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如夢
-
2 # 史前日白佬
三國時期,戰將如雲,謀士如雨,不過題主說的是魏蜀吳三國,摳字眼的話是指曹丕繼位後的人嗎?我想應該不是,因為那個時候很多強大的謀士和武將已經不在了,那就從曹操時期的人來選吧,選出心中的最強陣容。
魏國謀士:荀攸,郭嘉,賈詡,荀彧偏向於內政,司馬懿偏向於主帥。
武將:張遼,夏侯惇,張頜,且都是帥才,典韋許諸多為保鏢,夏侯淵徐晃曹仁守戰績稍弱,龐德後來者。
蜀國謀士:法正,龐統,馬謖,馬謖做為謀士是合格的,諸葛亮和荀彧一樣偏向於內政,蔣琬費禕董允也是內政。
武將:關羽,姜維,魏延,且都是帥才,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大將人選。
吳國謀士:周瑜,魯肅,陸遜,都是統帥,能文能武。
武將:太史慈,甘寧,周泰,都是衝鋒陷陣的大將,呂蒙是帥才,程普韓當黃蓋年老且武力值不夠
-
3 # 鐵琴書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最終三國鼎立,天下三分,其中魏蜀吳三國,曹操,劉備和孫權都不可能憑藉一己之力從諸侯中脫穎而出,他們手下的謀士和武將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題主所說的從魏蜀吳三國中選三個謀士和武將,應該是從曹劉孫三個陣營中挑選謀士武將吧,畢竟三國鼎立之時,各路英雄已經紛紛退場,新的豪傑無法和老一輩爭雄,所以從曹劉孫三個陣營中挑選更為妥當。
曹操陣營謀士:郭嘉,荀彧,荀攸
一、郭嘉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人,天生的軍事奇才,史書有云“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對於曹操的作用極大,是曹操集團早期的主要謀士。
很多人喜歡拿郭嘉和諸葛亮相比較,說什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郭嘉主要是軍事上的成就比較大,郭嘉設計水淹下邳打敗呂布,策劃官渡之戰打敗袁紹,然後力排眾議讓曹操拿下二袁,隨後遠征烏桓,為曹操以後的發展鞏固了後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可惜天妒英才,在隨曹操征伐烏丸時途中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二、荀彧
荀彧是最早跟隨曹操的一批謀士之一,說他是曹操的首席謀士也不為過,最早為曹操清晰的指出了戰略方向,提出了諸如“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奉天子以令不臣”等戰略。曹操在外征戰,荀彧就留守後方,為曹操解決了後顧之憂。但是荀彧雖然為曹操出謀劃策了一輩子,最後還是被曹操猜忌,年僅五十歲就因病去世。(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曹操逼迫服毒自盡。)
三、荀攸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和荀彧一起是最早跟隨曹操的謀士之一,荀攸的貢獻主要在於軍事上,荀攸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稱為曹操的“謀主”,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有荀攸參與的身影,是曹操軍事行動的主要策劃者。
武將: 夏侯惇,張遼,徐晃
一、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操的族弟,是曹操的自家兄弟,早年曹操起兵鎮壓黃巾軍,夏侯惇變賣家中財產跟隨曹操起兵,從起兵之初就一路相隨,是曹操軍隊的副總指揮官。當之無愧的曹魏第一大將。
二、張遼
張遼原是呂布手下大將,呂布死後歸順曹操,曾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公元215年,張文遠威震逍遙津,令吳軍聞風喪膽。
三、徐晃
徐晃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立下許多功勞,曾經參加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過關羽,令曹操讚賞不已。
劉備陣營謀士:諸葛亮、龐統、法正
一、諸葛亮
諸葛武侯的功績自不必說,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後來劉皇叔三顧茅廬才請的孔明出山,諸葛亮最大的貢獻是對蜀國的建設之上,諸葛亮平定南蠻,興修水利,鼓勵耕種,讓成都的天府之土固若金湯,這才有了七次北伐的財力和物力。正是諸葛亮的苦心經營,最弱的蜀國才得以在天下群雄逐鹿中立住腳跟。
二、龐統
龐統道號鳳雛,與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是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策劃者,為劉備以後的發展規劃出了一張大的藍圖。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龐統曾為劉備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三、法正
如果說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負責整體規劃和後勤供給,那麼法正就是劉備的參謀長,打仗這一方面法正是最為拿手的,法正善於奇謀,定軍山一戰,獻計斬首曹操大將夏侯淵。是劉備主要的軍事顧問,彌補了諸葛亮軍事上的不足,和劉備一攻一守,為劉備的基業奠定了基礎。
武將:關羽、張飛、趙雲
一、關羽
關二爺作為劉備手下第一大將,自不必說,忠義無雙,武力超群,許多著名戰役就不必贅述了。關羽在後期鎮守荊州,實際上也是一鎮諸侯,可惜大意失荊州,身首異處。
二、張飛
張飛和關羽都是萬人敵的猛將,歷史上張飛並非莽人一個,反而能文能武,是劉備賬下僅次於關羽的武將。
三、趙雲
常山趙子龍的威名想必中華大地無人不曉,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戰功卓著,是劉備的禁軍首領,在劉備心中,地位僅次於關羽張飛。
孫權陣營謀士:周瑜、魯肅、張昭
一、周瑜
周瑜作為東吳元老,是東吳前期主要謀士和將領,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儒將。赤壁之戰,周瑜大放異彩,一把大火燒的曹操狼狽而逃。
二、魯肅
魯肅是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由此可見,魯肅具有高超的戰略眼光。而且,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大軍壓境,許多人都主張投降,正是魯肅力排眾議提出聯劉抗曹的策略,最終得以和曹操劉備三分天下。
三、張昭
孫策臨終前給孫權留下遺言:“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由此可見張昭和周瑜在東吳的地位幾乎相當,不過張昭的作用主要是安撫百姓,直諫君王,東吳能夠穩定局勢,並且經濟得以發展,張昭功勞不小。不過赤壁之戰,張昭是主降派之首,所以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張昭的形象都不是很好。
武將:程普、甘寧、呂蒙
一、程普
程普歷仕孫家父子三代,是東吳元老。早年隨孫堅討伐過董卓,後來又為孫策平定江東出力,再後來輔佐孫權,赤壁大戰時和周瑜分別擔任左右都督,隨後又在南郡大破曹仁。被人尊稱“程公”。
二、甘寧
甘寧少年時喜歡行俠仗義,打抱不平,放到現在就是標準的混社會的,不過後來改邪歸正,熟讀兵書,歸降東吳之後得到重用。甘寧作戰勇猛,悍不畏死,永遠衝在第一線,就算是關二爺也不願意和甘寧硬碰硬。
三、呂蒙
呂蒙最大的成就就是白衣渡江,打敗關羽,關羽可謂是威震天下的名將,單憑藉打敗關羽這一戰績,就足以讓呂蒙躋身東吳名將之列。
-
4 # 歷史書童
曹操方面,謀士可以選擇郭嘉,荀攸,程昱,選擇郭嘉是因為他提出十勝十敗論,奇謀妙計可能郭嘉是擅長的,選擇荀攸是因為他是穎川旺族,再加上他擅長出謀劃策,是曹操的主謀。至於程昱他是能謀能戰的角色,一方面可以謀劃,一方面也可以鎮守一方,後勤工作也做的不錯。最著名的人肉埔就出息自此人之手。
武將方面,首先考慮曹操自己的兄弟夏侯淵,別看他被黃忠殺了,但是帶兵打仗還是很有能力的,再有就是自己人靠得住。典韋也要入圍的原因是他算是曹操的保鏢,戰力指數很高。最後一個人要張遼,一個威震逍遙津的主。有帶兵的魅力和能力,也有戰略大局觀。
劉備方面,出謀劃策的人只能是諸葛亮,龐統還有法正。諸葛亮算無遺策,龐統算是旺族之人,有一定的基礎。法證算是劉備的謀主。諸葛亮負責後勤人才的調配,龐統負責臨場的戰事指揮,法證負責戰略大局觀上的謀劃。
至於武將方面,有保安隊長趙雲,一方面可以保護主公,一方面也可以鎮守一方。還有馬超屬於少數民族還能團結以前馬騰的部下以及少數民族為他所用,用來開僵闢土。最後一個選擇張飛,正史上張飛能畫美人寫得一手好字,還能馳騁疆場。
吳國方面,謀劃的人可以選擇魯肅,周瑜,陸遜。三個人都是能謀能戰的人。
至於武將可以選擇太史慈,甘寧還有周泰。甘寧媲美魏國的張遼,太史慈可以用來開疆闢土,至於周泰用來當保安隊長。
-
5 # 混子解說三國殺
1、魏國
謀士:荀彧、荀攸、賈詡
武將:曹仁、夏侯淵、張遼
2、蜀國
謀士:龐統、法正、諸葛亮(前期徐庶)
武將:關羽、張飛、魏延
3、吳國
謀士:周瑜、呂蒙、魯肅
武將:徐盛、甘寧、淩統
-
6 # 就史論事
魏國:戲志才、郭嘉、荀彧 ; 夏侯惇,曹洪,徐晃
吳國:周瑜、魯肅、陸遜 ;甘寧,呂蒙,陸抗
蜀國:諸葛亮,法正,龐統 ;關羽、張飛、黃忠
-
7 # 月影卿樂
說郭嘉,荀彧的,你們都錯了。因為郭嘉和荀彧都是漢朝人,根本就不知道魏國是個什麼東西。
同樣的道理,典韋,周瑜,龐統,法正,根本就不知道三國是什麼東西。
關羽和黃忠,死得晚一點,知道魏國,但是不知道蜀國和吳國。
我的答案,按實力順序。
魏國謀士:賈詡,司馬懿,程昱。
魏國將軍:司馬懿,曹仁,徐晃或者張遼。
司馬懿是文武雙全,文比賈詡稍微弱一點,武是魏國第一沒懸念。夏侯惇雖然當過魏國大將軍,但實際上是個垃圾草包,靠裙帶關係上去的。曹仁是裙帶和實力都很強。
蜀國謀士:諸葛亮,李嚴,馬良。
蜀國將軍:馬超,魏延,姜維。
費禕,蔣琬之類的,雖然當過大將軍,但實際上很差。蜀國真正厲害的是馬超和魏延,可惜這兩個人都不受重用。
吳國謀士:陸遜,張昭,諸葛瑾。
吳國將軍:陸遜,諸葛瑾,諸葛恪。(這三個人都是文武雙全)。
-
8 # 弓長禺頁010
魏:賈詡(毒士),夏侯淵(虎步關右),張遼(威震江淮)。
蜀:諸葛亮,趙雲(處事慎重,遇事冷靜,能顧全大局),姜維(進取心強,能獨當一面)。
吳:好像沒有什麼太厲害的謀士,周瑜,太史慈,魯肅(戰略方面還可以,戰術層面不行)。
-
9 # 乘風破浪的王多魚
魏國謀士:
1.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說,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助曹魏集團破袁紹,更助曹魏集團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
遺計定遼東,穩定了北方環境,解決曹魏政權後院後顧之憂。促進了曹魏集團在北方的統一發展。
2.賈詡,獻計離間韓遂與馬超之間關係,攻破關中地區,平定西涼,奠定曹魏集團大體版圖,使曹魏集團成為三國時期佔地面積最大的政權。
後期透過本身的智慧,在曹魏奪權鬥爭中保全家人,成為最大贏家。
3.荀彧,被稱為“王佐之才”,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制袁紹於官渡,戰略方面為曹魏集團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
向曹操舉薦郭嘉、戲志才、荀攸等大量人才,有助於曹魏整體人才水平的提高。
(不入選司馬懿,因司馬懿志在天下,成為人主,不甘寄人籬下)
魏國武將:1.張遼,智勇雙全,威震江東,險些俘虜孫權本人,“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2.徐晃,有周亞夫之風,解樊城之危,戰退聲威已響徹華夏的關羽。
3.許褚,忠勇無雙,多次拯救曹操於危難之中,大戰馬超幾十回合不分勝負,是魏國武力之中少有的一流水平的武將。
蜀國謀士:1.諸葛亮,一生扶漢,赤壁鬥智,定鼎川蜀,七擒孟獲,北伐中原。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未出茅廬已預知天下三分。
2.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獻計奪取巴蜀,積極奪取漢中,使蜀國勢力達到頂峰。
3.蔣琬,北伐失利之後,幾個月的治理國家,使國力恢復成果卓著,為蜀國續命很長時間。
蜀國武將:1.關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韜武略兼而有之,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足見其智勇過人。
2.趙雲,勇武不在呂布之下,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一,智謀來說人稱之為常勝將軍,巔峰時期,在長坂坡七進七出,被劉備成為一身是膽。
3.張飛,為人勇猛,曾率數騎兵於長坂坡嚇退曹操百萬兵,與關羽皆稱“萬人敵”。
吳國謀士:1.周瑜,智謀不輸於孔明,赤壁之戰直接指揮者,膽略過人,智慧過人,輔助孫氏集團成就江東基業。
2.魯肅 ,提出“西聯劉備,北抗曹操,三分天下,謀求益州” 江東版隆中對,獨具慧眼,足見其見識與智謀。
3.陸遜,夷陵之戰火燒連營大破劉備,解救吳國與危難之中,智謀在當時東吳諸將之上。戰略眼光十分獨到。
吳國武將:1.甘寧,勇猛無畏,數百騎大破曹操,帶著五百士兵即敢阻擋關羽,攻皖城時身先士卒,被孫權贊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2.淩統,膽識過人,曾以數百騎當張遼五千精兵,救孫權。後曹操攻吳時,又與張遼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在吳國武將中武力一流 。
3.徐盛,此人之勇可當徐晃。當曹操進攻孫權時,僅以五百步兵就敢於衝殺一萬曹軍。後曹休進攻吳國,徐盛又大破曹休,險將曹休擒獲。
-
10 # 大愛無恨劉成
三國時期,湧現了大量的武藝超群的大將和足智多謀的謀士。但是,具體排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理解,介紹一下魏蜀吳三國,各自的頭三名謀士和武將。
魏國集團:
頭三名的重要謀士是:
第一、荀彧。
荀彧因為提出“奉天子以令諸侯”,而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略規劃者,應該位列第一。雖然,曹操把荀彧的思路略做調整,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理論基礎還是脫胎於荀彧。
另外,荀彧擔任尚書令,是曹操出征時坐鎮許都的總負責人。他居中調停十分得當,使得曹操保證了後勤供應,每次出征都可以後顧無憂。曹操出征徐州,呂布和張邈叛亂,也是荀彧守住了鄄城、東阿、範縣三城,曹操才避免了無家可歸的尷尬局面。
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相持不下,曹操因為缺糧而產生了知難而退之心。荀彧建議曹操堅持下去,使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大勝利。
荀彧還為曹操平定北方四州,平定荊州劉表獻計獻策。後因為反對曹操加九錫,而被曹操疏遠,憂鬱而終。曹操曾稱讚荀彧為“子房”。根據曹操的定位,荀彧應該為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
第二、荀攸。上榜理由:
1、策劃刺殺董卓。曹操行刺董卓應該是受他啟發的。
2、策劃曹操打敗張繡和劉表的聯合。
3、在打敗呂布的戰爭中,對呂布和陳宮進行了分析,並確定了戰術,獻計引沂河、泗水之水灌下邳,生擒呂布。
4、延津渡之戰,策劃以糧草輜重誘敵深入,一戰殺了袁紹的大將文丑。
5、許攸來降,大家都疑神疑鬼。荀攸和賈詡卻勸說曹操相信許攸,並建議派徐晃出戰淳于瓊和史渙,大獲全勝。
曹操評價荀攸:
“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第三、賈詡。上榜理由:
1、策劃張繡歸降曹操,為曹操打贏官渡之戰功不可沒。
2、曾擔任冀州牧,是曹操手下謀士中唯一一位擔任過州牧的謀士。州牧的地位之重要,大家應該知道。曹操自己曾兼任過冀州牧;劉備曾擔任過豫州牧和徐州牧,後來自領益州牧;諸葛亮在劉備之後擔任益州牧,直至去世。
3、建議曹操安撫百姓,實行仁政,以收服江東,曹操不聽,結果慘遭赤壁之戰大敗。
4、策劃使用離間計,離間了馬超和韓遂,打敗了馬超。
5、婉轉諫勸了曹操廢長立幼。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搖擺不定。賈詡以袁紹和劉表為例,堅定了曹操立曹丕為世子的決心。
6、協助曹丕受漢獻帝的禪讓,是曹魏的開國太尉。
曹操的評價:
“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頭三名大將是(不是完全按照武功修為的高低):
第一、張遼。上榜理由:
1、白馬坡配合關羽斬殺顏良。
2、白狼山一戰,斬殺匈奴首領踏頓。
3、赤壁之戰,北逃之時,多次保護曹操。
4、為關羽投降曹操,從中斡旋,出力不小。
5、威震逍遙津。殺得東吳潰不成軍,損失慘重。
曹丕的評價:
“古之召虎”第二、許褚。上榜理由:
1、多次抵擋呂布的進攻,為曹操打敗呂布立下汗馬功勞。
2、冀州一戰斬殺袁紹十數將,是曹魏斬殺敵將最多的大將。
3、渭水一戰,單臂划船救走曹操。
4、大戰馬超230回合不分勝負。
5、赤壁之戰,多次保護曹操安全逃走。
6、大戰龐德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為曹操收降龐德發揮了重要作用。
7、大戰韓當和周泰聯手三十回合,把曹操從包圍圈中順利救出。
俗話說得好:“功高莫過救主”。許褚多次營救曹操脫離危險,因此三大名將應該有他的一席之地。他被人稱為“虎痴”,其武勇可見一斑。
第三、夏侯惇。上榜理由:
1、曹操創業之初,帶兄弟夏侯淵和一千多士兵投奔曹操,是曹魏集團的元老級人物,也是曹魏軍隊的創始人之一。
2、向曹操推薦典韋。典韋發揮的作用就不必囉嗦了。
3、多次抵擋呂布的進攻,是曹操對抗呂布的中流砥柱。
4、在曹操追趕董卓的戰鬥中,刺死徐榮,使得曹操突圍而出。
5、是曹魏集團的第一任大將軍,第一任大司馬,算是曹魏集團僅次於曹操的二號人物。所以三大名將應該有夏侯惇的一席之地。
蜀漢集團:
三大謀士是:
第一、諸葛亮。上榜理由:
1、提出《隆中對》的發展戰略,是指導蜀漢的開國建國的總體戰略構思。
2、協助周瑜打贏赤壁之戰。
3、協助劉備策劃奪取荊南四郡。
4、龐統死後,協助劉備奪取西川。
5、協助劉備指揮漢中之戰,並策劃收降馬超。
6、劉備駕崩之後,擔任丞相,全面主持蜀漢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工作。並“安居退五路”,不戰而退來犯的五路大軍。
7、收服孟獲,安定南中地區。
8、六次北伐,成功實施“以攻為守”的基本國策。
9、是蜀漢的第一任丞相,也是唯一一任丞相。
10、理論成就有《將苑》、《出師表》、《隆中對》等流傳後世。
第二、法正。上榜理由:
1、策劃迎接劉備進川。
2、協助劉備治理西川。使得劉備攻取益州以後,確保了益州的安定和政令暢通。
3、協助劉備打贏漢中之戰。
4、策劃並指導黃忠斬殺夏侯淵。
第三、馬謖。上榜理由。
1、諸葛亮平定南中地區,馬謖首先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被諸葛亮採納,並達到預期效果。南中地區從此誠心歸化,再無戰事。
2、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策劃使用離間計,在政治上幹掉了司馬懿,使得諸葛亮的早期戰爭打得一路順風,成績輝煌。
雖然馬謖失掉了街亭。但是,那隻能證明馬謖不是一個合格的“司令官”;不過,這並不影響他是一個合格的“參謀長”。能夠被諸葛亮賞識的人,並且能夠為諸葛亮出謀劃策的人,馬謖應該是一個出色的謀士。
蜀漢三大名將:
第一:關羽。
這是似乎就沒有必要詳細解釋了。關羽憑著和劉備一起創業,參與蜀漢集團和軍隊的建立,名列五虎上將首位,鎮守荊州近十年,水淹七軍,斬顏良這任意一條也應該是一員名將了。
第二、張飛。上榜理由:
1、捐出全部家產,幫助劉備創業。
2、在劉備奪取荊南四郡時功勞很大,以一人之力,奪取了武陵。
3、多次大戰呂布,是劉備抵抗呂布的最有力的武器。
4、大戰馬超230回合不分勝負。
5、進川之戰,立功不小,並收服老將嚴顏,大大縮短了劉備入川的程序。
6、兩次大敗曹魏大將張郃。
7、打敗曹魏頭號大將許褚。
第三、趙雲。上榜理由:
1、平定江夏之戰,奪得寶馬“的盧”,劉備借的盧馬躍檀溪。
2、穰山之戰,槍挑高覽,三十合打敗張郃;獨鬥許褚、李典、樂進、于禁;勝利保護劉備逃出曹魏的包圍圈。
3、長坂坡在萬軍之中,救出幼主劉禪。
4、秒殺蜀將劉鐀、馬漢,使得馬超感到震驚,對劉備開始心服口服。
5、夷陵之戰,在大火之中救出劉備。
6、保護諸葛亮去東吳弔孝,東吳諸將不敢動手,取消了殺害諸葛亮的計劃。
7、第一次北伐,擔任先鋒,斬殺曹魏先鋒韓德父子五人。
趙雲在《三國演義》的名將中名列第二位,考慮五虎上將的排列順序,就委屈他排名第三了。
東吳集團:
三大謀士:
第一、魯肅。上榜理由:
1、《榻上論》,指導孫權奪取了江夏,消滅了黃祖;也為孫權定鼎中原做出了方向性的戰略構思。
2、協助周瑜打贏赤壁之戰。
3、多次在劉備和孫權之中斡旋,促進了孫劉聯盟。
4、擔任大都督一職五年,確保了東吳的安全。
第二、張昭。上榜理由:
1、協助孫策開闢江東的基業。
2、到許都和曹操斡旋,說服曹操把戰略重點放在了河北袁紹和徐州呂布身上,為江東的發展贏得了空間和時間。
3、參與策劃夷陵之戰,對付劉備。
第三、諸葛瑾。上榜理由:
1、協助周瑜和魯肅打贏赤壁之戰。
2、代表東吳出使蜀漢,為東吳要回長沙、桂陽、江夏三郡鞍馬勞頓,頗有功勞。
3、多次出使荊州,為孫權和關羽改善關係不遺餘力。
三大名將:
第一、周瑜。上榜理由:
1、協助孫策創立江東基業。
2、是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總指揮,打得曹軍落花流水,鎩羽而歸。
3、策劃劉備東吳招親,為東吳奪取荊州打下了理論基礎。
第二、陸遜。上榜理由:
1、策劃奪取荊州。向呂蒙提出“攻心計”和“驕敵計”,是東吳打敗關羽的總策劃。
2、夷陵之戰,是東吳軍隊的總指揮,用火攻打敗了劉備。
3、其後人陸抗也成為一代名將。
第三、黃蓋。上榜理由:
1、追隨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戰爭。在孫堅返回遇到劉表阻擊的戰役中,打敗劉表手下的頭號大將蔡瑁,為孫堅順利返回江東,立下大功。
2、孫策創業,又是第一批堅定不移地支援孫策的將領。
3、赤壁之戰,用“苦肉計”打入曹操內部,並擔任吳軍總攻的先鋒,率先到曹操水寨放火,為東吳火燒赤壁,打敗曹操居功至偉。
以上眾位謀士或者大將,有的是文武雙全,既是獨當一面的大將,又是謀略高深的軍師。
如:周瑜、陸遜、關羽和張遼等。之所以這樣安排,是考慮他們的側重點。比如周瑜和陸遜,他們的謀略不在任何一個謀士之下,但是考慮他們還是以武功為主,文治為輔,所以把他們劃為了名將之列;像魯肅則是以文治為主,所以雖然他擔任過大都督,但是仍然把他當做謀士對待。
另外,司馬懿因為被追封為“帝”,就屬於帝王級別的,因此就沒有被列入。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荀彧,賈詡,荀攸,張遼,羊祜,鄧艾,諸葛亮,龐統,徐庶,張飛,魏延,趙雲,魯肅,周瑜,陸遜,孫策,甘寧,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