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NFC

    一棵白菜十塊錢,十四億使用者是多少錢呢,而且就算是每月的收入的話,那每年也不是小數目,當然每月十元錢是不是太少了。我們怎麼可能去低估他們的收入呢?何況看看移動的報表,每天可就是三億多,5G那點基建投入對它們不算什麼,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其實5G的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運營商們也不是一次性到位的鋪開網路建設,而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建設,即便我們感受到大軍即將來到,但是看看試點的城市也才幾十個,所以不要奢望我們一下子就能看到5G的模樣,相反還是需要等待,包括手機還是網路,甚至套餐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更別提網路了。當然手機也可能會先行,畢竟消費品還是能吸引人的眼球的。

    白菜其實有好有壞,前面要是加上玉字,那就無敵了,其實運營商們擁有的是金飯碗,因為通訊是人們的基本要求,不可或缺,即便這個終端不是手機,但終究是人們的工具和提高效率的事物,運營商們當然不會放過也不會錯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運營商們不差錢,懷裡抱著的也不是白菜,那可是金飯碗,不過這個5G也是分階段投入的,它們更不在話下。

    5G趕緊來吧,看看它們如何去改變我們的生活。

  • 2 # IT老菜鳥

    這個標題非常有意思,現在運營商的確有些”賣白菜“的意思。很多朋友可能經常看到運營商在小區道路邊上擺攤,那樣的確有點像賣白菜擺攤的意思,只不過擺攤的運營商員工可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

    以前和在運營商的同學聊起5G,運營商對5G的建設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是由於5G有些標準還沒完善,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運營商在5G所需的投入非常的大,遠超4G。而且5G網路由於基站的密度大幅增加,所以維護起來非常複雜。

    有些朋友單從報表來看運營商的利潤,其實這個是不對的。一方面從今年的運營商的利潤資料可以看出,在4G無限流量套餐推出後,全國三大運營商的利潤已經開始出現下滑,三大運營商的利潤已經整體步入下滑通道。

    最新的資料,2019年Q1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營收分別比去年同期下滑0.3%、0.5%、2.39%,其中中國移動利潤下滑8.30%,形勢非常不樂觀。

    中國一直在要求以運營商提速降費。今年兩會期間,官方表示2019年三大運營商要讓利1800億,用於為人民服務。2018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不足10元/GB,平均資費僅為2014年的十分之一,通訊費用是中國連續十年下降的費用,沒有之一。

    在這種營收不斷下滑的情況下,通訊公司只好透過節約非業務開支來保持利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通訊公司的員工待遇早就不如十年前那麼風光,很多十年老員工年收入還沒有二十萬,通訊人才流失嚴重。

    所以題主說的對,5G這個技術,很多吃瓜群眾、包括自媒體都宣傳的神乎其神,但是實際上三大運營商的態度都十分矛盾,基礎網路建設投資很大,營收在不斷降低,4G的投資還沒收回。三大運營商都是上市公司,都要盈利,要給股民交代的

    但是5G,三大運營商又不能不加快建設。5G是利民,更是利國。美國為何往死裡打壓5G,因為5G是智慧製造的基礎之一,是工業4.0的基礎,中國為了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5G是必須建設的

    所以,即使運營商已經逐漸淪落到”賣白菜“,但是運營商也必須承載起這個責任,三大運營商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必須為國為民付出。預測在5G建設這幾年,運營商的利潤可能會加劇下滑,但是運營商需要有這個覺悟。

    我所擔心的不是5G建設,而是在運營商的利潤繼續下滑,真正到了賣白菜的時候,中國還有多少通訊人才,願意在6G、7G、8G上為通訊科技付出?還是都跑到網際網路企業賺快錢了呢?

  • 3 # 17看科技

    走在嘈雜的菜市場,看著小販們擺著的白菜,偶爾看到有買菜的人去翻動它,不知道此時的你會選擇去買這個白菜嗎,還是選擇其他的?畢竟白菜在我們多數人的印象中,是便宜,賣不出去的。

    而如今,我們的三大運營商也是在扮演著小販的角色。想當年我們非常的羨慕拿著大哥大手機的使用者,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部那樣的手機,那時的手機頂多算是1G的。到了4G時代,幾乎我們是人手一部。

    從這或許我們能感受到通訊行業社會地位的變化,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的資料顯示,固定網路和手機上網流量資費水平降幅是超過了90%。在2015年,使用者使用1GB流量,差不多花費70元。

    在今天,1GB的流量價格已經是降到5元以內,這個價格已經是接近買一顆白菜的錢。在流量價格下降的同時,網路速度是明顯的提升了。從以前的只能發文字,到現在看直播比賽,我們使用者是可以深深感受到的。

    伴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以及娛樂化的多樣性,我們使用者在手機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其中不缺少的自然是資料流量。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水和空氣一樣,沒有流量等於沒有網路。

    那流量自然成了運營商們的賺錢工具,不過在流量降價的同時,廣大使用者的流量使用卻沒有實現預期的增長,或者是我們使用者對於流量的使用顯得非常的謹慎,即便是流量降到了1元1GB,又會有多少的使用者購買呢?

    而且受到各種app語音通話和影片通話的影響,使用者在大電話上花的時間明顯比之前少,是間接的使得運營商營收受到了影響,但卻也意外的因為企業服務使得簡訊業務增長迅速。

    在5G商用牌照下發以後,運營商更是需要在5G上投入大量的資金。有專家進行計算過,300多億元可以購買4G基站40萬個,同樣的價錢只能購買到5G基站10萬個,相差有4倍的差距。

    還有5G採用的是移動蜂窩技術,意味著在基站的數量建設上是比4G要多,差不多是1.5倍-2倍。不只是5G建設需要資金,如果把4G網路建設的尚未回本的錢也算進來,那光靠現有的業務是不足以支撐的。

    雖然是明年的1月1日確定了所有的終端都必須是支援SA,可實際的情況並不樂觀。要想支撐起5G的建設,勢必要進行轉型或者是覆蓋到企業端,再想從個人使用者手中獲取更多的利益,幾乎沒有多大的希望。

  • 4 # 沉舟

    能,砸鍋賣鐵也要支撐

    一是4G紅利已經消失,運營商需要新的增長點。

    二是5G不單單是通訊技術,他是一個牽引平臺。運營商的國企屬性,決定了他所做的事情是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

    三是5G是一個持續投入過程,後續投入可以使用前期投入的收入,不是說一下子全部投入多少。

    其實運營商員工都希望成為水電煤氣的公共服務,要不提速絳費價格戰運營商扛不住。看圖近二十年物價情況,運營商(通訊)的底褲都到腳脖子了。

  • 5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現在通訊業圈子裡有一篇文章,說是“賣白菜的運營商能否支援起來5G建設"。不過現在看來“賣白菜”的運營商無論如何也支撐不起來5G建設的。

    說到賣白菜,其實是高看三大運營商了。

    說到白菜,我是北方人,記得小的時候的冬天家裡都要買上千斤的白菜儲存著,需要吃一冬天,記得那時候的價格是大概2分錢一斤。但是去年買秋菜的時候,白菜的價格是5毛錢一斤,在冬天青黃不接過年的時候,白菜的價格是5元錢一斤。

    按照秋菜的價格,白菜也漲了25倍。

    拿白菜來比喻通訊業的運營商,還真是太看不起白菜了。就通訊業的資費而言,比白菜可差遠了。從最早期的大哥大的資費貴的驚人,到GSM全球通時代上千的資費,再到3G時代百元的資費,到了現在4G的人均不到50元,通訊業的資費降低了沒有上百倍,怎麼也有幾十倍了,比白菜可差遠了。

    以現在來看,5G之外,三大運營商還會有巨大的資金需求。

    現在雖然是5G要來了,但是三大運營商的資金需求可不僅僅是5G,還包括4G和固網,也是一個“銷金窟”。

    三大運營商還需要大力的建設4G網路,完成工信部的4G覆蓋率98%的要求。另外,就運營商本身而言,中國移動好容易獲得了FDD-LTE牌照,也需要全國範圍內的建設它的B1/B3的FDD-LTE網路,這也是為了移動自己的NB-IOT,移動原來的TD-LTE是不支援NB-IOT的。

    中國聯通還需要大力建設它的B8頻段的LTE基站,同時還需要增強4G覆蓋以便全網開通Volte,要知道5G的語音解決方案可是回落4G使用Volte來完成的。

    中國電信也得繼續加強4G覆蓋,不過電信可能更多的在建設Band5的LTE,這個是為了早日的讓Volte取代CDMA,高通的原因使得電信的CDMA和LTE不相容,現在CDMA以及是電信急於擺脫的網路制式。早日退網CDMA和EVDO是中國電信最想幹的事情,要做到這個的前提就是4G覆蓋足夠好。

    不僅僅是行動網路,固網也需要巨大的投資。5G建設本身就需要大規模的擴容城域光纖網路和骨幹網,5G的下載速度遠高於4G,對於傳輸資源的需求也是翻翻的增加,不得不大規模的擴容。

    而且就固網寬頻而言,三大運營商不僅僅需要滿足工信部要求的98%的光纖覆蓋率,還需要推動光纖入戶向千兆演進,這也需要巨大的投入。

    三大運營商搞的雙千兆之城,就是指的無線千兆--5G,固網千兆--千兆光纖入戶。

    提速降費之下,三大運營商的單使用者收入在不斷的降低,另外常年的大量資金的投入,也讓三大運營商的錢袋子都癟癟的了。

    提速降費對於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兒,但是對運營商卻並非如此。單使用者收入的下降,已經是運營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了。

    三大運營商在4G上本身就投入了15000億人民幣,現在這部分投入還沒有收回來,馬上錢更多的5G,三大運營商就是自己砸鍋賣鐵也無法獨立完成建設了。

    其實,從三大運營商公佈的5G主裝置租賃上,也可以看到三大運營商的確是窮了。

    中國移動在之前租賃了裝置商的5G主裝置,前幾天中國電信公佈的12省的5G建設也是租賃5G主裝置,估計聯通也會走這條路。

    以前的行動通訊制式,你們聽說過有租賃裝置的嗎?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是現在的R15版本還不是5G的成熟版本,未來的R16可能有比較大的改動,運營商心裡沒底,租賃可以釋放風險;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現在三大運營商的確是沒有錢了,5G建設本身的資金需求九大,三大運營商之中,或許中國移動還可能有資金來建設5G,以電信和聯通的營收來看,是很難滿足5G的資金需求了。

    未來的5G建設,可能是運營商自籌部分資金,引入網際網路和其他行業混改,地方政府支援,外加銀行貸款來完成建設吧,靠運營商自己,是沒有這個實力了。

    估計在未來的5G建設之中,運營商之間可能會更多的共享5G基站,尤其是電信和聯通兩家的4、5G頻率都非常接近,4G時代還因為錢包可以不願意大量共享,5G時代也不得不抱團取暖了。

    另外聯通的混改或許會在5G時代擴大到整個通訊業,更多的引入網際網路企業以及其他行業的資本,共同的建設5G網路,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現在各個地方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提供部分資金去參與到運營商的5G建設之中,畢竟這次是"5G改變社會",這麼大的願景靠運營商是沒辦法獨立完成的。

    另外,銀行貸款,運營商慢慢還也是一種可能,不過利息太高了估計運營商也賺不出來。

    總而言之,賣白菜的運營商,自己沒有能力獨立的建設5G了,社會各界一起來建設5G,運營商現在自身造血能力非常有限,"5G改變社會",通訊業自己是抗不起來這麼大的責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中超中的一些球隊不引進左右邊後衛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