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主見的並且有點熊的孩子
6
回覆列表
  • 1 # 又見荷香

    感謝邀請!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正是剛剛有了我可以這種想法的時候,認為自己長大了。作為引導者,你可以先順著她,表揚她的優點,也就是對她的想法表示贊同,然後再亮出你自己的觀點。如果生硬的說你錯了!勢必會激起孩子們的逆反心理。估計樓主年齡也不大,可以看看關於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書籍,為人師,方法最重要。

  • 2 # 倚樓醉聽雨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即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在觀察、認識問題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視角喝立足點。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結論就不同。父母與子女間的年齡懸殊、身份各異是影響相互溝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一切困難都將迎刃而解。對於父母來說,想要逾越和孩子之間的鴻溝就必須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全面而準確地透視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眼光和成人的眼光不同,做父母的常常忽視這一點。父母多習慣於成人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涉世未深的孩子卻會用審美的態度和一顆童心去感知世界,如果父母想要理解孩子,就要不帶成見地去觀察生活,用心體會孩子眼中的一切,這樣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所以,父母只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可以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感到惱火時,不妨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孩子,會怎麼想?怎麼做?一旦父母這樣做了,就會發現幾乎孩子所有的惱人行為都情有可原。只有發現了孩子行為的內在緣由,才能夠真正對症下藥,教導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是對孩子的尊重,是有效溝通的一種重要技巧。作為父母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只有從孩子的位置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不僅如此,換位思考,還是一種瞭解孩子真實想法,快速拉近和孩子心靈距離的有效方法。

    生活中,有些父母抱怨無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實主要原因是父母沒有學會換位思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問題。所以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 3 # 鉤針娃娃

    我認為與孩子溝通要放低姿態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歌德法勃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只有和孩子平等相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為有效的親子溝通鋪平道路,進而和孩子成為朋友。

    平等是人際關係的基礎。沒有平等,就沒有尊重,就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就談不上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長期以來傳統給予父母太多的權力讓父母習慣於居高臨下,高高在上,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慮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當自己的願望與孩子的想法發生碰撞時,家長總會強制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很少考慮孩子的感受。家長以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關心孩子,往往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孩子有思想的權利,有人格和尊嚴上的平等。他們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他們同成人一樣的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平等對待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做孩子心靈的朋友,用童心對童心,與孩子平等交流和對話,孩子才可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才會聽父母的話,才能實現親子溝通。

  • 4 # 風信子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儘早的養成與孩子溝通的習慣,因為這樣對孩子是最好的。那我們怎樣與孩子溝通呢?

    1.與孩子做好朋友,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朋友,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他,要看的起他,尊重他,不要隨時在孩子面前擺家長的架子。這樣與孩子坦誠相待,孩子才會告知你他心理話,而不是忽悠你。

    2.和孩子溝通時要多傾聽,少說話,適當提意見。哪怕他真的犯了錯誤,父母也應該站在他的角度傾聽和理解,待他傾訴完畢時可適當提點意見,不需要孩子完全認同,只需起到引導作用即可。

    3.父母要信任孩子,給予足夠的個人空間。你對孩子信任,孩子才會對父母坦誠相待。孩子不希望父母控制其生活,喜歡有自己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反而會鍛鍊其獨立性,實現自己的願望。

    這是我孩堤時父母的教育之道,也是我做為父母時和孩子的溝通之道。

  • 5 # 姓名名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學習心理知識?

    報名參加線下心理學習的成年人數也在逐年增長。他們一方面遭遇巨大的親子養育焦慮,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冰冷的勾心鬥角和唇槍舌戰讓我們疲於應對。

    怎樣溝通才能徹底地解決衝突並且找回美好的心靈家園?

    非暴力溝通(又稱愛的語言)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解決衝突的最佳實踐之一。

    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他早年生活在動盪不安的“鬼城”底特律市。童年遭遇過許多暴力的他對溝通方式和解決分歧產生了興趣,這促使他攻讀心理學,並在1961年獲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 1984年,他建立了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一所非營利機構。

    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非暴力溝通》還入選了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之列。

    盛名之下我買了這本書。

    最開始以為會又是一本講述溝通技巧、在說話時如何咬文嚼字的書,但讀之過發現並不是。

    《非暴力溝通》首先問我們,智力夠嗎?

    乍看這句話好像沒什麼難度,是在笑話我的智商不成?可細想我們的習慣,對他人行為我們脫口而出的,有多少是對事實的觀察?是不是總會分析、判斷、評價和下定義。

    例如:“××很懶”,“××不好相處”,“××總是遲到”,“××很少顧及我的感受”等。

    我們習慣性的把對他人的想法、情感、願望和評價下了定義當成事實。

    “××一週打掃一次衛生”,“××在上次談話時的表情不好”,“××沒有全勤獎,一個月遲到超過三次”,“××在一次開會時否決了我的意見”。

    透過客觀的陳述觀察,我們看問題就可以更細緻些,也不會輕易怪罪於人了。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又問,我們真的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嗎?

    《非暴力溝通》中介紹了一個例子,一名沮喪的女子希望有人關心她。這和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是相似的。那這時如果有人問我們,“你期待別人怎麼對你?”我想我就答不出來了。

    正好借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為什麼世界上有鏡子,人們卻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如果我們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對於你期待的人來講,豈不是更難了。

    之所以翻看這本《非暴力溝通》,我的期待就是自己能心平氣和地同所有人說話。看到這裡,我知道了該清晰的表達自己的需要,不羞澀字裡行間的感情,讓對方知道我真正的心意。當然不止於愛情啊。讓所有溝通都有效。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要我們明白,重視自己的感受,認清自己沒有被滿足的需要,如何透過清晰的表達讓他人幫助實現自己的期待,就會知道怎樣與人和諧相處。

    《非暴力溝通》接著講到在他人與我們的接觸有摩擦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看到這裡我陷入了一場糾結,人本惡論又冒出了頭。

    因為我們對別人有所要求的時候,還往往暗含著威脅。會想如果他不配合,就會受到何種懲罰。

    因為當我們認為有人觸犯我們的時候,會利用簡便快捷的方法-懷疑、指責、批評、敵意、憎恨、命令、威脅等方式,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這時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告訴我們最基本的道理,去傾聽。

    我認為我們之所以不會傾聽,是不希望對方在痛苦裡停留太久,想借著分析、建議、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能幫他一把。可這也是錯的。

    人本惡嗎?我是壞人嗎?

    當然這不是一本探討哲學的書,馬歇爾·盧森堡博士不會就我這個疑問作出回答。

    但他告訴我們要愛自己!

    表現得不完美了,為什麼自責呢?探究一下心底沒有被滿足的需要吧,還是想要多愛自己幾分的。 生活給我們的考驗和坎坷,是客觀現實,我們對自己苛責和埋怨的深處,其實都是出於期望,想要更好的自己,想要更好地愛自己。

    說實話這時候我心裡已經柔軟得稀里嘩啦了,可作為一個大齡人,轉瞬就想到生活的磨難可還有許多是不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說變就能變的,每天耳聞目睹的法律和軍事讓我們知道暴力的威力和捍衛的正義,以此也判定自己用暴力懲罰他人有不容置疑的正義性。

    憤怒的時候不動刀動槍就體罰下孩子呢,為他好啊。

    但任何形式的懲罰都不能有效的讓人知道他錯在哪裡。人們只會在懲罰的力度下做出相應的權衡,懲罰的威懾力越大,被罰者只會更擔心自己要付出的代價,而不會去想你的出發點、事情的價值、是不是為了他好,更無暇顧慮你是否痛苦。

    那麼無處安放的憤怒該如何是好?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建議我們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想我們為什麼會生氣,體會自己內心的需要,也去傾聽和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要,然後再表達。

    這樣去溝通,就越發能夠得到稱心的答案。

    所以我不再認為《非暴力溝通》也是一本講述溝通技巧、如何咬文嚼字的書,我認為它是透過那些技巧,叫我深刻的認識自己、看清自己、愛自己的書。

    如果你也面臨著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如果你也看重自己的心靈生活,還想為身邊的朋友家人疏導心靈,那麼我認為,你首先要做的,是去愛自己!

  • 6 # 積極家庭教育

    (1)停下主觀判斷,拋開成見和偏見認真傾聽

    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思維定勢:孩子不會做功課,一定是孩子沒有用心;孩子抱怨老師,一定是孩子在學校犯了什麼事兒;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一定是孩子不努力……在溝通之前,家長要先拋開這樣的思維定勢,認真聽孩子訴說。 與孩子溝通時,把手上的事情停下來,和孩子坐在一起,用眼睛看著孩子去交流;把心理上的種種成見、偏見拋開,對孩子所說的先全盤去聽,而不要急著證明自己的想法或對孩子加以批駁。 先弄清楚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後再去引導孩子。當家長忍不住要評價孩子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孩子現在需要的是先把心裡話說出來,而不是聽我說話。”

    (2)用平和的語氣語調,恰當的表達方式

    表達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和方式。比如,回家看到孩子在看電視沒有寫作業,臉色不悅嚴厲地說:“作業寫了嗎?關掉電視,回房間寫作業!”孩子聽了可能就心情不好。如果換成“電視很好看吧?可我知道你還有好多事沒幹呢,看到廣告就去房間寫作業,好嗎?”多數情況下,孩子會因沒被訓斥而感激,一到廣告就立刻關了電視去寫作業。人人都不喜歡命令式的口吻,建議家長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用平和的口吻,如:“你能說說看嗎?你的想法是?你可不可以?……”儘量避免用:“你不能、你不該、你必須……” (3)與孩子共同尋找各種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方法

    遇上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先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然後再帶領孩子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以過來人的經驗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

    (4)共同協商,選取一種方法先嚐試

    針對一個問題,孩子可能想出了幾種辦法去解決問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用一個大家都比較認可的方法先去嘗試。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選取的方法家長知道肯定不是好的,也先放手讓孩子去試一試,讓孩子去體驗,“試錯”的體驗的過程對孩子成長也是特別寶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美國的法律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