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程交流學習

    血小板高的原因需經正規醫院的詳細檢查來幫助判斷和鑑別,一般如下:1、繼發性血小板增高:可見於生理期女性,由於反覆失血導致缺鐵性貧血,以致血小板代償性增高;另外,部分患有慢性炎症的患者也可有血小板增高的現象;2、原發性血小板增高:見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於骨髓中產生血小板的細胞異常增生,以致血小板計數顯著升高。

  • 2 # 餘千蘭

    你好!

    一,血小板正常值一般為100~300×10^9/L

    正常人血小板計數一天內可有6%~10%的變化,表現為早晨較低、午後略高,餐後又較餐前略高,劇烈運動後血小板升高。春季較低,冬季略高。靜脈血比毛細血管血高約10%,婦女月經前降低、月經後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後降低。新生兒血小板數目較少、3個月齡後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血小板高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等。

    2,組織受損及脾切除術後。

    3,急性反應,如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

    4,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及惡性腫瘤的早期等。

    三,血小板增多時該怎麼辦?

    1,600×10^9/L:高於此值屬於病理狀態,若無失血史及脾切除史,應仔細檢查是否有惡性疾病的存在。

    2,1000× 10^9/L:高於此值常出現血栓,若此種血小板增多屬於非一過性的,則應給予抗血小板治療。

  • 3 # 侯豔嬌醫生

    血小板正常值為(100~300)×10^9/L。血小板增多,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1.血小板反應性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腫瘤等。2.原發性的血小板增多,可見於血小板增多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這時血小板,可以呈大片聚集。3.其他原因,見於外科手術以後,脾切除後等。

    題主的血小板值在325×10^9/L,問題不大,不用過於擔心。

  • 4 # 御健寶世傑

    血小板高是什麼原因血小板是血液系統中三大細胞之一,功能是止血、凝血,人體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109/L-300*109/L,血小板高是指血小板含量高於正常值的上限。血小板增高要分型考慮,獲得性血小板增高或者稱為反應性血小板增高,比較常見的是感染、中毒,還有免疫系統疾病等引起的反應性的增高。原發性血小板增高常見於骨髓增殖性疾病,比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 5 # 紫蘇大蒜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多種,有病理性,生理性、藥理性,血液中的血小板超過了正常值,伴有低熱不退這是病理性感染的病毒,多見於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生理期經常感冒抵抗力下降,引起淋巴系統不適症狀,藥理性藥物進入血液使血液細胞,受到藥物的副作用造成血液細胞紊亂引起血小板升高,所以用藥需謹慎。

  • 6 # 微觀話健康

    血小板增高,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骨髓纖維化等;另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一般是炎症、急性溶血、惡性腫瘤等。

    建議:飲食以清淡為主,合理飲食、規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態,防止血液粘稠及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必要時可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及血府逐瘀丸等,或請醫生診治。

  • 7 # 專業中醫

    1、生理性血小板增多

    當劇烈運動、飽餐、寒冷等刺激時體內儲存在脾臟及肺臟內的血小板會釋放,引起外周血中血小板增加。

    對於此類情況所致血小板增加,考慮為“生理性血小板增加”(俗稱為“假性血小板增加”),使患者去除這些因素後再次測定血小板數目才是患者真正的血小板數。這種情況是暫時的,無需特殊處理。

    2、急性炎症所致血小板增多

    如各種急性感染恢復期。

    3、慢性炎症所致血小板增多

    如類風溼性關節炎、急性風溼熱、結節性動脈周圍炎、韋格內肉芽腫、潰瘍性結腸炎、結核、結節病、慢性肺膿腫、骨髓炎等這些慢性炎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增多。

    4、急慢性失血所致血小板增多

    急慢性失血所後血小板計數增高主要是由於機體對限制進一步失血的一種生理性保護反應,一般這種情況出血控制後血小板短期內可恢復正常。

    5、缺鐵性貧血所致血小板增多

    缺鐵性貧血患者,可出現血小板計數增多,給予補充鐵劑治療後,血小板計數可恢復正常。

    6、溶血性貧血所致血小板增多

    溶血性貧血所致血小板計數增高,建議治療積極治療溶血性貧血,待病情控制後,血小板可逐漸恢復。

    7、脾切除術後血小板增多

    脾臟有吞噬血液中老化細胞作用,故脾切除後1周內血小板計數可上升到1000×109/L或更高,一般在2個月內恢復正常。

    8、藥物反應所致血小板增多

    藥物,比如長春新鹼、腎上腺素、白介素-1β等可使血小板反應性增多,停藥後可逐漸恢復。

    9、血小板減少症恢復期(反跳性)血小板增多

    骨髓抑制藥物(酒精、甲氨蝶呤)或維生素B12缺乏所致血小板減少症給予治療糾正後,可於治療後10-17天血小板計數達高峰,這種情況無需處理,後可逐漸恢復正常。

    10、惡性腫瘤所致血小板增多

    一些惡性腫瘤,如肺癌患者病程進展中可出現學校增多,建議治療原發腫瘤,此類患者易出現凝血功能紊亂,應注意預防出血及栓塞風險。

  • 8 # 發揚國術

    血小板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比如時間原因,天氣原因,地區原因等等。病理性的有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人在某種炎症因素作用下的炎症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一百到三百,略高於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沒有症狀一般不會有問題。血小板值較高會增加血栓的形成,所以血小板屬於正常範圍時不用過於擔心。平時預防要注意飲食,多吃粗糧,不能暴飲暴食

  • 9 # 茅臺羅酒酒

    血小板作用大 患血小板增多症要及時治療!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細胞的細胞質脫落而成的,每個巨核細胞可產生2000-7000個血小板。一個健康人每天生成血小板約1200億個。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液中正常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萬-30萬)。它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如果發生血小板增多,對於患者的身體無疑是有害的,患者需引起重視,多瞭解此病知識,患病時及時的治療。

      出血是血小板增多的危害,它屬於自發性,自發性出血以鼻、牙齦及消化道黏膜最為隨處可見。面板出血多常常是瘀斑。自發性出血主要是表現在鼻、口腔及胃腸道黏膜。另外泌尿道、呼吸道等也會發生出血。雖然該病出血表現不嚴重,但外傷或手術後的出血也將危及生命。

      專家表示,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種危害很大的血液病,治療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妥善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達到早期。

  • 10 # 搞笑倶楽部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特發性血小板增多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癌症等患者血小板會增多。

    一般血小板大於400時就是血小板計數偏高,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比如原發性的血小板增多症,注意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降低血粘稠度,

  • 11 # 血液科張廣蕊醫生

    血小板增高可見於生理性,早上較低,午後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後增高,運動後增高。病理性血小板增高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需要就診檢查,鑑別治療。 血小板高說明血液粘稠度比較高,有為患血栓性疾病的風險.多飲水,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水果;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紅葡萄、橘子、生薑;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蔔、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

    飲食調理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要想從根源上治療,就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及身體機制配伍中藥,調節血液微迴圈,提高自身免疫力,從而可避免疾病反覆發作。

  • 12 # 小荷醫典

    血小板高是怎麼回事

    血小板高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為(100~300)×10⁹/L。正常人血小板計數可有6%~10%的變動範圍,通常早上較低,午後較高,春天較低,冬季較高,高海拔地區較低,月經後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升高,劇烈運動後和妊娠中、晚期血小板升高,靜脈血的血小板數量較毛細血管血液中高。

    2.病理性原因: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升高。原發性血小板升高主要是骨髓增生性疾病所引發,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紅細胞增多症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會引起出血、血栓形成及脾腫大,需要根據病因前往專科進行治療。繼發性的血小板升高常見於如感染、手術後、惡性腫瘤、脾切除術後、急性失血、鐵缺乏、創傷等其他因素。

    出現血小板計數增多或降低,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

    本內容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檢驗科 副主任醫師 姚貝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狼蛛機械鍵盤怎麼調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