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22644469757

    1

    孩子脾氣壞,90%怪父母的日常對待,10%怪父母的當時對待。

    如果父母日常面對孩子小事都在苛責、碎碎念甚至懲罰,那麼孩子一定會模仿這種方式來應對自己的日常。

    一旦孩子學著父母的樣子開始發脾氣,這時候,父母慫下去了,那麼就相當於給了孩子一個獎勵,以後你都可以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解決不如意。

    如果父母用更暴力的方式反擊,那麼很可能下次這個更大的脾氣,就會直接反饋在父母身上。

    我個人儘量不對孩子的日常行為做批評,儘量去理解孩子的日常行為,等到真的遇到了大問題,那麼只需要變個語調,孩子基本就能理解了。

    這就是,你只有日常甜到九分,那麼突然變一下口味,就會顯得很刺激了。

    所以,功夫從來都在詩外。

    2

    我女兒從小都是比較理智的孩子。

    直到到了幼兒園,她的好朋友是一個非常鬧騰的女孩子。

    這個女孩子日常嗓門很大,而且非常能鬧騰,非常能反抗父母,如果她需要什麼東西,一秒鐘都不能等,必須立即馬上要到,如果要不到,那就會開始發很大的脾氣。

    於是,我家姑娘從一個內秀的小公主,一路朝著這個灑脫的方向開始發展。

    不過,我家小妞只學到了表皮,就是用很尖很吵的聲音來提要求。

    對於這種要求,在我們家是完全吃不開的。

    我們家裡很幸運只有我帶孩子,所以不管是旁邊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只要我說不能寵的事情,他們就會默默的陪我堅守。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我會不停的溫和強調,強調一百次,不可以尖聲提要求,不可以大吼大發脾氣提要求,不可以哭著提要求。

    孩子升級成更激烈用哭的方式來反抗我時,我就會溫和的守住我最初的底線。

    3

    這種對抗其實日常都會發生的。

    而且我很珍視所有對抗和矛盾的機會。

    當父母,不要害怕這種對抗,這其實也是在給孩子進行社會教育的機會。

    孩子磨家長,家長也可以磨孩子,孩子才能學會處事智慧。

    我們小時候的成長,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真的棍棒了,其實也不會培養出太廢的材來,畢竟等同於父母花了心思。

    現在很多教育提倡溫和柔順的對待孩子,卻沒有講,就算溫和柔順,也要去對抗。

    一味順從,那只有一種狀況發生,就是父母根本就是放棄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些幼兒園會逼迫孩子吃東西,吃不完也要盯著喂完。

    有一些幼兒園提倡寬鬆教育,絕對尊重孩子的本能,不逼迫孩子吃東西,讓孩子自由成長。

    怎麼才好呢?

    我孩子日常上的幼兒園是逼迫孩子吃東西的,孩子吃病了也要吃。

    學校的管理細膩到,要求班主任多長時間你們班要喝完一桶水,如果沒有做到,要問責老師。

    我假期送了一個托兒班,是一個幼兒園私下裡接了些假期託管的孩子。

    他們的理念是,吃飯?沒有任何要求,孩子有孩子的飯量,尊重孩子的本能。

    兩個幼兒園上下來,結果是,上假期託班的時候,孩子天天喊餓,沒吃飽,怎麼都吃不飽,回來餵了又喂多。

    日常的幼兒園,孩子完全不會覺得餓,而且在這個幼兒園的孩子,普遍比別的幼兒園的孩子要高壯很多。

    你說哪個幼兒園的老師的工作壓力大?

    哪個幼兒園的成果好?

    最終是哪個幼兒園的孩子受益呢?

    換句話說,逼迫孩子的父母,特別是用正確方法來逼迫孩子的父母,是不是比不逼迫孩子的父母更有機會能教養出優秀的孩子?

    4

    棍棒教育是立竿見影的教育,成效很快,但是這類孩子長大以後多半會情商堪憂。

    父母用暴力解決問題,那就等於給孩子說,只要強大,你可以碾壓一切,這種孩子長大不怎麼會轉彎,誠實得清澈見底。

    我就是被這樣碾壓出來的,所以過去我一直都被自己的直白困擾。

    很多話能說不能說,完全不清楚,從來沒有除了完全坦誠和完全暴力以外更多一個選項,當然是會被傷害的。

    所以,我是堅決抗拒暴力對待我自己的孩子的,我不怕打她,我怕她學會打人這種只求武力碾壓的邏輯。

    我對自己的孩子,是絕不承諾放棄武力,但保證不首先使用暴力。

    後來這個方法讓我發現,孩子在和我的互相挫磨中,學會了很多我想不到的東西。

    她很能對抗脾氣和挫折。

    前兩天和一個同齡的小男孩一起玩。

    小男孩困了,就開始發脾氣,大哭大吼說要睡覺。

    我女兒看到了,就溫和的喊了小男生的名說:XXX。

    小男生轉過頭來。

    她說:你想拉著我的手嗎?

    同時傲嬌伸出了自己的手,小男孩拉著她的手甩了兩下,就完全好了。

    我的天,當時看得為孃的很震驚,居然這麼會找自己的優勢資源哄人,居然能知道自己就是對方的解藥,這個技能點也是很滿分啊。

    小妞問我要糖吃,她不會吵鬧著說她要吃糖。

    她會算好,一天只能吃一顆糖,然後在最適宜的時機提出來。

    譬如今天上午,她外婆吃了她給的糖,然後說這個糖真的是太好吃了!

    小妞早上已經吃了一顆糖,加一小塊巧克力了,她明白自己不能吃了,但是她轉了個彎,問我:媽媽,這顆糖到底有多好吃啊?

    我說:是挺好吃的吧。

    她說:我不知道啊!我很想知道啊!

    我說:你可以知道的啊,但是不是現在。

    她終於提出了她的核心需求:我能不能嚐嚐啊?這樣我就知道了。

    當然被我拒絕了。

    但是此刻還沒有完,她被拒絕了第一波開始了第二波嘗試,那種撕破臉的決絕:我今天、現在就是很想吃糖。

    然後我硬壓一波:今天不可以吃糖,就是不可以!

    她就準備哭喊。

    看情形不對,我就把他帶到了適合的地方,然後比比畫畫的和她說糖和牙齒的事情。

    她聽明白了,就放下了,等著明天吃。

    5

    孩子脾氣壞,不是來自於父母和孩子的對抗,而是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無必要的苛責。

    父母千萬不要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去責備孩子,因為孩子會深入核心的學習到你苛責的邏輯。

    我見過一個孩子,因為一件小事,被父母批評,孩子開始發脾氣,

    父母說你不能發脾氣。

    孩子就開始摔他的玩具。

    父母就把玩具摔更遠。

    孩子就炸了,哭著去撿玩具,同時再把其他所有玩具摔了。

    然後他摔的玩具被父母丟了。

    那麼這個緣起在哪裡?

    下一次發生同樣的情況又會怎樣?

    如果一開始,父母沒有指責孩子,而是儘量理解的話,情況會不會不同?

    孩子此刻摔玩具的行為,一定不來自於當下,一定是時常有人這麼對待他,他才會用這種方式對待別人。

    6

    父母和孩子有計劃的對抗,這件事是非常好的事。

    譬如前兩天練琴。

    孩子新換了個老師學鋼琴,老師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很讚賞,所以就給跳了個級,結果小妞就非常吃力。

    第一次練新學的內容,是在外婆家。

    孩子以前在外婆家練琴都是很隨意練一下,我也不會提很高的要求,過得去就行。

    但是那天在外婆家,因為算到沒有別的時間再練琴了,所以我要求她練五遍。

    本來這也是非常低的要求,但是那天恰逢新內容,小孩難以適應,又是在外婆家,所以她就像拿著護身符一般,開始抗爭。

    一開始是軟磨,不彈不動。

    後面開始硬懟。

    再後來就開始哭。

    聽到她哭,我就關起門來,別擾了老人家的清淨。

    小妞一到琴面前就大哭特哭,說太難啦,練不了,受不了啦,再也不要學鋼琴啦。

    各種。

    我當下就明白,今天不彈過去,明天還得再鬧騰一次,既然鬧了,那就堅持到底,讓孩子沒有退路吧。

    彈到第三遍的時候,小妞更是哭出了牛叫的聲音。

    她哭的時候,我邊笑邊告訴她:我的天啊,我們小可愛居然哭出了牛叫的聲音。

    但是,到了第四、第五遍的時候,虎媽的奇蹟就出現了。

    孩子越彈越順,越彈越有自信。

    彈完第五遍的時候,根本就是破涕為笑。

    我說,可以啦,走啦。

    結果小妞再翻了一本以前的琴譜出來,挑了一首很有難度的彈了兩遍。

    這整個過程,兩個小時,哭了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彈了二十分鐘。

    事後,我當然是當著所有人的面好一頓誇,說孩子怎麼克服困難去練琴,怎麼練了超過她難度等級的琴。

    她也笑著說:我還哭出了牛的聲音。

    她現在已經說,這首曲子太簡單了,閉著眼睛都能彈出來。

    試想要是當時我放棄了,孩子會不會就一直卡在這個小小的關卡上,覺得這首小曲子很難呢?

    7

    總之,孩子脾氣好不好,都來自父母的看待和對待,誰家孩子不是個糟心的坑,把自己處理好了,孩子自然就是小天使。

  • 2 # 使用者2626975978547

    我們需要清楚一個問題,對於下層大腦,孩子一出生就已經發育完全了,但是,上層大腦要二十幾歲才能發育成熟。尤其是,孩子在幾歲時,上層大腦還處在大規模施工階段。

    如果3歲的孩子發現冰箱裡沒有橘色的冰棒而大發脾氣,他的下層大腦就會開始行動,使他無法心平氣和,大量能量衝到下層大腦,只給上層大腦一點點能量。所以,你無論和他怎麼解釋,他都聽不進去。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透過轉移注意力、安慰等方法讓孩子冷靜下來,爭取讓上層大腦再次發揮作用。

    這個是下層大腦發脾氣的例子,其實,上層大腦也會發脾氣,比如孩子想讓你給買個玩具,你沒答應,他會發火,但當滿足後,就立馬陰轉晴,也就是孩子有預謀的發脾氣,其實用的就是上層大腦。

    對於孩子用上層大腦發脾氣,我們需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明確告知什麼行為恰當,什麼行為不恰當。

    比如買東西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冷靜地解釋:我知道你非常喜歡這個玩具,但是,你有很多類似的了,而且你的這種做法,媽媽非常不喜歡,我希望你能夠及時停止,否則你既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我們後面的活動也都會取消,因為我覺得你沒辦法控制自己。

    對於上層大腦,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鍛鍊,對於很小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讓他們自己做決策,比如:你今天想穿什麼衣服,是裙子,還是短褲?你喜歡小熊,還是獨角獸……

    看,瞭解了孩子的大腦結構,是不是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都找到原因了,每個孩子都會有這麼個階段,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需要一個過程。

    想要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我們需要做的是學會整合孩子的大腦,親愛的們,今兒這篇文章其實是分享給你們的,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找到了根源,才能夠想出好的解決辦法,對麼?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我們要理解,因為這是他們的右腦在作祟,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孩子安靜下來,然後慢慢地和孩子講道理,想辦法調動他的左腦。

    但是對於有意識的發脾氣,也就是上層大腦在作祟,我們需要做的是堅定立場,明確規則,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後說明情況,絕對不能打破底線。

    對了,別忘了不斷鍛鍊孩子的左腦,比如讓孩子自己做決策,多引導孩子去思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兔子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