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士說新語
-
2 # 依稀說史
我們讀古代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的皇帝稱為“什麼帝”,有的皇帝稱“什麼宗”、“什麼祖”,有的皇帝則稱為什麼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稱呼上的區別呢。我們在稱呼古代帝王的時候,可以稱呼帝王的諡號,可以稱呼帝王的廟號,可以稱呼帝王的年號,甚至可以稱呼他的外號。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為什麼唐朝以後皇帝基本上改用廟號呢?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什麼是廟號、諡號、年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在宗廟中被供奉時所稱的號。中國古代廟號存在的時間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商朝。根據宗法制度,對國家有重大功績、值得子孫後代永世祭祀尊重的君主,會特別追諡廟號。商朝時期,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叫“太”、功高者為“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為“中”。周朝繼承發展了周朝的諡號制度,卻沒有繼承商朝的廟號制度,所有周朝並沒有什麼“祖”、什麼“宗”。秦朝建立以後,秦始皇根本就不理什麼諡號、廟號,廢除了“子議父、臣議君”的諡號、廟號。所以秦朝成了中國歷史為數不多的沒有諡號和廟號的朝代。西漢建立以後,又重新恢復了諡號和廟號。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氾濫。建立曹魏的曹丕廟號為魏高祖,為曹魏滅亡埋下伏筆的魏明帝竟然擁有了魏烈祖的廟號。曹魏一個沒有完成統一的政權竟然有了三個“祖”,這讓清朝的三個祖情何以堪,這讓實際開創大唐的唐太宗李世民情何以堪。魏晉以後,基本上除了亡國之君或者傀儡皇帝以外都擁有廟號。而隋朝以後,基本阿貓阿狗皇帝都可以追諡廟號,甚至包括亡國之君也可以擁有廟號。廟號主要有“祖”、“宗”兩種,通俗點說就是開創為祖守成為宗。有開創之功一般稱為太祖、高祖,如唐高祖、明太祖。重新打天下、定秩序一般稱為世祖、聖祖、成祖,如漢世祖、清世祖、清聖祖、明成祖。太宗則有發揚光大的意思,如唐太宗、宋太祖、清太宗。世宗有收成有法的意味,如漢世宗武皇帝;世宗也有皇位傳承發生偏移的意思,如明世宗嘉靖帝就是旁系繼承皇位。
諡號指對已逝的皇帝、后妃、諸侯、大臣以及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按照其一生事蹟進行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定後,給出一個評定稱號。諡號不僅在古代中國盛行在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北韓、越南、日本等地也非常盛行。
諡法一般分為美諡、平諡和惡諡。
美諡也成為上諡,也就是褒獎類的諡號。美諡一般有莊、武、文、宣、襄、康、景等。漢文帝的這個“文”字就是一個十足的美諡,有經天緯地之才或者道德博厚或者勤學好問的意思。
平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平諡有懷、悼、思、哀、愍等。如當年劉備在蜀漢就給他認為值得同情漢獻帝劉協追諡了一個漢愍帝。
惡諡則是下諡,也就是批評類的諡號。有厲、靈、煬。比如“煬”有好內遠禮的意思,就像隋煬帝;“厲”有暴慢無親、殺戮無辜的意思,就像周厲王;“靈”表示亂而不損,像漢靈帝。
諡號的字數也由最初的一個字發展到多個字甚至幾十個字。唐朝以前皇帝的諡號基本上就一、兩個字,唐朝之後往後會在最關鍵的那個諡號字之前加上一大串修飾詞,主要是讚美之詞。明朝皇帝的諡號字數基本穩定在十六個字,清朝皇帝的諡號則可以多達二十二個字。
先秦時期的諡號基本上是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情況。一個字的如周武王、周成王。兩個字的如秦昭襄王、秦莊襄王、趙孝成王等。秦始皇廢除了諡號。漢朝重新恢復諡號,漢朝皇帝的諡號基本是一個字,由於在前面加上一個“孝”字,所以也可以認為是兩字諡。
唐朝開始,尤其是武則天開始打破一字、兩字的慣例,開始在流行多字諡號。如唐高宗李治諡號為“天皇大帝”,749年有追諡為天皇大聖皇帝,754年再一次追諡為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字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阿諛奉承。唐高宗以後皇帝諡號的字數,基本上都在四個以上。
明清時期,諡號基本完善穩定。明朝皇帝字數基本上穩定在16字、17字或者21字。如朱元璋的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足足多達21個字。清朝皇帝諡號一般為21個字、23個或者25個字,基本穩定在22個字左右。康熙爺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達到了23個字。
唐朝以前,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但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廟號。而且當時皇帝的諡號也主要是一字諡號或者兩字諡號,用諡號稱呼皇帝完全夠用。比如漢武帝、漢景帝、漢昭烈帝、隋文帝、魏孝文帝等。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如果用廟號代指皇帝的話,就會出現無法稱呼一些皇帝的情況。比如漢景帝沒有廟號,該怎麼稱呼他呢?所以唐朝以前,基本上都是稱呼皇帝的諡號,簡單方便又明瞭。
唐朝以後,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皇帝的諡號開始由一字諡號或者兩字諡號轉向多字諡號。另一種情況是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且廟號都是一字廟號。如果這時候再用諡號稱呼皇帝則顯得非常不方面,有可能說了大半天還沒有把皇帝的諡號說完,還有可能出現說著說著忘了皇帝諡號的情況。如果改用廟號則完全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就出現了我們通常聽到的唐太宗、宋太宗、唐玄宗、宋真宗的廟號。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廟號要比諡號的級別更高一點,稱呼其廟號也顯得對這個皇帝更尊重。
我們剛剛說有時候我們還會用皇帝的年號稱呼某個皇帝,這種情況出現最多的就是清朝。我猜一定有許多人不知道清朝皇帝的廟號和諡號,但可能知道他們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方式、一種名號。中國第一個年始於漢武帝的“建元”,最後一個年號為“宣統”(你要非說“洪憲”我也沒有辦法)。如果用年號稱呼一個皇帝,得有個大前題,就是這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明朝以前,皇帝往往有多個年號,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用年號稱呼明朝以前的皇帝。但是世事無絕對,比如我們也會用貞觀皇帝稱呼李世民,用建武皇帝稱呼劉秀。從明太祖開始,明清兩朝的皇帝實行一世一元制,即一個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明朝只有明英宗有兩個年號,主要因為這哥們曾經兩次當皇帝。清朝只有皇太極有兩個年號,主要因為皇太極完成了由大汗向皇帝的過渡。所以明清兩朝,尤其是清朝,我們一般用年號稱呼皇帝,更加簡單明瞭方面,即使皇帝活著的時候也可以用年號稱呼他。比如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
除此之外,有時候也會用一些特定稱謂(外號)稱呼某位皇帝,這種情況非常少見。比如,有人稱漢光武帝劉秀為銅馬帝,有人稱明宣宗為蟋蟀皇帝等。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唐高祖李淵的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嗯,這個還算比較短的,他兒子唐太宗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當然,這些諡號其實一開始還是比較嚴謹的,李世民死之後的諡號是文皇帝,但後世皇帝不斷給他追諡就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這麼長的諡號,是沒辦法用來稱呼皇帝的,畢竟裡面用的字,後世的皇帝都會用到。而這一切的變化,是從武則天開始的。
武則天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尊號的先例,等於是人尚未死變獻給自己加定諡,以至於使諡號也不再侷限於一兩個字,比較隱晦的詞變得更加隱晦。大量使用溢美的諛詞和頌揚的語句,使得諡號中保留的古風已經蕩然無存,從此便走上了浮誇風的道路。
唐代皇帝的諡號,嚴重違反了孟子所提出的“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的原則。以唐高祖李淵來說,635年死後的諡號為“大武皇帝”,這個面前還可以稱之為“唐大武帝”,674年被追諡為“神堯皇帝”(唐神堯帝也說得過去),749年再被追諡為“神堯大聖皇帝”,754年更被追諡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到了唐玄宗時期,皇帝的諡號逐漸形成了新的制度,基本上確立為九個字,以前不足九字的予以補足。但是,這種制度在唐代並沒有嚴格執行,以至於唐肅宗李亨死後的諡號為“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多達十一個字,而代宗李豫的諡號為“睿文孝武皇帝”,僅有六個字。
但總體上而言,唐代皇帝的諡號,長度已經超過了前代最多兩個字的情況,用詞上早已經不嚴格遵循諡法的規則,怎麼溢美怎麼來,失去了對皇帝蓋棺定論的作用,同時因為武則天開創性地發明了身前給自己上尊號的方式,使得諡號跟尊號相聯絡,猶如自我誇獎一般,失去了諡號的本意,由此,再以諡號來稱呼皇帝,就顯得不能從名稱中體會出皇帝的作為來。
宋代皇帝的諡號比唐時就更加溢美了,諡號字數也是怎麼長怎麼來,比如宋太祖的諡號,到了宋仁宗慶曆七年時,加諡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此後的皇帝們動不動就要給自己的祖宗加諡,以至於諡法越來越偏離了本意。‘
到了明朝後,再次改革諡法,使明朝皇帝諡法制度更加浮誇,朱元璋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簡直無法形容。
由此一來,諡號再用來稱呼皇帝就顯得不合時宜了。與諡號相同的是,廟號的發展其實也相對寬泛起來。起初按照周制天子七廟,宗廟之中其實只能有7個人能夠入家廟祭祀,其他的就只能去“太廟”合祭,被稱之為“祧”。而對於皇帝而言,入了家廟的皇帝,依照其功勳政績,會定一個廟號,除了開國之君為“祖”,其他的為“宗”,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稱之為“宗”的。
西漢廟號保留下來的只有四個皇帝,其他的全被除掉了,也就是高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帝劉恆,世宗孝武帝、中宗孝宣帝劉詢而已。東漢比西漢少一個,只有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帝劉莊,肅宗孝章皇帝劉劉炟。
東漢之後,都是一票的短命王朝和政權,東晉雖然皇帝比較多,但沒有一個有廟號的(真是不肖子孫),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代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這種變法,大致上也是唐人的發明創造,原因也出自武則天身上,畢竟她搞出了上尊號,不斷加諡號的玩法,自然後世稱呼前代皇帝就不太好弄了,一大長串稱呼不僅拗口,而且十分麻煩,故而廟號開始肩負起諡號蓋棺定論的責任,臣民們也不可能直呼前代皇帝的名字。
一來廟號的字一般是一個字,二則,皇帝就算再無恥,也被不能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上廟號吧,畢竟沒有人會咒自己死的。由此唐代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諡號和廟號的一道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