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漁耕樵讀
-
2 # 楚狂接與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役,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敗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那歷史上參戰的雙方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孫權方面:
孫吳由周瑜為主帥、程普為輔領兵三萬與北兵戰於赤壁。《三國志 先主傳》的說法是數萬,沒有具體數字。(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江表傳》的說法是三萬,這個不矛盾。(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
而《三國志 周瑜傳》中周瑜也只問孫權要了三萬人,所以東吳軍馬三萬左右應該是沒有錯的。(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三國志 諸葛亮傳》也佐證了三萬的說法。(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劉備方面:
劉備軍參戰兵力大概在兩萬左右,其中一部分是劉琦的兵馬。(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還有一部分是關羽的兵馬,(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和陸續收攏的敗兵。據《三國志 諸葛亮傳》的說法應該是有兩萬人左右(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不過鑑於是諸葛亮說給孫權聽的,所以這個兩萬應該還是有水分,我估計應該在一萬五到兩萬之間。
曹操方面:
曹操方面人數比較難估計,因為魏國對赤壁之戰語焉不詳。為了幫曹操掩蓋這場大敗魏國的官方說法是遇上了瘟疫,自己放了一把火。(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但是我們可以從別的傳記中得到一些線索。《江表傳》中說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但是周瑜跟孫權算了一筆賬,說曹操撐死了二十多萬人,(今以實校之,彼所將華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而且戰鬥力不強。
《周瑜傳》中只寫了大概。(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皆恐。)
這裡算得曹軍大概二十萬左右人馬,其中五千精銳虎豹騎和其他將領統御的北方部隊,還有荊州投降的水軍。
-
3 # 執斧談史說事
赤壁之戰劉備兵力2萬左右,孫權派出3萬人之戰,孫劉聯軍人數在5萬左右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只是曹操軍隊人數究竟有多少就有很大的爭議了。
像《三國演義》裡說了曹軍83萬顯然是十分誇張的,就像所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有75萬大軍一樣滑稽可笑。
因為根據歷史記載在西晉統一全國後統計人口曹魏有400多萬人,孫吳有230多萬人,而蜀漢只有90多萬人,因此全國才有不到800萬的人口而已。
這些人口統計固然世界不對的,因為當時有大量豪強的佃農和部曲以及隱匿的人口沒有統計到,要不然在西晉統一後短時間內人口也不會暴漲到1600多萬乃至2000多萬。赤壁之戰
所以東漢末期和三國時期人口雖然由6000萬左右銳減,可是全國因該還有至少1000多萬人口才對,而當時的北方無疑佔了全華人口的絕大部分,因此除了盤踞西北馬超和遼東的公孫康外,在赤壁之戰前曹操應該至少控制了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人口規模大概在500萬到1000萬之間。諸葛亮
以這樣的人口規模要支撐起83萬大軍的消耗無異於痴人說夢,除非是對後勤依賴較少的遊牧民族有有這麼多人才有可能組織這樣一支龐大大軍,因為歷史上遊牧民族的人口和兵員之比常常可以達到10:1的比例甚至更高,而農耕民族只有在國土狹小隻需要短距離作戰的春秋戰國時期可以做到,在一個疆域遼闊的王朝人口和兵員之比可以做到20:1就相當不錯了。曹操
所以當時曹操總兵力頂多就只有40萬左右,能夠抽調一半兵力南下進攻荊州就不錯了,所以歷史教科書上說曹操率領十五六萬大軍南下大體上是比較符合史實的。
在加上投降曹操的荊州七八萬人馬赤壁之戰曹操總兵力應該在20多萬人左右,兵力大概是孫劉聯軍的四五倍,因此赤壁之戰確實是中國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只不過雙方兵力並沒有演義裡說的那麼懸殊,更何況曹軍還不熟悉水戰和南方氣候,所以會失敗一點都不奇怪。
-
4 # 我是趙帥鍋
演義中記載,赤壁之戰時,曹操投入的總兵力是83萬,而孫權投入的兵力,只有區區3萬人,再加上劉備的部隊,總共不會超過5萬人。正史上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憑曹操當時的統治實力,再加上荊州投降的軍隊,簡單的看數字,曹操自然擁有江東數十倍的兵力優勢。
但問題是,荊州投降的軍隊雖然多,但這些軍隊的政治可靠性,實在不敢讓人高估。換句話說,這些投降的軍隊,顯然是不可能當野戰部隊投入到前線使用的。因為,前線作戰需要軍隊之間相互配合,但這些投降軍隊的戰鬥力和政治可靠性,都是不確定的。
做為一枝軍隊,如果你附近都是這種友軍,你能安心打仗嗎?甚至而言,他們在關鍵時候,不要說倒戈,就是消極殆工,該積極配合時,不積極盡力;該出力的時候,瞎起鬨;稍遇挫折就帶頭逃跑、煽動別人逃跑,也能讓你的軍隊陷入危機。
在這種背景下,曹操顯然是不敢讓這支投降的荊州軍上最前線作戰。那麼,曹操敢單獨讓這支軍隊在後方維持佔領區的治安嗎?顯然也不敢。曹操想要保障後方的安全,還必須留下大量的嫡系部隊來監督他們。
不僅如此,當時的馬超還在曹操的西北虎視眈眈,帝都許昌的漢獻帝勢力也是蠢蠢欲動,曹操還要在西北和許昌留下重兵;至於北方各州,也需要留守大量的兵力來維持治安。否則,赤壁之戰一旦失敗,曹操集團突然崩盤的可能性也存在。
這樣一來,曹操的總兵力雖然多,但真正能夠派到前線作戰的,其實並沒有多少。而事實上,赤壁之戰的雙方兵力,雖然是曹操處於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不會多麼懸殊。換句話說,如果孫劉聯軍只有五六萬人的話,那曹操派到赤壁前線的部隊,最多也就七八萬人。
至於曹操吹噓自己兵力有八十三萬,不過是想依靠征服荊州的強大氣勢,再配以強大的政治攻勢,一舉打垮孫權集團的抵抗意志。而孫權故意把自己的兵力往小的說,只是為了證明兵在多而在精。
因為,當時曹操統治近九個州,而孫權就統治一個州,孫權和曹操比人多,那肯定必輸無疑。所以乾脆強調兵在精不在多。更重要的是,以東吳的實力,真的就只三萬軍隊嗎?顯然不是的。到時,東吳只要稍稍用點勁,就可以再動員出三五萬軍隊來,但曹操還能增加八十三萬軍隊嗎?
-
5 # 趙志軍001
這古代打仗有一個特點,就是虛張聲勢。
往往都只有三萬五萬的人馬,卻號稱十萬大軍,明明是隻有幾十萬人去給你弄這個整數上百萬人。
其實他們這樣做,是給人以一個震撼感,反正這敵對方不可能過來一個一個的來清點人數。
曹操率領他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長江以北荊州地段,並一路收降了大量的地方軍閥軍隊,使其勢力不斷壯大,到了長江以北以後,便號稱自己有80萬大軍,而在三國志中,描述曹操只有40萬大軍,其中十幾萬只收降的各路諸侯計程車兵。
而劉備被曹操一路追趕亡命天涯,根本不敢與曹操的大軍正面相敵,因為他的兵馬恐怕只有兩萬人,劉備他不敢報虛數,就他那點兵馬被曹操估堆兒也能估出來,他在催到你屋裡就沒有意義了。
而江東的孫權呢?卻號稱自己有8萬水軍,實際上他也在吹大牛,因為他統治的地區只有一個州,其人口恐怕不超過100萬,其招募的軍隊也就在3萬到5萬之間。
而孫劉聯軍也就在五六萬人左右。
而曹操的40萬大軍為什麼被孫外聯軍的區區5萬能打得落花流水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曹操的軍隊大部分都來自北方,不習水性,更接受不了南方的水土不服,因此爆發了一場瘟疫,而收降的那些個軍隊,恐怕各揣心腹事,根本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赤壁之戰曹操的失敗,是天意。
-
6 # 徐小仙說歷史
在三國時期,天下各路軍閥戰爭不斷,在經歷前期的動盪軋壓後,天下的局勢逐漸明朗,尤其是在經歷官渡之戰以及奠基戰的赤壁之戰之後,當時世上的主要力量可以分為三股,以曹操為首的曹魏陣營,孫權帶領的東吳水軍,以及佔據天府之地的蜀漢陣營。而蜀漢陣營雖然自詡漢室之後,但實力卻是三股勢力最為薄弱的一方。佔據的地方也遠遠不如其他兩方。
那麼,當時的蜀漢到底有多弱呢?在劉備前半生大概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跑!對於這一位家道中落的漢室子弟來說,在一開始的匡扶漢室也只是一個停留在口頭上的夢想而言。畢竟他一開始,缺兵少糧,雖然剿滅黃巾軍有功,但風頭卻全讓曹操佔去了!他也只得個縣令的官職,到後面還把這個給官位丟了,東跑跑西跑跑,還免不了時常要寄人籬下,就這樣顛沛流離了大半輩子。在迎得諸葛亮出山後,才漸漸有了起色。
但是也僅僅稍有起色而言,在蜀國建立之初,兵力不足,而地盤也不大。一開始,劉備手下也只有3萬的兵力,這還包括一部分的水軍。而在那場三國局勢的奠基之戰—赤壁之戰過後,在取得了勝利加上對於一些魏軍的招降才有了滿打滿算的三萬。而當時的曹操光是常備軍就有20多萬了,這還不包括一些守衛城池的兵力。而盟友東吳也有接近十萬的兵力可供調配。
而到了後來的荊州之爭的時候。荊州地理位置險要,土地又肥沃,對於蜀國來說是重要產糧地和構建防線的重要一環,所以,蜀國幾乎是傾巢而出,但就是這樣,出動的兵力也只有8萬多一點。這還是蜀漢發展了不錯之後的結果。
雖然在後來,憑藉蜀地的富庶,諸葛亮苦心經營,一番修養之後,蜀國也開始逐漸強盛了一些,只不過當時關羽被東吳殺害,劉備震怒,帶著蜀國的大部分兵力前去攻打東吳,也大概是10萬左右,但帶著皆是精銳力量。預計此時的蜀漢兵力大概是有15萬左右。但被一計火燒連營,損失慘重,劉備也在白帝城身亡。
所以,蜀漢的軍事力量在三國勢力中一向都是最弱的一方。雖然在後來有所加強,但由於不斷戰爭討伐,也讓蜀地的力量始終得不到一個長時間的增長。
回覆列表
赤壁之戰是決定三國走向的一次戰爭,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對曹操的兵力有過分析,但是這是諸葛亮故意激孫權的。諸葛亮見孫權的時候,孫權直截了當的問諸葛亮曹操有多少兵力。
諸葛亮就對孫權說:“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孫權嚇得說你特麼詐我吧:“詐乎”。諸葛亮說:“非詐也,曹操兗州有青州軍20萬,平了河北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新兵三四十萬。今又的荊州軍二三十萬,以此之計,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
但是事實上那僅僅是演義中誇張的,其實兩邊的兵力相差並不懸殊。不知道為什麼關於這個重要的戰爭,兵力記載也一直是個謎,這可能也是曹操故意放出的煙霧彈。對兵力比較保密造成的。不過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三方兵力對比。
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站人中抽了大約一半人,一萬騎兵,八萬步兵。官渡之戰袁紹實際兵力也不到十萬人,最後因為曹操斷糧,曹操一口氣殺了全部的俘虜,大約八萬人。所以曹操近乎沒有收編袁紹的兵力。
調集南征的軍隊並未全部來參戰,旱路運輸限制了兵力。也許能參與戰鬥也只有五六萬,而荊州軍大約有六,七萬。但荊州還有一半的地方,沒有被曹操控制,實際控制力來說連一半都不能動用,實際上僅僅呼叫了襄陽一帶的2萬人左右。所有曹操所有兵力也就七八萬左右。號稱人數和實際人數相差十倍,是一般的比例。
對於孫權和劉備的兵力,在《三國志》中是有明確記載的。孫權給了周瑜3萬人,劉備自己有一萬人,而劉琦有一萬人,所以劉備和孫權兵力總計大約5萬人,這個是沒有爭議的。
所以說赤壁之戰也就是大概以5萬對8萬的兵力,實際上並非一次兵力相差特別懸殊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