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267093165656
-
2 # 海棠花花未眠
什麼是“人造肉”?
說起“人造肉”,估計很多人會說:不就是素雞嗎?其實,從發展歷程及品類來看,“人造肉”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植物蛋白素肉。有主要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麥蛋白等為原料,透過擠壓膨化方法制取的傳統植物蛋白素肉,如華人餐桌上常有的素雞、寺廟及周邊素食餐館的“仿葷肉”等,口感和肉類相差較大;還有以植物蛋白為原料製成的新型植物蛋白素肉。口感、氣味跟動物源的肉類製品相差無幾,代表產品有Beyond Meat食品公司和Impossible Foods食品公司的素肉漢堡。
另一類則是細胞培植肉。“從動物身上抽取幹細胞,把它擴增培養成肌肉細胞,並且分化成肌肉纖維而成為的肉。”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介紹。
為什麼要生產“人造肉”?
市場資料顯示,近年來,全球肉類供給整體呈現上漲趨勢。傳統肉類供應充足下,為什麼還要生產“人造肉”?
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介紹,歐美國家動物蛋白攝入過多,尤其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紅肉還被定義為“一類致癌物”,因此有些人希望用植物蛋白替代。同時,一些消費者從環保、動物福利等角度出發,認為應當減少飼養、屠宰肉用動物。
“這些社會因素催生了大量素食主義者,刺激了植物蛋白需求,‘人造肉’隨之應運而生。”鍾凱說。
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韓建春也認為,“人造肉”是伴隨著食品加工技術進步發展起來的。“消費者逐步認識到食素對健康和環保的益處,素食主義近年來極為流行,一大批國外企業推出了素肉漢堡、素腸、素肉餅等產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形成潮流。”
營養價值和口感比得上肉嗎?
生產出的“人造肉”在營養和口感上能否比得上自然長成的傳統肉類?
韓建春表示,自然界肉類的營養主要體現在人體健康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及豐富的氨基酸上。像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有22大類,其中,蘇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等營養成分人體自身無法合成,需要從動物肉類食物中獲取。動物性蛋白所含的營養成分是植物性蛋白所不具備的。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認為,理論上講,普通肉類所含有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人造肉”是可以透過調配達到的,所以“人造肉”能實現普通肉類大部分營養效果。不過實際上,還是要看商家的配方和工藝。
在口感上,“人造肉”距離真肉仍有差距。“即便以好調味、好上色、可塑性極強的大豆蛋白為原料,混合肉也難免存在著口感不夠好、賣相不夠佳等問題。而且現在的“人造肉”形態主要是碎肉形態,儘管有些可以模擬出動物肌肉和脂肪的口感味道,但並不能模仿骨頭、筋膜等的口感。”
“人造肉”能放心吃嗎?
“人造肉”是否安全?對人體健康會不會有影響?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人造肉’加工技術已經得到很大的發展,只要各個環節符合食品安全的規範,在安全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我們只能證明“人造肉”能吃,沒有長期使用的證據證明它就比傳統肉類好。雖然營養上沒有太大問題,但會不會得什麼病還需要長期的研究和調查。
以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的“人造肉”為例,人工培養的肌肉細胞,其培養液的成分、培養條件完全可控,所以從理論上講,比飼養動物更安全。但即使無菌培養,也要防止微生物、病毒汙染。動物有免疫系統,但人工培養的沒有,因此人工培養的肌肉細胞在培養液裡應該也有抗生素或抑菌成分,否則一旦汙染,會迅速增殖,導致產品全部壞掉。
隨著“人造肉”的發展與普及,從目前世界範圍內肉類供求格局看,傳統肉類仍然佔據主導地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短期內還難以改變,且目前植物性素肉技術還不能模擬多種肉類。素肉推廣仍然任重道遠,對傳統肉類的替代性作用非常有限。
從中國豬肉消費習慣來看,冷鮮肉還未普及,人造肉更需要時間;同時,細胞培植肉,成本昂貴,規模量產也無法實現。此外,還包括技術、法律道德、食品安全等諸多問題。
對於“人造肉”未來發展,吳立持樂觀態度。“城市化、人口增長和中產階級崛起導致肉類消費量增加,如何可持續地養活後代,人造肉是一種解決方案;畜牧業產生的肉類會消耗土地等資源,如果從植物中獲取蛋白,可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正尋求更健康的蛋白質來源;越來越多替代食品創業公司也在應運而生。”
據美國市場調查諮詢公司 Marketsand Markets的硏究報告,2018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約為310億人民幣,預計將每年以68%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將達到440億元。與此相比,全球肉類消費約9.5萬億元,如果人造肉的滲透率達到1%,那麼市場規模將達到950億元。
雖然看起來前景廣闊,不過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人造肉”有可能碰壁。
“從肉類消費情況來看,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僅為美國一半左右,而且在中國,早就有更適應中式烹飪的‘素肉’存在。”鍾凱表示,儘管之前在一些消費者盲測中,“人造肉”的表現讓很多食客感到意外,吃起來不亞於真肉,但以目前的技術,肌肉纖維、肌間脂肪、結締組織等帶來的咀嚼感幾乎無法模擬,因此“人造肉”還僅限於肉餅、肉餡、肉丸等。
“愛吃肉的人不會吃它,想吃素的人可以直接去素菜館,而且為了平衡口感,‘人造肉’的脂肪含量並不一定比真肉少,這樣的‘人造肉’有多少人會吃?中國需要時間慢慢的驗證!
-
3 # 美仁美食
“人造肉”是未來的趨勢,這是確定無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Beyond Meat也是確定無疑值得投資的企業。
本文將分為如下幾個部分,全文共兩千字。這裡放出部分初稿,完整答案將在5個工作日內放出。
1、人造肉:關乎人類未來的新農業革命
人造肉技術:農業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革命
人造肉隱憂:破壞系統論的天使?魔鬼?
人造肉營銷:站在道德高地上呼喚愛
2、Beyond Meat:一家真實的?公司?
生物撤稿:以科學為名的造假狂歡
美國生物公司:真真假假分不清
1、人造肉的優勢:
1、成本更低。和大眾想象的不同,無論植物模擬還是細胞培養,人造肉的成本都要低於真正的養殖。但人造肉最大的優勢,是節水。
飼養狀態下,肉類的轉化存在消耗,包括消化,生長,迴圈,運動維持,生理維持,免疫。同時在屍體中,內臟和骨頭佔據很大比例,降低了經濟價值。因此人造肉的成本更低毫無疑問。
但人造肉的優勢不僅僅於此。
圖1 人造肉與肉類資源消耗對比
很明顯的看出,人造肉對資源的消耗全面小於普通肉類:碳排放量,人造肉是肉類的1/9;能耗中,人造肉是1/2;土地利用裡是1/10;而水資源利用中,人造肉竟然達到了1/200。
眾所周知,畜牧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全世界所有人為因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1%,一氧化氮排放量的65%,全世界20-33%的淡水用於畜牧業和其飼料生產[1]。全球 1/3 的土地被用於畜牧業[2]。(此兩項資料似來源於紀錄片《COWSPRICY奶牛陰謀》,歡迎提供更準確資料)
因此,僅僅畜牧業而言,人造肉類能節省一半的飼料,並且可以將畜牧業自身用水降低到忽略不計的程度。同時,由於降低了對畜牧業土地的需求,可以建在地價較低的劣質土區。同時減少了動物->肉製品的環節,可以擁有更高的商業整合度。
畢竟,少一寸土地用於畜牧業,就有多一寸土地用於種植/生態涵養,這對於整個生態圈都是有意義的。
2、環保。這個宣傳中都提了,畜牧業甲烷的問題還是蠻嚴重的。當然,環保不意味著競爭中有優勢,尤其是美華人總是一邊搞關燈一小時,一邊空調溫度比其他國家都低。口頭環保才是常態。
3、Political Right。政治正確,相對環保而言,這才是真正能實實在在提供競爭優勢的。別看國內經常拿蚊子取笑“這也是媽媽”,但在美國,人家就吃這一套。你講甲烷排放不一定有多少人認,但你給小孩子拿著一隻萌萌的小豬小牛小雞講動物權利,他們就認。何況美國肉價低,即便人造肉價格比普通肉略高,依然能佔據不少市場份額。
4、商業環節發生變化。這個主要包括由於產品直接是肉類而非動物,從而可以取消食品工業的部分限制,這裡給一個環節變化的對比圖
人造肉的劣勢
這裡主要說下細胞培養類的人造肉。
1、現有細胞培養技術的缺陷。最大的問題是公司目前的人力成本過高,側面反映了其工業化程度並不高。當然,BM都認為如果產品能實用,現有技術支援其快速工業化。由於我並非這個專業,這裡希望相關專業的回答能做出更多的討論。其他技術缺陷還包括黑膠蟲等技術問題。
2、安全問題。目前國外提出的質疑主要側重於安全性方面。目前成熟的細胞培養技術主要包括三類:
(1)大腸桿菌等微生物培養,製作抗生素,發酵產品等。
(2)單克隆抗體等,主要是瘤細胞雜交,培養的是腫瘤細胞,產物主要是其生成的蛋白質。
(3)植物細胞培養,主要利用的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直接培養幼苗等。
毫無疑問,無論是哪類技術,都直接利用了源細胞可無限分裂的特性。
而人造肉的細胞培養,採用的是體細胞,源細胞是有壽命的,不具備無限分裂的特性。也就意味著,如果要進行工業化,首先需要對提取的幹細胞進行處理,讓其能夠無限分裂。這個過程是否安全則是需要論證的。而這點則是目前我認為批評意見中,比較值得注意的地方。
當然,這個過程的安全性可能只有專業人士才能評估,不過,考慮到轉基因目前面臨的困境,尤其是某些科學家對倫理問題的漠視導致的公眾恐慌,參考黃金大米,轉基因人等,這可能會成為長期扯皮的地方。即便在美國能快速落地,在中國可能也很難。
回覆列表
今年以來,中國和周邊國家深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今年下半年中國豬肉價格一直較高。許多朋友說豬肉實在買不起。最近,以色列和俄羅斯科學家成功地在地上400公里的空間製造人造肉。讓我們互相認識。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造肉慢慢開始進入市場,價格可能比真正的肉類便宜幾倍。 人工肉分為兩類,其中一種又稱為大豆蛋白肉,主要是由大豆蛋白製成的,因為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種健康食品。另一種是由動物幹細胞製成的人造肉。大豆蛋白肉實際上是一種模仿肉的形狀、顏色和味道的豆製品。由動物幹細胞製成的人造肉被研究人員用糖、氨基酸、脂肪、礦物質和各種營養物質餵給幹細胞,以保持它們的生長。 今年9月,裝有牛細胞的箱子被髮射到空間站,9月26日科學家得到了宇航員的協助,在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進行了人工肉培養實驗,將幹細胞在特殊的3d印刷機上生長後,成功生成小規模肌肉組織,成功完成了宇宙人工肉實驗!科學家是進行該實驗的目的是展示人類是怎樣的惡劣條件下,以最低資源生產人工肉。 一些世界領先的科學家於2010年8月16日報告說,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預計將達到90億,如果他們要確保能夠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食物,就可能需要推廣人造肉。到本世紀中葉,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0億,需要大量糧食或造成糧食危機。一些研究表明,隨著工業公司和消費者爭奪水資源,生產糧食的農民在2050年將面臨一些環境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