舜,當時的舜以孝聞名天下,所以才被物色為天子的繼承人。由此可見儒家倡導“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儒家的“孝”與“忠”的思想是相連的,俗話說: “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孔子說“孝慈則忠”,所以說,忠於其君,忠於其國,必須以孝為基礎。我們在《尚書》中可以看見忠於人民的湯、武革命。同時,可以看到兩個忠於其君與其國的偉大典型,這就是商湯的伊尹和周初的周公旦了。尤其是周公旦,孔子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把他樹為後世忠臣的楷模。
西漢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倡議後,從此在中國開創了以儒家為正統學說的局面。因此,從西漢開始,已形成了學習儒家的經典熱。以後的董仲舒、劉向、鄭玄、韓愈、朱熹、王陽明等人,步孔子的後塵,更加發展了儒家學說,這個學說根深蒂固地植於歷代華人民的思想中,成為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兩千多年以來,儒家的思想始終統治著華人民的政治思想。由於《尚書》在儒學上的重要地位,在當時的封建主流社會備受推崇,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此外,《尚書》中也反映出了儒家學派孕育中的民主思想。《尚書·五子之歌》裡提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也就是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人民安定,國家才能昌寧。
《尚書》-名書簡介
型別:哲學論著
成書時間:春秋時期
《尚書》-背景搜尋
《尚書》原稱《書經》,也可單稱作《書》。它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歷史文獻,其中儲存了若干殷周時代的歷史檔案和原始材料。屬於“四書五經”中的“五經”。在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裡, 《尚書》是第一部用文字記載的中國上古史。《尚書》對於上古史的記載,分為虞、夏、商、週四書,共58篇,各有篇名。它記載了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682年的歷史。可是整個《尚書》的歷史記載,除了最後一篇《秦誓》以外,都沒有年月可記。雖然如此,它還是從公元前21世紀的堯開始,依其時代先後,把這一部中國的上古史留給了後人。
古人“尚”與“上”通用,“書”原來就是史。上古時,史為記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由於這部書所記載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書》。《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 下所書, 故謂之《尚書》”。( 王充《論衡·正說篇》)
在上古的時候,自有文字以來,國家組織的雛形已經具備了。為了給君王記載言行,以及當時所發生的事件,由史官分門別類的記錄下來。《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所謂言與事分別言之,機械地說,左史記言,這個言就是指的《尚書》,右史記事,事為《春秋》。也有人將左、右二字顛倒起來,即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不管怎樣,這種把言與事截然分開的做法,過於拘泥。實際上,《尚書》不僅記言,也有史實。在唐朝劉知幾的《史通》裡,把史論分為六體,其中便有《尚書》,這也充分證明了《尚書》中言論和史實是並存的。
《尚書》的編定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被人們稱為“萬世師表”,與老子同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同時又是出色的教育家———首創私人辦學,公開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從而把教育的物件擴大到一定的社會範圍。並主張因材施教,重視發揮受教者的主動精神。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50多歲時,由中都宰擢任司寇,參與國政;3個月後終因政見不合,離開魯國,遊歷齊、魏、宋、陳、蔡、楚等國。晚年時返回魯國,繼續講學。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他的弟子多達3000人,其中得意門人有包括顏回、曾參、冉求等在內的72人。
《尚書》是五經中學術價值最高,但也是最為艱深難讀的,這部古籍素以文辭古奧難懂著稱。特別是從先秦到唐代,這部書的版本和內容經歷了多次的變化和曲折離奇的歷史,其中已摻入了不少偽造的篇章。諸多社會歷史原因,使之面目全非,越發難於整理。經過兩千多年不少學者的努力,雖然有了點頭緒,但距離徹底清楚之日,似乎還很遙遠。
《尚書》定本編成以後不久,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並實施了各項改革。在文化方面,規定用一種比較簡便的隸書作為日常通用文字。官方所用的《尚書》,應該是用隸書改寫過了;而民間所收藏的卻未必全用隸書改寫。因此,這個時期很可能使《尚書》產生了字型不同的版本。到了秦始皇晚年,下令焚書。經過這次焚燬,凡是先秦文字所寫的《尚書》原本差不多全部被銷燬。幸而當時的博士伏生將《尚書》藏於牆壁的縫隙之中,保留了完整無缺的29篇,其他篇章已佚失。
秦朝滅亡後,漢高祖明白了“不能馬上治天下”,為使國家長治久安、欣欣向榮,漢高祖下旨盡力尋求天下失亡之書。漢文孝帝時,尋求專門研究《尚書》的人,經多方打聽,最後才知道有位在民間傳授《尚書》的大師伏生還健在,想請他講學。
西漢初年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亡於晉朝,西漢中葉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亡於唐朝,只有劉宋時期出現的偽《孔傳古文尚書》保留到了今天。儘管我們明明知道這個本子包含了許多篇偽書,但還是不得不用它作為研究《尚書》的惟一藍本。
《尚書》-內容精要
撇開偽古文不說,介紹一下全書最重要部分———真古文33篇的內容精要。
《虞書》四篇記載的是中國上古唐、虞時代的歷史傳說,包括唐堯禪位給虞舜,虞舜和他的大臣禹、皋陶等人有關政治的談話等情節,這四篇都以虞舜為中心,所以稱為《虞書》。
《夏書》二篇中的《禹貢》記載了禹治水以後全國的地理面貌,另一篇《甘誓》記載禹的兒子啟征討諸侯有扈氏的誓師辭,都是夏朝初期的事情。據傳說,夏朝經歷了400多年,這兩篇所涉及的只是夏朝歷史的點滴而已。
目前學術界大多數人認為,上述《虞書》和《夏書》六篇都不是虞代和夏朝當時的歷史記錄,而是戰國時期,甚至晚至秦代的作品。其中只有《甘誓》一篇已出現於戰國前期學者墨子的著作中,文字和今本《尚書》大同小異。因此,這一篇的來源較早,至少在戰國時期以前即已存在。
《虞書》四篇中的個別詞句也曾被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引用過,但當時所見的篇文是否與今本相同,很有疑問。此外,從不同角度考察,這四篇似乎仍儲存了不少有關堯舜時代的可靠傳說,所以仍不失為研究中國上古歷史的重要資料。《禹貢》一篇的內容,未見徵引於前秦任何著作,可能出現的時間最晚,但它是中國古代對地理面貌做出綜述的第一部文獻,學術價值極為重要,人們現在普遍把它作為戰國晚期左右的地理文獻看待。
《商書》7 篇,除第一篇《湯誓》記載商湯伐桀的事情以外,其餘6篇都是商朝後半期的史料。其中《盤庚》三篇記載盤庚遷都於殷的時候告諭臣民的講話。其餘3篇都記載商朝末年的事,有兩篇與商紂王有關,和《周書》中前一部的內容是直接相連的。這7 篇中,只有《湯誓》被人們認為是後來追敘的歷史傳說,其餘6篇都是比較直接的檔案。
《周書》20篇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包括從《牧誓》到《立政》為止的十四篇,這十四篇內容最為豐富,是全部《尚書》的精華所在。它們集中地報導了周朝滅殷(即商朝)以及周人如何鞏固對殷人的統治等情況,主要情節內容以當時最重要的政治家周公旦為中心人物;後一部分包括《顧命》以下的六篇,其中《顧命》和《康王之誥》從性質和內容、文字來看,本是一篇,所以,也可以說是五篇。這五篇中,時代早的屬於西周前期,時代晚的屬於春秋中葉。前三篇是周朝中央王室的檔案,後兩篇則分屬於魯國和秦國。一般認為,《周書》二十篇大體都是可靠的真實檔案文獻,其中只有《洪範》一篇記載箕子對答武王的談話,內容全系五行學說,似乎應是戰國時期五行學家興起以後的作品。但也有人認為五行學說起源很早,《洪範》即其淵源。總之,拋開這一篇不說,其餘十九篇都是我們研究周代歷史的重要原始資料。
全部內容綜合起來,大致可分為三組。(一):關於堯、舜、禹、皋陶、啟等人的遠古歷史傳說;(二):關於周朝建國初年的重要文獻,尤其重點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動;(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檔案,所屬時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沒有直接的關聯。
《尚書》各篇的文體也不盡相同,大多數篇章是“記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記事”或“記言兼記事”。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中把《尚書》的文體分為十類,未免過於瑣碎。我們現在歸納一下,可以分為六類。
第一類是“典”,例如《堯典》。“典”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表示尊重的意思,所以,凡是受人尊重的書冊就稱為“典”。“經典”、“典範”這類意義都是由此而來的。《尚書》中的“典”即“經典”之意。屬於這種體裁的文獻在《尚書》中所佔的比例是極小的。
第二類是“謨”,比如《皋陶謨》。“謨”字讀音和字義都與“謀”字相通,“謨”的意思就是“謀議”。屬於這種體裁的文獻在《尚書》中也很少見。
第三類是“訓”,例如《伊訓》。“訓”就是“教訓”的意思。屬於這種體裁的文獻,現僅存《伊訓》一篇。
第四類是“誥”,例如《大誥》。還有一些雖不以“誥”為篇名,但實際上也是“誥”。如《盤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等。“誥”的意思就是“告諭”,無論從口頭上或用書面告諭別人都叫做“誥”。《尚書》中的“ 誥” 大多是上級對下級的指示或統治者對臣民群眾講話。“誥”體大多記錄講話者的口語,一來由於商、周時代的口語和近代口語距離很遠,二來由於口語本身不能像書面文字那麼有條理,往往重複瑣碎,所以“誥”體文獻特別生澀難懂,也是《尚書》中最難理解的部分。以致唐朝的大文學家韓愈也感覺“誥”體文章讀起來結結巴巴很不順口,故而評論道:“周誥殷盤,詰屈聱牙。”在這33篇中,屬於“誥”體的文獻佔了半數左右,是《尚書》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五類是“誓”,例如《湯誓》。“誓”一般指的是出兵征伐時或交戰前所宣佈的誓師詞。屬於“誓”體的文獻在《尚書》中所佔的比例僅次於“誥”體,是比較多見的。“誓”辭大多有節韻,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秦誓》,其中寫道:“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這裡的“揚”、“疆”、“張”、“光”押韻,字句整齊,韻律鮮明,猶如詩歌一樣。“誓”體力求簡捷明瞭,所以比較容易讀懂。
第六類是“命”,例如《文侯之命》。“命”本來就是“命令”的意思。《尚書》中的“命”是古代常見的一種“命辭”,它們大多數是君王獎勵或賞賜某個臣子時所宣佈的命令。《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對晉文侯所釋出的一道獎令。屬於“命”體的文獻在《尚書》中很少。
既然傳說中《尚書》是孔子編訂的,而孔子又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因此,《尚書》也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歸納起來,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實行仁的手段,這就是“以仁為本,以禮為用”。它反對苛政濫刑,主張“為政以德”,在做人修養上,注重發揚“仁”的品德。《尚書》開篇便體現了孔子這種主張以“仁政”治國的觀點,其中說道:“古時候的帝堯??光輝廣披四海,以至於天地上下、明察秋毫而賢才兼人;親近各族人民,各族人民既已和睦相處;使百姓明辨是非,百姓所視明白;能團結天下萬國,隨著堯的德行的感化,風俗大和。”
《尚書》中還記載:堯在位已70年了,想選擇賢能之人以便禪位。當時想推舉四嶽為繼承人,四嶽說自己德薄,不能有辱帝位。於是推選純孝之人的舜,當時的舜以孝聞名天下,所以才被物色為天子的繼承人。由此可見儒家倡導“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儒家的“孝”與“忠”的思想是相連的,俗話說: “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孔子說“孝慈則忠”,所以說,忠於其君,忠於其國,必須以孝為基礎。我們在《尚書》中可以看見忠於人民的湯、武革命。同時,可以看到兩個忠於其君與其國的偉大典型,這就是商湯的伊尹和周初的周公旦了。尤其是周公旦,孔子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把他樹為後世忠臣的楷模。
西漢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倡議後,從此在中國開創了以儒家為正統學說的局面。因此,從西漢開始,已形成了學習儒家的經典熱。以後的董仲舒、劉向、鄭玄、韓愈、朱熹、王陽明等人,步孔子的後塵,更加發展了儒家學說,這個學說根深蒂固地植於歷代華人民的思想中,成為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兩千多年以來,儒家的思想始終統治著華人民的政治思想。由於《尚書》在儒學上的重要地位,在當時的封建主流社會備受推崇,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此外,《尚書》中也反映出了儒家學派孕育中的民主思想。《尚書·五子之歌》裡提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也就是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人民安定,國家才能昌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