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20686403821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

      【解析】

      1.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寫夔州一帶的秋景,寄寓詩人自傷漂泊、思念故園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草木在秋風中凋落。

      2.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

      3.兼天湧: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雲蓋地。"接地"又作"匝地"。

      5.叢菊兩開:杜甫去年秋天在雲安,今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云"兩開"。"開"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

      6.故園,此處當指長安。

      7.催刀尺:指趕裁冬衣。"處處催",見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節城,在瞿塘峽上口北岸的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砧:搗衣石。

      9.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砧,搗衣石。

      【譯文】

      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巫峽裡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雲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製冬天禦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賞析】

      大曆元年(766),杜甫在雲安養病半年,然後遷到夔州,即今四川奉節。他在夔州仍經常臥病在床,這《秋興八首》就是在這時寫的一組七律。這八首詩,是完整的組詩,因景寄情,既抒發了詩人漂泊之感、故國之思,也深深地寄託著對李唐王朝盛衰的感嘆與悲哀。

      這首詩的第一聯,描繪了巫山、巫峽一帶蕭瑟、陰森的秋景,以此來襯托情思。“江間”句寫江上波浪很大,“塞上”句意即關塞上的風雲連線大地,周圍一片陰晦。這兩句所寫的自然現象,是社會動盪不安,自感沒有出路的象徵。第三聯句意是:菊花已兩度開放(即已是兩年),花上凝聚著自己回憶過去歲月的眼淚一隻孤獨的小船緊繫著我回鄉的心。這兩個句子表達了滯留的悲苦及對故鄉的思念感情。第四聯說人們都動刀動尺趕製寒衣,傍晚,高高的白帝城傳出陣陣搗衣聲,詩人以此表現歲月催人的感慨。

      詩真實地表述了滯留異地的悲傷。

      秋興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賞析】

      第二首時序由日暮而至深夜,寫夔府秋夜北望京華。首聯承上首末聯,由薄暮入筆。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點明北望的地點“夔府”,“落日斜”點明時間。夔州地處群山之間,又值落日斜照,這深秋黃昏的景色對於一個命運坎坷、淪落天涯的人來說,更會引起落寞思鄉之情。是每當金烏西墜、玉兔東昇時,就依北斗星的方向眺望日夜思念的長安。“每依北斗望京華”句,是組詩八章的綱領和眼目,錢注云:“依鬥望京,此句為八章之骨。”長安在北,故“依北斗”,“每依”,無夕不然也。京華亦即故園所在,望而不見,焉能不悲?以下抒發箇中深悲。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至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雖告結束,但邊患並未消弭,吐蕃、回紇、党項羌等族乘虛而入,在北方和西方不斷侵擾。藩鎮擁兵割據,戰亂時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大唐王朝再也無力挽回由盛至衰的頹勢。杜甫飽嘗戰亂之苦,歷經艱辛,輾轉入蜀,依好友嚴武居於成都。孰料嚴武不久去世,杜甫難以存身,於是離開成都沿江東下,於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到達州,滯留於此。詩人長期漂泊,備嘗艱辛,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壯志難酬,慨叢生,遂在孤城的暮色中,他循著北斗遙望那使他魂牽夢縈的長安,長安是唐王朝的首都,是國家的象徵,詩人憂國憂民,詩人雖然暮年多病、身世飄零卻時刻關切國家安危。“每依北斗望京華”,不但寫出長安的方向,寫出夔州與長安遙遠的距離,而且更能表達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對故國的深深眷戀之情。以北斗來比喻長安,實際上是借北極星在天空中的永恆位置來表達詩人對唐王朝的堅貞之意,詩人始終情繫國家,

      詩人曾經有鴻鵠之志,將滿懷希望寄於開元盛世,他來到長安,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在那裡他參加科舉應試,投詩向權貴人物乞求薦舉,向玄宗獻賦,上表陳情,懇求重用,為了獲得實現理想的一席之位,他在“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詩人回想起以前的種種悲心,又想道現在自己滯留夔州,“虛”奉使命,孤舟難返,縱有憂國之心,又有何力能正乾坤?“畫省香爐違伏枕”久違於朝廷的詩人處於如此欲忘國事不能,欲正社稷無力之進退兩難境地,所以在夔州的蒼茫秋色中,聞笳聲更哀,夜不能寐。

      尾聯寫京華望而不見,回到眼前景物。月亮從照著藤羅移到照映著洲前蘆荻花上,描寫了夔州蕭條的秋色既暗示1時間的推移,又用藤羅、蘆荻展現蕭瑟的秋光,這讓詩人感到無比的孤獨淒涼。一位由黃昏日落到中夜深宵,臥病山城,翹首北望,徘徊流連,夜不成眠的抒情主人、詩人形象,已塑造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兩句以景結情,含有無限情思。由景物時序推移暗向第三首過渡。

      這首詩主要是描寫夔州秋天夜晚的景色。第二句每依北斗望京華是從第一首故園心而來,它承上啟下,是全篇的關鍵之筆。下面四句都是圍繞望京華三字落筆。整首詩交織著深秋的冷落荒涼、心情的寂寞悽楚和國家的衰敗殘破。詩把峽谷的深秋,詩人個人身世以及國家喪亂都包括在裡面。這種既掌握景物的特點,又把自己人生經驗中最深刻的感情融會進去,用最生動、最有概括力的語言表現出來,這樣景物就有了生命力,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語簡而意繁,心情苦悶而意境開闊(意指不侷促,不狹窄)。蘇東坡曾說:“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確實是有見識、有經驗之談。

      反覆運用了迴圈往復的抒情方式,把讀者引入詩的境界中去。組詩的綱目是由夔府望長安──“每依北斗望京華”。反覆運用了迴圈往復的抒情方式,把讀者引入詩的境界中去。迴圈往復是《秋興》的基本表現方式,也是它的特色。不論從夔府寫到長安,還是從追憶長安而歸結到夔府,從不同的角度,層層加深,不僅毫無重複之感,還起了加深感情,增強藝術感染力的作用,真可以說是“毫髮無遺憾,波瀾獨老成”(《贈鄭諫議十韻》)第二首,有從夔府到長安,又從長安回到夔府的往復。由夔府孤城按著北斗星的方位遙望長安,這是第一次反覆;聽峽中猿啼,想到“畫省香爐”。這是第二次往復。聯翩的回憶,又被夔府古城的悲笳所喚醒。這是第三次反覆了。

      秋興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秋興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1)。信宿漁人還泛泛(2),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3),劉向傳經心事違(4)。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註釋](1)翠微:青的山。(2)信宿:再宿。(3)匡衡:字雅圭,漢朝人。抗疏:指臣子對於君命或廷議有所抵制,上疏極諫。(4)劉向:字子政,漢朝經學家。(5)輕肥:即輕裘肥馬。“《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譯文]白帝城裡千家萬戶靜靜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暉中,我天天去江邊的樓上,坐著看對面青翠的山峰。連續兩夜在船上過夜的漁人,仍泛著小舟在江中漂流,雖已是清秋季節,燕子仍然展翅飛來飛去,漢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諫,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劉向傳授經學,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說了,年少時一起求學的同學大都已飛黃騰達了,他們在長安附近的五陵,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的生活。

      秋興八首·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徵西車馬羽書馳。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註釋】

      [1]這一首是感嘆長安時局多變以及邊境紛擾。廣德年間,宦官吐蕃、回紇不斷入侵,京師震撼,並曾一度佔領長安,代宗倉促幸陝。是時詔徵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專權,莫有至者。組詩由此首開始,主題轉向回憶長安。

      [2]聞道:聽說。杜甫因離開京城日久,於朝廷政局的變化,不便直言,故云“聞道”。似弈棋:是說長安政局像下棋一樣反覆變化,局勢不明。

      [3]百年:指代一生。此二句是杜甫感嘆自身所經歷的時局變化,像下棋一樣反覆無定,令人傷悲。

      [4]第宅:府第、住宅。新主:新的主人。

      [5]異昔時:指與舊日不同。此二句感慨今昔盛衰之種種變化,悲嘆自己去京之後,朝朝又換一撥。

      [6]直北:正北,指與北邊回紇之間的戰事。金鼓震:指有戰事,金鼓為軍中以明號令之物。

      [7]徵西:指與西邊吐蕃之間的戰事。羽書:即羽檄,插著羽毛的軍用緊急公文。馳:形容緊急。此二句謂西北吐蕃、回紇侵擾,邊患不止,戰亂頻繁。

      [8]魚龍:泛指水族。寂寞:是指入秋之後,水族潛伏,不在波面活動。《水經注》:“魚龍以秋冬為夜。”相傳龍以秋為夜,秋分之後,潛於深淵。

      [9]故國:指長安。平居:指平素之所居。末二句是說在夔州秋日思念舊日長安平居生活。

      【大意】

      第四首一安史之亂為中心,寫長安近況,是八首的樞紐。

      首聯:聽說長安政局變化很大(指長安先破於安史,後陷於土蕃,而反思國家和個人所經歷的動亂與流亡,有說不盡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權彼爭此奪,反覆不定,變化急促,比喻貼切而形象。“百年”此處既指自己一輩子,也指唐代社會。“不勝悲”是指國運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

      中四句承首聯,皆“聞道”之事,具體寫“似弈棋”的內容。頷聯感慨世道的變遷,時局的動盪,著重內憂,國運今非昔比,老一輩文武官員都換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廢棄,在政治上自己已經是一個被遺忘的人了。頸聯忽然縱筆大開,大起波瀾,側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長安”,夔州的正北是長安、洛陽,亦即隴右關輔中原一帶,此指長安以北。“直北”、“徵西”互文,“金鼓震”、“羽書馳”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長安,後回紇入寇,党項、羌又犯同州,渾奴刺寇周至,故云。報軍情的檔案來往弛送,時局危急。

      尾聯寫在這國家殘破、秋江清冷、身世悽苦、暮年潦倒的情況下,昔日在長安的生活常常呈現在懷想之中。第七句“魚龍寂寞秋江冷”結到“秋”字,以清冷秋江喻詩人當前身在蘷州之處境。第八句結到“思”字,領起下面洋洋灑灑四首律詩,寫故國平居,均由“思”字生出,故國思與前面的故園心一脈相承,承上啟下,大合大開,氣勢流轉,筆有千鈞之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消滅、清理馬桶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