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傅逸民
-
2 # 工仔1546
孩子從一出生就如同一張一塵不染的白紙,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一切都是從零學起,可塑性很強,受父母和經常親近他(她)的人的影響,慢慢學會了很多東西,這也就是說孩子的個性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從小與他(她)頻繁接觸的人,和長期所處環境的影響而塑造成的!
俗語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就是說孩子受遺傳基因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佔據先天優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受父輩和家族成員的薰陶那更是潛移默化的!
所以說,孩子的暴力傾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受父母和家庭成員以及所處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的!這就應了那句“孩子跟著誰家隨誰家”的俗話了!
-
3 # 暖爸萌媽育兒記
一個孩子的暴力傾向,的確是與遺傳基因有關,但是這其中所含的比例是相當小的。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因為孩子的心靈是最最純潔的。但也有人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因為孩子在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是毫無自律可言的,一切隨心所欲。
其實一個人的性格,當然是有遺傳。如果其父母很暴力,往往這個孩子也暴力。不過,與其說這是遺傳,毋寧說是環境所致。
我們村裡有個人,一直橫行霸道慣了。他家的孩子怎麼樣呢?也一樣,小小看慣就讓人無比討厭,平時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就是打架厲害。村裡的小夥伴們都避之不及。
或許你人說這是遺傳的吧。但是有個事例可以成為反證。
當時他們家生了很多女兒,於是便有幾個偷偷送人了。不過,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送給了哪一家。很多年後,當這個秘密公開之後,大家都感到非常驚訝,因為那個被抱養出去的女孩,在我們村是出了名的乖巧。
人們都表示不相信,紛紛說這不像是同一個種。偏偏這是事實。
-
4 # 親子故事蓮子說
在佛教裡會說,這時的人們處於一種“迷”的狀態裡,沒有覺悟。沒有覺悟的人,會遇到不同的事,會遇到不同的人,會經歷不同的故事,會產生對故事的不同看法。於是,有些人心懷感恩一生,有些人開始產生了怨恨,妒忌,憤怒,各種各樣的看法。 於是就產生了溫和的人,暴力的人…
當然,溫和與暴力也與天性有關,有些人相對平和,樂觀,對各種事情都容易接受,而有些人遇到事情容易鑽死衚衕,容易偏激,容易憤怒,容易暴力,總結起來,先天天性加上後天的經歷,造就了一個人是溫和的還是暴力的。
如何才能養一個溫和而不是暴力的孩子?
首先,媽媽懷孕的時候情緒是什麼樣?對於孩子的天性也會有很大影響,如果媽媽懷孕的時候是穩定的,孩子的情緒也比較容易穩定。其次,爸爸媽媽平時的情緒是什麼樣的?因為爸爸媽媽就是孩子生長的環境,如果這個環境是和諧穩定的男孩子,他的性格也會趨於平和安定。第三,家裡邊人對負面事情的看法是什麼樣的?如果家裡人遇到了困難,是抱怨的孩子也容易是抱怨甚至憤怒,暴力,但如果家裡人看待發生的困難是積極樂觀的,孩子也容易以這樣的心態去看待,處理生活裡的很多事情。第四,教給孩子情緒釋放的健康方式,讓孩子從小知道暴力之外,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和孩子一起跑步,讓孩子知道,在運動中可以釋放情緒。
總之,一個人是否暴力,絕對不是天生的,他會跟天性有關,也會受到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而想要一個孩子平和,不暴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家庭中為他創造平和穩定的環境。
-
5 # 炫麗的秋
“人之初,性本善”簡簡單單6個字,說明了一切:人生下來,是天真無邪,善良可愛,但是受後天生存環境家長教育與家庭文化薰陶,或社會環境如國家義務在校教育,學校校園文化都影響著孩子的思維與行為,所以說每個人生來不是殺人犯,兇手,而是後天生活環境造成的。
-
6 # 旮旯裡的神仙洞
在很多關於教育的理論也好,講座也好,很多父母都應該聽過關於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是多麼地潔白如紙,一塵不染,多麼地完美可愛,總之都表現出了人性中最好的一面。事實上從大腦、身體、心理的發育來看也是如此。
1、個體一切的外在表現都是內在發育發展的具體體現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一切都在快速發育和學習中,而大腦的發育必須要依賴於周圍環境的豐富多樣刺激來滿足,同時孩子們也會透過大量的感知覺的發展來促進大腦的發育。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能看到他們非常喜歡拿小手去觸控碰各種事物,但此時對於力道的把握是沒有的,也是需要透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慢慢知道手法的輕重的。
比如有些孩子喜歡拽住女性的頭髮玩,這通常會引起女性的尖叫,因為孩子不知道該使多大勁,這需要一個長期的練習過程,但這種行為不能認為是孩子的暴力,這是一個探索和學習的必經過程。
到了兩三歲三四歲時孩子又會出現比如抓人、打人等行為,也有使用汙穢語言的情況,這個就是孩子暴力最初的表現形式。如果撫養人不及時干預就會使這種行為持續下去成為孩子的習慣和固有行為模式。也就最終形成了具有暴力行為的孩子。
孩子初次有打人動作時,一般都是在語言能力還在發展的年齡段。因為孩子需要表達,但由於自己的語言能力無法滿足正確向成人表達的需求,再加上孩子的及時滿足,就導致了伸手的行為,確實伸手抓、打、撓要比語言快得多,更容易引起父母的關注也更容易得到滿足。如果撫養人在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時沒有意識到或者用了錯誤的方式應付過去了,那麼逐漸地孩子就有了動手的習慣,他們是非常聰明的,知道用什麼方法最管用。
我們知道幼兒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家庭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和處理事情的方式是習慣用吼的、指責的、動手的,那麼孩子自然有樣學樣,而且一般都學得非常快。也就是父母給孩子做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示範。
同時父母在日常中應對孩子的需求時也存在一定的懈怠和忽視,導致孩子的很多需求不能夠得到父母的及時迴應,而父母也沒有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延遲滿足訓練。或者即使父母迴應也是非常應付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態度是極其敏感的,不要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對於孩子的需求,父母要第一時間迴應,而且是非常認真地對待,就不會激起孩子的焦躁情緒了。
3、幼兒時期孩子的情緒能力培養
每個人的不好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不良情緒,所以暴力行為是表,內心的不滿情緒才是裡,而個體的情緒控制能力最初也是在幼兒時期需要開始訓練才能逐步練就的。所以父母們需要在這個時期就開始對於孩子情緒能力的管理,當然前提是父母自己能夠做到,否則孩子也沒辦法能夠達到。
所以孩子的暴力大多是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苗頭,在後期的成長中撫養人也沒有對其重視和干預,任由其發展,最終導致了力度越來越大,無法收拾,而一旦內化成孩子們的行為和情緒習慣再想改可真不是朝夕的事了,會特別難糾正,從現在很多成人的表現上就能看出大部分人兒時都沒有進行過情緒和行為管理的訓練。所以,暴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孩子成長階段中由於教養方式不當導致的,而關鍵干預期就在6歲之前。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
7 # 大雁75885
孩子出生是一種空靈狀態,根本不存在暴力一說。有些孩子有暴力傾向有幾個原因家長要注意。
1、委屈和不被接納。朋友一個小孩見到青蛙就要用石頭砸碎,見到小動物也會虐待。父母離婚多年,跟著父親過卻很少見到父親,爺爺奶奶帶著他過。雖然物質上比較豐富,但他總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物件。爺爺很嚴格說話聲音很大,他敢怒不敢言。總是要把氣撒在其他小動物身上。
2、家長處理問題粗暴。孩子出生前幾個月如果經常處在一個不舒服哭鬧的狀態身體會有焦慮的記憶。加上孩子跟家長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我見過兩兄弟感情其實也不錯但兩個人一吵架弟弟經常會拿著刀追著哥哥要砍。二十多歲的時候仍然很暴力。兩兄弟的父親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是拳腳相加的。
-
8 # 伊念情緣
孩子的暴力和後天自然環境有關,如果暴力是一種天生的性質,人類的缺陷早已存在,我們可能會面對許多無法改變的事實,社會會災害連連,人們生活在抱怨中,最後會自相殘殺而死!
暴力的因子和社會以及家庭的自然環境有關!
暴躁的父母,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氣息一般不容易保持穩定,他們會因為紊亂的氣息作出和平素行為大相徑庭的事情,而孩子的觀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確立,他們會在後天裡形成一種自我認知,這種自我認知來源於父母,他們會直接認為父母的處事和行為是處理事情最恰當的手段,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會直接去模仿和仿效!
如果其它人有和父母不一樣的做法,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認知去判斷事情的對錯,而自己的行為又需要來自於情感的支援,父母的情感表現又能夠深入影響孩子處事的行為!
-
9 # 二中數學大川
人之初,性本善。
在學校期間,我曾見識到這麼一個孩子: 這倒很小的時候,父母親就已經離婚了,幾乎每次送他來上學的都是他的奶奶,同學們後面也知道了他的這個情況,經常就是嘲笑她沒有媽媽,剛開始他也是默不作聲,只知道到哭泣,回家之後跟他的奶奶講了這回事, 後來他的奶奶把這件事情跟我講。終於再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同學嘲笑他,罵他,便大打出手,將兩個小孩的頭給打破了。真的,最後這也沒有同學敢說過他沒有媽媽這句話。到了到後面。他好像就被班級孤立了一樣,沒有朋友,沒有歡樂,整天在學校就是自己一個人玩耍。這些事情我都看在眼裡,面確實也非常的心疼。
如果每個人的合法權益都能夠全部得到保證,那我又有誰願意以身試法,鋌而走險?
孩子一生下來,最後的幼年時期都是天性善良,純真的!
只不過後面說了一個環境的影響,日積月累,讓他的性格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而養成了這種暴力的習性。尤其是當今一個快節奏,浮躁的社會環境,讓很多的人認為只有武力才能捍衛自己的權益!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為什麼當今社會會出現那麼多拿刀殺人捅人的事件,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他們或許就是覺得世界不願意善待他們,生活的不滿,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他們身上。所以久而久之,這種孤僻的性格就會養成,在他的世界裡面只有武力!
儘管你對她說這樣是錯的,但是他以前沒有一個好的環境薰陶,怎麼能夠改正呢?所以作為父母來講,一定要給他一個循循善誘的時間,一定要以身作則。
-
10 # 莫名其妙的好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好重要。有的孩子在家做錯了什麼,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做作業不懂也打,不吃飯也打,動不動就打,有沒想過孩子內心的感受是怎麼樣的呢?特別未成年的孩子在家裡需要的是家長耐心指導,孩子雖然懂事,但不是完全懂事,孩子都還在學習家長的棒樣,而做家長動不動就打,你說孩子會不會有暴力的行為呢?
回覆列表
孩子的單個暴力行為與性格有關,幾個一齊的暴力行為就不是這樣定論。天生性格火爆必易犯暴力,且狠。如果眾犯的暴力是透過互相感染的,墨染得多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