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藏劍憑欄聽風雨

    功勞現在還能看見切切實實的東西。你走到一座建築跟前,可以說這是中國第一座XX,是李鴻章洋務運動時期建立的,有著悠久的歷史。開創中國什麼什麼之先河……

    他的過呢?那些條約是李鴻章的錯嗎?

    還有一些關於他的各個角度的賣國批判都不知道是否確定是真的。而且罵李鴻章的要不就不知道這人具體是幹嘛的,要不就覺得曾國藩能拯救地球。

  • 2 # 雪千尋161557355

    李鴻章給後世貪官們開了一個先河,就是隻要做一點好事就可以明目張膽的貪汙,這種方式美其名曰糊裱匠!只要做一點好事就可以明目張膽的賣國,這種方式美其名曰生不逢時!

    後世貪官又有新的榜樣,事情做不好沒關係,只要錢到手就可以。事情做不好沒沒關係,我只是來糊裱的!

  • 3 # 夜色月迷離

    李鴻章絕對不是一個賣國賊,可以說他是現在社會的奠基人,從洋務運動開始,他就一直讓中國融入這個世界,他是簽訂一些不平等條約,他只是受命而已,在條約談判的細節上,也在據理力爭,可晚清政府已經腐朽透了,已無力迴天,他也只是一個人在戰鬥而已,

  • 4 # 曹老師xixi

    李鴻章是典型的過大於功。

    李鴻章的功在於新辦洋務,發展經濟,加強海防,平定內亂,一定程度的提升了清王朝在國際上的形象,讓西洋人一度認為清王朝已經成為了國際列強,短時間內讓西洋國家不再輕易的對清王朝使用武力,李鴻章更讓西洋人稱為“中國俾斯麥”,讓李鴻章大放光彩。

    但是李鴻章的過錯是非常大的,李鴻章的過並非簽訂無數的賣國條約,因為賣國條約確實是屬於背鍋行為,他是不能做最終決策的,甚至在談判桌上還能挽回一部分損失,我所指的李鴻章的過錯在於他作為朝廷中央首席大臣,在多項關鍵事件上,沒有啟到積極作用,主張對外妥協了,自認為運用“以夷制夷”來解決問題,但列強們都是傻子嗎?很多事件對現在中中國產生了深遠不可彌補後果。

    首先就是關於新疆問題,在18世紀,沙俄侵佔伊犁周邊大面積土地,英國支援的阿古柏政權幾乎佔領的新疆全境,而李鴻章卻主張放棄新疆,這就是著名的“塞防海防之爭”,以左宗棠為首的主戰派與之舌戰,最終讓慈禧決定收復新疆,左宗棠克服軍餉糧草困難,千辛萬苦收復新疆,一句還種柳無數,被人成為“左公柳”,而李鴻章在幹什麼,在利用這個機會要整垮左宗棠,弄死了左宗棠的“財政大員”胡雪巖。險些使中國丟失六分之一的領土。

    中法戰爭中,法軍突襲中國馬尾,李鴻章不想得罪法國,主張對法國妥協,放棄西南,將主戰派左宗棠開除在外,主張任用和事老張之洞主理中國戰事,但李沒有想法張之洞不負眾望,重用馮子材,薛福成,劉銘傳等名將,馮子材聯合黑旗軍在西南擊退法國陸軍,薛福成歐陽利見在鎮海擊退法國海軍,劉銘傳聯合南洋艦隊在臺灣擊敗法軍,法國名將孤拔陣亡在澎湖。而李鴻章卻一直在暗中與法國談判,罷免了駐被法國忌憚了著名中國外交官曾紀澤,最終造就了“不敗而敗”。

    在影響至今的甲午中日戰爭上,李鴻章自認為能利用歐美列強來組織日本的野心,難道不懂箭已在弦上了嗎?李粉總說,李是一人敵一國,那新疆收復和中法戰爭哪個不是一人敵一國,你支援了嗎?在戰爭上不做準備,北韓戰場任用“一夜五百里”的葉志超,李難道不知道淮軍的紀律渙散嗎?不知道葉志超是什麼水平嗎?海上實行“必戰保船”,最終造成北洋全軍覆沒。甲午戰爭路海軍完敗,李有些當時最好的軍隊裝備和權力,可以講他在這場戰爭中要負很大的責任。

    在其他一些事件上,也沒有起到正確的作用,比如第一次日本侵臺,琉球時間,北韓設省,長崎時間,數不勝數,李鴻章最後評價自己非常準確,戲稱“大清國裱糊匠”。李鴻章有功不錯,但過很大。

  • 5 # 鞅論財經

    沒有李鴻章就沒有北洋艦隊,北洋艦隊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戰艦群;

    作為北洋水師的最高指揮官,沒有在與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就不會有馬關條約和2億多兩白銀的賠償,更不可能如此快速地讓大清帝國滅亡。

    從這一點上看,李鴻章過大於功。李鴻章的北洋艦隊

    1865年9月20日,大清帝國在上海成立江南製造局,標誌著中國自己近代化造船業的開始,打造中國的海軍水師。最初,江南製造局領導人是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然而到了後期,江南製造總局的實際負責人就是李鴻章。

    江南製造局以造船業為主,並且是海軍戰艦的製造基地,也是建立水師的基礎。雖然,強大的北洋艦隊的主要戰艦來至於英國和德國的購買,海軍的培訓也是西方訓練。但沒有海軍基礎和李鴻章的極力支援,也就不可能會有強大的北洋艦隊。

    甲午戰爭的失敗

    當時的北洋艦隊在戰鬥能力上不亞於日本艦隊,甚至,還高出日本戰艦的戰鬥力。可在整體作戰能力、對日本海軍的資訊滲透、高過自己實力上還是有太多的不足和問題。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

    戰敗後無人可以跟日本人談判,最後又只得啟用要負戰爭失敗責任的李鴻章。在李鴻章的與日本談判中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不平等馬關條約。

    條約中不僅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還賠償日本2億多兩白銀。

    《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不僅刺激其侵略野心,也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大清在不斷地割地、賠錢的惡性迴圈中,危機越來越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地加深。隨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大清快速走向滅亡。

    李鴻章有著不可推卸責任,過大於功是事實。

  • 6 # 隨便123840952

    李鴻章一生事業的頂點不過就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從未進入過中央中樞機構--軍機處。換句話講李鴻章一直屬於辦事之人而非決策之人。很多抨擊他的人都說他簽訂了許多賣國條約,所以他是賣國的。可是卻忘了,他只不過是個辦事人,是一支簽字的筆而已。就拿馬關條約來說,仗打敗了,要到別人的地盤去求人家講和。大家都不願意去,怕揹負罵名,最後還是李鴻章去了,只有自己的兒子和三個幕僚相從。但是馬關條約的簽訂已經不是李鴻章的責任了。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經無可挽回了。或許有人會說甲午戰爭之敗不也是李鴻章一手創辦的北洋海軍無能嗎?說這話的人知不知道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有多少人在拆李鴻章的臺,為了打擊李鴻章,不惜把整個北洋海軍葬送,甚至可以說把整個國家葬送掉了。

  • 7 # Sandm1219007667

    討厭李鴻章的那些人,無非就是把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掛在嘴邊,我都懶得搭理了,什麼也不知道就咱那兒瞎掰扯。李鴻章功也好,過也罷,他都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去拯救腐朽的清王朝,每個人的思維不一樣,路線不一樣,他只是用盡一生去維護所謂的朝廷,到了,卻被朝廷所遺棄呢?所謂賣國賊我覺得不恰當,畢竟他不是主動去賠錢賠地吧,他要有那權利,也不至於讓北洋水師長時間短缺軍費啊。

  • 8 # 中學地理楊老師

    李鴻章無疑是一個既有功勞,也有過失的人物,對於李鴻章的功過如何,不同階層的人物看法差異往往是非常大的。把李鴻章視為東方“俾斯麥”的人有很多,罵他是賣國賊的人也著實不少。他是大清朝的“中興之臣”,為晚清局勢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多次重要的對外戰爭中一味的避戰求和,讓清朝遭遇慘敗。

    首先,必須要強調的是,晚清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統治者的腐敗和無能。

    國家走向了衰落,最大的責任肯定是以慈禧為首的滿清貴族,他們才是國家內政外交的根本決策者。李鴻章作為掌握軍事和外交權的重臣,對於國家的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李鴻章畢竟只是一個漢臣,雖然受到慈禧的信任,但是從根本上還是執行慈禧命令的臣子而已。

    實際上,在太平天國等起義失敗以後,清政府並不是沒有機會迎頭趕上的。在洋務運動中,清政府一度出現了“中興”的跡象。陸軍在收復新疆的戰爭中,有效的遏制沙俄的侵略野心,新式艦隊的建立也讓海軍實力有了明顯的增強。如果清政府能夠從根本上革新時政,大清朝也許不一定能成為英、美那樣的強國,至少可以發展成為像沙俄那樣的強國,再怎麼差也不至於比日本差。不過滿清貴族的水平終究是很有限了,看上去“蒸蒸日上”的大清朝很快就再次走向了衰落。

    其次,李鴻章確實為朝廷辦了不少大事件,不過過失也不少。

    太平天國後期,李鴻章組建的湘軍在與太平軍的最後決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與湘軍不同的是,淮軍十分注重與洋人的“合作”,也正是在和洋人的合作中,李鴻章深刻的見識到西方列強軍工科技的先進,於是極力主張學習西方,興辦洋務企業。

    洋務運動中,李鴻章一手創辦的近代軍民企業是非常多的,奠定了晚清近代軍工業的基礎。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管是各種軍工廠也好,還是民用企業也罷,或是後期的北洋海陸軍,李鴻章基本上都是視為私有,“宰相合肥天下瘦”,大量的財富最終都落入了中堂的私人腰包,當然了,李鴻章這是那個時代裡一邊做事一邊貪汙的官員中的一個而已,比起那些不幹正事,只會貪汙的滿清貴族,李鴻章或許做的還是不錯的。

    與此同時,李鴻章一向主張“以夷制夷”,在列強縫隙中盡力儲存大清的外交思想雖然也不無道理,但是這種畏懼洋人的觀念,讓晚清在幾次重要的對外戰爭中,遭遇了不應有的潰敗。在是否要收復新疆的爭論中,李鴻章以海防更重要為理由,冠冕堂皇的主張放棄新疆,若不是左宗棠的堅持,慈禧的最後拍案,恐怕新疆就納入“黃俄羅斯”的版圖了。在中法戰爭中,李鴻章自始至終都主張求和,妄想透過西洋各國的居中調停來解決紛爭,結果清軍在陸戰取得大捷,掌握了主動權的情況下,李中堂卻是趁勝求和,最終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李鴻章最大的手筆還屬中日甲午戰爭中的精彩表演,雖說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清朝內部腐朽,矛盾重重,備戰不力造成的,但是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的一系列軍令也確實值得商榷。在明知清軍準備不足,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選擇防禦沒有錯,但是防禦不代表一味的避戰求和。在明知日本是氣盛而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情況下,完全把希望壓在列強的調停上,最終招致前所未有的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陸軍一潰千里。伴隨著北洋水師的覆滅,李鴻章權傾朝野的時代也走向終結。

    在當代,因為一些歷史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是一人敵一國,甚至是因為李鴻章捱了一槍讓清政府減少了一億白銀的賠償,就差把李鴻章抬到民族英雄的高度了。但是不得不說,如果不是一系列錯誤的命令,或許甲午戰爭就不會輸掉,清政府一兩銀子都不用賠,又何來什麼減少一億兩賠償的說法。

    總的來說,李鴻章的政治生涯中,功勞是有的,過失也確實不少。至於李鴻章究竟是有能力,但是沒有施政的環境,還是私慾過重,把北洋軍視為私有財產,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而李鴻章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只有交給後人去評價。

  • 9 # 莫羨魚

    說李鴻章好壞一時不好評說!但是如果先分清楚評說者的立場,那就可以說說了。

    站在大清的角度來說:李無疑是中流砥柱,一國重臣,倚重之甚,無以復加。李少荃老成謀國,數次力挽狂瀾於危難,忠貞不二,精通洋務,為國為民,死而後已,以大清歷朝重臣中難得的楷模!!!

    站在國民革命以後的角度來說:李無疑是甘當走狗,賣國求榮,卑躬屈膝,喪權辱國,懦弱無能。李鴻章對內鎮壓大平天國,打擊捻軍;對外挾北洋自重以至甲午兵敗,抵抗無力以致蕃軍屠京,國格喪盡,罪不容誅!!!

    站在單論個人能力修養來說:李無疑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模範。師承大清完人曾國蕃,一生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品質。勤儉節約,不謀私名,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從一而終。不因恃才而傲物,不因擁兵而謀逆。上合君心,中迎士子,下安民意。

    所以,不管你是罵他,還是贊他,還是愛他,都是有道理的!關鍵看你站的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彈道導彈如何打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