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力資源專家楊少俠
-
2 # 使用者737301596684
劉備的後代:劉禪,劉永,劉理,
關羽的後代:關平,關興,
張飛的後代:張苞,張紹,
趙雲的後代:趙統,趙廣,
黃忠的後代:黃敘,
曹操的後代: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礫,曹衝,曹據,曹宇,曹林,曹袞,曹炫,曹峻,曹矩,曹幹,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
孫堅的後代:孫策;孫權
馬騰的後代:馬超;馬鐵 馬休 侄子馬岱
陸遜的後代:陸抗
諸葛謹的後代:諸葛恪,諸葛喬
諸葛亮的後代: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次孫諸葛京
龐統的後代:龐宏
霍峻的後代:霍弋
王平的後代:王訓
司馬懿的後代:司馬師;司馬昭(宣帝(司馬懿)九男,穆張皇后生景帝、文帝、平原王幹,伏夫人生汝南文成王亮、琅邪武王伷、清惠亭侯京、扶風武王駿,張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趙王倫。
夏侯淵:夏侯衡、夏侯霸、夏侯稱、夏侯威、夏侯榮、夏侯惠、夏侯和
夏侯惇:夏侯充、夏侯子臧 、夏侯子江、夏侯楙 (在演義中,是從夏侯淵翩來的,正史中是親生的)
龐德:龐會
許褚:許儀
張遼:張虎
典韋:典滿
太史慈:太史亨
凌操:淩統
周泰:周邵(兄) 周承(弟)
一、蜀漢
1.關羽之子關興
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諸葛亮十分器重他。是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之一,官至龍驤將軍。在蜀漢擔任侍中、中監軍之職,繼承父親漢壽亭侯的爵位,但不久病亡。
小說《三國演義》將關興描寫成有如其父關羽般勇猛的將領,興原隨父羽在荊州,羽水淹七軍後,關興前往漢中報喜。後荊州失陷,關羽被殺,關興與張飛之子張苞結義。跟隨劉備參與伐吳的戰役,拜為龍驤將軍。後來成為諸葛亮北伐曹魏的主將之一,殺董禧、斬越吉,表現大為出色。在諸葛亮第六次北伐之前病逝。有子關統、關彝。
2.張飛之子張苞
歷史上對張苞的記載非常少,《三國志·蜀書·張飛傳》:“長子苞,早夭。次子張紹,繼承張飛爵位.官至侍中、尚書僕射。張苞兒子張遵,為尚書,隨諸葛瞻守於綿竹,與鄧艾交戰時,戰死。”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張苞與關羽次子關興結義,並使用父親的家傳蛇矛為兵器,他和他父親一樣英俊,勇猛,剽悍。可惜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因追趕魏將郭淮、孫禮,跌入山澗,頭破,回成都後死。諸葛亮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3.趙雲之子趙統
《三國志》記載趙雲去世後,趙統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
趙統在小說《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中登場:“……即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眾皆大驚。孔明就站一課,曰:‘此風主損一大將!’諸將未信。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眾將無不揮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報喪……後主思念趙雲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趙統為虎賁中郎,趙廣為牙門將,就令守墳。二人辭謝而去。”
4.馬超之子馬承、馬秋
馬超,字孟起
馬承,仕蜀漢 ,馬超死後繼承其斄鄉侯爵位。
馬秋,馬超投劉備時,留於漢中。曹操打敗張魯後,將其交給張魯處置,張魯親手殺了他。
妹妹:馬氏,嫁給劉備之子安平王劉理。
5.黃忠之子黃敘
黃忠,字漢升
《三國志》記載,(黃忠)子敘(黃敘),早沒,無後。
據說,黃忠之所以成名較晚是有很大原因在為自己的兒子尋醫問藥。
6.魏延之子魏昌、魏榮
魏延,字文長
魏昌作為魏延長子,隨其父與諸葛亮參加六出祁山的北伐戰爭,在第六次北伐過程中,諸葛亮不幸病逝於五丈原,並做下了棄魏延於漢中的決定。魏延氣憤,先於大軍南下,由於與楊儀積怨太深,便一路燒棧道、毀浮橋,以致楊儀於死地。這時兩人互相誣其對方謀反,但大家都不相信魏延,楊儀便把握時機,派出王平與馬岱追殺魏延。王平追上魏延,說了魏延的不對(當然他並不想謀反),魏延計程車兵就覺得再跟著他不對,就一鬨而散,僅剩數十名親將與魏昌跟隨魏延。馬岱斬殺魏延,並消滅其殘部,魏昌就死了。
朝廷下令夷魏延三族,魏容受牽連被誅,魏氏滅門,後平反昭雪,於漢中為魏延建墓。
二、曹魏
1.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夏侯充、夏侯子臧、夏侯子江
夏侯楙,字子林
魏國官員、將領,其妻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國曆任侍中、尚書、安西將軍、鎮東將軍,假節,封列侯。曾一度駐守長安,但蜀漢北伐後就被調離。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夏侯楙字子休,魏國大都督。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子,自幼嗣與夏侯惇為子,夏侯淵為黃忠所殺,曹操憐之,將女兒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招他為駙馬,因此朝中欽敬。夏侯楙性子急,又很吝嗇,雖然掌握兵權,但從未帶兵臨陣。蜀漢丞相諸葛亮伐魏,夏侯楙自請出徵,魏明帝以他為大都督,調關西諸路軍馬二十餘萬,來敵蜀軍。指揮三軍把趙雲逼到絕境,後為諸葛亮設計所用,損失數名將領、連失三郡,並誤使姜維投蜀。夏侯楙率敗兵投羌胡,至此羞慚不回。
2.夏侯淵之子夏侯衡、霸、稱、威、榮、惠、和
夏侯衡:長子,受曹家恩寵。承襲夏侯淵爵位,後改封安寧亭侯。
夏侯霸,次子,本為護軍右將軍,受曹爽之恩,後曹爽被殺,向蜀漢投降,多次帶領蜀兵伐魏。
夏侯稱:三子,有軍事才能,十六歲時射殺過老虎,曹操十分喜歡他,與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歲就死去。
夏侯威:四子,歷任荊、兗二州刺史。
夏侯榮:五子,年少有才,七歲能寫文章、讀經書,過目不忘,曹丕也為之驚奇。十三歲時與父在漢中,當夏侯淵被打敗時,憤而拔劍出戰,結果陣亡。
夏侯惠:六子,年少有才,善於奏議,多次與鍾毓有辯論,歷任散騎黃門侍郎、燕相、樂安太守,三十七歲去世。
夏侯和:七子,有辯才。歷任河南尹、太常。
3.曹仁之子曹泰、曹楷
曹仁,字子孝
曹仁長子,曾隨魏文帝討伐吳國。世襲其父爵位封為陳侯,官至鎮東將軍,後傳封為寧陵侯。
曹泰之弟,魏文帝年間封列侯,弟曹範亦封列候。
4.曹洪之子曹馥
曹洪死後,繼承了樂城侯的爵位。魏國滅亡後,入西晉任尚書右僕射。
5.張遼之子張虎
魏文帝黃初三年張遼逝世,張虎承襲父爵,官至偏將軍。逝世後其子張統嗣任。
演義傳記,諸葛亮北伐,曹真以虎為先鋒、樂進子樂綝為副先鋒,為亮所敗。亮與司馬懿鬥陣,虎更與綝、戴陵陷陣被捉,塗面放歸。後虎、綝受懿計,引二千弓弩手伏於渭水浮橋北岸,亂箭射死吳班。亮造木牛流馬,虎、綝奪之。司馬父子困於上方谷,為虎、綝各引五千兵所救。 公孫淵叛,虎又隨懿討之。淵父子出城而逃,為虎等所圍擒。
6.李典之子李禎
圖片描述
李典三十六歲去世,其子李禎繼承他的職位。曹丕登帝位,追念李典在合肥的功績,於是增加了李禎的封邑一百戶。
7.樂進之子樂綝(chen)
官至揚州刺史,封廣昌亭侯。後為諸葛誕所殺,諡曰愍侯,追贈衛尉,有一子樂肇。
在《三國演義》中,經常與張遼之子張虎出雙入對。在第一百一十回中,司馬昭受賈充之譖,要剷除諸葛誕,於是發書給當時官任揚州刺史的樂綝,命其起兵響應攻伐諸葛誕,另一方面派使者諭告升諸葛誕為司空。諸葛誕情知司馬昭有討伐之心,於是把使者捉起拷問,使者便供出同謀的樂綝。於是諸葛誕先行起兵,殺奔揚州,樂綝避而不見,諸葛誕下令攻城,結果直攻到樂綝私宅,叱其匹夫,忘卻其父曾受魏國之恩,樂綝尚未回答就被諸葛誕所殺害。
8.許褚之子許儀
官至牙門將,繼承其父牟鄉侯爵位。鍾會伐蜀之時,命許儀為先鋒開路,自己率領大軍在其後,當經過一座橋時,鍾會的戰馬蹄陷入坑中,鍾會大怒,不顧及許儀先父許褚的功績,將許儀斬首。死後,其子許綜繼承爵位。
9.徐晃之子徐蓋
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徐晃去世,諡曰壯侯,其子徐蓋繼嗣。徐蓋死後,徐霸繼承。265年,西晉建立,陽平侯國廢除。
三、孫吳
1.程普之子程諮
黃龍元年,孫權稱帝,追論其父功勳,封為亭侯。
《三國演義》中,只出現一次,赤壁大戰前夕,程普謊稱得疾病,由程諮代父前往周瑜賬下點卯。
2.周瑜之子周循、周胤
周循,周瑜長子,有當年父親周瑜的遺風,被孫權厚待,任命為騎都尉,周循早卒,死於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前。因此以其弟周胤為都鄉侯。
周胤,周瑜次子。初任興業都尉,娶宗室之女為妻,領親兵一千,駐守公安。黃龍元年(229年),封都鄉侯。後因罪被免官為民,遷徙廬陵郡。赤烏二年(239年),諸葛瑾、步騭連名上疏替他求情,請求赦免其罪、發還他的兵馬並恢復他的爵位。朱然和全琮又上書,孫權於是許可,詔書未發時恰逢周胤去世。
3.甘寧之子甘述、甘瑰
長子甘述,吳國擔任尚書之職。
次子甘瑰,因犯罪被髮配會稽,不久死去,是東吳功臣之子默默無聞、犯罪被罰的又一案例。
4、呂蒙之子呂霸、呂琮、呂睦
其父呂蒙死後,繼承了他的爵位。呂霸是呂蒙的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呂霸死後,由其兄長呂琮繼承孱陵候爵位。
5.黃蓋之子黃柄
孫權稱帝時,追論黃蓋之功,襲父爵為關內侯,加偏將軍、南郡太守。
6.周泰之子周承、周邵
以騎都尉的身份領兵。曾在濡須對抗曹軍大將曹仁作戰有功,又曾隨同攻破曹休,升為裨將軍。
黃龍二年(230),兄邵死,周承領兵襲陵陽侯。
7.丁奉之子丁溫
孫皓追究丁奉出兵攻打穀陽無功而返的責任,殺害了丁奉的兒子丁溫,把他的家屬流放到臨川。
8.徐盛之子徐楷
徐盛死後,徐楷襲爵蕪湖侯,領兵作戰。
夷陵之戰中,劉備戰敗退守白帝城後,趙雲及時趕到,把吳軍擊退,並且連挑東吳十多員大將,其中包括徐楷。
9.韓當之子韓琮
韓當死後,韓綜繼承其部曲。226年,孫權出征石陽(見東漢豫章郡),派韓綜守武昌,但韓綜在任上淫亂不軌。孫權看在其父份上,並不過問,韓綜卻心懷恐懼,帶領母親、家屬、部曲數千人投奔魏國,魏用為將軍,封廣陽侯。數次侵犯吳國邊境,殺害人民,孫權咬牙切齒,對他痛恨之極。252年東興之役,韓綜為魏國前鋒,兵敗戰死,諸葛恪將他斬首,送到孫權靈前祭拜。
10.淩統之子凌烈、凌封
219年(建安二十二年)淩統去世後,凌烈和凌封都才幾歲,孫權收養二人在宮中,愛護得跟自己子女一樣,有客人來,就叫二人介紹說:“這是我的虎子呀。”
二人到了八九歲,孫權命葛光教他們唸書,十天學一回騎馬,又追念淩統功勳,封凌烈為亭侯,把淩統的兵也交給凌烈管。後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襲爵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