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會技術的葛大爺

    人工智慧只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產生的一個工具,就好像螺絲刀,斧頭這些是一樣的。

    至於會不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影響,這個取決於使用這個工具的人。

    很多極端主義者會說:“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人工智慧會怎麼樣怎麼樣。”

    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想這些,因為人類早就造出了可以毀滅人類社會乃至人類文明的東西了,那就是核彈。

    但是,核彈出現了這麼幾十年了,人類為啥還活著呢?

    因為,擁有核彈的人都知道,使用以後,後果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們使用核技術來發電,來製造能源,但是我們不會用來殺死自己。

    所以,人工智慧只是工具,就算他發展到了極致,具備了毀滅人類的威力,但是人類一定會牢牢的控制住它,不會讓工具把人類統治了的。

  • 2 # 教育狐

    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是又愛又怕!悲觀者認為,人工智慧將會導致人類滅絕。首先,它奪走了人類的大量工作,讓未來的人無事可做。其次,人類的隱私均在人工智慧的掌控之下,讓人心生不安。其三,人工智慧甚至顛覆了人類的兩性關係,擾亂了人類的正常生活。而樂觀者認為,人工智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類的衣食住行、購物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的人工智慧會更加完美,一切以服務人、為人創造價值而生存。人工智慧把人從單調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未來已來,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擁抱人工智慧!

  • 3 # 中國信通院

    彷彿一夜之間,人工智慧以難以阻擋之勢來到我們面前。媒體對人工智慧報道的熱度持續攀升,影象識別軟體、聊天機器人、智慧音箱等各類產品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科幻電影中的鏡頭成為了現實,有人驚呼“未來已來”。面對新一波技術產業熱潮和越來越智慧的機器,人工智慧將導致人類失業的觀點再度興起。例如,世界銀行在《2016年世界發展報告:數字紅利》中認為,發展中國家三分之二的工作崗位容易被自動化所取代,麥肯錫在《未來的工作:自動化、就業和生產力》報告中預測,當前的工作中有超過一半會在2055年左右自動化。有的評論文章甚至認為“人工智慧將帶來史上最嚴峻失業潮”。

      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與就業有什麼關係?

      簡單說,人工智慧是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和基本理論,主要研究如何提高機器的智慧水平,包括計算力、感知力、認知力等,讓機器能夠自主判斷和決策,完成那些原本要靠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這種技術落地後就成了一種實用工具,主要載體是各類智慧系統,如智慧化硬體產品、智慧機器人、智慧軟體系統或服務等。

      重大技術創新,在改變產業格局的同時,通常也會帶來對就業的影響。人工智慧與就業的關係,本質上也是技術進步與就業的關係,會表現出就業創造和就業替代兩種相互衝抵的作用。類似的情形在人類經濟史和科技史上多次發生,但直到現在,論證“技術進步到底是創造還是消滅就業崗位”仍然是困擾著經濟學家們的一個難題。

      歷史上類似的新技術對就業是不是造成了嚴重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新技術新機器不斷出現,確實曾對一些領域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引起人們的擔心甚至抵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盧德運動”,這是19世紀初由英國手工業者組織的破壞棉紡織機的活動,後來人們把抵制新技術的人統稱為盧德分子。從此,人們總把機器和失業聯絡在一起。瑞典經濟學家岡納·繆爾達爾在1970年《世界貧困的挑戰》一書中反對在發展中國家使用省力機器,理由是會“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

      對這個問題,可以從歷史演進的事實去尋找答案——由於技術進步提升了生產率,傳統行業擴大再生產,帶來更多就業需求,新興產業出現也有力拉動了就業。19世紀末,英國針織襪業工人不僅沒有因織襪機的使用而失業,就業人數反而比19世紀初增長了至少100倍。從20世紀初到90年代,機器較以往使用更多更廣,美國工人總量卻從2900萬增加到1.16億。新技術改變的不僅是工業本身,更對擴大就業、提高勞動者福利起到了巨大作用。歷史多次證明,技術進步帶來的就業創造大於就業替代,人們最終得益於而不是受制於技術進步。

      現階段,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有多大?

      從技術發展來看,雖然人工智慧概念提出已有60年時間,但是當前仍處在弱人工智慧階段,僅在邏輯計算、語音識別、影象處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在通用智慧方面幾乎沒有大的突破,離全面超越人類的強人工智慧更是相差甚遠。“自學成才”的AlphaGo Zero儘管在圍棋賽中完敗人類,但難以像人類那樣自主創造新遊戲、制定新規則。

      從應用來看,目前人工智慧應用範圍比較窄,主要在安防、零售、家居、娛樂等生活服務領域,工業、農業、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還剛起步,很多還是零星探索,遠不及資訊科技、網際網路那樣影響大、範圍廣。目前應用大多以影象識別、語音識別等功能為主,如監控攝像頭、聊天機器人等,像金融風險控制、裝置故障預測、自動駕駛等更綜合的應用進展相對比較慢。

      由於人工智慧發展還在初級階段,對就業的影響並不明顯,這樣,我們應對可能發生的變革就具備了一定的緩衝期。實際上,人工智慧出現第一次發展熱潮時,有些人就宣稱人工智慧代替人類只是時間問題了,但半個世紀過去了,社會還在向前發展,人類並沒有受到威脅。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正在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例如,智慧感測器、晶片、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就業需求正大幅增加,具備演算法、資料分析、機器程式設計、運維等技能的人才非常搶手。同時,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還會帶來大量融合型職位的需求。例如,智慧網聯汽車涉及車輛設計和生產、感測、計算平臺、演算法整合、車輛控制、通訊、運維等領域,將創造數以百萬計的新工作崗位。

      既然如此,一些地方和企業正在推進的“機器換人”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人工智慧帶來的?

      提到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人們習慣把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自動櫃員機等已發展了多年的自動化機器與人工智慧混為一談。實際上這些機器仍以被動執行指令為主,多數還需要人來操控,並早已大規模用於製造業、建築、金融、物流等領域。以工業機器人為例,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快速增長,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擁有機器人的臺數)從2013年的25臺增加至2016年的68臺,三年間增長了1.7倍。

      目前“機器換人”主要集中於幾類崗位:一是對精度要求非常高,人做不了的;二是簡單重複或強度大,人不願做的;三是環境較惡劣,對健康有傷害的。像裝配、操作、搬運、噴塗等工作內容枯燥、薪酬待遇、社會地位也不高,很多人不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由機器來做更為合適。

      雖然使用機器會減少用工量,但對當前就業的影響並不明顯,原因不是我們“人多了”,而是“人不夠”。最早有媒體報道是在2004年左右出現“用工荒”,2010年後愈演愈烈。今年兩會上,武漢智慧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純星就感嘆,“工資給到六七千元了,還是招不到技術工人。”可見,當前的“機器換人”並不是由人工智慧的應用造成的,而是企業為了應對用工荒、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生產率而主動進行自動化升級的結果。

      相對來說,韓、德、日等發達國家也是勞動力普遍不足,同時自動化程度較高,如南韓工業機器人密度為631臺,德國和日本也在300臺以上,遠超中國的68臺,但並沒有因此引發大規模失業。中國自動化應用水平遠低於這些國家,同時,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招人難的情況還將繼續存在。因此,在經濟長期向好的情況下,這種以替代低技能崗位為主的“機器換人”對就業不會出現大的影響。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就成立過專門機構研究自動化對就業的影響,結論是自動化並不會威脅就業,“如果我們以前瞻性眼光展望未來,自動化甚至能帶來國家繁榮”——時至今日,誰還會質疑這50年前的預言?

      未來呢?越來越強的人工智慧是否會奪走我們的工作?

      技術進步在長期內確實創造了海量就業崗位,但是,由於人工智慧具有使機器“更聰明”的獨特屬性,未來對就業的影響可能將不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機器的智慧水平在不斷提升,在加快體力勞動自動化程序的同時,腦力勞動(或認知工作)自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將來人工智慧替代就業將延伸到中高技能崗位,會對銀行櫃員、司機、金融分析師、律師、醫生、記者等崗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在金融領域,由於大量應用智慧櫃員機和線上金融業務,這種影響已經開始顯現。據統計,2016年工、農、建三大行共減少櫃員約5.5萬人。這種對中高技能勞動者的就業替代,正是當前大家最為擔心的——人們長期依靠的專業技能可能不再有用,需要不停的學習新技能,轉向新工作,而短期內無法實現技能升級和崗位轉換的人很可能會丟掉工作。

      因此,隨著人工智慧應用深化,的確會有越來越多的崗位面臨威脅,短期內可能出現某些領域的結構性失業,長期內如果就業增量無法衝抵減量部分,則可能對總體就業造成較為明顯的衝擊。

      那麼,未來我們的就業會變得非常糟糕嗎?

      這需要對人工智慧和人類的相對優勢進行客觀分析。首先,人工智慧相對人類來說仍有太多難以跨越的門檻。人工智慧並不是什麼工作都能勝任,它能做的多屬於重複性、程式性、可預見的工作,如話務、收銀、票務、出納等,而對那些富有創造性的、需要與人互動和更高情商的工作,人工智慧還沒有什麼明顯優勢,如園藝、理髮、護理等。美國幾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20世紀80年代以來,機器不擅長的非程式性工作,無論是體力類還是認知類,就業需求都在穩定增長。同時,按照目前技術發展速度,要達到強人工智慧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還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準備。

      其次,人類自我提升的潛力不容小覷。人類具有主動學習和創新創造的能力,技術發展也始終伴隨著人口素質提升和就業結構的升級。上世紀80年代,調查顯示當時最受歡迎的職業是計程車司機、個體戶和廚師。現在的熱門職業應該是以知識類工作為主的IT、金融、網際網路及人工智慧。到2030年、2050年呢?未來人與機器協作將更為廣泛,人們所從事的必將是不同以往、無法想像的、富有創造性的新工作。

      未來人工智慧發展對就業有促進,也有威脅。至於這種威脅嚴不嚴重,到什麼程度,目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這種對未知事物的擔憂和警惕是我們的本能,正如美國經濟學家亨利·黑茲利特在1946年指出的,在所有的經濟錯覺中,“機器必然導致失業”這種說法流行最為長久,這種聲音曾無數次被駁倒過,但總能一再響起,並且和以往一樣充滿活力。這一輪關於人工智慧和就業的大討論,再次證明了黑茲利特先生的預見性。

      不管如何看這個問題,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應該成為共識,即人工智慧發展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其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因此,既要客觀看待人工智慧對總體就業的長期影響,又要嚴密關注對某些群體就業的短期影響並做好充分準備。同時也要看到,人工智慧是一種“知識至上、技能為王、素養為重”的財富創造工具,這將是未來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最大機遇。與其過度警惕,因噎廢食,還不如多思考如何正視技術洪流,引導其規範發展,讓每個人都能共享技術紅利來得更為實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硫磺皂是什麼樣子的?