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虎他爹

    坦率說,個人非常不喜歡梁衡的文章,如果不是職業關係,很懷疑他的作品可以放入中學教材。

    梁衡主攻散文,白話散文字就是比較好寫的文體

    白話散文到目前為止,真正能算是大家的作者非常少,因為文體沒有太多限制,怎麼寫都有它的道理。

    相比之下,白話詩、白話小說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範,不按這個規範寫,肯定要受批評。雖然這個規範不是顯性的,主要看寫作者是否露怯。比如白話詩,如果仍一韻到底,肯定會有人批評是兒歌,如果仍採用復踏的抒情方式,也肯定會有人不以為然。在小說故事的結構上,也有很多細節要求。今天創作者面對的是一大堆專業作者,然後才是面對讀者,所以不容易展開。

    在今天,白話詩作者、白話小說作者需要下比較多功夫,至少閱讀量要夠,一出手就能知道他到了哪個段位。

    白話散文的專業性就遠沒這麼強,所以被很多業餘作者,尤其是有點權的業餘作者所喜愛。

    散文結構起來非常容易,而且沒有固定的判斷標準,嚴格來說,朱自清的散文我就很不喜歡,上中學時,老師一講他的散文,同學就笑,完全是酸文假醋,讀後牙疼,連老師都覺得彆扭,特別是“那是一種醉人的綠”,幾乎每年級都有一個同學外號叫“綠”。

    圖片說明:對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歷來有爭議,作為白話散文開創期的寫作,難免會有一些爭議,白話詩的開創之作《嘗試集》豈不更糟。

    再如《荷塘月色》開頭,“近幾天心情頗不寧靜”,有人說是基於時事,但也有人根據日記說,那幾天朱自清正跟老婆吵架。

    圖片說明:因朱自清先生名篇《荷塘月色》而聞名的北大未名湖,去過那裡的人恐怕都會大失所望,個人覺得:散文抒情是沒問題的,但抒情只能是散文的一個部分,散文還需要更多的東西,否則成了不分行的詩,靠朗讀等加入戲劇化成分,這就未必適合當代社會的需求。

    至於《背影》,寫得那麼感人,但事實上朱自清和父親感情很糟,父親和他斷了父子關係,至死都沒有挽回,可我們只看文字,儼然是一副父子情深的畫面。

    顯然,散文作偽的空間是比較大的,假感情也能說成真感情。

    梁衡散文的思想性太薄弱,完全是思想不夠濫情湊

    梁衡的思想遠離時代,對於當代人的痛苦,對於心靈孤獨、彷徨,對於時代的批判,幾乎沒有體察,或者故意讓開,只能透過讚美山川、歷史、人民樸素之類,維持表面的平和。

    只看文字,梁衡既不懂得古典,也不懂得現代,他的散文不過是粗糙的裝飾品,有一點小的抒情方式變化,一點小情趣,完全達不到藝術的要求。

    缺乏思想的文字未必不是好文字,那就需要在語言上有追求,要在情感節奏上有追求,梁衡的文章在這方面也表現不佳,他的語言是典型的新聞語言,簡潔、乾淨、準確,是一種工具式語言,絕不是文學的語言,不具備文學語言應有的文字自覺和挑戰性,沒有拓展出新的表現空間。

    至於情感節奏,梁衡的文章基本傳達不出獨特的情感,基本上是一個被概念格式化的人。

    梁衡書為何出了這麼多

    一方面,梁衡的散文適合教學,意思不大,但比較容易分段,寫的也比較清楚,容易閱讀,容易理解。越平庸,越容易看出文章的結構來。

    圖片說明:當下對散文似乎有一種誤解,以為拽弄文辭就叫散文,似乎除了審美之外,散文就沒有其他空間,這樣散文就會越寫越肉麻。文學畢竟還是需要思想來支撐的,不能走到裝腔作勢的地步。

    另一方面,其實讀者自己百度一下樑衡的職業履歷,自然就明白。

    總之,梁衡的知名度比較高,但具體說起他哪篇文章好,估計誰也想不起來,誰也說不出。當下有許多這樣沒有作品的作家,堪稱奇觀。

  • 2 # 榆梅

    讀梁衡"把欄杆拍遍"

    念辛棄疾

    挑燈看劍馳騁,

    金戈鐵馬威風。

    山河牽掛心中,

    詩情與國同生。

    愁與河山共載,

    愛恨狂卷大風。

    辛勤鑄磨棄疾,

    扶欄誰不動容。

    以上是我在看他"把欄杆拍遍"後的感詩。由此,認識了梁衡散文。

    這是一本教材推薦。我揀了幾篇熟識的近代人物。一是“大無大有周恩來",他剖析入骨三分。總理的六無使我震撼。那"周總理一坐到桌旁就套一副藍布套袖,那樣子就像一個坐在包裝臺前的工人"使我姍然淚下。將共和一個鎖著舊睡衣靈魂的保險箱向世人展開,這就是總理,一個國家的當家人的赤子情懷。

    我看了"這思考的窯洞",將毛主席在窯洞裡的思想濃縮為一句精華,實事求是。實事即存在,求是要求,是是內部聯絡。延安整風,撫救黨的同時,也有人受傷害,主席檢討賠禮,一句"我這個人思想是發展的,也會犯錯。"展示其博胸懷。將毛澤東思想這面銅鏡愈磨光亮。

    我覺得他的好文章之一,便是"匠人與大師"。規納的,匠人在重複,大師在創造。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匠人較單一,大師善綜合,讓豁然開朗。

    梁衡散文,不愧受教材的選擇。

    )

  • 3 # 王榮聯1

    梁衡,當代作家,曾任某報副總編。梁衡較著名的文章有“晉祠”、“把欄杆拍遍”、“千秋人物”、跨越千年的美麗”、“覓渡,覓渡,渡何處?”等,及紅色經典散文,不少文章已入選大、中、小學語文課本。筆者讀過樑衡多篇名作,感覺他的文風筆法大氣、恢弘,可讀性極強,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梁衡離任媒體後,靜下心來專門研究文章中修辭手法的運用,難怪筆者總是感覺梁衡文風筆法後面有強大的經典作支撐。梁衡的文章以事實為依據,說理性強,邏輯性強,思辯性強。梁衡文章的筆法講究敘述方式,講究修辭運用,講究文章前後呼應的對稱關係。所以,梁衡的文章不僅可以閱讀,而且可以朗讀,無愧於入選學校語文課本當作範文。筆者認為,當代中國真正可稱得上文章大家的極少,梁衡算得上一個。此說,僅一家之言。

  • 4 # 寫作與語言密碼

    梁衡先生寫的文章可讀性比較強,因為他總能遵循自己確定的文章寫作“三層五訣”這一寫作方法論進行寫作,寫作風格自成一體。

    那麼,何為文章寫作的“三層五訣”呢?

    梁衡先生在接受訪談時說過,寫作時要有讀者意識,一篇文章第一層必須要給讀者帶來資訊(知識),第二層必須帶來審美,第三層在更高的層次上帶給讀者思想。這樣的文章就具備了可讀性。他說過,寫作如打仗,就是要想辦法征服讀者,贏得讀者。寫文章如果做到第一層就已經有效了,倘若三層都能做到,就是一篇很有價值的好文章。

    至於五訣,梁衡先生在《文章五訣》一文中有詳細介紹。五訣包括形、事、情、理、典五個方面。梁衡先生認為,文者,紋也,五色之彩構成錦繡文章。寫作中理應敘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這五訣中,形、事為實,情、理為虛,典則是串連,這樣寫作則能做到虛實相兼,輝映成趣。

    其實,梁衡先生這一寫作主張,目的就是贏得讀者。為讀者而寫,奉獻好文章給讀者,這是寫作的天規,是謂“文德”。他的散文大作《假如毛澤東去騎馬》曾獲2010年散文年度排行榜第一名,實至名歸,充分體現了文章寫作的“五訣”理念。有趣的是,我有一個學生在2014年高考中作文題目從梁衡的散文《跨越百年的美麗》這一文章題目化用成高考作文題目《跨越歲月的美麗》大獲全勝,以優異成績成功考取華人民大學,被傳為高考佳話。可見,梁衡先生的寫作語言對初學寫作者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5 # 劉宅宅

    (本文已刪近兩千字,暫留以下這幾段存照,讀者朋友請繞行)

    從“文章學”出發,平心而論,梁先生確實堪稱當代散文界大才。

    好些篇章,雖還是代人立言,可那種嫻熟老練與得心應手,海內幾乎不作第二人想。梁先生所寫,主題往往都如此宏大,清一色大人、大事、大情、大理,可他的筆觸,實從不直硬,非常溫柔,非常柔性,非常體貼,非常入微,情之所至感人肺腑,不少讀者,甚至忍不住潸然淚下。

    對於任何一位作家而言,不管你所寫內容是什麼,用意在何處,能感動到讀者,其實就算最高等級的成功了。從這一點看,梁先生實有著同行們少具的文章功力。他的文字,顯然是用了苦功的,費心經營,鍛字煉句,著力雕琢,表現出均勻、剋制、穩定、儒雅的氣度,同時不失高度規範與高度專業的要求,從而形成特色獨具的“梁衡散文”。

    從氣質上看,他的文章,所通見的,那種書生意氣的散漫格調,與文章大家的恣肆氣象,是難覓蹤跡的,多的是學者與政務工作者融匯出的深沉、嚴謹、端肅及宏大。這種散文,就技巧來說,是董橋一路,但他比董橋更宏闊,也更懂得煽情。

    但是,我還是得實話實說,僅僅從一讀者角度而言,我從來都不曾喜歡過樑先生的文字。越往後,只怕也是越絕緣。

    而所謂“文人者”,其最大價值恰在信筆直書,真情流露;我們所習焉不察的“文學”,其核心旨趣也必在真情真心,自溢位一股感人的精神力量。不誇大地說,這是一個真正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生命線。

    以梁先生的才華, 我始終期待他有一天,能夠放下包袱,從心所欲地寫出真正能夠不託飛馳之勢就足以傳世的作品,而不是淪為某一特定時期的快耗品,或許當時暢銷一時,可很快衰微泯滅。我真不是黑粉,我是自不量力地想充當一次諍者。

    當初,我還在唸中學時,一語文老師曾對我說過,文章之道,首先得有“自我”,這也是文學得以成立的基礎。這番話,我中心藏之,銘感至今。今晚,談論梁先生,不知為何,若有感觸地,突然再次想起來。

  • 6 # 江南飈

    作家梁衡的作品我讀過一些,不多但是也不少,給我最大的一點感受就是他主張的抒大情說大理。這是一個很獨特的主張。很多人在寫作上都堅持些小東西,比如生活中的自己的一點小愛、小疼,還有一些無聊的人把自己的一些小挫折、小困難反覆的抖摟,無病呻吟讓人討厭。生活當中除了這些小東西、小道理還有大感情大道理,但是很多人都不去注意。梁衡就十分尖銳的指出了其中的問題。

    寫小我的、自私自利的東西、大肆宣洩小我的感受,就會把自己禁錮在小我的世界無法自拔,從小我陷入自私,從自私陷入絕對的自我為中心的泥潭。這些人的作品被審美能力不強,是非分辨能力不高的人看到以後,立即就成為他們實踐自私自利的價值觀擋箭牌和宣言書。於是極端自私的時間在社會上層出不窮。比如上海書店男孩事件,一個男孩子誘騙5歲女孩舔他的下體,還把女孩的內褲脫掉隨意撫摸。事發後男孩的父母不但沒有絲毫的愧疚,反而說女孩自願,還囂張的說“我就是上海本地人,你能把我怎麼樣”。極端的自私的言行暴露無遺。

    還有一些留學生從疫情嚴重的國家回國避難,對祖國不但沒有一句感恩的話,而且還拒絕隔離,還要喝純淨水、還違反隔離制度私自外出跑步。還有一些已經放棄中國國籍的人回國治療新冠肺炎,竟然要求國家承擔醫療費用,還有恨國女辱罵國家和人民。

    這些人都是極端自私的人,只知道索取、無限制的索取卻不願意為國家付出一丁點兒,這些然的內心被小我禁錮了,心中沒有愛,只有對自己的極端自私的愛,這樣的人心中的不是愛是慾望和自私。他們的靈魂已經被那些主張小我的利益大於一切的文學作品徹底扭曲了,他們的內心小的只能裝下他們卑鄙的自私了。

    所以,梁衡先生主張的抒大情說大理,對當今中國非常重要,非常及時。要透過各種藝術作品傳播正能量,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讓廣大的讀者、觀眾看到希望,感受到高尚,弘揚真善美,批判假惡醜。然而個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國家民族是息息相通的,是休慼與共的。只有這樣,社會才會進步,國家才能強大,民族才有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速騰冠軍版自動空調怎麼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