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高平陵之變,那是關乎司馬家族生死存亡的一場大變。如果贏了,那麼司馬家族就能得到江山大權,如果輸了,那司馬家族就從地球上被徹底抹掉了。

    既然事關重大,那麼司馬家族,但凡能扛把刀的男人,就必須要上戰場應對這場突變,這是司馬家每個男人的責任,誰都推卸不了。

    司馬懿兒子九人,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參與了政變。

    司馬懿是個有福之人,他們家是世家大族,所以不用擔心給兒子買房結婚的破事兒。所以司馬懿就可以盡情地生孩子,一口氣就生了九個兒子。

    其中原配夫人張春華,就給司馬懿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乾。這三個兒子裡,比較出色的是前面兩個,他們倆也是歲數最大的兩個,排行老大和老二。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司馬師已經42歲,而司馬昭也已經39歲了。他們正當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候,自然是要幫助老爹奪取政權的。司馬懿在政變前夕,其實還有點沒底,因為他手裡沒什麼兵馬,不知道能不能對付曹爽。這個時候司馬師突然就找出了3000人的死士,這些人都是司馬師平時養在民間的,關鍵時刻終於派上了用場。

    由此可見司馬師這個人城府非常深,早就給他們家安排好了後路。就連司馬懿本人都不清楚這件事,看來這次政變的關鍵,還在司馬師身上。

    司馬懿去世以後,司馬師長期大權獨攬,曹魏的軍政大權都在他一個人手裡。後來他出徵在外,才把政權交給弟弟司馬昭,而他自己依舊牢牢掌握軍權。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將軍。---《晉書》

    司馬昭在高平陵之變中的表現,顯然是沒有他哥司馬師那麼出色的。司馬昭主要的工作就是帶領一部分人馬,把皇宮內外都包圍起來。

    名義上是為了保護太后以及曹家的親眷,實際上是為了操控這幫皇親國戚,如果事情不成,還可以拿他們作為籌碼。

    雖然沒有衝在最前線,可是司馬昭的這份工作顯然也很重要。擒賊先擒王自然最好,如果擒不到賊王,擒到賊王的家眷,其實也很重要。

    後來司馬師在出徵的時候,眼珠子爆裂,回來的時候就奄奄一息了,所以他把軍政大權都交給了弟弟司馬昭。這才有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建立的西晉帝國。

    司馬懿兄弟八人,人稱司馬八達,三弟司馬孚直接參與政變。

    司馬家族是個大家族,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本身就是漢朝和魏國的重臣,他也生了足足八個兒子,這八個兒子裡,司馬懿排行老二。

    老大司馬朗在軍中視察的時候,染上了軍中的瘟疫,結果掛了。司馬懿也就成為了司馬家族裡的老大。

    及高貴鄉公遭害,百官莫敢奔赴,孚枕屍於股,哭之慟,曰:“殺陛下者臣之罪。”奏推主者。會太后令以庶人禮葬,孚與群公上表,乞以王禮葬,從之。孚性至慎。宣帝執政,常自退損。後逢廢立之際,未嘗預謀。景文二帝以孚屬尊,不敢逼。後進封長樂公。---《晉書》

    司馬懿的眾多弟弟中,三弟司馬孚,是年紀比較大,而且發生高平陵之變時就在朝中的,所以他是直接參與了這場政變。

    司馬孚是司馬家的一股清流,這哥們飽讀詩書,不願和任何人結怨,算是老好人一個。早年司馬孚和曹植關係很好,可惜曹植恃才傲物,不聽勸。等到曹丕稱帝以後,司馬孚便前來輔佐曹丕了。

    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司馬孚和司馬師一同屯兵在司馬門,為奪取政權做足了準備。可是在司馬家族奪取了政權以後,司馬孚立刻又換了一個態度,他開始同情曹魏皇室。司馬孚本人不希望曹魏滅亡,但是他也不希望司馬家族被滅族,所以他才會選擇參與高平陵之變。在高平陵之變以後,司馬孚再次表現出自己對曹魏的忠誠。後來曹芳被廢,曹髦被殺,這些事情司馬孚都沒有參與。

    他甚至拉著曹魏末代皇帝曹奐的手,表示自己一輩子都是老曹家的臣子。從此以後,他雖然身份尊貴,卻不再過問朝中大事,而且為人謙卑,足足活了93歲。

    司馬家族家大業大,家族成員、親信手握重兵。

    單純靠這幾個司馬家族的成員,就算能控制住京城,也沒辦法徹底將支援曹魏家族的人給制服了,畢竟曹魏江山太大,手握兵權的地方大員又那麼多,很不好控制。

    所以說司馬懿之所以有這個膽量奪權,其實那是因為他們家族的人,在全國各地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比如說司馬懿的第三個兒子司馬伷,早年就被封為南安亭侯,擔任過寧朔將軍,在鄴城守衛曹魏的宗室。這個職務也很重要,至少也是手握兵權的人。

    琅邪武王伷,字子將,正始初封南安亭侯。早有才望,起家為寧朔將軍,監守鄴城,有綏懷之稱。累遷散騎常侍,進封東武鄉侯。---《晉書》

    司馬懿的第七個兒子司馬駿,當時雖然才18歲,可是他8歲的時候,就能給曹芳講課,此後更是多次帶兵,手裡也是有兵權的。

    司馬懿的那幾個兄弟,全都是當時的俊傑,他們家族有權有勢,自然就有一大幫的人願意跟隨他們。

    司馬懿本人更是在雍涼帶過兵的人,曹魏的不少將領也都願意甘心給司馬家打工,這才是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本錢。

    總結:司馬家族要是人丁凋零,司馬懿也不敢這麼做。

    司馬家族實在是比較會生孩子,司馬防生了八個兒子,司馬懿生了九個兒子,可謂是家族人丁興旺。

    正是因為家裡人比較多,那麼司馬懿才有了發動政變的底氣。家裡這些人在曹魏都是有一定權力的,如果有一個更好的目標讓他們一起去完成,他們鐵定是願意為之努力一把的。

    不過也正因為他們家的人比較多,直接導致了後來西晉八王亂政的悲慘局面。人多力量大,要看什麼時候。

    有共同敵人的時候,司馬家的人好得跟一個人似的,要共同對付曹爽。可是西晉建立以後,司馬家族的親人們開始逐漸分化,因為他們有各自的目的,也就釀成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慘劇了。

    參考資料:《晉書》

  • 2 # 歷史折返

    司馬懿作為曹魏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直被後人廣為傳說。三國中後時期的司馬懿,應該說逐漸在曹魏陣營中嶄露頭角。但是在曹操當權時代,司馬懿不論是在地位,資歷上都還算不上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再加上曹操對他的猜忌,更是使得司馬懿保持非常低調,甚至在曹操面前扮演韜光養晦的角色。因為最起碼司馬懿得在曹魏陣營中生存下去。為避免鋒芒外露,所以也只好隱忍處之。

    曹丕的上位,給司馬懿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也就是從這個時期,司馬懿逐漸在曹魏陣營脫穎而出,開始走向曹魏陣營的權利中心。他和曹丕君臣兩個應給說感情非常深厚。可惜的是這位曹丕皇帝英年早逝,使得曹魏江山發生變故。

    從輔佐曹丕開始,司馬懿一直是忠心耿耿,盡心盡力。直到曹睿時期也很受器重。但是在輔佐小皇帝曹芳的時候,卻受到了曹室宗親曹爽的排擠。

    當時司馬懿受曹睿皇帝之託,成為小皇帝曹芳的託孤大臣。另一託孤大臣為曹室宗親曹爽。 由於皇帝曹芳年紀尚小,朝中大權基本被曹爽,司馬懿和郭太后(曹睿皇后)三方掌握。由於曹爽乃宗親貴族,權利比較突出一些,隨著曹睿皇帝的去世,曹爽的野心也在逐漸膨脹,並在後來強行軟禁郭太后,竊取郭太后的權利,進一步獨攬大權。我們說,曹爽軟禁郭太后的行為應該視為對皇權的侵害,因為郭太后在當時已經成為最高權利的象徵,她代表著皇帝曹芳的利益。曹爽竊取郭太后權利之後,先後架空了很多曹魏老臣的權利和利益。使得他們成為了有職無權的閒人。因此,這些曹魏陣營的老臣以及其他曹室宗親對曹爽的行為也是懷恨在心。

    曹爽不僅架空了曹魏諸多朝中老臣權利。並且對司馬懿也是處處打壓,逼得司馬懿被迫以回家養病為藉口,採取蟄伏的策略避開與曹爽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轉為在後面密切注視曹爽的動向,以儲存自己的實力。同時司馬懿不斷嘗試與曹魏老臣以及曹室宗親進行溝通,包括當時的高柔,王觀,蔣濟,郭淮等等。分化瓦解曹爽的勢力範圍。其中曹魏老臣王允和陳泰與司馬懿最為要好。

    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前,曹爽基本上已經獨攬了曹魏陣營中絕大部分的政治權利,根本不把小皇帝曹芳放在眼裡。公然挑釁朝中群臣,大有吞併曹魏政權之野心。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並沒有莽撞行事,而是一直在暗中尋找機會,隨時準備除掉曹爽集團的勢力。

    公園249年正月,曹爽兄弟離開洛陽陪著皇帝曹芳去祭掃先帝曹睿墳墓高平陵。此時的司馬懿聞風迅速行動,首先解救被軟禁的郭太后(曹睿皇后),請求逮捕廢掉曹爽兄弟。得到郭太后的支援後。司馬懿以太后名義迅速控制京城,消滅曹爽兄弟在京城的殘餘勢力。然後包圍高平陵曹爽兄弟,切斷曹爽兄弟與外界的聯絡。並派出曹魏老臣許允和陳泰勸說曹爽兄弟交出兵權,下馬投降,曹爽兄弟為了苟且偷生,不得不交出兵權。後被司馬懿定罪,誅滅三族。 就這樣,司馬懿以郭太后的名義,在眾多曹魏老臣的支援下,師出有名的剷除了曹爽集團勢力。至此司馬懿憑藉自己睿智的頭腦,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基本掌握了曹魏家族的大部分政權。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父子三人以及眾多親信大臣,包括著名的三千死士都是在這次高平陵之戰的中堅力量。

  • 3 # 不沉的經遠

    高平陵之變是三國後期最重要的事件,司馬懿透過高平陵之變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大權,司馬一族最終篡位成功。而在這次政變中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和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參與了此事,其中司馬孚和司馬師還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平陵之變前夕,司馬師擔任的職務是中護軍。中護軍是三國時期一個很重要的官職,不僅控制著禁軍中的護軍營,還能監管低階武官。魏蜀吳三國中擔任過這個職務的有趙雲、陳到、李嚴、費禕、周瑜、蔣濟、夏侯玄、司馬師等人,都是朝中重臣。

    當然,對於司馬懿來說,在政變中司馬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手中的護軍營。要政變就要有軍隊,司馬懿雖然私養死士三千,但是這畢竟不是正規軍,戰鬥力有限,如何控制洛陽的禁軍才是政變成功最重要的環節。

    此前因為曹爽排擠,禁軍大部都是在曹爽的兄弟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的控制之下。司馬懿藉著曹爽兄弟幾人不在洛陽,前往高平陵的機會請出了曾經執掌禁軍多年的蔣濟去奪取禁軍軍權。

    蔣濟在禁軍中任職多年,有很多舊部在禁軍中任職,加上司馬師的幫助,就可以控制住禁軍。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司馬懿舉事前可以瞞著司馬昭,防止他沉不住氣路出馬腳,但是卻和司馬師商量了行動時的每一個細節。

    而司馬師也沒有讓他爹失望,在集結部隊時,司馬師本人神態鎮定,手下士兵陣型整齊,士氣高昂。事變時他和蔣濟及時控制了禁軍,奠定了勝利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而司馬孚當時任尚書令,也是朝中重臣。司馬孚在政變當天戎裝出場,和其他朝中大臣一起穩定朝堂秩序,幫助司馬懿控制局勢。

    相比之下司馬昭要弱一點,聽到司馬懿說要造反後就沒睡好覺,因此在政變中主要充當一些輔助角色。

  • 4 # 王張三讀三國

    司馬孚、司馬師和司馬昭。

    司馬懿兄弟八人,人稱司馬八達,三弟司馬孚直接參與政變。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司馬孚和司馬師一同屯兵在司馬門,為奪取政權做足了準備。

    司馬懿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都參與了政變。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尋加衛將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康陽督促國米高層解決伊卡爾迪的事,若不滿足旺達的年薪恐難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