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東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
題意:作者在江西省皂口的感慨。
詩意:鬱孤臺下清江流水中,有多少奔走流亡人的淚水,眺望故都長安,無奈數群山遮住了我的視線。青山擋不住我,清江水向東流去。在江邊夜晚來臨,我多麼的憂愁啊!深山之中只聽見鷓鴣地叫聲一聲聲傳來。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註釋]
1.鬱孤臺: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清江:這裡指贛江。
2.行人:被金兵騷擾流離失所的人。
3.長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這兩句說:抬頭向西北遠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萬千山嶺擋住了。
4.愁餘:我正發愁。
5.鷓鴣:鳥名,叫聲悲切,聽時像在說“行不得也”,也藉此指恢復中原之事行不得。
[解說]
這首詞從懷念往事寫到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中原未能恢復的沉鬱心情,以及驅敵救國理想不能實現的抑鬱和苦悶。“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現在用來說明歷史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無情的歷史潮流前,‘四人幫’終於垮臺了。”(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解放日報》,《看他的過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現在》)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傑出的愛國主義詞人。
中國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1161年(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顏亮發動侵宋戰爭,金統治的華北地區人民紛紛起義,辛棄疾時年22歲,也聚眾加入耿京起義軍,任掌書記。次年,辛棄疾勸耿京歸宋,並受命去南宋接洽歸附事,返回時,耿京已被叛徒張安國所害。辛棄疾即率王世隆等,將已任知州的張安國俘獲,並率反正士兵萬人歸來。初任江陰軍籤判,後著《御戎十論》,向宋政府陳述宋金形勢,要求備戰抗金。乾道四年(1168),開始詞的創作活動。淳熙四年(1177),任知江陵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成為封疆大吏,後歷江西、湖南安撫使等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東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
題意:作者在江西省皂口的感慨。
詩意:鬱孤臺下清江流水中,有多少奔走流亡人的淚水,眺望故都長安,無奈數群山遮住了我的視線。青山擋不住我,清江水向東流去。在江邊夜晚來臨,我多麼的憂愁啊!深山之中只聽見鷓鴣地叫聲一聲聲傳來。
--------------------------------------------------------------------------------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註釋]
1.鬱孤臺: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清江:這裡指贛江。
2.行人:被金兵騷擾流離失所的人。
3.長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這兩句說:抬頭向西北遠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萬千山嶺擋住了。
4.愁餘:我正發愁。
5.鷓鴣:鳥名,叫聲悲切,聽時像在說“行不得也”,也藉此指恢復中原之事行不得。
--------------------------------------------------------------------------------
[解說]
這首詞從懷念往事寫到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中原未能恢復的沉鬱心情,以及驅敵救國理想不能實現的抑鬱和苦悶。“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現在用來說明歷史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無情的歷史潮流前,‘四人幫’終於垮臺了。”(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解放日報》,《看他的過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現在》)
--------------------------------------------------------------------------------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傑出的愛國主義詞人。
題意:作者在江西省皂口的感慨。
詩意:鬱孤臺下清江流水中,有多少奔走流亡人的淚水,眺望故都長安,無奈數群山遮住了我的視線。青山擋不住我,清江水向東流去。在江邊夜晚來臨,我多麼的憂愁啊!深山之中只聽見鷓鴣地叫聲一聲聲傳來。
--------------------------------------------------------------------------------
中國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1161年(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顏亮發動侵宋戰爭,金統治的華北地區人民紛紛起義,辛棄疾時年22歲,也聚眾加入耿京起義軍,任掌書記。次年,辛棄疾勸耿京歸宋,並受命去南宋接洽歸附事,返回時,耿京已被叛徒張安國所害。辛棄疾即率王世隆等,將已任知州的張安國俘獲,並率反正士兵萬人歸來。初任江陰軍籤判,後著《御戎十論》,向宋政府陳述宋金形勢,要求備戰抗金。乾道四年(1168),開始詞的創作活動。淳熙四年(1177),任知江陵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成為封疆大吏,後歷江西、湖南安撫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