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南門太守
先說馬超與張飛地位高低的對比情況,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變化的:馬超先比張飛地位高,後略低於張飛,臨死前又超過了張飛。
馬超初投劉備,就被劉備任命為平西將軍,是“四平將軍”之一,高於雜號將軍,馬超的這個職務相當於“西部戰區副司令”,而張飛當時的職務是徵虜將軍,屬雜號將軍的一種,相當於軍長。
劉備稱漢中王,任命了“四方將軍”,其中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都相當於戰區司令,從大的“級別”而言,二人是平等的。
但古人有左右尊卑之分,《漢書·周昌傳》提到了“左遷”這個詞,顏師古注:“是時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位為左遷。”宋戴埴在《鼠璞》裡也明確:“漢以右為尊。謂貶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居高位為右職。”
也就是說,現在雖然一般視左為尊,但在漢代是以右為尊的,就是從東漢末年開始,這個習慣慢慢在改變,但在馬超、張飛被任命為“四方將軍”時,仍然以右為尊。
劉備稱帝時,馬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張飛被任命為車騎將軍,按《漢官儀》,驃騎將軍高於車騎將軍,二人在大將軍之下,都相當於武裝部隊副總司令,但一個是“第一副總司令”,一個是“第二副總司令”,高低明顯。
總的來說,馬超在蜀漢的名義地位超過了張飛,從二人以往的資歷來看,他們都被朝廷正式任命過軍職,馬超的最高軍職是偏將軍,張飛是中郎將,一個相當於副軍長,一個相當於師長,馬超略高。
而且,在當時天下人的心目中,馬超的名氣也比張飛要大,馬超不管怎麼說也算是“一方諸侯”,是個的攪動風雲的人物,指揮大軍跟曹操直接交過手,曹操也有所忌憚。
但資歷和名氣倒不是主要原因,劉備給馬超的地位更高,主要出於政治和“統戰”的目的,劉備既將攻克成都時馬超來降,成為壓垮劉璋的最後一要稻草,馬超為成都的“和平解放”立下了很大功勞,而劉備也希望繼續利用馬超的名氣,壯大自己的聲勢。
劉備當時是朝廷任命的左將軍,他可以遙拜手下職務,關羽、張飛的雜號將軍就是這樣來的,但這個遙拜不能超過劉備本人,最好中間差幾級,否則就成了政治笑話,劉備以左將軍的身份遙拜馬超為平西將軍,這幾乎是劉備當時能遙拜出的最大軍職了。
馬超的這個平西將軍,相當於劉備集團軍中的“二把手”,但這是名義上的,實際上關羽是“二把手”,只是關羽不理解,還曾為此鬧過意見。
劉備稱漢中王時,任命的“四方將軍”中理應仍以馬超為首,將馬超任命為前將軍,但關羽之前已經鬧過一次意見,劉備不得不有所考慮,所以將關羽定為前將軍。
馬超來投後,張飛也對馬超沒有好感,二人也鬧過矛盾,既然順序已經打破了,劉備乾脆將張飛定為右將軍,在尊卑上略高於馬超,讓張飛也沒啥可說的。
到劉備稱帝時,關羽已經死了,劉備是在內外部形勢都不利的情況下當皇帝的,壓力很大,這時又考慮用馬超的聲望為自己的政權加分,所以讓馬超重返武將之首的位置,而讓張飛屈居其下,由於關羽已經死了,最可能鬧事的人不在了,劉備倒不是太擔心張飛會不會有意見。
從以上回顧可以看出,對手下這幫武將地位發何安排的問題,劉備沒有少費心思,他既要考慮平衡,又要考慮實際效果,反映在馬超、張飛職務的安排上,就出現了時高時低的現象。
-
3 # 初心如舊
為啥馬超在三國的地位,比張飛還要高?
這主要是因為,馬超本來基礎就高,在投降劉備之前,馬超已經是一方諸侯,官居平西將軍(兵團司令級)。而張飛的職位,由於劉備出身微末,開始給張飛的位置不可能太高,比如,劉備開始只是左將軍,如果劉備封張飛平西將軍,或者徵東將軍,既不合法,也沒有人認可,封再高也是廢的,沒有用。劉備取得益
州之後,封張飛為巴西太守,攻佔漢中,自稱漢中王后,封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按當時慣例,張飛的右將軍低於馬超的左將軍(前後左右將軍約相當方面軍或大軍區司令)。馬超是劉備平定益州前,投降劉備的,當時已經是漢獻帝封的平西將軍,而張飛當時是宜都太守,徵虜將軍,新亭侯。這個徵虜將軍約相當於軍長,比馬超的平西將軍要低一個級別。這也沒辦法,古人也是很看重資歷,級
別的。如果馬超投降劉備時,劉備給人家一個低於原職位,這從情理上說不通,也難以鼓勵馬超,甚至促使馬超反悔。到劉備登基稱帝后,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犛鄉候,而張飛則封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候,劉備稱帝時沒有設大將軍,這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與司徒許靖相當於三公,是僅次於當時丞相諸葛亮的高階職位,但相較而言,車騎將軍略低於驃騎將軍。
說明一下,高升難高壽,章武元年(221)馬超,張飛職級提升後,都很快離世,張飛只幾個月,馬超是次年,張飛時年五十五歲,馬超四十七歲。(12:28)
-
4 # 亭殿閣
劉備得之張飛死訊,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噫!飛死矣。”再加上,馬超在蜀漢的地位還要高於張飛,因此,有人認為劉備薄待張飛。那麼劉備,真的薄待張飛麼?
馬超地位大於張飛只是虛名劉備稱帝之時,張飛被任命為車騎將軍,馬超備任命為驃騎將軍,根據東漢官制,馬超的驃騎將軍是要高於張飛的車騎將軍的,同時馬超的職為還是涼州牧,張飛卻只是司隸校尉。為何馬超在蜀漢的地位一直高於張飛呢?難道是劉備薄待張飛麼?
答案其實可以類比蜀漢另一位大臣——許靖。許靖在蜀漢位至司徒,位列三公,可以說蜀漢第一大臣。然而,許靖官位雖高,缺沒有實權,劉備之所以給他戴那麼發好帽子,是因為法正的建議:“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宜加敬重,以眩遠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劉備給予馬超更高的地位,也是出於這個考慮。馬超之前畢竟是一方諸侯,在被曹操打敗之前,與劉備是平級的。馬超還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出身於將門世家,馬超在西涼地區很有威望,劉備需要利用他去進取西涼。馬超在投靠劉備之前還是東漢朝廷冊封的平西將軍都亭侯,地位甚至在劉備之上。
出於這些考慮,劉備不得部給予馬超極高的地位。但是,馬超地位雖然高於張飛,卻是沒有實際的兵權的,張飛雖然地位不如馬超,卻掌握有兵權,劉備起兵討伐東吳之時,張飛也從閬中出兵江州準備和劉備匯合。所以,張飛雖然官位不如馬超,但是再關羽起後,兵權卻事僅次於劉備本人的。
“噫!飛死矣。”只是劉備的感嘆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之,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三國志
當得知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擒斬之時,劉備悲憤交加,暈死過去,劉備稱帝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準備為關羽報仇。雖然趙雲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可是如果沒有兄弟,要天下有什麼意義?重情重義的劉備不顧一切,盡起傾國之兵討伐孫權,拒絕孫權的求和,誓要為關羽報仇雪恨。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飛被部將張達、範強殺死,帶著首級投靠孫權,劉備得到訊息以後,居然只說了四個字“噫,飛死矣。”劉備這樣說,似乎張飛之死,是在他意料之中的。
有人說,張飛被殺,劉備居然說,看,張飛他死了。居然還有點幸災樂貨的意思,這是多麼的薄情寡義呀?然而,劉備這句話,真的是薄情寡義麼?其實劉備之所以這樣說,是有前因的,歷史上的張飛的性格特點就是“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張飛對於士大夫、知識分子很尊重,卻看不起普通士兵。劉備很早之前就曾經勸諫張飛說:“你刑法殺戮太頻繁了,又經常鞭打你手下計程車兵,然而命令又是左右手下去執行的,這是取禍之道呀。”可惜張飛沒有聽進去劉備的建議,依然我行我素。最終被懷恨在心的部將殺死,是咎由自取,劉備之所以說“噫!飛死矣。”,表達的只是對張飛因為不聽他勸諫而身死的感嘆,何必過多解讀呢?
張飛的兩個女兒都是皇后之尊孫權曾想和關羽聯姻,讓孫權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可是關羽卻說“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絕了孫權。那麼關羽的虎女,最終是嫁給了誰呢?民間傳言,關羽的女兒最終嫁給了蜀漢名將李恢。然而張飛的兩個女兒,直接嫁給了後主劉禪,並且成為皇后。這樣一來,張飛如果活著,可是貴為國舅。帝王之家,很多時候婚姻都是政治聯姻。試問,如果沒有劉備生前的示意,劉禪會娶張飛的兩個女兒麼?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回覆列表
提起蜀漢五虎上將的排名,現較為通行的排序為“關張趙馬黃”。然而,儘管趙雲在評書演義中表現得極為出彩耀目,但實際上其地位要低於其他四人一級。而後世之所以有“蜀漢五虎上將”這說法,也是源於陳壽的《三國志》將“關張馬黃趙”等五人合為一傳。按照《三國志》的五人合傳的排序,張飛位於馬超之前,但實際上馬超的地位卻要高於張飛。
兩漢將軍的軍職,以大將軍最高,驃騎將軍(始於霍去病)次之,以下為車騎將軍、衛將軍;再下為前、左、右、後四將軍;再下為四徵(徵東、徵南、徵西、徵北)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再下為雜號將軍及偏將軍。
根據《三國志》記載:..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前、左、右、後四將軍雖為同一級別,但在位序上,馬超的左將軍要高於張飛的右將軍。關羽與黃忠分別為前、後將軍,而其時的趙雲為雜號將軍,這也是趙雲不能與其他四將,並稱為“五虎上將”的原因所在。劉備稱帝之後,馬超遷驃騎將軍,而張飛遷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要高於車騎將軍。論與劉備的關係親近,馬超遠不如張飛,但為何馬超的軍職要始終要高於張飛呢?
首先,馬超的家世名望令張飛望塵莫及。馬超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將門世家出身,而且馬家在西北的氐、羌等部落中素有名望、根基頗深。而張飛出身寒微,遠不能與馬超的家世名望並論。
再則,馬超也曾是一方割據諸侯,且受過朝廷的正式冊封,其固有身份遠在張飛之上。蜀漢群臣在上表漢獻帝,請求封劉備為漢中王時,便是以馬超為首。據《三國志·先主傳》:....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領]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
第三,張飛與劉備關係親近,便於安撫,也避免落下“任人唯親”的口實。“關張馬黃趙”等五人中,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係最為親近,而將張飛的軍職排在馬超之後。既可以安撫馬超、讓馬超為自己盡心效力,也避免落下“任人唯親”的口實。
然而,儘管表面上馬超的軍職在張飛之前,而實際上受信任、器重的卻還是張飛。馬超領涼州牧,系虛領負責蜀漢的邊防。而張飛領司隸校尉,名義上負責京師(成都)。馬超對於劉備來說,不過是外人,故以名位為相籠絡,而張飛才是劉備的嫡系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