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的說法由來已久,當然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一個事實,那就是“北宋多良相、南宋多良將”。事實上北宋的確出了不少良相,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知道的幾位吧。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北宋開國功臣,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宰相,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普早年間曾被永興軍節度使劉詞闢為從事,劉詞死後上遺表向朝廷推薦趙普,後在滁州結識趙匡胤,自此開始長期跟隨趙匡胤。顯德六年(959年)七月,柴榮去世之後,趙匡胤改領歸德軍節度使,趙普則被升為節度掌書記。

    顯德七年(960年),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992年),趙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賜諡“忠獻”,宋太宗親自撰寫八分字神道碑賜之。鹹平元年(998年),追封韓王。趙普雖讀書少,但特別喜歡看《論語》,他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

    晚歲三公就地:張齊賢

    張齊賢,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時期宰相。

    張齊賢幼年時期遭遇後晉末年動亂,年少家貧卻好學,因敬慕唐初名臣李大亮,因而取字師亮,早年曾以布衣之身向趙匡胤獻策。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趙光義開科取士,張齊賢登進士第,開始入朝為官。歷任通判、樞密副使、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吏部尚書、司空等職。

    在文治方面,他忠正廉明、明察秋毫、糾正民弊,敢於上書直諫。在軍事方面,也曾率領邊軍與契丹作戰,頗有戰績。為相前後二十一年,對北宋初期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極大貢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張齊賢去世,年七十二。追贈司徒,諡號“文定”。史稱其“四踐兩府、九居八座,晚歲以三公就第,康寧福壽,時罕其比”。

    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呂端

    呂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安次區)人,後晉兵部侍郎呂琦之子、尚書左丞呂餘慶之弟,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時期宰相。

    呂端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好學上進。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後周時為著作佐郎、直史館。北宋建立後,歷知成都府。宋太宗時累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門下侍郎、兵部尚書。為政識大體,以清簡為務。

    宋太宗駕崩後,宦官王繼恩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並與太宗妻李皇后一起謀立太宗長子趙元佐,企圖發動政變。正是呂端力挽狂瀾,保證了宋真宗趙恆的順利繼位,並未宋真宗即位之初的政治穩定做出了極大貢獻。

    鹹平三年(1000年),呂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贈司空,諡號“正惠”。呂端在真宗繼位之中的作用,不愧太宗對其“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之評。

    澶淵之盟功臣:寇準

    寇準(寇凖),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宋真宗趙恆時期宰相。

    寇準於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成安二縣。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太宗重用,三十二歲時拜樞密副使,旋即升任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

    景德元年(1004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當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圍了瀛洲等河北地區,朝野震驚;寇準反對南遷,力主真宗親征,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

    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後因參與宮廷權力鬥爭,被丁謂等人排擠,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

    天聖元年 (1023年),病逝於雷州。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諡“忠愍”,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

    宋一代柱石之臣:李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鄉(河北邯鄲)人,宋真宗趙恆時期宰相,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李沆登進士第,任將作監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館。累遷至禮部侍郎兼太子賓客,輔導太子趙恆(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鹹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監修國史。次年,改中書侍郎,拜東京留守。鹹平四年(1001年),加門下侍郎。鹹平五年(1002年),加尚書右僕射。

    李沆作為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有“聖相”之美譽。史贊其為相“光明正大”,李贄在《藏書》中將其列為“忠誠大臣”,王夫之稱其為“宋一代柱石之臣”。他以清靜無為治國,注重吏事,尤為注意戒除人主驕奢之心,這對於穩定宋初的內政外交、抑制奢侈、安定民心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卒,年五十八,贈太尉、中書令,諡號文靖。乾興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廟庭。

    朝野倚重之臣: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時期宰相。

    天聖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等職。慶曆七年(1047年),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平王則起義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復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馬光薦,拜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

    文彥博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將相五十年,聲名聞於四夷。 文彥博雖然官居高位,也很富裕,但他平常接待人謙遜下士,尊德樂善,生怕做得不好。 他執政於承平之時,史稱:“至和以來,共定大計,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彥博於輔助朝政,平雪冤獄,處處為百姓著想,多所建樹,在北宋中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紹聖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徽宗時,與司馬光等併入元祐黨人碑,後追復太師,諡號“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

    宋朝變法先驅: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宋神宗趙頊時期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

    王安石最大的貢獻就是宋神宗時期的“變法”,從新法次第實施,到新法為守舊派所廢罷,其間將近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每項新法在推行後,雖然都不免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此外,王安石在文學和經學上同樣具有突出成就。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駕崩,宋哲宗繼位後任門下侍郎(即副宰相)。

    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司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歲,獲贈太師、溫國公,諡號文正,宋哲宗賜碑名為“忠清粹德”。

  • 2 # 帝國的臉譜

    俗話說:“北宋無將,南宋無相。”這說明南宋的將帥很多,北宋的名相很多。確實,北宋立朝,揚文抑武,導致了文化空前發展,那些以文出身的宰相,應朝廷的導向而動,在自己的仕途上幹得風生水起,故留下了很多故事,做出了很多歷史功績,其名聲也遠播千古。北宋名相,隨便一列,都是如雷貫耳、聞名千古的,如趙普、呂蒙正、呂端、李沆、王旦、寇準、晏殊、文彥博、韓琦、富弼、王安石、司馬光,其實還可加上個范仲淹,但范仲淹只當過副宰相,沒有上過頭把交椅,故不在此列。

    其實我並不想說趙普的,因為他走的是陰謀家的路數,然而,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太有名了,他對宋太祖和宋朝太重要了,因此成為一個不得不說的宰相。趙普對於宋朝和宋太祖趙匡胤的最大貢獻,就是他為趙匡胤設計的一系列爭天下、坐天下的策略,包括“陳橋兵變”的爭天下,“黃袍加身”的坐天下,“杯酒釋兵權”的穩天下,真是步步驚心,而又步步成功。

    後來,他又提出了“先南後北”的吞天下的建議,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使趙匡胤由一介武夫而成為了一代皇帝,實現了自己得天下的目標。而趙普也在這一過程中,也實現了由一介幕僚而成為了宋朝宰相的華麗轉身,可以說,趙匡胤沒有趙普,他當不了皇帝;也可以說,趙普沒有趙匡胤,他當不了宰相。

    呂蒙正用人,是北宋宰相中最突出的一位。呂蒙正當上宰相後,不但在發現和使用人才上不遺餘力,而且還獨具匠心地建立了一個“人才庫”。呂蒙正的口袋裡,常常備有一小冊子,每當地方官彙報工作後,他都會毫無例外地問地方上有什麼特別的人才,然後把這些人才的情況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如果其中有誰被多人稱道,他便視為賢才隨時為朝廷選用,呂蒙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人才庫”的宰相。

    寇準的最大貢獻,在於“澶淵之盟”。當時,北方強族遼國侵宋,時任宰相的寇準動員宋真宗親征,宋真宗開始不同意,後經不住寇準的一再請求,終於親征,在澶州與遼兵交戰,獲得一定的勝利,有效阻擋了遼兵的進一步侵略,遼兵受挫,只得與宋朝和談,後簽訂“澶淵之盟”,此後近百年雙方無戰,開創了北宋與遼國的百年友好。

    北宋有一個不可能忽略的宰相,那就是王安石。王安石長期工作在基層,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對北宋神宗時期的國家和社會矛盾洞若觀火,他針對北宋財乏兵弱的現實困難,採取了一系列的變法措施,開啟了北宋最大規模和最持久的一次政治、經濟、軍事改革,他的改革,增強了國家財力,提升了軍事實力,實現了北宋的再次中興。

    北宋宰相很多,名相也多,其他晏殊、司馬光、韓琦、富弼等,都是一代名相,他們的事蹟和個人魅力,都有很多典故,至今流傳。

  • 3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以辛棄疾詞知"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北宋沒有象王安石那樣的相了;"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知南宋相韓元吉能作詞詩:縹紗絕壁,直下江千尺(只️他敢反對太白明星"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天際兩娥(撲燈反對辛棄疾"蝙蝠翻燈舞"自命"鳳非凡鳥")凝黛,愁與恨,幾時極?(上眼睽對不起下眼皮睽)一一一怒濤(風)正急,(賬多不咬,蝨多不愁,咬蚊爵舌根,鮮道出血)酒闌塞笛,試問謫仙何處(詞)?青外,巜雲煙》碧。"

    可息沒有人用此詞招徠旅遊速遞廣告造句。

  • 4 # 愛生活的何人可

    北宋名相多,有:趙普、李沆、呂瑞、王旦、寇準、呂夷簡、歐陽修、韓琦、范仲淹、王安石、王曾、富弼、曾布、司馬光。

    南宋名將多,有:張浚、劉綺、韓世忠、岳飛、楊沂中、吳璘、吳玠、孟珙、李庭芝、姜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蟠為什麼把柳湘蓮當做不正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